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人工智能(ASI)

搜索文档
阿里巴巴吴泳铭,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13:45
AI发展演进路线 - AI发展将从通用人工智能(AGI)迈向超级人工智能(ASI),AGI是起点而非终点[2] - 通往ASI的演进分为三阶段:智能涌现(学习人)、自主行动(辅助人)、自我迭代(超越人)[4][5] - 当前行业处于第二阶段"自主行动"阶段,AI具备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6] 智能涌现阶段 - 第一阶段特征为"学习人",大模型通过理解数字化知识发展泛化智能和通用对话能力[6] - 互联网发展为智能技术奠定基础,实现知识数字化[6] - AI具备多步推理能力,能够理解意图并解答问题[6] 自主行动阶段 - 第二阶段特征为"辅助人",AI具备在真实世界中行动的能力[6] - AI可在人类目标设定下拆解复杂任务,使用和制作工具[6] - 大模型具备Tool Use能力,能连接所有数字化工具完成真实世界任务[6] - 大模型Coding能力提升,可帮助人类解决更复杂问题并将更多场景数字化[6] - 自然语言将成为AI时代的源代码,任何人用自然语言就能创造自己的Agent[6] 自我迭代阶段 - 第三阶段特征为"超越人",核心要素是连接真实世界全量原始数据和自主学习能力[7] - AI需要直接从物理世界获取更全面、更原始的数据以实现超越人类的突破[7] - AI渗透更多物理世界场景后将为自己模型升级迭代搭建训练基础设施[7] 大模型作为操作系统 - 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将承载用户、软件与AI计算资源交互调度的中间层[11] - 几乎所有链接真实世界的工具接口都将与大模型进行链接[11] - 未来几乎所有与计算世界打交道的软件都可能由大模型产生的Agent构成[11] - 模型部署方式将多样化,运行在所有设备上[11] 超级AI云与计算范式 - 超级AI云是下一代的计算机,全世界可能只会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11] - 计算范式正从CPU为核心的传统计算转变为以GPU为核心的AI计算[11] - 新AI计算范式需要更稠密算力、更高效网络、更大集群规模[11] - 需要充足能源、全栈技术、数百万GPU和CPU协同运作[11] AI作为核心商品 - AI将替代能源成为最重要的商品,驱动千行百业日常工作[11] - 绝大部分AI能力将以Token形式在云计算网络上产生和输送[11] - Token就是未来的电[11] 人机协同模式 - 人类与AI将形成全新协同模式,未来家庭、工厂、公司都将有众多Agent和机器人全天候服务[13] - 每人可能都需要100张GPU芯片来为其工作[13] - ASI将指数级放大人类智力杠杆,使人类10小时产出乘以十倍、百倍杠杆[14] - 技术革命解锁生产力后将创造更多新需求[14] 行业影响 - AI将重构整个基础设施、软件和应用体系,成为真实世界的核心驱动力[14] - AI将掀起新一轮智能化革命[14] - 数据中心计算范式正在发生革命性改变[11]
阿里巴巴吴泳铭,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13:43
AI发展演进路线 - 通往超级人工智能ASI将经历智能涌现、自主行动和自我迭代三阶段演进 [2] - 第一阶段智能涌现特征为学习人 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和通用对话能力 [2][3] - 第二阶段自主行动特征为辅助人 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 当前行业正处于该阶段 [2][3] - 第三阶段自我迭代特征为超越人 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全量原始数据实现自主学习 [2][4] 技术架构变革 - 大模型将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承载用户 软件与AI计算资源交互调度的中间层 [6] - 自然语言将成为AI时代的源代码 任何人可用自然语言创造自己的Agent [3][6] - 计算范式从CPU为核心的传统计算加速转变为以GPU为核心的AI计算 [6] - 未来几乎所有与计算世界打交道的软件将由大模型产生的Agent替代商业软件 [6] 基础设施需求 - 新AI计算范式需要更稠密算力 更高效网络 更大集群规模 [6] - 需充足能源 全栈技术 数百万GPU和CPU协同运作 [6] - 全球可能仅存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承载海量需求 [6] 产业影响展望 - AI将替代能源成为最重要商品 驱动千行百业日常工作 [6] - 绝大部分AI能力将以Token形式在云计算网络产生和输送 Token即未来的电 [6] - ASI将指数级放大人类智力杠杆 使10小时产出提升十倍百倍 [7] - 未来每人可能需要100张GPU芯片支持Agent和机器人全天候服务 [7]
阿里巴巴宣布加大云算力投入,“阿里”含量超16%的港股通科技ETF(159262)半日涨近3%
新浪财经· 2025-09-24 13:39
阿里巴巴AI战略与股价表现 - 阿里巴巴港股盘中涨超7%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 [1] - 阿里云宣布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提升10倍 算力投入将指数级增长 [1] - 公司在未来三年3800亿投资基础上将追加更多资本开支投入 [1] 阿里云技术突破 - 推出Qwen3-Max模型 为阿里巴巴迄今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模型 [1] - Qwen3-Max-Instruct预览版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位列第三 超越GPT-5-Chat [1] - 正式版本在代码能力和智能体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 全面基准测试达业界领先水平 [1] 港股科技板块表现 -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上涨2.84% ASMPT和华虹半导体涨超7%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47% 中芯国际涨6.68% 阿里巴巴-W涨6.59% [2] - 指数聚焦纯TMT行业 剔除医药汽车家电 科技属性更加纯正 [2] 资金流向与ETF规模 - 港股通科技ETF近1周规模增长5.18亿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基金份额达38.85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 近11天连续资金净流入 [3] - 累计吸金6.93亿元 最高单日净流入3.25亿元 [3] 行业结构与投资逻辑 - 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三大AI领军企业合计权重近45% [2] - 阿里巴巴-W作为第一大权重股占比超16% 叠加中芯国际等硬科技标的形成高浓度龙头组合 [2] - 科技行业上中下游齐发展 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有望超预期 [1]
吴泳铭为阿里AI设新锚点:直指“超级人工智能”,算力投入指数级提升
财联社· 2025-09-24 13:37
AI发展愿景与战略路径 -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认为AI的终极方向是能够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其演进将经历"智能涌现"(学习人)、"自主行动"(辅助人)和"自我迭代"(超越人)三个阶段 [1] - 目前AI正通过掌握Tool Use和Coding能力走向真实世界执行复杂任务,未来当AI连接物理世界全量原始数据并实现自我学习时将出现早期超级人工智能 [1] 阿里巴巴AI战略核心 - 通义千问坚定选择开源路线,已开源超过300款模型,衍生模型数量超过17万个,通过构建开发者生态掌握AI应用层入口 [2] - 阿里云作为全球全栈AI服务商,将构建作为"下一代计算机"的超级AI云,提供从底层芯片到上层模型的一体化服务 [2] - 公司判断全球未来可能只有5-6家超级AI云平台能够提供充足能源和全栈技术 [2] AI基础设施投入规划 - 阿里巴巴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持续追加更大投入 [2] - 为迎接ASI时代,对比2022年GenAI元年,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2] AI发展现状与趋势 - AI智力在几年内从高中生水平提升到博士生水平,能获得国际IMO金牌 [3] - AI Chatbot是人类有史以来用户渗透率最快的功能,行业渗透速度超过历史上所有技术 [3] - Tokens消耗速度每两三个月翻一番,最近一年全球AI行业投资总额超过4000亿美元 [3] - 未来5年全球AI累计投入将超过4万亿美元,是历史上最大的算力和研发投入 [3] ASI阶段演进路径 - 第一阶段"智能涌现":AI通过理解全世界知识集合具备泛化智能能力,已逼近人类各学科测试顶级水平 [6] - 第二阶段"自主行动":AI具备在真实世界中行动的能力,可拆解复杂任务并使用制作工具 [6] - 第三阶段"自我迭代":AI连接真实世界全量原始数据并实现自主学习,将超越人类智能 [9] 关键技术突破点 - Tool Use能力使AI能连接所有数字化工具完成真实世界任务,像人类一样调用外部软件和物理设备 [7] - Coding能力提升帮助AI解决更复杂问题并将更多场景数字化,是通往AGI的必经之路 [7] - 自然语言将成为AI时代的源代码,任何人用母语就能创造自己的Agent [8] 数据获取与学习机制 - AI需要直接从物理世界获取更全面、更原始的实时数据,而非仅依赖人类归纳的二手数据 [10] - 通过端到端训练方法直接从原始数据中学习,如新一代自动驾驶技术所示范的模式 [11] - Self-learning自主学习使AI能为自己模型升级迭代搭建训练基础设施,实现持续优化和参数调整 [12] 行业变革与基础设施 - 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将替代现有OS地位,成为承载用户、软件与AI计算资源交互调度的中间层 [14] - 模型部署方式将多样化,运行在所有计算设备中并具备可持久记忆和端云联动能力 [15] - 数据中心计算范式正从CPU为核心转向以GPU为核心的AI计算,需要更稠密算力和更大集群规模 [18] 阿里云战略定位 - 阿里云定位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提供世界领先的智能能力和全球AI云计算网络 [20] - 通义千问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是全球第一的开源模型矩阵 [20] - 阿里云正在打造同时拥有最领先AI基础设施和最领先模型的AI超级计算机 [21] 人机协作前景 - 未来每个家庭、工厂和公司都将有众多Agent和机器人24小时服务,每个人可能需要使用100张GPU芯片 [24] - ASI将指数级放大人类智力杠杆,使10小时产出乘以十倍甚至百倍的效果 [24] - 技术革命解锁生产力后将创造更多新需求,人类将变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强大 [24]
阿里重磅消息,计划追加更大AI投入,港股通科技ETF涨超2%
新浪财经· 2025-09-24 13:29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ETF小管家) 9月24日,港股集体回暖,科技板块表现亮眼,$港股通科技ETF富国(520860)涨超2%,成分股华虹半导 体涨超7%,中芯国际、阿里巴巴-W涨超6%。 | 1 9 3 +0.024 +2.20% | | | | 港股通科技ETF富国 ① | | | --- | --- | --- | --- | --- | --- | | SSE CNY 11:50:06 交易中 | | | | | T+0 / 0 + | | 净值走势 | 富国中证港股通科技ETF | | 今年 | 0.00% 120日 | 0.00% | | 变比 | -42.93% 委差 | -2425 | 5日 | 0.54% 250日 | 0.00% | | 卖五 | 1.120 | 1243 | 20日 | 7.85% 52周高 | 1.12 | | 卖四 | 1.118 | 40 | 60日 | 0.00% 52周低 | 0.97 | | 1.115 | | 2342 | 实时申购赎回信息 | 申购 | 岐口 | | 1.174 | | 10 | 笔数 | 0 | | | 三起 美 三 | 1.113 ...
阿里股价,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
财联社· 2025-09-24 12:16
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9月24日在云栖大会上表示,为了迎接ASI(超级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比2022年这个 GenAI的元年, 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这意味着阿里云算力投入将指数级提升。 受此消息影响,今日港股阿里巴巴持续走高, 截至午间收盘,涨6.4%,股价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 根据方舟投资每日交易报告,公司旗下两只ETF——ARKF和ARKW于22日合计买入阿里巴巴ADR价值约1630万美元。这是该基金自2021 年9月以来首次重新建仓阿里巴巴。 方舟投资对阿里巴巴的首次投资可追溯到2014年,即该公司上市不久后。但自2021年9月之后,公开记录中未再出现相关投资或代理投票 记录。 吴泳铭表示 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AI Cloud是下一代计算机。 同时,他认为,算力正在从以CPU为核心的计算加速转变为GPU为核 心,新的计算范式需要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全栈基础积累才能承载。未来,全世界也许只会有5到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木头姐"四年来首次加仓 华尔街明星基金经理"木头姐"(Cathie Wood)掌舵的方舟投资管理公司近期重 ...
阿里CEO吴泳铭首提“超级人工智能”,公司股价涨超6%
新浪财经· 2025-09-24 12:05
近来,阿里一直在加大人工智能方面投入力度。8月29日在阿里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吴泳铭表示,过去4 个季度,阿里已在AI基础设施以及AI产品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此外,阿里巴巴实现AI大模型"N连发",新 启用8个数据中心,高德、钉钉等业务全面AI化。 财报显示,该季度集团AI+云业务表现强劲,阿里云收入增长继续加速至26%,创三年新高。在AI相关收入连续8个季 度三位数增长的带动下,该季度AI收入占外部商业化收入的比例已超过20%。 资本市场也正加大押注这家互联网巨头的人工智能业务重振其增长势头。 美股方面,当地时间周一,华尔街明星基金经理"木头姐"凯茜•伍德 (Cathie Wood)管理的方舟投资(Ark Investment)重启对阿里巴巴(BABA.N)持仓,这也是四年来的首次。方舟金融科技创新ETF (ARKF)和方舟下一代 互联网ETF (ARKW)一共买入阿里巴巴集团的99090股股票,总价值为1613万美元。 9月24日上午,在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兼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表示,实现通用人 工智能AGI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只是起点,终极 ...
阿里巴巴股价创四年新高!“木头姐”时隔四年重新建仓
金十数据· 2025-09-24 12:02
股价表现 - 港股盘中一度涨超7%至170港元/股 创4年新高 [2] - 美股ADR夜盘涨幅超5% [2]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接近翻倍 [5] AI技术突破 - 发布旗舰模型Qwen3-Max 总参数超1T 预训练使用36T tokens [3][4] - Qwen3-Max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位列第三 超越GPTChat 5 [4] - 推理增强版Qwen3-Max-Thinking在高难度推理基准测试获满分 [4] - 同步推出6个新品:安全模型Guard/旅行规划师/同声传译API/编程模型Coder/视觉语言模型Qwen3-VL [3] 战略投入规划 - 计划在三年内投入超3800亿元人民币开发AI模型和基础设施 [5] - 近期将追加AI基础设施支出以抗衡美国竞争对手 [3] - 云智能部门上季度销售额实现26%超预期增长 [5] - AI相关产品上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5] 行业地位展望 - 提出AI发展三阶段论:智能涌现→自主行动→自我迭代 [5] - 认定大模型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AI Cloud为下一代计算机 [4] - 预测全球仅存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4] 机构资金动向 - 方舟投资管理公司9月22日买入1630万美元阿里巴巴ADR [6] - 此为方舟自2021年以来首次建仓阿里巴巴 [6] - 方舟同期持有百度约4700万美元仓位 并投资比亚迪/小马智行/京东物流等中国科技企业 [6][7]
阿里吴泳铭最新演讲:积极推进3800亿AI基建计划,并将持续追加更大投入(全文)
新浪科技· 2025-09-24 11:29
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 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确定性事件 但只是起点 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 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1] - 通往ASI的三阶段演进路线:第一阶段智能涌现 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 第二阶段自主行动 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 这是行业当前所处阶段 第三阶段自我迭代 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并实现自学习 最终实现超越人 [3][4][5] - 全球AI行业投资总额已超过4000亿美元 未来5年累计投入将超过4万亿美元 这是历史上最大的算力和研发投入 [6] 阿里云战略布局 - 阿里云作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通过两大核心路径实施AI战略:通义千问坚定开源开放路线 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Android 构建作为下一代计算机的超级AI云 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 [5] - 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并将持续追加更大投入 对比2022年GenAI元年 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5][25] - 通义千问开源300多款模型 覆盖全模态全尺寸 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 衍生模型超17万个 是全球第一的开源模型矩阵 [24] 技术演进趋势 - 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 将替代现在OS地位 成为承载用户 软件与AI计算资源交互调度的中间层 [18] - 自然语言是AI时代编程语言 Agent就是新软件 Context是新Memory 大模型通过MCP接口连接各类Tools和Agent [18] - 数据中心计算范式从CPU为核心的传统计算 加速转变为以GPU为核心的AI计算 需要更稠密算力 更高效网络 更大集群规模 [22] 应用场景拓展 - AI将渗透到物流 制造 软件 商业 生物医疗 金融 科研等几乎所有行业领域 [11] - 未来可能有超过全球人口数量的Agent和机器人与人类一起工作 对真实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12] - Token消耗速度两三个月就翻一番 Token就是未来的电 驱动千行百业每天的工作 [6][24] 基础设施需求 - 超级AI云需要充足能源 全栈技术 数百万计GPU和CPU 协同网络 芯片 存储 数据库高效运作 [22] - 未来全世界可能只会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22] - 阿里云运营中国第一 全球领先的AI基础设施和云计算网络 是全球少数能做到软硬件垂直整合的超级AI云计算平台之一 [24]
3800亿!阿里宣布AI重大事项
Wind万得· 2025-09-24 11:17
阿里巴巴AI战略与投资 - 公司积极推进3800亿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 [2][3][4] - 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算力投入将指数级增长 [4][6] 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 通往超级人工智能分为智能涌现、自主行动和自我迭代三个阶段 [7] - 实现AGI是确定性事件 但仅是起点 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解决重大科学难题的ASI [6] 开源战略与生态建设 - 通义千问选择开放开源路线 目标是打造"AI时代的Android系统" [9] - 开源模型在ASI时代创造的价值和渗透环境将远大于闭源模型 [9] 新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Qwen3-Max模型 [2][11] - Qwen3-Max-Instruct预览版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位列第三 超越GPT-5-Chat [11] - 正式版本在代码能力、智能体能力和全面基准测试中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