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自主
icon
搜索文档
稀土板块延续火热!稀土ETF(516780)显著放量、规模创近四年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7-23 14:15
稀土产业半年报行情 - 稀土产业多家公司半年报预告业绩表现较好,对板块估值形成支撑,稀土板块近日持续走强 [1] - 稀土ETF(516780)近三个交易日(25/7/18-25/7/22)日均成交额达2.76亿元,相较2025年内日均成交额0.66亿元放量显著 [1] - 近10个交易日中有8日获得资金净流入,截至2025/7/22,产品最新规模达14.94亿元,创近四年来新高,年内规模增长超70% [1] 稀土ETF表现与吸引力 - 稀土ETF(516780)在规模和流动性方面均展现出较突出吸引力 [1] - 产品跟踪中证稀土产业指数,覆盖中国稀土产业链,选取涉及稀土开采、稀土加工、稀土贸易和稀土应用等业务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管理人华泰柏瑞基金拥有超18年ETF运营经验,旗下ETF规模超5100亿元,位列行业第一梯队 [2] 行业基本面与投资机会 - 大盘情绪高涨+稀土镨钕金属售价走高的背景下,稀土&磁材行业表现突出 [1] - 美国国防部为MP公司提供显著高于国内现价的镨钕价格下限(110美元/kg),并给予高额补贴,证明我国稀土管制的有效性 [1] - 战略自主概念下板块估值有望进一步抬升,或可关注板块的持续性投资机会 [1] - 供需两端预期改善,有望推动国内稀土产业盈利进一步修复,稀土及磁材价格及盈利中枢的上升持续性和高度值得关注 [2] 稀土产业战略地位 - 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 [1] - 我国稀土在世界稀土资源开发和供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1]
反制裁回旋镖直击欧洲!欧盟第18轮制裁引爆经济衰退警报
搜狐财经· 2025-07-23 10:59
欧盟对俄制裁的经济影响 - 德国2023年GDP增速较俄罗斯低1.4个百分点,欧盟对俄贸易逆差三年间激增116.7% [1] - 前17轮制裁冻结俄央行230亿欧元资产,但2024年俄罗斯对欧出口仍实现57亿欧元顺差,能源产品占比达82% [3] - 欧盟企业因制裁损失的市场份额中,76%被中国、印度及中东国家填补 [3] 欧盟内部产业格局变化 - 法国道达尔、德国巴斯夫等跨国巨头的战略撤离,为亚洲竞争者提供了价值380亿欧元的市场准入空间 [3] - 欧盟委员会在每轮制裁中平均删减35%的初始提案内容,最终出台的制裁措施多为象征性条款 [3] - 钻石贸易和液化天然气转运的禁令条款被迫做出12项例外安排 [3] 跨大西洋经贸关系 - 美国实施的30%汽车关税使欧盟对美出口减少17% [4] - 与俄能源脱钩带来的LNG进口激增,使美国能源企业获取超过420亿欧元的超额利润 [4] - 北约要求成员国年均增加国防支出680亿欧元,挤压数字经济转型的资源配置空间 [4] 欧洲宏观经济前景 - 欧盟委员会将2025年增长预期下调至0.7%,预警欧元区存在34%的技术性衰退概率 [4] - 俄罗斯通过"向东转"战略构建的替代性经贸网络,形成对欧反制韧性 [4]
再遇见|欧委会前主席普罗迪:欧洲实现“战略自主”符合中欧共同利益
新浪财经· 2025-07-23 07:31
中欧经贸合作 - 中欧年贸易额达2640亿美元,涵盖贸易、投资和文化交流[7] -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曾体现未来合作构想但因故搁置,失去深化合作机会[8] - 中国建议将欧元纳入外汇储备以推动多极世界,实际采取美元与欧元并持策略[7] 产业与技术合作 - 1984年意大利工业复兴公司参与天津无缝钢管厂建设,展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技术人员的生产力[6] - 中意合作领域覆盖考古、航空航天、人文学科与技术,需成倍扩大合作规模[15] - 中国从低成本生产国转型为高科技国家,需重新调整与欧洲的贸易投资关系[11] 多边贸易体系 - 中欧共同支持多边主义但WTO机制脆弱,需主要贸易方合作维护体系[12] - 全球价值链紧密相连,"去风险"政策不符合双方利益且阻碍对话[10] - 需重建双边协议框架,在尊重角色差异基础上建立包容性关系[13] 教育与人文交流 - 北京大学"阿涅利意大利文明讲席"每学期引入不同领域欧洲教授,促进学术联系[15] - 中欧慈善创新研究中心推动跨国医疗等公益项目,建立信任桥梁[17] - 媒体渲染竞争加剧欧洲年轻人对华负面看法,需减少"制度优越论"话语[17][18] 战略协作方向 - 欧洲实现"战略自主"需平衡欧美关系并发展中欧联系,符合双方利益[11] - 中欧应在联合国框架下承认分歧,基于共同利益开展差异化合作[10] - 双方领导人呼吁增进相互了解,通过对话拓展政治经济人文合作空间[18]
冯德莱恩3天后访华,中欧一旦联手,美国关税战或将彻底失败
搜狐财经· 2025-07-22 12:39
中欧贸易摩擦与反制措施 - 中国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征收27.7%至34.9%反倾销税 执行期五年 若欧盟企业调整价格承诺可免除税款 商务部调查确认欧盟白兰地存在倾销并威胁中国产业 [1] - 中国限制欧盟企业参与4500万人民币以上医疗器械项目 要求非欧盟企业使用欧盟产品占比不超过50% 此举回应欧盟限制中国企业在500万欧元以上医疗采购中参与且占比不超50% [1] 欧盟制裁与中欧关系波动 - 欧盟在第18轮对俄制裁中将两家中国金融机构列入清单 中方强烈反对 称其违背国际法且未经联合国授权 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权益 [3] - 中欧电动汽车价格承诺磋商接近尾声 欧方提议新技术路径 中方评估法律与技术可行性 双方要求加速协商以达成符合WTO规则方案 [3] 中欧高层互动与战略背景 - 欧洲理事会主席与欧盟委员会主席联袂访华 系中欧建交50年来首次 时间点临近美国对欧盟钢铝加征25%关税截止日(7月31日) [4] - 中国连续12年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2024年双边贸易额预计达7858亿美元 日均超21.5亿美元 [6] 产业互补与欧洲战略自主 - 欧盟新能源汽车市场30%车辆搭载中国电池 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欧洲最大电池基地)即将投产 [8] - 欧盟60%太阳能组件与45%锂电池依赖中国供应链 形成"中国制造 欧洲设计"的跨大陆互补模式 [8] - 法国推动"欧洲战略自主" 德国推进军工独立化 荷兰调整半导体出口规则 显示欧洲寻求摆脱对美国依赖 [8]
冯德莱恩2天后访华,中欧一旦联手,美国关税战或将彻底失败
搜狐财经· 2025-07-22 10:37
中欧经贸关系 - 中欧建交50年来首次出现"双主席联袂访华"的特殊安排 正值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最终期限前10天 会晤时机具有特殊战略意义 [1] - 2023年欧洲汽车制造商向美国出口580亿美元车辆和组件 占欧盟汽车总出口20% 涉及1400万个工作岗位 美国拟将欧盟汽车关税从10%提升至30%威胁德国汽车支柱产业 [1] - 欧盟拟提出"关税对关税"方案 若美国将欧盟汽车关税降至20%以下 欧盟将取消对美国汽车10%关税 但法国意大利等成员国反对该方案 [3] 中欧贸易数据与产业合作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进出口2.82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 日均贸易额超150亿元 欧盟稳居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5] - 欧盟每10辆新能源汽车有3辆搭载中国电池 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即将投产 欧盟60%太阳能组件和45%锂电池依赖中国供应链 [5] - 中国对欧盟白兰地征收27.7%-34.9%反倾销税 实施五年 若欧盟企业遵守价格承诺可免税 此为对欧盟倾销行为的反制措施 [5] 中欧经贸摩擦与反制 - 欧盟第18轮对俄制裁列单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 中方强烈反对并称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权益 此举严重影响中欧经贸和金融合作 [3][7] - 中国对欧盟医疗器械实施反制 回应欧盟《国际采购工具》限制中国企业参与采购 显示双方存在贸易政策对抗 [5] - 中欧曾于7月16日达成解除相互限制措施的共识 但欧盟三天后仍制裁中国金融机构 导致关系反复 [7] 中欧战略合作前景 - 欧洲推动"战略自主"趋势明显 法国德国荷兰分别采取军工独立化、半导体规则调整等措施 减少对美国依赖 [7] - 中欧产业互补性强 "中国制造+欧洲设计"模式正在重构全球产业版图 双方合作可增强应对美国关税压力的能力 [5][9] - 中欧领导人会晤为深化合作提供契机 若达成更多经贸共识 将形成抗衡美国单边主义的联合力量 [9]
德国硬气了:不怕跟美国打关税战!中方两张请帖,递到了欧盟手中
搜狐财经· 2025-07-22 08:39
美欧贸易战升级 - 德国态度从寻求谈判转为强硬对抗 与美国关系急剧恶化 德国官员称"如果美国想要战争 他们将如愿以偿" [1] - 美国对欧盟汽车征收25%关税 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 8月1日将生效30%的"对等关税" [3] - 美国在谈判中提出更苛刻要求 坚持25%汽车关税 并威胁对欧盟药品征收100%关税 这将严重打击欧洲制药企业 [3] 欧盟战略调整 - 欧盟正寻求多元化战略伙伴关系 与中国合作成为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关键 [3] - 欧盟委员会主席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将于7月24日访华 这是欧盟寻求战略自主 摆脱对美依赖的重要信号 [3] - 中欧贸易规模庞大 市场互补性强 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秉持互利共赢原则推动与欧洲合作 [3] 欧盟内部变化 - 欧盟内部对华政策存在分歧 长期受美国影响阻碍中欧合作推进 [4] -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促使欧盟重新审视对美依赖 积极寻求战略自主 [4] - 欧盟对华态度转变反映其对美国单边主义的失望与警惕 [4] 中欧合作前景 - 欧洲需展现更多诚意 采取实际行动修复双边关系 增进互信 才能与中国实现真正互利共赢 [6] - 德国强硬回应体现维护经济利益的决心 也预示欧盟寻求更独立自主的全球贸易地位 [6]
莫迪政府大祸将至,被逼到墙角的印度,这才想起中俄印大联合
搜狐财经· 2025-07-21 10:45
能源安全与石油依赖 - 印度90%的石油依赖进口,国际油价每上涨10美元会导致印度GDP减少1.2% [2] - 俄罗斯乌拉尔原油较布伦特原油每桶便宜15美元,印度炼油厂设备为俄油量身定制,更换供应商需20亿美元改造费用 [2] - 印度原油进口国数量从27个增加到40个,但俄罗斯原油占比从30%上升至35%,多元化策略收效甚微 [2] - 俄罗斯2025年与中国签署新石油协议,年供油量增加300万吨,可能挤压印度供应 [2] 经济表现与外交策略 - 2025年第一季度印度GDP增速跌至十年新低4.1%,部分源于能源危机和外交博弈 [3] - 2024年印度对美出口额暴跌18%,中俄贸易额突破2448亿美元,中印贸易额逆势增长9.7% [5] - 印度70%的关键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包括手机芯片、工业设备和43%的医疗设备 [6] 制造业与贸易政策 - 美国要求2025年起印度出口商品60%零部件为"美国制造",否则加征50%关税,印度制造业能力不足 [5] - 印度批准230亿美元外资禁令禁止中企参与国防和能源领域,同时寻求中国放宽对印企投资审查 [6] 地缘政治与多边合作 - 印度在上合组织指责中国"扩张主义"后两天,又暗示重启中俄印三边机制 [6] - 印度防长和外长2024年6月先后访华,就"不攻击对方领土"等达成一致 [7] - 俄罗斯副外长提议重启1988年中俄印三边合作机制,中国回应称符合三国利益 [7] 历史行为与当前策略 - 2022年印度曾从俄罗斯购买1300万桶原油转售欧洲赚取差价 [9] - 印度打出"战略自主"牌试图平衡美俄关系,但效果存疑 [9][10]
欧洲援乌困局:军火输送与经济反噬的双重博弈
搜狐财经· 2025-07-21 06:55
战略自主的虚幻光环 - 欧洲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表面捍卫国际秩序,实则暴露战略焦虑,法国提出的"四步援乌计划"被质疑为形式大于实质的宣誓 [3] - 英国承诺提供16亿英镑出口融资购买5000枚防空导弹,但法国拒绝参与美国计划,意大利仅愿提供后勤支持,显示欧洲战略自主的脆弱性 [3] - 德国被迫在2025年将军援预算翻倍至80亿欧元,而法国削减财政支出应对国内通胀,反映欧洲国家面临资金短缺困境 [3] 经济绞索越勒越紧 - 俄罗斯切断天然气输送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20%,意大利家庭能源支出预计增加37%,德国工业电价突破每度0.38欧元 [4] - 能源冲击导致欧盟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1%,债务占GDP比重升至83.2%,半导体产业因能源成本过高难以承接产能转移 [4] - 欧盟对乌援助总支出已超过美国,但未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反而加剧财政赤字 [4] 民意觉醒与政治惯性的碰撞 - 2025年盖洛普民调显示63%德国民众支持"以土地换和平",法国和意大利反战情绪高涨 [5] - 匈牙利议会冻结对乌财政支持,捷克外长批评"参与机制过多已无意义",反映民意变化影响政治决策 [5] - 德国默茨政府不顾国债占GDP的112%坚持提升军费,法国马克龙在外交政策上摇摆,损害欧洲国际信誉 [6] 破局之路在何方 - 欧洲需推动"自主国防"建设,英国智库建议组建2.5万人的"威慑部队",但承认缺乏美国支持将难以维持 [8] - 能源供应链应建立"中东+北非"双保险,中欧在氢能、核能等新赛道合作潜力因政治偏见被抑制 [8] - 欧洲需摆脱政治短视,在美俄博弈中保持独立,才能赢得真正尊重与和平 [8]
面对美国威胁,印度随时准备跪下,加关税就大幅减少从俄石油进口
搜狐财经· 2025-07-18 17:58
美国对俄能源制裁威胁 - 特朗普政府发出"50天通牒",威胁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实施100%关税,并对与俄进行能源交易的国家实施最高500%的次级制裁关税 [3] - 次级制裁瞄准所有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利用美国市场准入和美元结算体系实施"长臂管辖" [3] 印度能源贸易策略转变 - 印度从俄罗斯的原油进口量从战前微不足道水平飙升至占总进口量的35%以上,利用俄罗斯折扣油套利 [5][7] - 印度将进口的俄罗斯原油精炼成柴油等成品油,大量转售给欧洲和美国市场,创下柴油出口历史新高 [8] - 美国此前默许印度的"三角贸易",因其既拉拢印度地缘战略价值,又避免全球油价失控性飙升 [8] 印度应对制裁的潜在影响 - 印度官员表示将迅速削减俄油进口至战前约2%水平,面临供应链重创风险 [10] - 寻找40个替代石油供应国不现实,沙特等主要出口国产能已接近满负荷 [11] - 放弃廉价俄油将导致印度通胀压力加剧,成品油出口利润断崖式萎缩,"世界炼油厂"角色难以为继 [13] 地缘经济格局冲击 - 俄印"特殊战略伙伴关系"将严重动摇,俄罗斯对印度战略物资供应的可靠性将大打折扣 [13] - 印度屈服于美国金融霸权的行为,重创其作为"全球南方"领导者的国际信誉 [15] - 次级制裁成功案例可能鼓励美国更频繁使用该工具,加速全球经济阵营化和碎片化 [15]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欧洲迅速行动,欧议员对华示好,中欧关系或迎重大转机
搜狐财经· 2025-07-16 12:35
特朗普对欧盟和墨西哥加征关税 - 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欧盟和墨西哥输美商品分别加征30%高额关税 以美国对欧"巨额贸易逆差"为由 [1] - 这是一周内向全球25个贸易伙伴发出的加税威胁清单中的最新动作 此前日本、韩国等14国已收到税率在25%-40%不等的关税函 [1] 欧盟的强烈反应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直斥美国关税将"损害大西洋两岸的供应链、企业和消费者" [1] - 欧盟"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包括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对等措施" [1] - 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欧盟立即启动"可信的反制措施" 矛头直指特朗普的单边主义 [1] - 意大利、丹麦、瑞典等国领导人警告贸易冲突升级只会"没有赢家" 最终埋单的将是美国普通消费者 [1] 欧盟内部对华风向转变 - 欧洲议会议员若昂·奥利韦拉主张建立合作纽带、实现互利共赢 应成为欧洲处理对华关系的基本态度 [3] - 这一立场与过去几年欧盟时常随美起舞的立场形成鲜明反差 [3] 欧盟的反制措施 - 7月14日 欧盟启动第一轮反制措施 针对价值21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 [6] - 若美欧在8月1日前无法达成协议 一场规模空前的跨大西洋贸易战将全面爆发 [6] 欧盟战略自主的增强 - 马克龙政府近年积极推动"欧洲主权" 在军事援乌、格陵兰岛主权等问题上展现独立性 [6] - 欧盟内部对战略自主的渴望从未如此强烈 [6] 中欧合作的新机遇 - 中国市场的开放性与"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正提供另一种选择 [6] - 欧盟开始寻求基于经济互补的务实合作 不再甘当附庸 [6] - 中欧在绿色技术、高端制造、数字基建等领域的巨大合作潜能正在抵消地缘政治杂音的干扰 [6]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特朗普的"关税通牒"激起欧盟的强烈反弹和实质性反制 推动欧洲重新校准对华关系 [8] - 大西洋两岸的互信裂痕正在加深 而中欧之间或正迎来基于互利共赢的战略新共识 [8] - 贸易战的硝烟之下 世界格局的重组已然加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