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

搜索文档
长城基金研究总经理刷屏!多款基金亏超20%,管理规模一年就腰斩...
搜狐财经· 2025-05-20 05:39
(来源:金石杂谈) 转自:金石杂谈 5月19日,长城基金公募研总廖瀚博火了,一起看看他的投资成绩单。 长城基金廖瀚博,硕士研究生,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曾就职于长城证券,201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曾就职于海通证券,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曾就职 于深圳鼎诺投资,这家因经营异常在2023年年初被协会注销。 2017年6月,他正式进军公募,成为长城基金一位研究员,此后做了基金经理助理,到了2018年3月正式成为基金经理。目前他的投资经验已有7年,也成 功升职为公司研究部总经理。 截至目前,廖总管理5只基金,但业绩确实喜忧参半,更确切的说业绩并不好,两款业绩最优异的产品,一只盈利90%,一只盈利75%,但均是2018年和 2019年的产品,而且盈利90%这只你看它的C产品成立三年亏了36%;而近4年来看,他除了2023年12月接管的一只基金盈利近15%,其他三款产品全部录 得约30%的任职亏损。 | 1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金代码 | 基金名称 | 相关链接 | 基金类型 ...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5月1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5-19 19:04
深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 | 公司名称 | 成交金额 | 净买入额 | | --- | --- | --- | | 阿里巴巴-W(09988) | 43.40 亿元 | -9.89 亿元 | | 小米集团-W(01810) | 33.93 亿元 | -6092.60 万元 | | 腾讯控股(00700) | 20.48 亿元 | +1.48 亿元 | | 美团-W(03690) | 9.80 亿元 | -1.48 亿元 | | 盈富基金(02800) | 8.04 亿元 | +7.97 亿元 | | 中芯国际(00981) | 7.94 亿元 | +1.61 亿元 | | 泡泡玛特(09992) | 7.06 亿元 | +2.89 亿元 | | 三生制药(01530) | 6.92 亿元 | +1.05 亿元 | | 中国海洋石油(00883) | 4.15 亿元 | -6902.30 万元 | | 华虹半导体(01347) | 4.05 亿元 | +1.38 亿元 | 智通财经APP获悉,2025年5月19日当天,阿里巴巴-W(09988)、小米集团-W(01810)、腾讯控股(00700) 位居沪港 ...
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买入84.59亿元。港股通(沪)方面,阿里巴巴-W、建设银行分别获净买入14.37亿港元、8.62亿港元;腾讯控股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6.2亿港元;港股通(深)方面,盈富基金、泡泡玛特分别获净买入7.97亿港元、2.89亿港元;阿里巴巴-W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9.89亿港元。
快讯· 2025-05-19 17:33
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买入84.59亿元。港股通(沪)方面,阿里巴巴-W、建设银行分别获净买入14.37亿 港元、8.62亿港元;腾讯控股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6.2亿港元;港股通(深)方面,盈富基金、泡泡玛 特分别获净买入7.97亿港元、2.89亿港元;阿里巴巴-W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9.89亿港元。 ...
异动盘点0519|布鲁可、卫龙、蜜雪大涨;光伏走低、物流股拉升;周五QUBT涨超39%,CRWV涨超22%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5-19 12:17
港股市场表现 - 美的集团逆市高开2% 因获调入恒指成分股 [1] - 远大医药高开超3% 全球首个"零辐射"智能核药工厂将于6月投产 [1] - 布鲁可涨超6% 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且符合港股通纳入范围 [1] - 玄武云暴涨22% 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推动AI零售与云通信增长 [1] - 蜜雪冰城涨超5% 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并有望下月进入港股通 [1] - 康耐特光学涨近3% 计划投资400万美元在日本建设树脂镜片产线 [1] - 光伏板块普跌 一季度出口额下滑超30%致福莱特玻璃跌4% 新特能源/信义光能跌近3% [1] - 卫龙美味涨超5% 完成配股净筹资11亿港元 中金评估配售规模可控 [1] - 物流股集体拉升 粤港湾控股涨5.5% 中通快递涨3.7% 京东物流跟涨 [1] 美股市场动态 - 小马智行大涨近14% 市场预期其今年整车毛利率转正 [2] - 沃尔玛涨近2% 公司宣布上调部分美国商品售价 [2] - QUBT暴涨39% 第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2] - Coreweave飙升22% 英伟达持有其7%股权 [2] - 哔哩哔哩涨超2% 高盛预测Q1游戏业务收入同比大增71% [2] - 禾赛盘中涨超6% 收盘涨近2% 市场传闻其秘密提交港股上市申请 [2] - 诺和诺德跌近3% CEO即将离职引发波动 [2] - 应用材料重挫5% Q2营收未达预期且Q3展望疲弱 [2] 战略合作与产能扩张 - 玄武云与腾讯云达成AI零售战略合作 [1] - 康耐特光学布局日本树脂镜片产线 投资额400万美元 [1] - 远大医药全球首创零辐射核药工厂即将投产 [1] 指数调整与资金动向 - 美的集团/布鲁可/蜜雪冰城获纳入恒生指数及综合指数 [1] - 卫龙美味通过配股净筹资11亿港元 [1] - Coreweave获英伟达持股7% [2]
中金:恒指及港股通一季度调整影响分析
中金点睛· 2025-05-19 07:35
指数调整及成分股变化 - 恒生指数纳入美的集团与中通快递-W,权重分别为0.33%与0.44%,成分股数量增至85只 [2] - 恒生国企指数无调整,成分股数量维持50只 [2] - 恒生科技指数纳入比亚迪股份(权重8%),剔除阅文集团(剔除前权重0.49%),成分股数量保持30只 [2] 被动资金流向测算 - 恒生指数:中通快递-W与网易-S预计分别带来1.28亿和2.18亿美元被动资金流入,流入时间约2.8与1.4天;万洲国际与恒安国际潜在流出1162万与291万美元 [2] - 恒生国企:网易-S预计流入6394万美元(0.4天),中国神华与建设银行流出603万与1870万美元 [3] - 恒生科技:网易-S因自由流通比例上调预计流入5.9亿美元(3.8天),比亚迪股份新纳入带来20亿美元流入(2.7天),阅文集团流出1.2亿美元(4.7天) [3] 港股通标的调整 - 布鲁可(0325.HK)、古茗(1364.HK)与蜜雪冰城(2097.HK)或符合纳入条件 [4][5] - 地平线机器人-W(9660.HK)预计5月底满足同股不同权额外要求后纳入港股通 [5] - 钧达股份(2865.HK)作为AH股将在价格稳定期结束后进入港股通 [5] 调整后指数特征 - 恒指成分股扩容至85只,目标为100只但进度慢于预期 [6] - 消费业覆盖度从65.5%提升至66.0%,工业覆盖度从47.3%升至49.3% [7] - 新经济市值占比从53.1%升至53.7%,消费业与资讯科技业权重分别提升至29.8%与17.8%,金融业及公用事业与电讯业占比下滑至32.4%与6.7% [7] 调整时间表及市场影响 - 调整结果将于6月9日生效,被动资金或在6月6日调仓,预计相关股票成交将异常放量 [8]
港股通2024年年报分析:港股盈利企稳,科技、医药量价齐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4 22:16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 年以来港股关注度持续提高,作为本轮中国资产重估的先锋,港股强势、南向资金趋势性流入的格局将延续 - 2024 年年报港股通行业收入、利润、毛利率 TTM、ROETTM 均企稳回升,领先于 A 股基本面改善 - 2024 年年报 TMT、医药盈利边际改善明显,计算机、传媒基本面改善明显,地产、电力设备、煤炭盈利恶化 - 港股通与 A 股相比行业集中度高,继续维持港股优于 A 股的判断,推荐科技、创新药和新消费 [3] 港股通盈利能力领先 A 股企稳回升 - 借鉴 A 股上市公司业绩分析框架,对港股通标的做行业业绩分析,做了数据处理使行业维度呈现日历年经营特征 [8] - 2024 年年报港股通行业收入、利润、毛利率 TTM、ROETTM 均企稳回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均为正贡献,盈利能力改善确定性高 [8] - 以非金融口径计算,港股通(非金融)收入增速下行,但归母净利润增速、毛利率与 ROE 企稳,而 A 股 2024 年年报利润增速、毛利率 TTM 和 ROETTM 仍在下行 [9] - 企业扩张意愿较弱,2024 年港股通非金融资本开支同比增速为 -23.3%,在建工程同比增速为 -2.1%,限制未来盈利弹性 [29] 板块:科技、消费、医药量价齐升 - 收入端金融地产、TMT、制造和医药行业环比 24H1 改善,消费与 24H1 总体持平,周期环比 24H1 下降 - 利润端金融地产、TMT、消费、周期和医药行业环比 24H1 改善,中游制造归母净利润增速环比 24H1 下降 - 对大类板块 ROE 拆分,2024 年年报 TMT、消费、医药 ROETTM 边际改善明显,且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均为正贡献;周期价升量跌,制造量升价跌,金融地产价升量跌 [34][35] 行业:计算机、传媒改善明显,地产、电力设备、煤炭恶化 - 计算机、传媒基本面改善明显,地产、电力设备、煤炭盈利恶化;对利润增速贡献拆分,正贡献大的有非银、传媒、交运,负贡献大的有地产、电力设备、煤炭 - 2024 港股通行业毛利率 TTM 改善的行业有传媒、社服、交通运输、有色金属,恶化的行业有电力设备、煤炭、钢铁、房地产 - 对行业 ROE 杜邦拆分,2024 销售净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均改善的行业有计算机、社服等,均恶化的行业有地产、电力设备等,“量升价跌”行业有电子等,“价升量跌”行业集中在周期行业 - 港股通行业集中度高,2024 行业集中度 CR3 超过 80%的行业有石油石化等;统计各行业 2024 年归母净利润累计增速环比 24H1 改善的公司数量占比,交通运输、计算机行业整体仍有明显改善,商贸零售、社服行业平均盈利改善水平相对靠后 [51]
港股通数据统计周报2024.2.12-2024.2.18-20250513
浙商国际金融控股· 2025-05-13 11:02
港股通前十大净买入/卖出公司 - 本周前十大净买入公司中,盈富基金净买入金额最高为63.06亿元,持股变动数为273462000[8] - 本周前十大净卖出公司中,腾讯控股净卖出金额最高为30.73亿元,持股变动数为 - 6213998[9] 港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 - 2025年5月6 - 9日,中芯国际、阿里巴巴 - W、小米集团 - W、腾讯控股等多次出现在沪市和深市港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名单中,不同日期合计买卖额和成交净买入情况不同,如5月9日沪市中芯国际合计买卖额45.43亿,成交净买入6.11亿[18][19][20][21] 港股通与南下资金介绍 - 港股通分为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内地投资者可通过相关证券交易服务公司申报买卖规定范围内联交所上市股票[27] - 南下资金指通过港股通进入香港市场股票的中国内地资金,其流向为投资者提供投资依据,且两地资金流动对市场影响较大[28][29][30]
港股新手速成课堂——港股概念梳理和框架介绍
2025-05-12 09:48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涉及港股市场整体,以及金融、社会服务、传媒、农林牧渔、化工、军工、汽车、公用事业、医药生物、电子、食品饮料、商贸零售、地产、纺织服装、通信、银行等行业,还提及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网易、美团等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H 溢价指数** - 核心观点:不能全面衡量 A 股与港股整体估值差异,对不同投资目的有不同参考价值 [1][15][17] - 论据:金融板块权重占比高达 70%,主要反映中资金融公司价格差异;加权平均权重集中于中资金融股,对其他行业代表性低;获取高额分红时高位表明 H 股更具吸引力,捕捉价格回归时并非完美指标 2. **港股公司类型差异** - 核心观点:H 股、红筹股和中资民营企业在注册地、控股结构和红利税上存在差异,影响投资决策 [1][5][8] - 论据:H 股注册地在内地,红筹股注册地在境外且国资控股,中资民营企业有中资背景非国有控股且多注册在境外;港股通投资 H 股红利税 20%,红筹股 28%,A股 持有满 12 个月免征 3. **AH 股价差** - 核心观点:长期存在且缩小过程漫长,受行业特性和红利税差异影响 [1][9] - 论据:顺周期行业中香港主流外资投资者偏好盈利稳定公司,强顺周期公司盈利波动大不适合其策略;内地 A 股持有满 12 个月免征红利税,港股通投资 H 股和红筹股分别需缴纳 20%和 28%红利税 4. **港股与 A 股总市值及行业市值** - 核心观点:总市值约为 1:2,行业结构差异显著 [1][16] - 论据:社会服务、传媒等行业港股市值远大于 A 股,农林牧渔、化工、军工等板块港股可选范围小于 A 股 5. **港股通纳入机制** - 核心观点:要求股票先进入恒生综合指数,同时满足市值和成交量标准,入通股票表现通常优于出通股票,但涨幅受市场情绪影响 [1][19][22] - 论据:市值要求过去 12 个月日均市值排在市场前 94%,成交量要求过去 12 个月中至少 10 个月达标,过去 6 个月中至少 5 个月达标,达标比例为 0.05% 6. **港股与 A 股机制差异** - 核心观点:在财年安排、业绩披露、盈利预警、再融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23][24][25][26] - 论据:港股公司财年安排灵活,年报截止日期为 3 月 31 日,半年报和年报披露前分别有 30 天和 60 天禁售期;港股公司可自愿披露盈利预警,无业绩预告制度;港股非 H 股公司再融资灵活性大,有闪电配售和供股份额 7. **恒生指数成分变化** - 核心观点:2020 年 9 月编制改革后,新经济行业权重上升,提升了恒指代表性和绝对估值水平 [28] - 论据:个别股票权重上限从 10%降至 8%,同权不同权及第二上市公司被纳入,选股票标准按行业赛道分布 8. **港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与估值** - 核心观点:投资者结构以机构为主,南向资金流入增加影响板块估值,港股估值与中美利差相关 [3][29][31] - 论据:非香港本地投资者中内地比例提升,内资和外资配置思路不同;2023 年四季度前后中美利差与港股估值关系转变 9. **南向资金流入影响** - 核心观点:将逐步消除港股离岸市场折价,提高整体估值水平 [32] - 论据:全球主要股票市场隐含风险溢价底部 1% - 2%,港股最低 4%,南向资金流入使港股基本面和资金面趋于一致 10. **港股市场情绪指标** - 核心观点:可用恒生指数隐含 ERP 衡量市场情绪和估值水平 [33][34] - 论据:通过计算隐含风险溢价评估投资者情绪和要求的额外风险补偿水平 11. **港股走势与基本面预期** - 核心观点:港股走势与基本面预期密切相关,需坚实基本面支撑 [37][38] - 论据:基本面预期向上修正利于市场上涨,保持稳定能维持涨幅,明显下修难推动上涨 12. **港股通投资者特点** - 核心观点:是坚定长期投资者,持仓占比攀升,对高息股票和成长类板块有明显偏好 [39] - 论据:每日成交量占港市总成交量约 20% - 25%,资金流向高息股票和互联网、医药生物等成长类板块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内地保险公司通过 OSA 账户投资 H 股无需在分配环节缴纳 20%额外红利税,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红筹股红利税实际税率为 10% [11][12] 2. 绝大多数 AH 两边上市公司中,A股 自由流通比例低,H 股几乎 100%自由流通,导致供需结构不同,AH 价差难收敛 [13][14] 3. 恒生综合指数每半年检讨一次,分别在 3 月和 9 月调整,有快速纳入机制 [21] 4. 港股市场隐含 ERP 通常在 6% - 8%波动,随投资者增多波动区间可能下移,长期市场估值中枢将下降 [36] 5. 2023 年 7 月 ETF 纳入互联互通交易后,内地投资者投资香港 ETF 对每日净流入净流出数据产生扰动 [39] 6. 内地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更偏好成长类板块,在高息板块持仓市值偏低,整体南向资金更倾向电子、零售等行业 [40] 7. 过去十年港股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结构变化,导致历史经验不可比,未来南向资金涌入将降低离岸折价提高估值 [41][42]
华安恒指港股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发售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5-09 09:04
重要提示 1、华安恒指港股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的募集已于2025年4月7日中 国证监会《关于准予华安恒指港股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5〕 704号)注册。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风险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 断、推荐或者保证。 2、本基金为交易型开放式、股票型指数基金。 3、本基金的基金管理人为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基金托管人为国信证券股份 有限公司,本基金的登记机构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4、本基金的发售对象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可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合格 境外投资者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的其他投资人。 5、投资者可选择网上现金认购、网下现金认购2种方式认购本基金。本基金基金份额初始面值为1.00 元,认购价格为1.00元。 网上现金认购是指投资者通过基金管理人指定的发售代理机构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上系统以现金进行的 认购。网下现金认购是指投资者通过基金管理人及其指定的发售代理机构以现金进行的认购。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 ...
“摘帽”后H股一度大涨188% 山东墨龙随即遭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减持超1亿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9 00:39
股东减持 - 公司股东智梦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H股1.07亿股,占总股本的13.39%,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5.62% [1] - 减持行为发生在公司刚"摘帽"和被调回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后,股价近期连续上涨 [1][2] - 公司尚未对股东减持原因作出说明,外界推测股价大涨可能是减持原因之一 [2] 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自5月6日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ST墨龙"变更为"山东墨龙" [2] - 因A股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被调入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 [2] - 消息发布后H股4月30日、5月2日涨幅均约15%,5月6日H股大涨188.51%,A股涨停 [2] - 5月6日至8日A股连续涨停,5月8日收盘价5.27元/股 [2] 公司业务与业绩 - 公司主要从事能源装备行业产品设计研发、加工制造、销售服务与出口贸易 [3] - 主要产品包括石油钻采机械装备、石油天然气输送装备、油气开采装备等 [3] - 2024年营业收入13.56亿元,同比上升2.95%,净利润亏损0.44亿元,亏损同比收窄92.29% [3] - 2024年出售寿光宝隆及威海宝隆股权产生投资收益2.6亿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50.51%,净利润542.32万元,同比下降97.5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