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破发
搜索文档
*ST传智近1年1期亏损 2021年上市募资3.4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19 16:5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46亿元,同比下降54.04% [1][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4亿元,上年同期为1562.98万元,同比下降956.85% [1][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8亿元,上年同期为2260.68万元,同比下降752.85% [1][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20.93万元,上年同期为-51.97万元,同比下降16681.66% [1][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238.69万元,同比增长42.14% [3]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6.32万元,上年同期为-1600.66万元,同比减亏66.49% [3] - 2025年一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64.50万元,上年同期为-2598.44万元,同比减亏70.58% [3]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2.27万元,同比增长116.50% [3] 分红及资本运作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2] 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月12日在深交所上市,公开发行股票数量4024.475万股,发行价格8.46元/股,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4]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3.4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2.92亿元 [4] - 原计划募集资金2.92亿元用于IT职业培训能力拓展项目和IT研究院建设项目 [4] 保荐机构信息 - 发行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保荐代表人为韩新科、孔林杰 [5] - 发行费用总额4881.94万元,中信建投证券获得保荐及承销费3074.00万元 [5]
破发股大全能源跌3.97% 2021年上市2募资共174.5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19 16:54
股价表现 - 大全能源今日股价下跌3.97%至18.39元 目前处于破发状态[1] - 公司2021年科创板上市发行价为21.49元/股 当前股价较发行价低14.4%[1] - 2022年定向增发价格为51.79元/股 当前股价较增发价低64.5%[2] 首次公开发行(IPO) - 2021年7月22日在科创板上市 发行3亿股 募集资金总额64.47亿元[1] - 募集资金净额60.67亿元 超募10.67亿元[1] - 原计划募集50亿元用于半导体材料项目(1000吨)、多晶硅项目(3.5万吨)及补充流动资金[1] - 发行费用3.8亿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3.44亿元[1] 定向增发 - 2022年完成定向增发2.12亿股 发行价51.79元/股[2] - 募集资金总额110亿元 净额109.37亿元[2] - 发行费用6322.78万元 资金于2022年6月28日全部到账[2] - 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09.53亿元 资金全部投入使用[2] 资金募集总额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174.47亿元[3]
天振股份2024年减亏 2022年上市募19亿国投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28 15:0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92亿元,同比增长186.07%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24.64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2.67亿元收窄86.04%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818.10万元,较上年同期-1.31亿元改善25.01%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168.73% [2][3]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47.2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为-998.42万元 [2][3] 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1月14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3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发行价63元/股 [3] - 上市首日开盘价和最高价均为63元,为该股历史最高价,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4]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8.9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7.85亿元,比原计划多募集4.12亿元 [4] 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13.73亿元用于两个新型无机材料复合地板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4] - 发行费用共计1.05亿元,其中承销保荐费用8335.8万元 [4] 权益分派 - 2022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5元(含税),共计1.5亿元 [5] - 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8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2.16亿股 [5]
阿特斯跌3.32% 2023年上市超募17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5-23 16:43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今日收盘价为9 04元 跌幅3 32% 总市值333 41亿元 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1] 上市发行概况 - 公司于2023年6月9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公开发行股份数量541 058 824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5 00% 全额行使后发行数量622 217 324股 占比16 87% [1] - 上市发行价格为11 10元/股 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联席主承销商为华泰联合证券和东吴证券 [1] - 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募集资金总额600 575 29万元 全额行使后为690 661 23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分别为572 782 43万元和662 845 46万元 [1] 募集资金使用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多172 782 43万元(行使超额配售前)和262 845 46万元(全额行使后) 原计划募集40亿元用于产能扩充 研究院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 [2] - 发行费用总额27 792 86万元(行使超额配售前)和27 815 77万元(全额行使后) 其中承销保荐费17 264 15万元由三家券商获得 [2] 战略投资者情况 - 保荐人子公司中国中金财富证券跟投比例为2 00% 获配10 821 176股 金额120 115 053 60元 限售期24个月 [2] 公司控制权 - 实际控制人为Xiaohua Qu(瞿晓铧)及其配偶Han Bing Zhang(张含冰) 均为加拿大国籍 [2]
索辰科技跌5.05% 2023年上市超募13亿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15 16:50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公司股价截至收盘报76 69元,跌幅5 05%,处于破发状态[1] - 公司于2023年4月18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数量为1,033 3400万股,发行价格为245 56元/股[1]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253,746 97万元,募集资金净额231,574 91万元,比原计划多134,684 55万元[1] 募集资金用途 - 公司原计划募集资金96,890 36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工业仿真云项目、年产260台DEMX水下噪声测试仪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1] 发行相关费用与机构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费用合计22,172 06万元(不含税),其中保荐承销费用19,231 02万元[1] - 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程韬、陈佳一[1] - 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按发行价格认购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数量3%的股票,即310,002股,跟投金额76,124,091 12元[1] 权益分派情况 - 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41,333,400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 15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股转增0 48股,共计派发现金红利6,200,010元,转增19,840,032股,分配后总股本为61,173,432股[2] - 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回购股份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 80元(含税),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4 60股[2]
破发股长光华芯第4大股东拟减持 2022上市超募11.9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5-15 11:37
股东减持计划 - 国投创业上海基金计划减持不超过3,525,598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2%),其中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762,799股(占总股本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762,799股(占总股本1%)[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6月9日至2025年9月8日,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2] - 国投创业上海基金当前持有公司10,419,882股(占总股本5.91%),均为IPO前取得及送股所得,已于2023年10月9日解除限售[2][3] 股东背景 - 国投创业上海基金为公司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5.91%,非控股股东或实控人,系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期限超过36个月但不超过48个月[3][4] - 该股东持股来源包括IPO前取得8,015,294股和其他方式取得2,404,588股[3] 公司股权结构 - 前三大股东分别为苏州华丰投资中心(持股18.38%)、苏州英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14.82%)、长春长光精密仪器集团(持股6.54%)[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3,278户[5] 公司IPO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2年4月1日科创板上市,发行3,390万股,发行价80.80元/股,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5]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27.39亿元,净额25.36亿元,较原计划募资13.48亿元超额11.88亿元[6] - 发行费用总额2.03亿元,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1.86亿元[7] 公司分红及股价表现 - 2023年6月实施分红方案:每10股送3股并派息3.5元(税前)[7] -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8]
破发股江苏博云第4大股东拟减持 2021年IPO超募2.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5-15 11:14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蓝叁创投计划减持不超过971,333股,占总股本比例0.9806%,占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比例1.00% [1] - 蓝叁创投当前持股2,419,750股,占总股本比例2.44%,为公司第四大股东 [1][2] - 减持计划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及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也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 [1] 公司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1年6月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价55.88元/股,发行数量1,456.67万股 [2]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8.14亿元,净额7.21亿元,比原计划多2.61亿元 [2] - 原计划募资4.60亿元,用于改性塑料扩产及塑料制品成型新建项目、研发测试中心及实验室建设项目 [2] 发行费用及分红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费用合计9,314.34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7,203.00万元 [3] - 2022年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息10元并转增7股,股权登记日为2022年3月31日 [3] 当前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2]
破发股嘉和美康股东拟减持 2021年上市超募4.9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5-12 14:17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弘云久康因自身流动性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1,375,855股,占公司总股本1% [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减持期间为2025年6月3日至2025年9月2日 [2] - 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股份来源为IPO前取得 [1][2] 股东持股情况 - 弘云久康当前持股9,861,786股,占比7.17%,均为IPO前取得且已于2022年12月14日上市流通 [2][4] - 弘云久康为直接持股5%以上股东,非控股股东或实控人 [3] 公司IPO背景 - 公司于2021年12月14日科创板上市,发行价39.50元/股,发行量3446.94万股 [5] - 募集资金总额13.62亿元,净额12.40亿元,超募4.90亿元(原计划7.50亿元) [5] - 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获保荐及承销费用9782.30万元,发行费用总额1.21亿元 [5] - 募集资金用途包括专科电子病历研发、综合电子病历升级改造等项目 [5]
索辰科技跌6.27% 2023年上市超募13亿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09 16:26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今日收盘价为77.33元,跌幅6.27%,总市值68.91亿元 [1] - 公司于2023年4月18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为245.56元/股,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1,033.3400万股 [1] - 募集资金总额253,746.97万元,净额231,574.91万元,比原计划多134,684.55万元 [1] - 原计划募集资金96,890.36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工业仿真云、年产260台DEMX水下噪声测试仪、营销网络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1] 发行相关费用 - 发行费用合计22,172.06万元(不含税),其中保荐承销费用19,231.02万元 [1] - 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现名"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程韬、陈佳一 [1] - 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按发行价格认购3%的股票,即310,002股,跟投金额76,124,091.12元 [1] 权益分派情况 - 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41,333,400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5元(含税),每股转增0.48股,共计派发现金红利6,200,010元,转增19,840,032股,分配后总股本为61,173,432股 [2] - 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80元(含税),每10股转增4.60股,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6月18日,除权(息)日为2024年6月19日 [2]
聚和材料跌3.71% 2022年上市超募18.9亿国投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09 16:26
公司股价表现 - 聚和材料5月9日收盘价32 95元,跌幅3 71%,总市值79 75亿元 [1] - 公司股票处于破发状态,发行价为110元/股 [1] 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2月9日在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2800万股 [1] - 募集资金总额30 8亿元,净额29 2亿元,比原计划多募资18 93亿元 [1] - 原计划募资10 27亿元用于年产3000吨导电银浆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技术中心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 [1] 发行费用 - 发行费用总额1 6亿元,其中安信证券获得承销保荐费用1 2亿元 [1] - 安信证券子公司获配84万股战略配售股份,占比3%,金额9240万元,限售期24个月 [2] 分红及转增情况 - 2022年度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 538元,每股转增0 48股,总股本增至1 66亿股 [2] - 2023年度调整后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 13104元,每10股转增4 8股 [3] - 2023年度实际参与分配股本1 59亿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1 8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