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icon
搜索文档
净利润再次转亏、营收不到3亿元!*ST赛隆走到退市边缘
华夏时报· 2025-04-28 10:3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2.64亿元,同比减少15.15%,归属净利润亏损3314.6万元,同比减少447.67%,扣非净利润亏损3350万元,同比减少1275.25%[1][4] - 2024年三项利润指标(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后营收低于3亿元,触发深交所退市风险警示条件[1] - 2024年一季度营收5408.68万元,同比下降22.16%,净利润亏损103.85万元[9] - 公司营收自2018年达到4.36亿元峰值后持续在2亿—3亿元徘徊,2020年以来仅2023年微利953.37万元[1] 产品与集采影响 - 公司主营仿制药产品集中在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领域,拥有21种原料药上市批准和13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制剂品种[3] - 2024年三款主要产品中仅注射用脑蛋白粉针营收同比增长16.02%,注射用替加环素营收同比下滑46.63%,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营收下滑12.63%[4] - 2024年医药产品毛利率38.03%,同比减少8.19个百分点[4] - 多款集采中标产品(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价格降幅高达90%,但集采以价换量未能扭转业绩颓势[3][4] 业绩预告与监管风险 - 2024年1月业绩预告预计盈利450万—650万元,3月修正为亏损2100万—4100万元,主要因收入确认调整减少收入3963.25万元及补提资产减值200万—450万元[6] - 因业绩预告差异大且未及时披露退市风险,公司及高管收到广东证监局警示函[7] - 2021—2023年公司曾多次修正业绩预告并因此被监管[7] 行业环境与战略调整 - 医药行业受集采常态化影响,市场竞争加剧,整体增长趋缓[2] - 公司计划通过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控制成本,并拓展民营医院、县域市场等增量渠道[5][9] - 行业趋势显示大型药企凭借规模效应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中小药企需转向"小而美"利基市场或寻求战略合作[9][10] - 公司战略聚焦"原料药+制剂"全产业链,优先布局慢病药物和复杂制剂等高壁垒仿制药[10]
药品价格曾上涨14倍 仙琚制药一款原料药涉嫌垄断拟被罚没1.95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4-25 07:05
文章核心观点 仙琚制药因涉嫌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垄断拟被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员会罚没1.95亿元,公司业绩受集采影响下滑,其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挂网价格多次调整且未在全国集采中选 [2][5][6] 仙琚制药处罚情况 - 仙琚制药因涉嫌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垄断,拟被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员会罚没1.95亿元,包括没收违法所得2375万元和对2023年销售额的8%罚款1.72亿元 [2]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市场情况 -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为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甲类药品、激素类抗炎药,2022年以来价格经历暴涨暴跌 [2] - 2022 - 2023年,国药控股黔东南州医药有限公司销售的该药品购进价格增长20.69%,销售价格上涨高达1455.56%,被行政处罚70万元 [2] 仙琚制药产品价格调整 - 2023年3月17日,仙琚制药3款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原挂网价格21.84元、12元、5.95元,调整为17.82元、9.79元、4.85元 [3] - 2024年8月9日,两款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挂网价格分别调整为1.87元和1.03元,降价幅度均接近91% [4] 地塞米松磷酸钠产品批文情况 - 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有多个批文,涉及四川仁安药业等多家企业;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有上百个制剂批文 [4]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集采情况 -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是第九批全国集采药品,中选企业有河南润弘制药等,中选价格最低2.3元/盒,最高5.7元/盒,仙琚制药未中选 [5] 仙琚制药业绩情况 - 2024年,仙琚制药营业收入40亿元,同比减少2.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减少29.46% [6] - 公司称制剂产品受国家或区域集采影响,销售收入下降 [6]
康缘药业2024年业绩承压背后:两大核心品种销量下滑、新并表亏损子公司
北京商报· 2025-04-07 19: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8.98亿元,同比下降19.86% [2][5] - 归属净利润3.92亿元,同比下降15.58% [2][5] - 扣非净利润3.63亿元,同比下降27.29%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02亿元,同比下降27.75%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97%,同比减少1.75个百分点 [4] 季度业绩趋势 - 营业收入逐季下降:Q1 13.59亿元、Q2 9.01亿元、Q3 8.5亿元、Q4 7.88亿元 [5] - 归属净利润逐季下降:Q1 1.48亿元、Q2 1.17亿元、Q3 0.92亿元、Q4 0.35亿元(同比降69.71%) [5] 核心产品表现 - 注射液业务营收13.41亿元,同比下降38.33% [8] - 热毒宁注射液销售量4194.57万支,同比下降30.98%,库存激增759.11% [8]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销售量560.19万支,同比下降47.86%,库存增长140.77% [8] 业务转型与新产品布局 - 重点发展金振口服液、杏贝止咳颗粒等独家品种 [9] - 生物药领域布局覆盖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领域,部分进入临床I/II期 [5] 并购影响 - 收购中新医药导致2022-2023年追溯调整后净利润下降(2023年从5.37亿元调至4.64亿元) [10] - 中新医药2024年净利润亏损7862.07万元 [10] - 中新医药拥有4个生物创新药临床批件,涉及代谢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11] 行业环境与公司策略 - 行业受医保支付改革、集采等政策影响,利润端普遍承压 [6] - 2024年未现金分红,因已回购注销1.86亿元股份(占净利润47.44%) [6] - 2025年计划构建"速赢+重点"产品矩阵,拓展院外市场 [9]
海森药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4-03 07:00
发行信息 - 公司拟发行17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预计2023年3月28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5] - 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44.48元,市盈率33.58倍,市净率2.76倍[5][32] - 募集资金总额7.56亿元,净额6.76亿元,发行费用8044.15万元[32][33]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各期营业收入分别为2.67亿、2.85亿、3.89亿和2.11亿元[53] - 2022年营收4.23亿元,扣非净利润1.01亿元,均同比增长[54] - 报告期末员工人数584人[54] 产品情况 - 硫糖铝等四种产品营收合计占比分别为73.5%、80.44%、80.29%和84%[20] - 安乃近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31.06%、29.56%、26.34%和22.5%[21] - 公司产品集中度高,安乃近存在政策等风险[20][21] 成本采购 - 向前五大原材料供应商采购金额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37.26%、47.47%、51.97%和50.73%[24] - 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分别为55.38%、58.86%、61.44%和60.93%[24] 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各期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942.02万、1082.56万、1206.82万和580.10万元[72]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在研产品14项,拥有发明专利20项等[72][73] 股权结构 - 发行前实际控制人控制公司93.18%股份,发行后为69.88%[84] - 海森控股持有公司43.94%股份,发行后占比32.96%[141][161] 公司历史 - 公司设立于1998年2月,当时注册资本200万元[101] - 2005年2月吸收合并浙江海森药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100万元[105] - 2015年12月公司分立,海森有限注册资本1700万元[118] 子公司情况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有2家控股子公司,无参股子公司[137][140] - 海森贸易2019 - 2021年和2022年1 - 6月净利润分别为0.86万、 - 16.09万、 - 17.21万和 - 9.87万元[138] 未来展望 - 2023年1 - 3月预计营业收入为1.05 - 1.15亿元,较2022年1 - 3月变动率为12.77% - 23.51%[61]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费用后拟投入三个项目,投资总额6.00亿元[67]
海森药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3-20 00:54
发行相关 - 拟发行1700万股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每股面值1元,预计2023年3月28日发行,上市深交所主板[5] - 发行后总股本6800万股,保荐人为中信证券[5] - 发行前每股净资产按不同方式分别为8.20元/股、1.77元/股,发行后为1.32元/股[32]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合计60046.11万元,含年产200吨阿托伐他汀钙等项目[66] - 承销保荐费为融资规模7.20%且不低于3880万元,还有其他费用[33] 业绩情况 -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681.79万元、28480.19万元、38898.50万元和21133.75万元,呈稳定增长[52] - 2022年营收42277.75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089.48万元,均同比增长[53] - 2022年1 - 12月营收较上年增8.69%,净利润增13.50%[56] - 预计2023年1 - 3月营收10500 - 11500万元,较2022年1 - 3月变动12.77% - 23.51%[60] 产品数据 - 报告期各期,四种主要产品营收合计分别为19574.00万元、22797.75万元、31056.16万元和17653.02万元[20] - 2022年全球硫糖铝贸易量2202.73吨,公司部分占43.94%[42] - 2019年国内安乃近制剂医院端和零售端销售渠道占比分别为58.58%和41.42%[44] 成本采购 - 公司向前五大原材料供应商采购金额占各期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37.26%、47.47%、51.97%和50.73%[24] - 公司主要十种原材料采购金额占各期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44.69%、53.66%、59.53%和60.14%[24] - 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分别为55.38%、58.86%、61.44%和60.93%[24] 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各期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942.02万元、1082.56万元、1206.82万元和580.10万元[71] - 截至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在研产品14项,涉及原料药和制剂[71] - 截至签署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2项等[72] 股权结构 - 发行前公司总股本5100万股,海森控股持股43.94%,王式跃持股26.61%等[161] - 若发行1700万股,发行后海森控股持股比例32.96%,王式跃持股比例19.96%[160] - 王式跃、王雨潇及郭海燕合计控制公司93.18%股份,系实际控制人[142] 公司历史 - 公司设立于1998年2月18日,设立时注册资本200万元[100] - 2005年2月吸收合并浙江海森药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100万元[104] - 2015年12月公司分立,海森有限聚焦主营业务[117] 子公司情况 - 海森贸易2019 - 2021年和2022年1 - 6月净利润分别为0.86万元、 - 16.09万元等[137] - 杭州海森药物研究院2022年1 - 6月净利润为 - 379143.92元[138] 人员任职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含3名独立董事,任期三年[167] - 核心技术人员为艾林和楼岩军,分别任总经理和副总经理[182] 薪酬政策 - 在公司担任具体职务人员薪酬包括基本薪酬、福利补贴和绩效奖金[200] - 独立董事在公司领取津贴,参照市场一般水平确定[200]
浙江海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3-14 20:58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浙江海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3] - 成立于1998年2月18日,注册资本5100万元[28] - 是从事化学药品原料药及中间体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33] 发行信息 - 拟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不超过1700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6800万股[7][31] - 每股面值1.00元,拟上市深交所主板,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7]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年产200吨阿托伐他汀钙等原料药生产线技改项目等[31]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681.79万元、28480.19万元、38898.50万元和21133.75万元[5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328.11万元、5769.02万元、9006.64万元和5176.81万元[51] - 2023年1 - 3月预计营业收入10500.00 - 11500.00万元,较2022年1 - 3月变动率为12.77% - 23.51%[57] 产品数据 - 主要产品硫糖铝等报告期各期营业收入合计数分别为19574.00万元、22797.75万元、31056.16万元和17653.0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3.50%、80.44%、80.29%和84.00%[20] - 安乃近报告期各期销售收入分别为8270.62万元、8378.38万元、10187.19万元和4729.17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31.06%、29.56%、26.34%和22.50%[21] - 2022年全球硫糖铝贸易量为2202.73吨,公司部分占全球贸易量的43.94%[41] 采购与成本 - 报告期各期向前五大原材料供应商采购金额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37.26%、47.47%、51.97%和50.73%[24] - 报告期各期主要十种原材料采购金额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44.69%、53.66%、59.53%和60.14%[24]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分别为55.38%、58.86%、61.44%和60.93%[24] 股权结构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实际控制人直接、间接控制公司93.18%的股份,发行完成后将控制69.88%的股份[79] - 发行前海森控股持股2241.12万股,占比43.94%;发行后持股不变,占比32.96%[153] - 王式跃、王雨潇及郭海燕分别直接持有公司26.61%、3.41%及4.50%股份,通过海森控股间接控制43.94%股份,王雨潇通过泰齐投资间接控制14.71%股份,合计控制93.18%股份[135][136][137] 风险提示 - 募投项目新增产能消化存在一定风险[90] - 本次发行后短期内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存在被摊薄的风险[91] - 公司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发生较大波动[92]
浙江海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3-06 19:18
发行信息 - 发行股票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00元,发行股数不超过1700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6800万股[7][30] - 拟上市证券交易所和板块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7]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年产200吨阿托伐他汀钙等原料药生产线技改项目、研发中心及综合办公楼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30]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681.79万元、28480.19万元、38898.50万元和21133.75万元[50] - 报告期各期,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328.11万元、5769.02万元、9006.64万元和5176.81万元[5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42277.7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89.48万元,均实现同比增长[50] 产品数据 - 报告期各期,硫糖铝等四种产品营业收入合计数分别为19574.00万元、22797.75万元、31056.16万元和17653.02万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3.50%、80.44%、80.29%和84.00%[19] - 报告期各期,公司安乃近销售收入分别为8270.62万元、8378.38万元、10187.19万元和4729.17万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31.06%、29.56%、26.34%和22.50%[20] - 2021年全球硫糖铝贸易量为2178.37吨,公司部分占全球贸易量的44.69%[40] 成本数据 - 报告期各期公司向前五大原材料供应商采购金额占各期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37.26%、47.47%、51.97%和50.73%[23] - 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要十种原材料采购金额占各期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44.69%、53.66%、59.53%和60.14%[23]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分别为55.38%、58.86%、61.44%和60.93%[23] 公司资质 -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至2024年12月,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26] - 公司已通过国家GMP认证、日本PMDA认证、韩国MFDS认证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认证[32] 公司架构 - 公司注册资本5100.00万元,报告期内股本或股东不存在变化情况[27][94] - 公司控股股东为海森控股,持有公司股份2241.12万股,持股比例为43.94%[134]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含3名独立董事,任期三年,独立董事连任不超六年[161] 子公司情况 - 东阳市海森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25日,注册资本100万元,发行人100%持股[130] - 杭州海森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11日,注册资本3000万元,实收资本2006.40万元,发行人100%持股[132] 风险提示 - 公司募投项目新增产能消化存在一定风险[90] - 本次发行后短期内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存在被摊薄的风险[91] - 公司股票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可能发生较大波动[92]
浙江海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2023-02-20 20:08
发行信息 - 发行股票类型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元,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7] - 发行股数不超17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2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6800万股[7][29] -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7]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各期营收分别为26681.79万元、28480.19万元、38898.50万元和21133.75万元,呈稳定增长[50] - 报告期各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28.11万元、5769.02万元、9006.64万元和5176.81万元,总体呈稳定增长[50] - 2022年营收42277.75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0089.48万元,均同比增长[50] - 2023年1 - 3月预计营收1.05 - 1.15亿元,同比增12.77% - 23.51%,净利润2450 - 2650万元,同比增0.53% - 8.74%[55] 产品数据 - 四种主要产品报告期各期营收合计分别为19574.00万元、22797.75万元、31056.16万元和17653.02万元,占比分别为73.50%、80.44%、80.29%和84.00%[19] - 安乃近报告期各期销售收入分别为8270.62万元、8378.38万元、10187.19万元和4729.17万元,占比分别为31.06%、29.56%、26.34%和22.50%[20] - 2021年全球硫糖铝贸易量2178.37吨,公司部分占全球贸易量的44.69%[39] 采购与成本数据 - 报告期各期向前五大原材料供应商采购金额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37.26%、47.47%、51.97%和50.73%[23] - 报告期各期主要十种原材料采购金额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44.69%、53.66%、59.53%和60.14%[23] - 报告期各期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分别为55.38%、58.86%、61.44%和60.93%[23] 公司资质与政策 -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12月前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26] - 公司已通过国家GMP认证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认证,主要产品获欧盟CEP证书等[31] 市场与行业情况 - 我国自2018年起开展多轮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制剂已执行[24] - 安乃近内销下游主要为口服片剂生产商,外销下游市场对安乃近制剂需求大、限制低,但政策升级或影响业务[22] 研发情况 - 报告期各期研发费用分别为942.02万元、1082.56万元、1206.82万元和580.10万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53%、3.80%、3.10%和2.74%[65]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在研产品14项,拥有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2项等[65][66] 募集资金项目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额60046.11万元,包括年产200吨阿托伐他汀钙等原料药生产线技改等项目[60] 风险提示 - 募投项目新增产能消化存在一定风险[87] - 本次发行后短期内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存在被摊薄风险[88] - 公司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发生较大波动[89] 公司历史与架构 - 公司设立于1998年2月,注册资本5100万元[27][92] - 2005年2月吸收合并浙江海森药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100万元[95] - 2015年10月公司分立,海森有限注册资本从2500万元变为1700万元[107]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拥有2家控股子公司,无参股子公司[127][130] - 海森控股为控股股东,持股43.94%,王式跃等三人合计控制公司93.18%股份[131][133] 人员与薪酬 - 公司董事会7名董事,监事会3名监事,高级管理人员5人,任期均至2023年9月[159][166][169] - 2022年1 - 6月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薪酬总额302.15万元,占利润总额4.5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