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
搜索文档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908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08 07:07
房地产行业 - 8月光大核心30城宅地成交总建面607万平,单月同比下降42.1% [4] - 8月光大核心30城宅地成交楼面均价8145元/平,单月同比上升7.0% [4] - 8月光大核心30城宅地成交整体溢价率6.3%,单月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4] 保利发展 (600048.SH) - 2025年8月公司签约面积94.0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5.07% [4] - 2025年8月公司签约金额180.2亿元,同比减少18.54% [4] - 2025年1-8月公司累计签约面积898.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6.63%,累计签约金额1812.0亿元,同比减少17.92% [4] 鲁阳节能 (002088.SZ)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1.7亿元,同比下滑27.3%,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下滑63.0%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下滑63.9%,经营性净现金流0.1亿元,同比下滑94.2% [4]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6.3亿元,同比下滑30.9%,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下滑86.7% [4] 北玻股份 (002613.SZ)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8.73亿元,同比增长8.02%,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下降32.31% [6] - 公司设备板块实现稳步增长,真空镀膜设备发展潜力大 [6] 隆华科技 (300263.SZ)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5.15亿元,同比增长23.95%,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5.83% [6] - 公司传统节能环保业务稳步增长,电子新材料靶材业务不断取得突破 [6] 王子新材 (002735.SZ)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9.99亿元,同比增长18.45%,归母净利润1570.04万元,同比增长33.59% [7] - 公司传统塑料包装业务同比修复,电容产品顺利拓展至可控核聚变领域应用,订单陆续交付 [7] 江淮汽车 (600418.SH)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93.6亿元,同比下降9.1%,归母净亏损7.7亿元 [8]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95.6亿元,同比下降4.7%,归母净亏损5.5亿元 [8]
建研设计:公司将继续加强大科学装置建筑设计的技术研究与实践应用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19:12
核聚变领域项目参与情况 - 公司曾承接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主机厅项目设计 但该项目多年前已实施完毕且未对近年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1] - 近期联合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中标BEST设备水冷系统采购与集成项目 但各方尚未签订正式合同 未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1] - 申报的《聚变能实验装置氚包容负压通风系统技术路径研究》课题获安徽省住建厅批准立项 该项目系通风系统技术研究 不会对经营业绩产生直接影响 [1] 技术发展策略 - 公司将继续加强大科学装置建筑设计的技术研究与实践应用 助力安徽省大科学装置项目建设 [1]
西子洁能(002534) - 002534西子洁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5
2025-09-05 17:06
公司业务与结构 - 公司主要从事余热锅炉、清洁环保能源发电装备等产品的咨询、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及工程总承包业务,提供环保设备和能源利用整体解决方案 [3] - 业务分为四部分:余热锅炉、清洁环保能源装备、解决方案、备件及服务业务 [3] - 余热锅炉产品包括燃机余热锅炉、干熄焦余热锅炉、烧结机余热锅炉等,客户涵盖五大电力、钢铁、建材、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企业 [3] - 清洁环保能源装备包括垃圾焚烧锅炉、生物质锅炉、熔盐吸热器、核电设备等,应用于垃圾处理、石化、核电站和光热项目等领域 [3] - 解决方案业务以熔盐储能、导热油换热器、海水淡化装置等为核心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项目 [4] - 备件及服务业务包括过热器、省煤器等部件,以及技术服务、项目改造、维修维保等服务 [4] 2025年上半年订单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新增订单总额27.84亿元 [8] - 余热锅炉新增订单7.03亿元 [8] - 清洁环保能源装备新增订单2.81亿元 [8] - 解决方案新增订单14.77亿元 [8] - 备件及服务新增订单3.23亿元 [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手订单总额61.19亿元 [8] 核电领域发展 - 公司在核电领域已有20多年经验,持有民用核二三级制造许可证 [5] - 2025年将核电发展作为重点战略,参与核电站设备供应,包括常规岛换热器、核安全2、3级压力容器等 [5] - 在崇贤制造基地升级建设核电专用制造清洁车间,预计2025年9月底一期投入使用 [5] - 2025年8月设立合资公司杭州西子核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进军核电领域的重要平台 [5] - 未来将聚焦核岛关键设备研发制造,拓展三代核电、四代核电、可控核聚变等领域 [5] 未来增量市场方向 - 新能源市场:依托熔盐储能技术,拓展光热发电、用户侧储能、火电灵活性改造、零碳园区等应用场景 [6] - 核电市场:通过升级制造车间提升核电产品承接能力,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6] - 海外市场:利用优势产品(如燃机余热锅炉)提升国际市场份额,拓展海外OEM市场 [7] 海外市场布局 - 海外市场集中在东南亚、南美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中东) [9] - 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政策,不断增加海外布点,推出适应海外市场的拳头产品 [9] - 2024年以来海外市场新增订单占比不断提升,成为公司业绩增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9] 产品交付周期 - 锅炉类产品为按需定制,国内项目交货周期一般6-12个月,海外项目略长 [10] - 备件类根据客户需求即时维护 [10] 光热领域优势 - 公司主要参与光热电站的吸热、换热、储热环节,提供核心设备 [11] - 自2010年进入光热发电领域,已参与17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的供货与建设 [12] - 参建的青海德令哈50MW光热项目是中国首座、全球第三座商业化投运的塔式熔盐光热储能电站 [12] - 该项目2022年发电量达1.464亿kWh,成为全球首个达产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 [12] - 截至2024年底,电站已连续三年实现达产目标,成为国内外光热发电项目的建设运行典范 [12]
建研设计(301167.SZ):过往承接过“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主机厅”项目设计
格隆汇· 2025-09-05 15:15
核聚变领域项目参与情况 - 公司过往承接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主机厅项目设计 但该项目多年前实施完毕且未对近年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1] - 近期联合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中标BEST设备水冷系统采购与集成项目 但各方尚未签订正式合同且未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1] - 申报的《聚变能实验装置氚包容负压通风系统技术路径研究》课题获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立项 该项目系通风系统技术研究且不会对经营业绩产生直接影响 [1] 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加强大科学装置建筑设计的技术研究与实践应用 助力安徽省大科学装置项目建设 [1]
电池、光伏板块领涨,创业板指午后持续拉升,创业板ETF(159915)日内成交额突破55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4:48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回暖 电池 光伏设备 CPO 创新药板块涨幅居前[1] - 创业板指全天上涨 截至14:00涨幅接近5%[1] - 创业板ETF(159915)交投活跃 盘中成交额突破55亿元 位居深市ETF第一[1] 创业板指数结构 - 创业板指数战略性新兴产业权重占比92%[1] -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占比34%[1] - 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比24%[1] - 生物领域占比12%[1] 投资策略观点 - 9月市场保持震荡上行概率较大 但上行斜率较8月可能放缓[1] - 市场驱动力量来自赚钱效应积累后增量资金流入形成的正反馈[1] - 后市将继续沿着低渗透率赛道展开[1] 重点投资领域 - AI算力 半导体自主可控 固态电池 商业航天 可控核聚变 创新药是当前主战场[1] ETF产品特征 - 创业板ETF(159915)近一个月日均成交额超50亿元[1] - 产品流动性好 管理费率仅为0.15%/年[1] - 产品规模在同类中领先 助力投资者低成本布局新兴产业发展机遇[1]
建研设计:过往承接过“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主机厅”项目设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2:44
可控核聚变领域项目参与情况 - 公司过往承接HT-7U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主机厅项目设计 但项目已于多年前实施完毕且对近年经营业绩无影响 [1] - 近期联合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中标BEST设备水冷系统采购与集成项目 但各方尚未签订正式合同 未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1] - 申报的《聚变能实验装置氚包容负压通风系统技术路径研究》课题获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立项 该项目系通风系统技术研究 不会对经营业绩产生直接影响 [1] 技术发展策略 - 公司将继续加强大科学装置建筑设计的技术研究与实践应用 助力安徽省大科学装置项目建设 [1]
银华混改红利灵活配置混合发起式A:2025年上半年末股票仓位提升12.26个百分点
搜狐财经· 2025-09-05 11:35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利润116.68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411元 [3] - 上半年基金净值增长率3.88%,截至上半年末基金规模3264.97万元 [3]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0.89%,同类排名868/880;近半年增长率7.43%,排名771/880;近一年增长率11.99%,排名833/880;近三年增长率-26.79%,排名828/872 [7] - 近三年夏普比率-0.5078,同类排名825/875 [28] 投资策略与配置 - 基金延续哑铃策略配置,重点关注大盘价值股、小微盘股及防御类资产如银行,同时布局新消费、医药生物创新出海、可控核聚变和无人驾驶等主题机会 [4]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83.36%,高于同类平均80.43%;2023年上半年末仓位最高达93.73%,2019年上半年末最低为24.17% [33] - 十大重仓股集中于银行及金融板块,包括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等 [42] 估值水平 - 持股加权市盈率9.17倍(同类均值15.75倍),市净率0.83倍(同类均值2.52倍),市销率1.04倍(同类均值2.16倍),三项估值均显著低于同类 [12] - 股票资产加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0.07%,净利润同比增长率0.03%,年化净资产收益率0.09% [20] 风险与流动性 - 近三年最大回撤37.88%,同类排名332/861;2024年一季度单季度最大回撤17.45% [30] - 最近半年换手率60.98%,持续一年低于同类均值 [40] 持有人结构 - 基金持有人共计1473户,合计持有2780.78万份;管理人员工持有46.89万份(占比1.69%),机构持有35.98%,个人投资者持有64.02% [37]
186亿,“人造太阳”最大单轮融资来了
36氪· 2025-09-05 11:19
文章核心观点 - 可控核聚变技术正从科研阶段加速迈向产业化 谷歌与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签署全球最大聚变能源购电协议 资本和科技巨头积极布局核聚变领域 中国在核聚变科研和商业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1][2][5][19][22] 核聚变技术发展历程 - 1920年英国物理学家爱丁顿首次提出太阳能量可能来自氢聚变反应 [3] - 1937-1939年美德科学家共同提出C-N循环理论 从理论上证实太阳能源来自氢核聚变 [3] - 1954年苏联科学家率先提出托卡马克方案并建成第一台装置T-1 [4] - 1972年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建成首台多束激光装置Shiva [4] - 1985年美苏欧日共同启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 中国于2006年加入 [4] - 2006年中国建成EAST装置 2024年实现1亿摄氏度运行1000秒 [4][19] - 2009年美国建成国家点火装置NIF 2022年首次实现净能量增益 [4] 核聚变技术优势 - 能量密度极高 0.03克海水中氘的聚变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 [7][8] - 清洁环保 只产生氦气 不排放二氧化碳 [8] - 原料无限 氘能从海水中提取 氚可人工制取 [8] - 安全性高 装置故障时反应立即停止 不会爆炸或泄漏 [9] 科技巨头布局核聚变 - 谷歌与CFS签署200兆瓦购电协议 规模远超2023年微软与Helion Energy的50兆瓦协议 [1] - 谷歌 英伟达 比尔·盖茨旗下基金共同投资CFS [1][11] - 微软与Helion签署2028年前供电协议 [16] - 科技巨头投资核聚变主要动机:数据中心耗电猛增 IAE预计全球数据中心用电到2030年将翻倍 [10] - 碳中和压力推动科技公司寻求零碳能源解决方案 [10]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技术突破 - 2021年成功测试20特斯拉高场超导磁体线圈 磁场强度达ITER装置5.3特斯拉的 nearly 4倍 [14] - 高温超导磁体技术使反应堆体积缩小至原来的1/60 [14][15] - 累计融资近30亿美元 占全球私人聚变企业融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14] - SPARC试验机计划2025-2026年点火 目标实现能量产出大于输入 [15] - ARC示范电厂力争2030年前后并网发电 [15] 全球核聚变企业竞争格局 - 美国Helion采用磁惯性聚变路线 获OpenAI创始人5亿美元投资 [16] - 美国TAE Technologies累计融资13.5亿美元 目标2030年代推出氘-氘聚变原型机 [16] - 英国Tokamak Energy融资总额达3.35亿美元 2022年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温度突破 [16][17] - 英国政府宣布未来五年向核聚变领域追加25亿英镑投资 [17] - 国际聚变行业协会调查显示 70%以上私人企业认为2035年前核聚变能实现并网发电 [18] 中国核聚变发展进展 - 合肥EAST装置2024年创下1亿摄氏度持续1066秒世界纪录 [19] - 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分三步推进:2030年代建试验堆 2040年代建示范堆 2050年前后商用 [20] - 中核集团和浙能电力分别增资10亿和7.5亿元入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 [20] - 诺瓦聚变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 能量奇点首轮融资近4亿元 星环聚能天使轮融得数亿元 [22] - 新奥集团2019年建成国内首台中等规模私营球形托卡马克试验装置 [22] 核聚变商业化挑战 - 技术挑战:实验室Q>1只是起步 商用需更高Q值且稳定运行 [23] - 工程挑战:ITER项目已延期至2027年 造价超200亿美元 [24] - 供应链挑战:超导材料等关键部件面临短缺与高成本问题 [24] - 人才挑战:缺乏顶尖专业技术人才 [24]
金盾股份中标世界最长隧道通风设备
江南时报· 2025-09-05 09:12
核心业务进展 - 公司中标中交机电工程局新疆乌尉公路包PPP项目WYJD-01标段 应用于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全长22.1km)[1] - 该项目具有高海拔(最大埋深1120m 竖井深度707m)、低温低压低氧及高地质复杂度等特征 对通风系统技术可靠性要求极高[1] - 自主研发的高海拔长隧道智能通风系统解决传统风机送风距离短、能耗高、维护难等痛点 隧道空气净化系统净化效率达98%以上[2]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在地铁隧道高端通风系统装备领域具有标杆地位 产品应用于全球300余项重大工程 市占率稳居行业前列[2] - 技术突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产品搭载数字风机与物联网技术 实现远程智能监控与预测性维护[2] - 在西南西北地区参与拉林铁路、米拉山隧道等重点项目 受益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开发政策[2] 新兴领域布局 - 核电领域:首批获得核级风机/风阀设计和制造许可证 配套华龙一号、AP1000等三代/四代堆型 实现国产化替代并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 - 低空经济领域: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涵道推进器 应用于eVTOL、飞行汽车等领域 已完成地面性能验证及飞行器垂直起降测试[3] - 海洋科技领域:通过投资交大中海龙切入深海ROV、海上风电埋缆机等特种装备 成为西门子能源、中石化等企业的供应商[4] 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 探索"AI+通风"技术融合 实现地铁隧道智能通风系统的数字风机人工智能化应用[4] - 将涵道风扇研发衍生的高效风扇叶型、高功率密度电机电控技术反哺轨道交通、核电工程等传统业务领域[3] - 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建立战略研发联盟 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4] 市场前景与财务表现 - 全球隧道通风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45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68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8.5%[5] - 中国隧道通风机需求量预计2030年达1700万台 占全球需求比重提升至56%[6] - 公司当前市值约50亿元 资产负债率30%左右 现金流状况良好[8]
同泰新能源1年持有股票A:2025年上半年利润178.14万元 净值增长率7.8%
搜狐财经· 2025-09-04 23:35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利润178.14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547元 [2] - 上半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7.8%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15.82%,同类排名35/44 [5]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1.67%,同类排名44/44 [5]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33.27%,同类排名30/44 [5] - 截至9月3日单位净值为0.968元 [2] - 成立以来夏普比率0.0219 [23]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38.24%,2024年一季度单季度最大回撤24.41% [26] 基金规模与持仓结构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规模2820.2万元 [2][30] - 成立以来平均股票仓位86.77%,同类平均87.59% [29] - 2024年上半年末最高仓位94.42%,2022年末最低仓位39.81% [29] - 2025年上半年末十大重仓股为中核科技、旭光电子、中广核技、国光电气、冰轮环境、云路股份、德福科技、四创电子、永鼎股份、精达股份 [39] - 最近半年换手率104.45% [36] 估值与成长性指标 - 持股加权市盈率(TTM)43.29倍,同类均值1550.21倍 [10] - 加权市净率(LF)2.87倍,同类均值2.74倍 [10] - 加权市销率(TTM)1.97倍,同类均值2.24倍 [10] - 持股加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TTM)0.07% [16] - 加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TTM)0.24% [16] - 加权年化净资产收益率0.07% [16] 投资策略与行业观点 - 基金长期投资于先进制造股票 [2] - 可控核聚变被视为人类能源终极解决方案,技术成熟后投资体量有望超过风电、光伏、锂电池等行业 [2] - 当前行业处于实验堆和工程堆建设阶段,全球实验建设总投资规模达上百亿人民币,且持续增长 [2] - 行业早期阶段不确定性较高,基金通过精选个股降低组合波动 [2] 基金经理与持有人结构 - 基金经理陈宗超管理的4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 [2] - 同泰数字经济股票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119.36%,同泰行业优选股票A最低为17.54% [2] - 基金持有人共计1164户,持有3232.77万份 [33] - 管理人员工持有1000.78份,机构持有占比0.00%,个人投资者占比100.00%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