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新质生产力
icon
搜索文档
第十一届四川农博会开幕:智能装备与全球味道汇聚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22:32
中新网成都9月4日电 (陈选斌)以"聚力三链同构 共建天府粮仓"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四川农业博览会(以下 简称四川农博会)4日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四川农博会采用"室内展+田园展+主体活 动"的多维展览模式,10万平方米的室内主展场汇聚了25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多个省(区、市)的1800余 家企业。 在国际合作方面,本届四川农博会共设有15个国家馆,数量为历年之最。哈萨克斯坦作为本届四川农博 会主宾国,展区内容涉及农产品、食品加工及物流服务等多个领域;哥伦比亚首次组织企业参展并设立 国家馆,带来可可豆等特色农产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先进农业技术、优质农业设备在 这里齐聚。澳大利亚的奶粉、老挝的古树茶、泰国榴莲等都能在现场找到。不仅如此,德国、马来西 亚、意大利、匈牙利等国的境外采购团还将组团到场参会,精准对接川渝市场需求。 走进四川农博会首次设置的"千亿级"产业精品馆,四川农业的"科技范"令人瞩目。展馆聚焦农业新质生 产力、低空经济、智慧农业等前沿领域,汇聚了通威农发的智能化水产养殖系统、铁骑力士的数字化养 殖平台等20余家链主企业的核心科技。 展会上,智能农业装备成为焦点。畜牧投喂机、圈舍 ...
济宁市农科院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齐鲁晚报网· 2025-09-04 09:23
食用菌产业融合发展 - 济宁市农科院联合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提出中药-菌菇循环经济模式 利用中药渣栽培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质量 [2] - 针对猫儿山珍优食用菌研学游基地建议强化智能化管理与研学课程设计 增强科普教育功能 [2] - 推动食药用菌产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2] 大豆科研创新合作 - 济宁市农科院与中科院东北地理所达成种质共享及联合育种合作共识 [3] - 双方将完善育种平台并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加速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 [3] 大豆生产技术指导 - 济宁市农科院大豆综合试验站联合市农技推广中心开展大豆生产调研与技术指导 [4] - 针对初荚期虫害、烟粉虱危害和旱情问题提出统防统治及及时灌溉施肥建议 [4] - 在示范基地重点指导鼓粒期管理与粮豆轮作模式 为大豆稳产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4] 农业科技服务总体 - 聚焦食用菌产业融合、大豆科研创新与生产指导 开展系列调研与技术服务工作 [1] - 切实解决产业发展难题 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1]
富邦科技:设立了“番茄公社”作为公司数字农业技术的展示窗口与集中示范样板园区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2 21:1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布局数字农业配套服务模式 [1] - 致力于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覆盖种植端全流程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1] - 设立"番茄公社"作为数字农业技术的展示窗口与集中示范样板园区 [1] 业务发展机遇 - 精准把握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 在数字农业领域引进大量先进技术与产品 [1] - 全方位服务于客户的农业生产环节 [1]
我国探索建立黄淮地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高地
人民日报· 2025-09-02 06:07
本报北京9月1日电 (记者郁静娴)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近日组织召开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高地 建设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展示交流研讨会。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目前,长春农高区高地汇聚中国农业科学院等15家科研院校的27支专业团队,实施肥密协同丰产增效等 新技术。睢宁高地依托企业运营,探索经理人等推广模式,汇聚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13家科研院校团 队,集中展示新品种89个和新技术28项,覆盖地力提升、生物育种等多个领域。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将聚焦技术验证、成果评价的目标,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加快转变成农业新质生 产力。 2024年起,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分别在江苏省睢宁县和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 下简称"长春农高区")探索建立黄淮地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高地,引导科技成果到粮食 主产区示范应用和集成配套。 ...
四省市农村金融的调研: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1 10:49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与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强调增强改革思维并深入实施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 [7] 农业银行对脱贫地区的金融支持 - 农业银行在832个脱贫县的贷款余额突破2.4万亿元 在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达4758亿元 较年初增长392亿元 [10] - 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绘制金融服务生态图谱 重点支持高原夏菜、水果、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户及草食畜牧养殖户 [10] - 农业银行通过驻村工作队开展消费帮扶、电商直播和线下对接药企等方式 协助农户拓宽农产品销路 [10] 整村授信模式与信用体系建设 - 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已为3800多个建制村落地整村授信业务 涉及贷款487亿元 辖内农户信用贷款占比约65% [16] - 农业银行桐庐支行为梅蓉村超400户农户建立信用档案 金融服务覆盖率超93% 贷款余额超700万元 [15] - 整村授信模式通过大数据模型评定信用等级 村民无需抵押或担保即可获贷 最高额度达30万元 [14][15] 政策性金融支持乡村建设 - 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分行为武隆区仙女山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提供长期授信2.2亿元 已发放8000万元 [12] - 项目采用肥瘦搭配思路 以经营性设施收益反哺准公益性基础设施 停车场和垃圾填埋场运营收入占项目整体收入六成以上 [12] - 改造工程覆盖辖区所有乡村 惠及1.6万村民 污水管网改造从20公里延伸至70多公里 道路铺设达几十公里 [12] 知识产权质押与种业金融创新 - 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推出"园区担保贷" 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价值超700万元专利获得200万元信用类担保贷款 [18] - 金融机构将科研实力、专利价值等软实力作为授信硬指标 海南银行为种业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85亿元 [19] - 三亚南繁育种相关产业贷款余额达30.24亿元 同比增长3.35% 金融服务覆盖种业全产业链 [20] 特色产业金融支持案例 - 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获得农业银行累计1600万元贷款支持 年均产销量达1200吨 总产值约1亿元 带动1800多名农民增收 [9][10] - 合作社通过统一管理打造集中药种植、初加工、仓储物流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超七成带动人员为脱贫户 [9] - 崔马村中药材种植面积230余亩 全村年增收超260万元 户均增收2.7万元 [8]
共话发展之道!北京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正式发布!将为顺义新增产值6亿元、创造税收1.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31 16:04
峰会概况 - 第六届中国母基金峰会在顺义区仁和镇召开 吸引300余名政府、行业协会、母基金及投资机构代表参与 [1][5] - 峰会由母基金研究中心主办 顺义区发改委、仁和镇政府等协办 [5]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二期 - 顺义区发布北京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二期 总规模5亿元 为顺义区首只市-区-镇三级联动农业产业基金 [1][3] - 基金存续期限10年 聚焦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及融合产业业态 [3] - 采用CO-GP联合管理机制 由工顺投资与六合基金共同担任管理人 强化顺义区在基金决策中的话语权 [5] - 预计未来5年带动固定资产投资3.75亿元 新增产值6亿元 创造税收1.5亿元 直接创造700-1500个高新技术岗位 间接带动300-500个服务业岗位 [1] 基金战略定位 - 基金二期聚焦"农业+科技" 通过资本推动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 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5] - 创新"政银担企投"联动机制 培育优质农业经营主体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3][5] - 为首只农业产业领域股权投资基金 一期成立于2009年 已投项目均完成退出 [3] 合作机制 - 基金由顺义区仁和地区、北京农投公司六合基金及工顺投资联合设立 [3] - 各方将持续深化联动机制 在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升级等领域精准发力 [5]
“农业中关村—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在京启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16:11
项目定位与目标 - 整合全球能源、工业和农业科技前沿成果 以新能源消纳转化为核心开展多项全球首创工业农业创新技术科研攻关 [1] - 打造中国标准现代工业农业温室体系 将平谷打造成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和"世界现代农业之都" [3] - 建设展示中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窗口 向世界展现中国农业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成就 [4] 项目实施规划 - 一期聚焦超级工业温室、城市工业温室、乡村工业温室、土壤工业温室和复合工业温室五大类型 [4] - 二期围绕建设国内国际绿色农产品线上交易中心、展览展示中心和产业投资中心 [4] - 三期实施打造中国现代农业智能装备产业园 构建研发—生产—测试—展示—孵化五位一体的智能装备产业生态 [4] 区域发展基础 - 平谷区作为北京农业中关村核心承载区 农业产业呈现又好又快又稳的发展态势 [3] - 已吸引10余位院士和400余位博士到平谷参与农业项目 [3] - 华北最大高效智能温室集群项目全面开工 全国单体最大樱桃设施农业基地占地1100亩并建成投产 [3] 合作主体与理念 - 项目由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与阿拉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推动 [3] - 采用"综合能源+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创新性提出工业农业发展理念 [3] - 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打造集聚资源、激发创新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 [4]
中粮科工: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1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10.56亿元,同比增长18.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4亿元,同比增长2.23% [4] - 公司在粮油加工及冷链物流领域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依托政策支持及行业升级需求,推动业务向数字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5][6][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49亿元,同比减少86.14%,主要因经营性资金支出增加 [4][2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0.56亿元,同比增长18.13%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2.23% [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增长7.00%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49亿元,同比减少86.14%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86%,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 [4] - 总资产45.5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6.50% [4] 行业分析 - 粮油加工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需求向定制化、高品质方向发展 [5] - 粮食仓储物流行业受政策推动加快现代化改造,科技储粮需求提升 [6] - 冷链物流行业因生鲜电商、医药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发展,需求扩展至餐饮、乳品、生物制药等领域 [7] - 国家政策持续支持粮油加工、仓储物流及冷链设施建设,包括设备更新、绿色储粮、智慧粮库等方向 [6][7] 业务构成 - 设计咨询业务收入2.01亿元,毛利率52.08% [31] - 机电工程系统交付业务未单独披露收入,但提及同比增长 [28] - 设备制造业务收入1.59亿元,毛利率18.66% [31] - 代表性项目包括硒产业园区、稻米交易中心冷链物流园、油脂智能数字化生产基地等 [11][12][13]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0.66亿元,同比增长13.12% [29] - 累计有效专利612项,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92项 [22] - 荣获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2][27] - 与河南工业大学共建粮油装备先进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 [27] 竞争优势 - 技术优势:拥有国家级及省部级研发平台6个,行业学会协会会员30余个 [21] - 品牌优势:曾为部属科研院所,参与多项国家重大课题,具备高等级资质 [23] - 客户优势:服务益海嘉里、中粮集团、中储粮、京东等头部企业 [23] - 人才优势:拥有技术人员1,300余人,注册工程师600余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 [25] 经营动态 - 成功中标孟加拉小麦制粉成套机电项目,签署墨西哥钢板仓成套机电项目 [28] - 取得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支持3,000万元以上业务拓展 [28] - 推动运维服务业务发展,强化产业链协同 [28]
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富佳股份发布智能平粮机器人
国际金融报· 2025-08-29 20:11
行业痛点 - 粮食仓储行业长期面临人工依赖度高、作业效率低、安全风险大和粮损成本高四大难题 [2] - 传统平粮作业需3-5人花费3-5天完成 55岁以上工人占比居高不下且用工荒现象严重 [2] - 每年因仓储损耗粮食达数百万吨 粉尘爆炸和粮堆坍塌等安全隐患频发 [2] 产品技术突破 - 富佳股份与芯禾机器人联合发布全球首创粮面智能平粮机器人 采用多模态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架构 [2] - 融合激光雷达建模和多机路径规划技术 攻克粮面动态沉陷补偿和大范围协同避障技术难题 [2] - 机器人适用于稻谷玉米等粮种 行驶速度达2m/s 续航超2小时 融合定位精度10-15cm [2] - 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平粮+巡检+检测+扦样一体化操作 [2] 应用成效 - 在中储粮昌平直属库测试中 3-5台机器人1小时内完成1400m²粗平作业 效率较人工提升168倍 [3] - 实现粮食颗粒零破损 粮面高差控制在15cm以内 彻底消除粉尘爆炸等安全风险 [3] 战略转型 - 富佳股份在清洁小家电主业基础上布局特种机器人赛道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3] - 平粮机器人推出源于行业痛点洞察和国家粮食安全使命 是公司战略转型坚实一步 [3] 行业政策支持 -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均增长超20% [4] - 国家一号文件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 将粮仓智能化纳入农业现代化框架 [4]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推动安全粮库、绿色粮库、智慧粮库建设 [4] 产业协同 - 清洁家电与特种机器人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存在协同效应 [4] - 电机控制和智能感知等核心技术可共享复用 降低研发成本并加速技术创新迭代 [4] - 可利用现有生产设备实现特种机器人规模化生产 提高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4] - 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原材料集中采购 提升供应链稳定性与成本控制能力 [4] 商业化进展 - LD05粮仓虫情检测预警设备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5] - 粮仓平粮机器人已完成样机测试 下一步将开模形成量产 [5]
*ST星农: 星光农机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9:12
文章核心观点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在农机主业承压背景下,通过拓展农事服务、制造加工及汽车配件新业务实现营收增长59.82%,但受存货跌价计提及固定成本拖累,扣非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08亿元。公司通过收购苏州电中切入燃油喷射系统领域,并退出亏损子公司以优化资产结构,同时聚焦高端智能农机研发与丘陵山区适用产品突破,以应对行业竞争与技术短板挑战[1][3][6][9][13][16][2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59.82%,主要因新增业务(农事服务、制造加工、燃油喷射系统)销售增长[23] - **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3万元,同比减亏,但扣非净利润为-10,772万元,亏损同比扩大2,975万元,主因存货跌价计提3,128万元及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影响[3][11] - **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806万元,同比改善,因销售回款增加;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118万元,因处置子公司收回投资款;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9,428万元,因关联方借款增加[23] - **资产结构**:总资产10.7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7.87%;货币资金1.13亿元,增长139.98%,因新增子公司合并;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增长显著,因子公司退资款未收回[23] 业务板块进展 - **农业机械**:产品覆盖六大作物耕、种、管、收及收后处理全环节,但受"国三升国四"政策影响需求透支,成本高企导致毛利率偏低[11][13] - **农事服务**:以新疆棉花采收为切入点,延伸至小麦、水稻等多作物,上半年形成收入,目标打造全程机械化服务商[4][12] - **制造加工业务**:利用闲置设备承接定制化结构件订单,采用"自主加工+外协"模式,实现较高业务新增[5][12] - **汽车配件业务**:通过收购苏州电中(交易对价7,650万元,持股51%)切入燃油喷射系统,主要产品为高压油泵及喷射泵,当前以出口日本为主,国内市场同步开拓[6][24] 行业环境与战略 - **行业挑战**:国内农机核心技术依赖进口,高端产品不足,丘陵山区适用装备供给短缺;政策导向强调"国产适用农机",补贴向节能环保及智能装备倾斜[7][8][9] - **公司战略**: - **产品优化**:淘汰低效老旧机型,聚焦高端智能农机研发(如无人驾驶、数字监测技术)及丘陵山区机型改进[13][16] - **新业务协同**:以农事服务、制造加工、燃油喷射系统为新增点,通过区域共享制造中心及国际市场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对冲农机板块压力[12][16] - **资产整合**:减资退出星光玉龙,收购苏州电中并推进中城汽车股权收购,强化供应链自主可控及技术协同[14][24] 核心竞争力 - **全产业链布局**:产品覆盖六大作物全程机械化,延伸至水产养殖及设施农业装备[18] - **研发能力**:管理层带队下田测试优化产品,拥有省级研究院及博士后工作站,参与国家标准制定[19] - **生产模式**:依托浙江农机产业集聚区外协配套优势,采用"核心自制+外协"模式降本提效[20] - **质量与品牌**:严格质量管控流程,入选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经销商网络覆盖11个省份及20余个国家[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