联系汇率制度
搜索文档
【财经分析】IPO等多重因素推升港元需求 港元短期或仍保持强势
新华财经· 2025-05-10 07:27
资金流入与港元强势表现 - 香港金管局自5月2日起四次入市承接美元沽盘,累计注资1294.02亿港元,银行体系总结余增至1741亿港元[1] - 港元兑美元汇率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资金涌港势头自4月初加速[1][2] - 业内预期美元兑港元短期内将维持在7.75附近,主要因大型IPO和企业派息增加港元需求[1][4] 联系汇率制度的作用 - 联系汇率制度增强港元吸引力,港元与美元挂钩使投资者规避汇率风险[2] - 金管局操作证明联系汇率制度行之有效,保持港元稳定性对金融市场至关重要[2] - 若资本流入持续,金管局可能继续买入美元投放港元流动性以稳定汇率[2] 港元需求驱动因素 - 港股表现良好及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推升港元需求,美股调整促使资金转向亚洲市场[3] - 港美利差收窄导致套息需求减弱,港元空头平仓推动汇率走强[3] - 大型IPO活动(如宁德时代)及中资企业派息期增加港元兑换需求[3][4] 港元流动性及利率影响 - 强方兑换保证使银行体系总结余增加超过2倍,流动性激增满足股票驱动需求[3] - 银行体系结余扩大导致港元拆息(HIBOR)全线高位回落,减轻企业还款和个人供楼负担[5] - HIBOR下行趋势可能扩大港美息差,套息交易诱因增加但规模受市场波动影响[5] 未来港元走势预期 - 南向资金流入压力持续,美国经济转弱可能促使美联储降息,进一步收窄港美利差[4] - 重磅新股集资及中资股派息高峰期预计延续资金流入港元态势[4] - 港元可能多次触及强方保证,但7.75汇率上限预计仍将维持[4]
香港金管局近期四度入市稳港元汇率,共向市场注入逾千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5-08 19:44
港元汇率走势 - 美国加征关税后亚洲多国货币兑美元升值 港元触及联系汇率制度强方兑换保证水平[1] - 香港金管局5月以来四次入市干预 累计注入1294亿港元 银行体系结余将升至1741亿港元[2] - 5月6日单日两次入市操作 为2020年以来首次因港元强势干预汇市[2] 汇率波动驱动因素 - 美元走弱叠加大型IPO集中赴港上市及企业派息 推高港元需求[2] - 宁德时代、沪上阿姨等内地龙头企业拟赴港IPO 电子支付企业亦在筹备上市[2] - 历史数据显示2020年4-10月香港金管局曾85次入市 累计注资超3600亿港元[12] 外汇基金配置 - 香港外汇基金Q1投资收益稳健 债券、港股及汇兑收益形成三重支撑[5] - 美元资产占比从超90%降至79% 通过私募股权和房地产布局增强长期回报[5] - 支持组合保持短期高流动性美元资产 但每年度调整资产配置策略[5] 香港国际经贸动态 - 李家超率团访问卡塔尔和科威特 首次带内地企业家同行 涵盖金融、科技、能源等领域[8] - 代表团包括50余名香港及20余名内地企业代表 凸显香港"超级联系人"角色[8] - 陈茂波在亚开行年会呼吁维护多边贸易 香港将分享基建证券化及巨灾债券经验[9][11] 联系汇率制度作用 - 制度有效降低汇率波动风险 近五年两次成功应对资本流动冲击[12] - 双向调节机制通过外汇买卖维持稳定 2020年注资规模达3600亿港元[12] - 当前市场对美联储利率政策观望 叠加IPO与股息发放形成港元需求支撑[12]
盾博:预计港元资金供求及整体流动性等因素会继续影响港元拆息
搜狐财经· 2025-05-08 13:28
在2025年5月8日,美联储公布其最新的议息决定之际,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迅速作出回应,就当 前港元及金融市场的状况进行了详细阐述。 据金管局表示,近期中国香港的货币及金融市场整体保持有序运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港元汇率在近 期出现了走强的趋势。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与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的增加,以及区内其他货币兑美 元升值的带动作用。这一系列因素共同触发了联系汇率制度下7.75港元兑1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 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当港元汇率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水平时,香港金管局会按照机制从市场中买入美元, 并相应地沽出港元。这一操作导致银行体系的总结余上升,进而增加了港元的流动性。受此影响,港元 拆息有所回落,显示出市场资金状况有所改善。 对于美联储的议息决定,香港金管局指出,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于4.25-4.5%不变,这一决 定符合市场预期。然而,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的观望态度也不容忽视。近期,美国当局公布的一系列关 税措施为当地通胀和经济前景增添了不确定性。这些关税措施的变化不仅影响着美国的国内经济,也对 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前金融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香港金管局已做好充分准备 ...
香港金管局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5-08 13:03
美联储利率决议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 25%-4 5%不变[1][2] - 利率决策符合市场预期 但美国关税措施带来通胀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2] - 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转向观望态度[2] 香港金融市场动态 - 港元汇率走强触发7 75港元兑1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2] - 金管局通过联汇制度买入美元沽出港元 银行体系总结余上升[2] - 港元流动性增加导致拆息回落 短期利率受资金供求影响显著[2] 市场关注焦点 - 美国关税政策变化与利率走势成为核心不确定性因素[2] - 全球金融市场预计将出现波动[2] - 香港金管局将持续监控市场变化以维持金融稳定[2]
香港金管局回应美联储议息决定:香港货币及金融市场保持有序运作
快讯· 2025-05-08 12:26
香港金管局表示,美国关税措施的变化和美国利率走势将是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亦存在颇大的不确定 性,环球金融市场难免受到影响而出现波动。市民在作出置业、投资或借贷决定时,应小心考虑及管理 风险。金管局会继续密切监察市场变化,维持货币及金融稳定。 当地时间5月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 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香港金管局5月8日回应美联储议息决定称,香港方面,货币及金融市场 保持有序运作,港元汇率近日走强,主要受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以及区内货币兑美元升值的带动, 触发了联系汇率制度下7.75港元兑1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按照联汇制度从市场买入美元、沽出 港元,银行体系总结余亦相应上升,令港元流动性增加,拆息有所回落。预期港元资金供求及整体流动 性等因素会继续影响港元拆息,特别是较短期限的息率。 ...
4天超1000亿!不管是不是索罗斯,香港都赢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5-07 21:02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与金融保卫战 - 中银国际控股公司于1998年8月28日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的国际投资银行诞生 [2] -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历经1987年股灾、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金融危机考验,2025年再次面临历史性考验 [3] - 2025年5月6日香港金管局紧急操作,接下78.12亿美元沽盘并投放605.43亿港元流动性,随后四天累计投放1294.02亿港元 [4][5] 联系汇率制度运作机制 - 联系汇率制度将港币与美元挂钩,汇率维持在7.75至7.85港元兑1美元区间 [7] - 当汇率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水平,金管局买入美元、卖出港币增加流动性;触及7.85弱方兑换保证水平则反向操作 [7][8] - 该制度1983年为应对港元汇率暴跌至9.6兑1美元的历史低点而建立 [8] 1998年金融保卫战 - 1998年8月国际炒家单日抛售200亿港元,香港金管局动用财政储备全数吸纳 [19] - 8月14日香港政府宣布动用外汇基金直接入市,恒生指数当日反弹560多点升幅8% [20] - 8月28日恒指期货结算日创790亿港元成交额纪录,香港政府最终耗资1200亿港元(占当时外汇储备13%)成功捍卫汇率 [22][24] 当前市场动态与历史对比 - 2025年第二季度港元兑美元累计升值0.4%,香港外汇储备从1998年928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4200亿美元 [34][35] - 1998年危机后香港推出"七招三十式"强化监管,2025年中国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与"港股通扩容" [26][27][35] - 当前港元被动升值压力反映美元霸权松动与全球经济东移趋势 [32] 市场数据与资本流动 - 2025年5月3日港元汇率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红线,触发465.39亿港元流动性注入,为2020年10月以来首次 [5] - 彭博数据显示亚洲地区货币指标飙升至2022年以来最高水平,新兴市场外汇回报指标创历史新高 [9] - 国际投资者对美国资产意愿减弱,巴菲特公开表示担忧美元贬值风险 [9]
港元保卫战:从1998到2025,一场永不落幕的金融暗战
凤凰网财经· 2025-05-07 18:33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 香港金管局在2025年5月连续四天累计投放1166.14亿港元流动性 其中5月6日单次注资605.43亿港元 5月5日注资95.32亿港元 5月2日注资465.39亿港元 [2][3] - 联系汇率制度自1983年建立 将港币与美元挂钩 汇率维持在7.75至7.85港元兑1美元区间 金管局通过双向调节机制维持汇率稳定 [3] - 2025年5月港元汇率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红线 这是自2020年10月以来首次触发强方兑换保证 [2] 1998年金融风暴 - 1998年8月国际炒家对香港发起多轮攻击 首轮抛售超400亿港元 导致银行同业拆息飙升至300% 恒生指数暴跌逾1000点 [7] - 香港政府动用1200亿港元外汇基金直接入市 相当于当时外汇储备的13% 最终在8月28日恒指期货结算日以7829点收盘 高出炒家建仓点位329点 [11][13] - 香港金管局于1998年9月推出7项强化联系汇率制度的措施 并颁布30项配套政策 有效遏制跨国资本投机 [14][16] 当前市场环境 - 2025年第二季度港元兑美元累计升值0.4% 香港外汇储备从1998年的928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4200亿美元 [19] - 彭博数据显示亚洲地区货币表现指标飙升至2022年以来最高水平 人民币和港币兑美元逆势升值 [4] - 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加剧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直言不愿持有可能贬值的货币 [4] 历史对比与启示 - 1998年危机暴露亚洲金融体系脆弱性 2025年资本流动反映美元霸权松动与全球经济东移趋势 [18] - 两次危机应对策略形成镜像对照 1998年后香港限制卖空和外汇交易 2025年中国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与港股通扩容 [19] - 金融主权取决于制度设计能力与危机响应速度 香港外汇储备增长显示防御能力显著提升 [19][20]
香港金管局频繁出手,注入千亿港元拉美股,创纪录
搜狐财经· 2025-05-07 09:43
港元汇率再创新高,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市场玄机?在美联储降息预期的推动下,港元的强势表现 让人眼前一亮,但这真的对香港经济有利?别急,接下来我们就来深扒一下港元升值的双刃剑效应,看 看这波行情究竟是福是祸。 根据香港金管局公布的联系汇率制度,港元兑美元的正常浮动区间为7.75至7.85,金管局会通过买卖美 元来稳定港汇。在美联储降息的不确定性面前,投资者纷纷将目光投向非美货币,以降低风险。无论是 欧元、英镑还是澳元,都成为了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而港元的强势表现也让大家刮目相看。 在美联储即将公布利率决议之际,金管局再度出手,注资605.43亿港元,创下单次注资新纪录。市场普 遍预期,美联储将在5月7日的利率决议中维持利率不变,概率高达97.3%。这次注资是为了应对美元走 弱带来的港元汇率波动,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将直接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走向,尤其是新兴市场货 币的表现。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示,央行将等待更明确的信息,以评估关税对经济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然而市场 显然不这么认为,在投资者眼中,特朗普的政策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已经不容忽视。 就在市场对美联储利率决议翘首以盼的时候,美元指数却突然大幅下跌。5月 ...
港元汇率触发强方兑换保证 香港金管局三次出手累计注资达1166.14亿港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5-06 20:49
香港金管局注资维稳港元 - 香港金管局在5月3日、5日、6日三次入市承接美元沽盘,累计注资达1166.14亿港元,其中5月6日注资605.43亿港元 [1] - 港元汇率兑美元触及7.75的强方兑换保证,触发香港金管局买美元、沽港元的操作 [1] - 联系汇率制度自1983年实施,保持港元汇率在7.75至7.85港元兑1美元的区间内 [1] 港元走强原因分析 - 近期港元偏强主要由于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增加,以及多只区内货币兑美元升值 [2] - 美元降息使套利交易回报率下降,外部资金避险需求加剧,资金从美元撤出回流本国 [2] - 港股在SDR主要经济体中表现靠前,年内有18家公司在港股上市,募资净额约183.84亿港元 [2] - 南向资金进入港股市场较多,上市公司进入派发股息阶段,港元需求增多 [3] - 香港本地银行港元结余规模较小,资金流动不活跃,美股大跌后资金回流港股 [3] 市场预期与历史经验 - 汇丰环球预期港元可能短暂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因潜在大型IPO和前置派息影响流动性 [3] - 上市企业为迎接派息旺季增加港元需求,港元在第2季有走强趋势 [4] - 今年派息高峰期可能提早至5月和6月,因大型金融机构调整派息安排 [4] 市场影响 - 香港金管局注资举措有助于保持市场资金面宽松,对港股市场形成正面影响 [5]
“海湖庄园协议”未动,亚洲货币先涨疯了!新台币、港元飙涨
第一财经· 2025-05-06 19:41
新台币汇率异动 - 新台币对美元单日最大涨幅逼近10% [1] - 5月5日美元/新台币最低触及26.93 较5月2日开盘价32.128贬值幅度高达16% [2] - 5月内新台币对美元升值接近3% 过去一年累计升值幅度超过7% [5] 港元汇率波动 - 港元对美元持续触及7.75强方保证 [9] - 香港金管局累计注入1166.14亿港元维稳汇率 其中3日注入465.39亿 5日注入95.32亿 6日注入605.43亿 [12] - 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兑美元正常浮动区间为7.75(强方)至7.85(弱方) [9] 驱动因素分析 - 台湾保险公司因高利率保单需配置美元资产 并通过远期买入新台币进行对冲 导致衍生品市场显示新台币远期升值 [1][6] - 台湾出口商需卖出美元外汇收入支付新台币工资 形成结构性升值压力 [6] - 南向资金买入港股及人才流入增加港元需求 [1][12] - 市场对"海湖庄园协议"的预期及贸易谈判进展推动亚洲货币交易逻辑 [1][8] 市场影响 - 新台币暴涨导致出口企业结汇收入缩水 纺织品出口企业表示2%-3%升值通常需两年完成 [8] - 新台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成本极高 难以大幅增加外汇对冲 [8] - 三大寿险公司(国泰人寿、富邦人寿、南山人寿)表示即使新台币升至30以上 RBC比率仍将维持在200%以上 净值比率保持在3%以上 [8] 政策应对 - 台湾货币政策主管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 称市场波动"过度"但不会逆转市场趋势 [5] - 高盛交易员指出发布会后美元/新台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又下跌3%至28.3 [5] - 香港金管局总裁预测港元需求将在未来2至3个月进一步增加 [12] 美元指数与美联储政策 - 美元指数从年初高点至今最大跌幅逼近10% [1] - 利率市场预计今年有3次降息空间 首次降息可能推迟至7月 [14] - 标普500指数连续9天上扬 为20年来最长连涨纪录 今年累计跌幅收窄至3.7%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