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
搜索文档
天津市“车网互动”迈入百兆瓦级验证技术商业新模式
中国能源网· 2025-10-21 16:25
图为国网天津滨海公司工作人员在滨海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检查充电设施。 为确保活动的实施效果,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通过"电网-新能源车充电运营商"两级互动 管控支持系统,以虚拟电厂等技术手段为载体,联合特来电等19家充换电运营企业,构建了 覆盖公共充电站、社区充电桩、专用场站等多种场景的"车网互动"体系。"通过精准调控, 实现了多运营商、多车型、多场景的负荷与电网的协同互动。"国网天津电科院配(用)电 技术所副主任祖国强介绍说。 此次"车网互动"活动的成功,与"虚拟电厂"这一项关键技术手段密不可分。目前,天津 市已聚合了涵盖充电站、分布式光伏、客户侧储能等6类可调节资源,形成了规模大、方式 灵活,容量达316兆瓦的虚拟电厂。它如同"智慧大脑"在云端聚合分散的电力资源,形成保 障安全的关键砝码,进一步保障电网稳定运行。"'车网互动'等新业态迎来新发展机遇,新 能源汽车通过虚拟电厂等方式聚沙成塔,助力电网平稳应对负荷变化。"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首席专家、国网天津营服中心技术人员李磊介绍。 "本次活动的成功不仅是天津落实国家试点任务、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里程碑,更有助 于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绿色交通 ...
远光软件涨2.09%,成交额1.2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39.4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1:1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21日盘中股价报6.36元/股,上涨2.09%,总市值121.16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1.26亿元,换手率1.13%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39.46万元,特大单净买入1018.91万元,大单净流出679.46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0.99%,近5个交易日下跌1.70%,近20日上涨2.09%,近60日上涨1.92%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0.55亿元,同比增长0.98%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7543.35万元,同比增长33.61%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数字企业82.10%,智慧能源9.32%,人工智能5.77%,数据资源整合及服务1.85%,其他0.96%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0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86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9.03万,较上期减少0.89%,人均流通股19477股,较上期增加0.9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1499.19万股,较上期减少724.17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1258.42万股,较上期增加115.71万股 [3] - 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725.69万股 [3]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29日,于2006年8月23日上市,总部位于广东省珠海市 [1] - 主营业务为国内电力行业财务和管理软件的开发与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央企改革、军民融合、航天军工、虚拟电厂、军工信息化等 [1]
科陆电子涨2.13%,成交额2.0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391.6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0:5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13%至8.63元/股,成交额2.06亿元,换手率1.73%,总市值143.3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91.69万元,特大单净买入224.3万元(买入1146.73万元,卖出922.43万元),大单净买入1167.4万元(买入5465.42万元,卖出4298.02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8.39%,近60日上涨37.64%,近20日上涨9.94%,近5个交易日下跌4.64%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7月10日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储能业务49.83%,智能电网48.74%,物业0.91%,综合能源管理及服务0.43%,其他0.10%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5.73亿元,同比增长34.66%;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579.1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6.99万,较上期减少8.55%;人均流通股20013股,较上期增加9.35% [2] 行业归属与股东结构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电工仪器仪表,概念板块包括虚拟电厂、电力物联网、锂电池、一带一路、能源互联等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2256.63万股,较上期增加798.80万股 [3] - 公司成立于1996年8月12日,于2007年3月6日上市,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 [1]
新中港涨3.64%,成交额8898.44万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941.86万
新浪财经· 2025-10-20 16:0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0日公司股价上涨3.64%,成交额为8898.44万元,换手率为2.46%,总市值为36.4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976.37万元,近3日、近5日、近10日及近20日主力净流入分别为838.61万元、941.86万元、1224.38万元和950.53万元 [4][5] - 公司所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4.96亿元,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行业排名为22/102 [4] 技术面与筹码分析 - 公司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9.27元,近期有吸筹现象但力度不强,当前股价靠近9.20元压力位 [6] - 主力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为1530.30万元,占总成交额的5.04% [5] 碳排放与碳中和战略 - 2019年和2020年合计碳排放配额为264.83万吨,实际排放214.83万吨,结余50.01万吨,结余比例为18.88%,并于2021年12月出售50万吨配额 [2] - 公司发展目标是成为环保和碳排放强度可与天然气机组相媲美的区域综合能源供应中心和碳中和中心 [2] - 公司通过提效减碳(新机组扩建和技术改造)和耦合减碳(控股子公司RDF生产线投产,耦合固废和生物质燃料锅炉改造)来降低碳排放强度 [2] 虚拟电厂与储能业务 - 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计划建设“三维虚拟电厂”系统,用于内部电厂运行状态的可视化、模拟和分析,为未来实现可调度电网负荷的虚拟电厂创造条件 [3]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越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储能电站的建设、管理与运营 [3]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热电联产,收入构成中热电联产占95.17%,储能电力占4.73%,其他占0.10% [7]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04万,较上期减少4.18%,人均流通股为19622股,较上期增加4.37% [8]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同比减少17.74%,归母净利润为6181.04万元,同比减少4.62%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04亿元 [9]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1997年10月17日,于2021年7月7日上市,主营业务是采用热电联产方式生产及供应热力产品和电力产品 [7]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热力服务,概念板块包括小盘、QFII持股、碳中和、储能、增持回购等 [7]
上市苏企,加速竞逐千亿级储能新赛道
新华日报· 2025-10-20 05:40
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三季度末国内单月储能招标规模突破11GW/33.3GWh 同比增幅分别达57.5%与103.7% [1] - 资本市场储能指数年内涨幅超40% 成交额突破1941亿元 [1][3] - 9月储能系统中标均价回升至0.64元/Wh 环比上涨30.6% 反映电芯供需趋紧与系统技术升级 [5] 技术升级与创新 - 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赋能 天合光能Elementa 2 Pro系统通过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12.5% 实现从被动适配电网向主动支撑电网的功能跃升 [1] - 构网型技术取得突破 天合光能斩获中国首个海外GWh级构网型订单 [1] - 先导智能推出储能集装箱全自动化产线 通过3D+AI视觉与预测性维护技术实现全链智能生产 其承接储能装备订单累计超300GWh [5] - 天合光能大丰基地通过柔性排产与数字化管理使生产效率提升50% 构建芯—舱—系统一站式产能生态 [5] 全球化发展与出海 - 出海呈现智能化与技术优势提升特点 天合光能储能业务海外订单占比达60% 欧洲拉美市场成为增长主力 [1][2] - 林洋能源境外营收同比增长61.73% 储能海外订单金额超2.29亿元 渗入欧洲中东亚太等核心区域 [1] - 企业全球化从设备出口向技术标准输出+本地化运营升级 天合光能通过覆盖170多个国家的本地化服务网络实现7×24小时全生命周期保障 [2] - 天合光能为智利阿塔卡马沙漠项目定制高耐候性解决方案 有效应对高温强沙尘等极端环境 [2] 商业模式与项目落地 - 储能项目盈利模型从峰谷套利向多元服务转变 协鑫能科EnergyTS大模型一体机通过AI预测电价与负荷实现精准套利 [2] - 协鑫能科AIVP虚拟电厂平台拓展至近10个省市 可调容量接近100万千瓦 与千兆瓦级电网侧实体储能网络协同 [3] - 用户侧储能商业化落地见成效 协鑫能科为艾玛拉皮带公司打造光储充一体化项目 年减碳800吨节约电费20万元 [3] - 江苏建成全国首个区域储能调峰体系 实现对全省超760万千瓦新型储能集中调用及373万千瓦抽水蓄能科学调配 [5] 企业战略与产能扩张 - 领先企业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融合 天合光能打造光储充微电网一体化解决方案 林洋能源通过氢能储能光伏多能互补切入零碳园区赛道 [4] - 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站点在无锡苏州等地开建 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全省超140座 [3] - 亿纬锂能在江苏启东马来西亚等地建设十多个生产基地 [3] - 林洋能源新增沙特在建海外生产基地2GWh 预计年内投产 [1] 产业价值分化与竞争焦点 - 资本市场估值逻辑从看重装机规模转向关注技术壁垒与运营效率 [2] - 天合储能凭借自研电芯与构网型技术海外订单占比突破40% 第二季度实现盈利 被列为技术输出型标的 [2] - 储能竞争关键在于长周期内的运维消防等综合能力 在保持技术领先同时实现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生存关键 [3]
对话英利集团董事长苗青:虚拟电厂是实现零碳园区的路径 | 财之道
新浪财经· 2025-10-18 11:0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全球新能源装机量已达到1700吉瓦,行业面临的新核心问题是绿电消纳与电网平衡,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1] - 光伏行业自2005年以来已经历4-5个大的产能过剩周期,每个应用技术的红利期仅3-4年,远短于预期 [6] - 国家在过去一年半内发布了约40多个指导性文件,以引导行业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 [6][7]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成立之初的定位是生产老百姓用得起的绿色电力,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和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来降低生产成本 [3] - 公司未来发展着眼于综合能源互补,并积极寻找新应用场景,如出海和光伏建筑一体化 [6] - 公司建议行业从用电端出发,帮助用户在区域内实现最优用电方案,而非一味从供给端出发 [6] 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 - 在过去20年间,公司通过技术优化使光伏转换效率不断提高,生产成本持续下降 [3] - 公司通过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压缩每个环节的成本,以提供可负担的绿色电力 [3] - 新产品的推动力源于技术创新,从而带动产品迭代 [7] 新业务拓展:光伏建筑一体化 - 公司推出新品牌“嘉盛光电”,专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这一新赛道 [3] - BIPV产品需满足与建筑同寿命(超过25年)、防火、防风等建筑要求,公司已进行十几代产品研发 [4] - 嘉盛光电的BIPV产品已在全球有200多组应用场景落地,旨在为耗能建筑赋予绿色发电功能 [4] 海外市场布局 - 海外市场布局重点在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区,针对当地用电需求组建了“光储充联盟” [4] - 推出出海品牌UniGo,通过整合国内优质供应链资源,以联合体形式出海,提供组合产品解决方案 [4] - UniGo布局了50多个细分领域,涵盖工业、农业、渔业及柴油替代,在东南亚地区可将能源成本从二十多美金降至六美金 [5] 未来发展方向与商业模式 - 行业应着眼于综合能源互补,并寻找如出海和BIPV等新应用场景 [6] - 未来商业模式应从提供单一产品转向成为全方位的能源综合服务商 [7] - 应对复杂贸易局势需采取差异化、定制化策略,联合产业链出海,而非单一产品出口 [7] 新兴概念:虚拟电厂与零碳园区 - 虚拟电厂是实现零碳园区的路径,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汇聚区域内的分布式发电资源和用能大户,以实现新能源消纳和用能平衡 [7] - 国家发布的众多指导文件释放了关于虚拟电厂和零碳园区的积极信号 [7]
信音电子:公司主要产品不涉及虚拟电厂等相关产业链
证券时报网· 2025-10-17 15:34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连接器、消费电子连接器、汽车及其他连接器 [1] 业务澄清声明 - 公司明确表示其业务不涉及虚拟电厂、风电、特高压、智能电网相关产业链 [1]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双周报(2025、10、3-2025、10、16):9月海外储能订单超30GWh-20251017
东莞证券· 2025-10-17 10:28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投资评级为“超配”,且予以维持 [2]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聚焦于储能行业的强劲增长,特别是中国储能出海的高景气度 [4][34][39] - 2025年1-9月中国储能新增出海订单/合作总规模达214.7GWh,同比增长131.75%,其中9月海外订单超30GWh [4][34][37] - 中国储能厂商凭借规模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在海外市场具备显著竞争力 [4][34][37] - 预测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达180GW以上,到2030年将达300GW以上 [4][34][39] - 预测到2030年中国储能产业链和供应链产值规模将达2-3万亿元,全球累计储能装机规模将达730GW/1950GWh左右 [4][34][39] - 建议关注技术和规模领先的储能头部企业 [4][39] 行情回顾 - 截至2025年10月16日,近两周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下跌2.84%,跑输沪深300指数2.36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26名 [4][11][15] - 申万电力设备板块年初至今上涨39.62%,跑赢沪深300指数22.25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4名 [4][11][15] - 子板块方面,近两周电网设备板块表现最佳,上涨5.76%,电池板块表现最弱,下跌8.13% [4][15][17] - 年初至今,电机板块涨幅最高,达62.97%,电网设备板块涨幅相对较低,为27.35% [16][17] - 个股方面,近两周新特电气、四方股份和金盘科技涨幅居前,分别达38.35%、35.56%和35.44% [4][19][20] - 近两周聚和材料、金杨材料和*ST沐邦跌幅较大,分别下跌21.38%、18.79%和18.66% [4][19][21] 电力设备板块估值及行业数据 - 截至2025年10月16日,电力设备板块整体PE(TTM)为34.67倍 [4][23] - 子板块中,电机Ⅱ板块估值最高,PE(TTM)为62.87倍,电网设备板块估值相对较低,PE(TTM)为29.91倍 [4][23] - 各子板块当前估值均高于其近一年平均值,其中其他电源设备Ⅱ板块当前估值较近一年平均值高出35.32% [23] - 主要光伏产品价格近期保持稳定,多晶硅致密料价格为5.10万元/吨,N型182硅片均价为1.350元/片,N型182TOPCon双玻组件均价为0.693元/W [30][31][32] 产业新闻与政策动态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用户侧涉网安全管理的通知,强调管控涉网安全风险 [34] - 国家能源局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明确推动煤电、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市场 [35] - 浙江省发改委就优化分时电价政策公开征求意见,调整工商业用户季节性峰谷时段 [37] - 《集装箱锂电池储能系统自律实践指南》发布,是行业首份针对该系统的规范性指导文件 [37] 公司公告与投资建议 - 部分公司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锦浪科技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39%,通达股份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01%-111.12% [37] - 石大胜华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 [37] - 报告建议关注储能、电网、风电、光伏等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并列出具体关注标的及其要点 [39][40]
国网信通跌2.00%,成交额5407.4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218.2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0:19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7日盘中股价下跌2.00%至18.13元/股,成交金额为5407.41万元,换手率为0.25%,总市值为217.5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18.23万元,其中特大单卖出611.20万元(占比11.30%),大单卖出1214.12万元(占比22.45%)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下跌3.25%,但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上涨1.68%和2.15%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25亿元,同比增长31.43%;归母净利润为2.66亿元,同比增长14.41%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数字化基础设施板块占49.62%,前沿技术创新板块占19.96%,电力数字化应用板块占16.02%,企业数字化应用板块占11.30%,能源创新服务板块占2.97% [1]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8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95亿元 [3]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91万户,较上期减少1.64%;人均流通股为30588股,较上期增加1.67% [2]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890.21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19.70万股 [3] 行业与概念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 [1]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央企改革、水电概念、虚拟电厂、智能电网、EDA概念等 [1]
天亿马跌2.01%,成交额7507.0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2.9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17 10:1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7日盘中报66.30元/股,下跌2.01%,成交额7507.08万元,换手率2.24%,总市值44.3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2.90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均为1.41%,大单买入占比23.92%,卖出占比24.89%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37.21%,近5个交易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0.76%、12.47%、22.10%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7日,于2021年11月12日上市,位于广东省汕头市 [1] - 主营业务包括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信息设备销售、信息系统运维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信息设备销售33.17%,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27.51%,算力服务20.65%,信息系统集成服务8.58%,新能源电力6.00%,信息系统运维服务4.06% [1] 行业与股东情况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概念板块包括高铁、并购重组、华为概念、融资融券、虚拟电厂等 [2]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01万,较上期增加4.40%,人均流通股4902股,较上期增加8.70%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63.24% [2] - 2025年1月-6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05.91万元,同比增长151.66% [2] 分红记录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074.44万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189.96万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