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上市
icon
搜索文档
君乐宝宣称的IPO时间,只剩7个月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5-27 21:18
君乐宝上市进程与战略布局 - 公司2022年设定2025年实现500亿元销售额及上市的双重目标,目前距截止日仅剩7个月仍处于IPO辅导期(512天),远超A股各板块平均辅导期(主板273天/创业板275天/科创板259天)[1][4][6] - 上市筹备路径清晰:2019年以163亿元营收脱离蒙牛后,分三步走——①引入红杉中国/平安资本等16家机构完成至少7轮融资(2023年7月最后一轮涉及十多家投资方) ②2023年12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注册资本从6221万元增至7.2亿元) ③同月启动A股IPO辅导[3][4] - 高管团队在2025年3月出现重大调整(更换监事会主席及多位董事),被解读为优化治理结构以满足上市合规要求[5] 资本运作与业务扩张 - 通过密集并购实现规模跃升:2021-2023年连续收购思克奇奶酪(2021)、皇氏来思尔乳业(2022年1月持股20%→2023年6月增持至57.9%控股)、银桥乳业(2022年9月)等,2023年更投资酪神世家/茉酸奶/一然生物等新品类[7][8] - 估值提升显著:2019年蒙牛退出时估值仅80亿元,至2023年融资时估值已大幅提升(未披露具体数据),但相比伊利(2022年营收1232亿元)/蒙牛(925亿元)仍有差距[7][9] - 营收增长目标激进:需从2021年203亿元增至2025年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5%),远超行业平均增速[7] 财务压力与上市动因 - 负债率持续高企:2020年达88.21%(负债118.69亿/资产134.56亿),2022年仍达78%(负债约163.72亿/资产210.89亿),显著高于上市乳企均值(45.06%)及头部企业(蒙牛57.52%/伊利58.66%)[12] - 投资机构退出压力:红杉中国(2020年入股)等16家机构已超5年投资周期,接近私募基金5-7年退出期限[13][14] - 地方政府强力推动:河北省2019年出台《奶业振兴工作方案》明确支持上市,国有资本鹏海基金(河北省国资委背景)持股26.7%成为第二大股东[16] 行业环境与挑战 - 乳制品行业处弱复苏期:头部企业蒙牛/伊利增长承压,中小乳企面临更大经营压力[9] - 并购整合风险显现:收购企业能否融入生产体系存疑,如皇氏来思尔等区域性乳企的协同效应待验证[9] - 业务多元化布局:通过投资覆盖奶酪(思克奇)、现制酸奶(茉酸奶)、益生菌(一然生物)等新赛道,但新品类贡献尚未披露[8][10]
智元机器人新发布证券事务主管招聘启事
快讯· 2025-05-23 08:34
智元机器人新发布证券事务主管招聘启事 《科创板日报》23日讯,记者注意到,智元机器人公司正式开始招聘证券事务主管,招聘软件显示该职位为5日内新发布,岗位职责为协助推进IPO时间表 及执行方案,跟进上市申请文件编制与审核和监管问询与回复,负责公司上市后的信息披露合规工作等。职位要求除了常规的资质要求和四大或投行经验 外,还要求候选人中英文流利,完整参与至少1个境内外上市项目,海外背景加分。(记者 张洋洋) 职位描述 法律从业资格证 董事会秘书资格证 投资者关系 是 1、协助推进IPO时间表及执行方案,协调保荐人、律 所、审计等中介团队。 2、协助尽调工作,协调内部财务、法务、业务部门5 成上市相关数据准备及流程配合,推动跨部门高效协 立即沟通 证券事务主管 83 G 2、协助尽调工作,协调内部财务、法务、业务部门5 成上市相关数据准备及流程配合,推动跨部门高效协 作。 跟进上市申请文件的编制与审核,跟进监管审核λ 3. 问询回复。 4、持续关注证券市场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的变化, 2 时解读并传达至公司管理层及相关部门,为公司决策 供合规依据。 职位要求 1、3年以上IPO实操经验, 完整参与至少1个境内外上 项 ...
快驴科技赴港上市 实际控制人与供应商超威集团关系密切
搜狐财经· 2025-05-22 17:54
5月19日,位于泰安的山东快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快驴科技")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书, 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由交银国际独家保荐。 公开资料显示,快驴科技2014年成立于泰安市,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提供铅酸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等电池 产品、销售充电器、轮胎等短距离轻型电动车的各种零件和配件,以及向当地合作门店提供技术及人员 培训和提供咨询服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快驴科技的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拥有超过950 名区域服务商及2万家合作门店。 快驴科技的业务生态体系由三大核心支柱组成,其中"快驴出行"构成公司的核心服务支柱,而"快驴优 选"及"快驴教育"分别透过产品质量保障及技术培训能力提供支持。 | | |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 | | --- | --- | --- | --- | | | 二零二二年 | 二零二三年 | 二零二四年 | | | 人民幣千元 | 人民幣于元 | 人民幣千元 | | 收入 | 1,310,768 | 1,223,187 | 1,631,248 | | 銷售成本 | (1.265,158) | (1,181,543) | (1,565,037) | | 毛 ...
道生天合闯上市:业绩波动,资产负债率高,多次分红却要募资还贷
搜狐财经· 2025-05-21 00:34
上市计划及募资调整 - 公司原计划募资8亿元用于年产7.8万吨新能源胶粘剂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后下调至6.94亿元,用途调整为年产5.6万吨项目和还贷,拟投入金额分别减少至5.59亿元、1.35亿元 [4] - 2020年至2023年累计现金分红达2.9亿元,其中2021年分红达1.6亿元 [4] 财务杠杆与偿债压力 - 资产负债率持续高于行业均值,2022-2024年末分别为58.13%、52.52%、52.89%,同期可比公司均值仅41.08%、37.52% [5] - 2024年末负债总额20.52亿元,较2023年增长2.05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71亿元,拟用1.35亿元募资还贷以降低财务杠杆 [5] 业绩波动与营收下滑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4.36亿元、32.02亿元、32.38亿元,2023年同比降6.81%,2024年微增1.13% [9][10] - 净利润从2022年1.08亿元增至2024年1.55亿元,但2021年曾骤降至8468万元 [8][9] - 2023年营收下降主因环氧树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带动产品降价,2024年销量增长10.91%抵消部分价格影响 [12]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连续三年超68%,与风电叶片行业集中度高特点相符 [12] - 交易所要求说明客户/供应商集中度是否符合行业惯例,并分析合作稳定性 [12][13] 业务结构与股东信息 - 主营风电叶片材料、复合材料树脂及新能源胶粘剂三大产品线,注册资本5.28亿元 [6][7] - 第一大股东上海易成实业持股47.55%,私募基金衢州厚道持股6.82% [7]
苦等16年,1块钱一瓶的矿泉水企业终于能上市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5-20 23:04
润田发展历程 - 品牌创立于1994年,初期以550ml装1元纯净水为核心产品,凭借"滴滴润心田"广告语在江西市场渗透率超50% [2] - 2000年启动全国扩张,进入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并引入DRP分销系统 [3] - 2007年获软银赛富2亿元A轮融资,布局沈阳、成都等七大生产基地,覆盖20余省市,推出高端产品线"润田翠"天然含硒矿泉水 [4] - 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并计划IPO,被列为南昌市首批拟上市企业 [4] 资本运作与危机 - 2013年因"首长专供"矿泉水事件陷入舆论危机,品牌价值大幅下跌 [6] - 2014年债务危机爆发,出现欠薪、拖欠货款等问题 [8] - 2016年江西省旅游集团通过增资扩股控股51%,公司转为国资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9] - 2022年启动IPO辅导但存在同业竞争问题,江西国控下属南山御泉与公司业务重叠 [10][12] 市场挑战 - 中国瓶装水市场CR6超80%,农夫山泉等头部品牌占据绝对优势 [14] - 低价策略导致盈利薄弱,参照今麦郎1元水单瓶净利润仅0.02元 [14] - 水源地集中于江西(3处)和神农架(1处),全国化扩张受成本制约 [14][15] - 产品结构单一,官网显示仅有无气苏打水和即饮蜂蜜饮料两类非水业务 [15] 借壳上市进展 - 2025年5月拟通过ST联合(国旅文化)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实现重组上市 [18] - ST联合2022-2024年营收从5.65亿降至3.65亿,净利润由盈转亏(2024年亏损6370万元) [20] - 2025年Q1营收同比下滑29.16%,净利润亏损扩大至853.63万元 [20] - 交易若成功将实现润田曲线上市,同时帮助ST联合改善财务状况 [21]
“走向末路,又被资本耍了”?被恶意抹黑、诋毁,汇源果汁最新声明
凤凰网财经· 2025-05-12 20:32
国中水务(600187)一则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引汇源果汁陷入"走向末路、又被资本耍了、悲 剧"等舆论泥潭。 5月11日,面对"走向末路"等不实 传闻 ,汇源果汁发布严正声明: 近日,我们注意到有多家媒体/自媒体在网络平台发布多篇针对汇源果汁的唱衰及不实言论,这些 言论已严重贬损了汇源果汁品牌声誉及合法权益,严重伤害了创始人朱新礼先生的个人情感及名 誉。对此,汇源果汁严正声明如下: 网络上关于汇源果汁"走向末路、又被资本耍了、悲剧"等多篇唱衰汇源果汁言论,均为不实信 息,是恶意夸大事实、抹黑汇源果汁、诋毁民营企业及民族品牌的阴险行为。事实上,自2022年 重整成功以来,汇源果汁经营情况一切正常,并持续改善, 前不久还获知名第三方机构认证 的"100%果汁全国销量第一"的市场地位证明。 汇源果汁成立于2006年,主营果汁及饮料生产,是国内中高浓度果汁市场的龙头企业,其广告 语"有汇源才叫过年"曾家喻户晓。 2007年,汇源果汁以24亿港元的募资额,成为当年港交所最大IPO,后于2021年从港交所退市, 并破产重整。 图片来源:汇源官网截图 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我们呼吁广大网友、消费者理性甄别信息,爱护民族品 ...
遭投资机构下调估值,广信科技实控人背负2400万元债务
搜狐财经· 2025-05-07 18:12
公司上市进程 - 广信科技于2024年4月23日顺利通过北交所上市审核,距离正式上市仅剩时间问题 [2] - 公司曾于2016年尝试创业板上市未果,2023年重新挂牌新三板为北交所上市做准备 [3] - 2024年6月向北交所递交招股书,不到一年即成功过会 [2][3] 募资计划 - 计划募资2亿元,用于三个项目: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1.3亿元)、研发中心建设(4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3000万元) [4] - 扩建项目预计第5年达产,将新增14000吨绝缘纤维材料产能,带来1.27亿元营收和1405万元利润 [6] 产能与市场情况 - 2024年两大核心产品产能利用率均超100%,2022年约80% [6] - 下游新能源装机量增长带动绝缘材料需求旺盛 [12]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仅8.58%,较2022年下降15%,具备加杠杆能力但选择通过IPO扩产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业绩爆发:营收从3.04亿元增至5.78亿元,净利润从1472万元增至1.16亿元 [9] - 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5.55%,2024年再增134.82%,远超行业50%的平均增幅 [9][1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22年4.32%提升至2024年25.51% [9] 财务质疑点 - 2022-2024年未盖章收入占比从60.96%升至73.94% [12] - 13家经销商员工不足10人,其中1家仅1人且毛利率异常高 [13] - 2020年估值从6.53亿元下调24%至4.96亿元,实控人需退还投资方2400万元 [14][16] 行业比较 - 可比公司2022-2024年平均净利润增幅约50%,广信科技达680% [10] - 2024年北交所IPO企业平均市盈率约14倍,公司估值可能超20亿元 [17]
航班管家16载终冲刺港股,2024年营收超6亿,王江能否圆梦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5-04 16:50
公司概况 - 活力集团是一家深耕旅游服务领域16年的企业,近期更新招股书并启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上市进程[1] - 公司由互联网资深人士王江共同创办,王江现任主席并持有32.78%投票权,美团CEO王兴作为早期投资者仍持有2%股份[1][4] - 核心产品包括2009年推出的航班管家和2012年推出的高铁管家,已成为旅客获取实时交通信息的首选工具[1]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2.8亿元增长至2024年6.47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2%[2][3] - 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2022-2024年分别为47.1%、56.8%和53.5%[3] - 期内利润从2022年亏损76万元扭转为2024年盈利5115万元,经调整净利润达7344.9万元[2][4] - 2024年旅游相关业务收入5.51亿元,占总收入85.2%,线上营销和数据技术服务贡献其余收入[3] 股东结构 - 前四大股东分别为王江控制的Non Human Limited(16.79%)、李黎军(15.99%)、庭瑞星舟(10.77%)和陕西纾困基金(10.67%)[5] - 股东结构多元化,包含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共23名,合计持股100%[5] 资金状况 - 2024年末总资产8.92亿元,流动资产净值3.89亿元,现金及等价物达4.68亿元[5] - 经营活动现金流显著改善,从2022年201.5万元增至2024年1.7亿元[6] - 2024年现金净增加1.98亿元,主要来自经营活动现金流入[6] 发展前景 - 上市将助力公司提升品牌影响力并拓展业务领域[6] - 凭借航班管家和高铁管家两大核心产品,有望在旅游服务行业持续扩大市场份额[1]
选择哪个板块申请上市,哪个节点更适合企业申请上市呢?
搜狐财经· 2025-05-03 11:02
文章核心观点 上市能给企业带来诸多好处,但上市是庞大工程,正确战略布局是迈向 IPO 关键一步,企业需综合考虑上市地点、板块、时机等因素,同时有相关公司可提供上市及财务咨询等服务 [1][2] 上市地点选择 境内外上市地点选择考量因素 - 估值水平和上市成本是拟上市企业决策者判断上市地点利弊的重要因素,规模较大及高成长、新兴行业企业境外上市估值可能较高,规模较小企业国内 A 股或许是最佳选择 [2] - 海外市场对高成长和新兴行业公司往往给予较高估值,如香港上市的品牌消费、零售渠道等行业公司有较高预测发行市盈率,互联网、连锁教育等行业公司倾向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 [3] - 上市时间可控性方面,海外市场优势明显,无特殊重组需求企业海外上市时间一般 6 - 9 个月,国内 A 股上市多数企业需 1 - 2 年 [3] - 国内中介机构收费相对较低,但 A 股上市整体费用可能高于公开材料数据 [4] 企业自身状况对上市地点选择的影响 - 业务规模上,传统行业且业务规模小的公司应尽量选择国内创业板和中小板 [5] - 行业方面,品牌消费、零售渠道等境外投资者认知度高的行业,互联网、连锁教育等新兴行业,以及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控的民营企业可优先考虑海外上市 [5] 境内上市板块选择 主营业务对上市板块选择的影响 - 创业板侧重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成长性突出企业,以及技术业务模式创新强、行业排名靠前、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主板对拟上市企业所属行业及类型无限制 [6] 不同板块对企业规模和盈利要求 - 主板、中小板注重企业规模,需满足最近 3 个会计年度净利润累计超 3000 万元等三个标准;创业板强调企业成长性和持续盈利能力,有不同盈利和营收要求 [6] 上市时机选择 - 企业应在内部管理制度、派息分红制度等确定,未来发展方针明确后上市,且处于高速发展期、所在行业处于上升周期,急需资金扩大规模、提升影响力且主营业务市场有空间时选择上市 [7] 公司服务内容 资本市场服务 - 帮助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进行股票发行与股权交易,服务包括境内外 IPO、上市前股权融资、上市公司增发等多种业务 [10] - 为企业提供上市咨询、合规内控、商业计划等多方面服务,协助推进上市挂牌工作,跟进解决 IPO 过程中问题 [10] 尽职调查服务 - 对标的公司进行商业、技术、财务等多方面尽职调查,不同交易类型调查内容和重点不同,为公司并购等提供服务 [11] 境外上市服务 - 为赴境外上市企业制定战略计划、进行重组改制与股权架构搭建,提供上市相关培训,协助寻找战略投资者等 [11] - 包括法律审慎调查、评估资本市场状况、制定上市规划和预算、决定上市时间等工作内容 [12] - 协助企业通过 SEC 审查、取得 NASDAQ 挂牌许可、进行全球路演和挂牌交易等 [13] 财务咨询服务 - 提供企业管理、税务咨询、代理记帐等多领域服务,客户涵盖世界知名公司、上市公司等各类企业 [17] - 协助企业办理税务与筹划,提供跨境全生命周期咨询管理服务,包括审批、尽职调查、项目可行性研究等 [17] 境外注册及相关服务 - 提供香港、美国等国家注册公司服务,包括外银行开户、VAT 税号申请等,涉及各行业公司设立及相关业务 [18]
天富龙上市疑云:朱大庆夫妇套现超5亿元,赠送侄子巨额出资款
搜狐财经· 2025-05-01 01:14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进入提交注册阶段,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1] - 2025年4月获得上市委会议审议通过[3] - 原计划募资10.90亿元,后下调至7.9亿元,删减了"补充流动资金项目"[3] 募投项目 - 年产17万吨低熔点聚酯纤维、1万吨高弹力低熔点纤维项目投资总额93,531.50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58,000万元[4]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包括再生短纤研发中心(投资总额10,135.00万元)和低熔点纤维研发中心(投资总额10,865.00万元)[4] - 募投项目合计投资总额114,531.50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79,000万元[4]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约为7.56亿元[4] - 2024年合并资产负债率和母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0.32%、8.96%[4] - 2020-2021年末应付股利金额分别为2.17亿元、370.83万元[10]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9年5月,前身为扬州天富龙汽车内饰纤维有限公司[5] - 注册资本3.6亿元,法定代表人朱大庆[5] - 主营业务为差别化涤纶短纤维和再生涤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4] - 产品应用于汽车内饰、健康护理、家庭居住、建筑装饰等领域[4] 股权结构 - 朱大庆持股61.81%,陈慧持股17.49%,夫妇合计持股79.30%[7] - 朱大庆、陈慧夫妇与朱兴荣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93.90%表决权[7] - 朱兴荣为朱大庆兄长之子,担任董事、总经理等职务[7] 历史股权变动 - 2012年朱兴荣将10%股权以700万元转让给陈慧[8] - 2013年朱大庆将10%股权以700万元转让给朱兴荣[8] - 2015年朱大庆赠与朱兴荣富威尔出资款合计3200万元[8] 重大资产重组 - 2020年12月收购威英化纤100%股权,作价2.43亿元[10] - 收购前威英化纤现金分红3亿元[10] - 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收购合理性及分红影响提出问询[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