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标准农田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 今年将再建高标准农田八十万亩——北大荒集团加力建设高标准农田(聚力攻坚 协同发力·政策落地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14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完成3.4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农户承包的220亩水田通过小田变大田(从3亩增至18亩)每年节省机耕费、人工费1800元,插秧进度提前1天 [2] - 规模化格田改造使田埂变耕地,新增3.2亩有效耕种面积,预计增产水稻4000斤 [2] - 军川农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9495万元,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9020万元,田间道路通达率达100% [3] - 北大荒集团2023年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00万亩,重点开展田块整治、水利设施升级和数字农田建设 [3]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 北大荒集团红星农场运用秸秆和客土回填等措施治理27块涝渍地,修复3条侵蚀沟,恢复耕地上百亩 [4] - 国债资金支持将"三跑田"(跑水、跑肥、跑土)转变为"三保田"(保水、保肥、保土) [4] 数字化农田技术应用 - 北大荒集团二九〇农场数字化高标准农田基地配备物联网设备,智能化数控灌区系统实现46座分水闸、12座节制闸的智能调节 [5] - 农户430.9亩地采用智能灌溉后增产1.7万斤粮食 [5] - 农场通过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使玉米亩产提升约60斤 [5]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 - 2024年北大荒集团将新建高标准农田80万亩,各农场作业效率、亩均增产、亩均增收等指标显著提高 [6] - 截至2024年底黑龙江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亿亩(全国首位),2024年计划新增1169万亩高标准农田 [6]
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支点
广州日报· 2025-05-12 05:10
在物理空间建设智慧灌溉、数字田管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农田从"工程化"向"数字化"跃迁;在技术维 度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现墒情感知、灾害预警、产能评估的智能联动;在服务层面构 建云端知识库、边缘计算节点与终端交互界面的技术扩散通道,将复杂算法转化为可视化的生产决策。 特别要注重技术适配性创新,通过开发适老化交互界面降低应用门槛,使数字技术成为解放生产力的工 具和培育高素质农民的载体,最终实现"藏技于地"与"藏技于人"的协同进化。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则是这一国家战略的根基所在。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全力提升耕 地质量,真正把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随着《逐 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的出台,我国耕地保护加快实现从数量管控转向质量跃升 的历史性跨越。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资源约束趋紧的新挑战,通过空间重构、技术赋能与制度创 新,能够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一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支点作用,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 进。 以空间治理破解耕地资源分布与利用的结构性矛盾。我国耕地资源禀赋差异所导致的生产效率区域落 差,已成为制约粮食产 ...
庄河强化一线监督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
辽宁日报· 2025-05-07 09:07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 - 庄河市去年完成4.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新建30万亩并改造提升13万亩,总面积达43万亩[1] - 项目覆盖14个乡镇街道和81个村,形成规模化农业改造工程[1] 工程建设进度 - 土壤改良工程已完成38万亩,占总体进度的显著部分[2] - 灌排渠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开槽329.5公里、垫层209.4公里、预制槽完成98.9公里[2] - 总工程量已完成60%,显示项目高效推进[2] 监督保障机制 - 市纪委监委组建三级监督体系:14个乡镇监督专班、81个村级工作组、669个屯级工作队[1] - 采用"发现问题-提醒督办-整改落实-建章立制-长效防范"全流程监督机制[2] - 已开展百余次抽查督导,解决34个具体问题,包括成功调解地界纠纷案例[2] 项目战略意义 - 高标准农田建设被定位为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核心举措[1] - 通过政治监督保障项目质量,确保惠及群众利益[1] - 工程实施既保障农业丰收预期,又维护乡村和谐稳定[1][2]
泰州增发国债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全面投入使用
新华日报· 2025-05-06 16:03
科学规划设计。泰州市农业农村、自然资源部门建立项目规划"五项协同机制",合理规划新建和改造提 升项目建设内容,统筹开展田、土、水、路等综合治理,通过提高农田保水保土保肥能力、抵御旱涝灾 害能力、机械化耕作便捷水平,满足规模化种植、宜机化作业、标准化生产需求。 提升综合效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共新建改建泵站408座、水闸31座、硬质渠道336.06公里、管道 灌溉38.36公里、农桥80座、过水涵洞889座、机耕路252.59公里,整治田块1373亩,形成旱能灌、涝能 排、渍能降的灌排体系,构建了干支相连、循环畅通的田间路网体系。 加强制度"软建设"。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泰州市制定出台加强项目规划设计、招投标管理、工 程质量管理、电力设施建设与管理、项目验收管理等一系列文件,形成系统的项目管理制度体系,确保 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达标、良田粮用。 强化协调推动。泰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包保推进。农业农 村、发改、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开展项目检查调度,及时协调会商解决实际问题。 高标准农田是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保障。2024年,泰州市抢抓增发国债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机遇,上争 ...
强化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 推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四川省纪委监委把建章立制作为管长远、保常态、见长效的重要举措。该省纪委监委推动出台的四川省 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于3月1日起开始实施,连日来,成都等地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及基 层镇村开展条例宣讲学习,助力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在推动出台条例的同时,四川省纪委监委督促省财政厅等部门加强协调,设立县级子账户218个,实现 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专款专户、直达"终端"。梓潼县纪委监委就监督检查发现的招投标程序违规、灌排 沟渠跑冒滴漏、硬化道路开裂损坏等问题,推动健全项目管理等制度,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据悉, 去年以来,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四川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17 份,推动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670件。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徐菱骏 刘远航 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根本在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重要抓手。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高标 准农田建设领域损害农民利益、群众反映强烈事项,强化政治监督、专项监督,严查贪污侵占、虚报冒 领、弄虚作假等行为,坚决纠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防范廉洁风险。 安徽省纪委监委多措并举强化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扛牢粮食保供 ...
我国力争2035年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中国发展网· 2025-04-27 11:54
在建设内容方面,提出要将建设重点放在田内,新建项目优先开展田块整治、田间灌排体系、田间道路 和电力设施配套等基础建设,着力提高农田保水保土保肥能力、抵御旱涝灾害能力、机械化耕作便捷水 平;改造提升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补齐田间设施短板弱项。 《方案》强调,推动逐步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涉及永久基本农田补划调 整、水资源配套、资金投入等方面政策协同配合。 一是永久基本农田补划调整,提出对资源禀赋好、生产潜能大、不在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耕地上建成的 高标准农田,按要求及时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二是水资源配套,提出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和灌区建设, 坚持以水定地,合理确定灌溉发展规模及布局,科学有序推进不同类型水源工程建设。三是资金投入, 提出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运营管护多元化投入机制。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陈荟词报道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 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统 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 基本农田全部建成 ...
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期货日报网· 2025-03-31 10:01
文章核心观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推动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1] 方案目标 - 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 [1] - 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提升4.5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 [1] 建设标准 - 以“一平”(田块平整)、“两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产量、效益)为基本标准,合理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投入标准 [1] 建设内容 - 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开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建设重点放在田内 [2] - 新建项目优先开展田块整治、田间灌排体系、田间道路和电力设施配套等基础建设,提高农田保水保土保肥等能力 [2] - 改造提升项目按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补齐田间设施短板弱项 [2] - 因害设防,采取岸坡防护、防风防沙等工程措施,提高农田防护和水土保持能力 [2] 建设布局 - 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优先在东北黑土地区等地区开展建设 [2] - 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区等区域,禁止在25度以上坡耕地等区域开展建设 [2] - 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为7个区域,并分别明确工作重点 [2]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有哪些目标和亮点?一文快速了解↓
央视网· 2025-03-31 09:59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称:"这个方案可以说它的突出亮点,一个就是系统性很强,第二个可以说方案就是各个地 方建设管理高标准农田的一个实施手册,所以说它的实用性也非常强。" 央视网消息: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办公厅印发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有哪些目标和亮点?一起来了解。 《实施方案》提出,以田块平整、通水通路、提升地力产量效益为基本标准,合理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投入标 准。统筹开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将建设重点放在田内。 李国祥称:"我们看到这一次《实施方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运营管护主体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实际上我们让最基层的政府乡镇来进 行管护,各个地方实际上可能又不太一样,还要探索出自己的运营管护模式。管护当中,如果出现耕地或者高标准农田损坏,如何来追究责 任,实际上它也都有明确的规定。" 那么,高标准农田建好以后,如何实现长期的管护利用呢?对此,《实施方案》也有进一步明确。 《实施方案》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