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

搜索文档
睡眠不足会导致肥胖?如何改善睡眠助力减重
新华网· 2025-05-11 21:30
肥胖成因与睡眠关系 - 肥胖定义为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脂肪过度蓄积的状态,会损害心血管系统并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风险 [1] - 睡眠不足是导致肥胖的重要但常被忽视的因素,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胰岛素分泌及敏感性,增加糖尿病风险 [1] - 睡眠不足打乱脂肪代谢相关激素平衡,阻碍脂肪正常分解,加重肥胖 [1] - 睡眠不足通过食欲调节机制诱发过量饮食,导致饥饿激素分泌增加,饱腹激素分泌减少,长期睡眠不足者能量和脂肪摄入量显著上升 [1] 睡眠不足的生理影响 - 睡眠不足导致生理压力增加,引发慢性炎症反应,身体可能蓄积水分和储存能量,导致水肿和脂肪合成增加 [2] - 长期睡眠不足可能诱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威胁身体健康 [2] 睡眠时间建议 - 刚会走路的小孩每天建议睡眠时间应保持在11至14小时 [2] - 学龄儿童建议睡眠时间为9至11小时 [2] - 成年人建议睡眠时间为7至9小时 [2] - 65岁以上的人建议睡眠时间为7至8小时 [2] 改善睡眠的方法 - 创造舒缓的入睡程序,睡前一小时整理第二天要做的事情,保持房间安静,关掉电子设备 [2] - 通过听舒缓音乐、阅读或泡澡等方式让身心放松 [2] - 睡前不宜吃太多食物,保持房间凉爽舒适,经常换洗床上用品 [2]
在中国肥胖日 见证一场三甲医院里的“脂肪攻坚战”
新华网· 2025-05-11 11:56
沈奇伟带领医院职工一同锻炼。新华社记者 许东远 摄 新华社上海5月11日电(记者袁全、许东远)"工作太忙,没时间运动。""下班了,我只想'躺平'。""外卖热量高?但我不想自己做饭。"这些困扰 现代人的减肥难题,同样存在于医生的白大褂之下。 5月11日"中国肥胖日"前夕,记者走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为应对忙碌的日常中难以避免的"过劳肥",这里的医护人员选择以科学为盾、以互 助为矛,在院内一个名为"30斤俱乐部"的组织中开启了一场自我革新的健康之战。 清晨7点15分,记者来到华山医院浦东院区的运动康复中心,"30斤俱乐部"的招牌下已聚集了十余名身着白大褂或洗手衣的医护人员。运动医学科 主管技师孙扬手持计时器,一边催促同事加快动作,一边示范着标准姿势:"大家抓紧时间动起来,门诊开始前准时结束!"热身、拉伸、哑铃训 练……平日手术台上沉稳干练的医生们,此刻在瑜伽垫上发出阵阵"惨叫"。"坚持住,还有两组!"孙扬的鼓励声夹杂着喘息,汗水浸透的T恤成了 这群"减肥战友"无声的勋章。 这场每周雷打不动的晨练,源自两位外科医生"化脂肪为友谊"的奇妙碰撞。 "前几年忙到没时间关注身体,体重飙升,体检指标全亮红灯。"肥胖疝外科副 ...
“体重管理”消费热潮应需而起 减重、健身成拉动消费增长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5-11 11:04
健身行业发展趋势 - 济南市健身房相关企业数量达1.42万家 显示行业规模扩张 [7] - 24小时营业模式普及 晚间十点后健身房仍保持高客流 [3] - 新兴运动场景如室内攀岩因可调节难度和灵活时间受青睐 [5] 运动消费市场表现 - 宁波市体育场馆利用率极高 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场地全满 [8] - 消费券刺激效果显著 宁波全民健身中心假期节省市民1.7万元 [10] - 宁波体育局发放6.5万元免费畅动券降低健身门槛 [10] 健身用品产业链 - 义乌瑜伽服直播间单场营业额超20万元 观看人数突破10万 [11] - 线下订单激增 商户单次接到2万件瑜伽服内销大单 [14] - 外贸企业转型内销 每月推出20款新品获30+新客户 [13] 商业模式创新 - 健身房通过服务升级吸引消费者 形成消费增长新引擎 [7] - 直播团队4人创造高业绩 反映体重管理需求推动销量 [11] - 工厂端产能紧张 赶制2万件订单体现供应链响应速度 [14]
中华预防医学会:七成大众有体重管理意识
新华社· 2025-05-11 09:10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梁晓峰表示,这种认知偏差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控难度加大, 肥胖相关健康危害的科普仍需下沉。 体重管理意识初步显现,半数大众自评目前有超重风险,七成大众有体重管理的意识、希望改善体重, 超六成愿为体重管理付出努力,投入时间和精力……《成人健康体重管理白皮书(2025)》5月10日在 广东佛山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肥胖防控大会上发布,呼吁社会关注科学减重。 据介绍,白皮书由中华预防医学会联合暨南大学等开展针对体重管理大众实践情况的调研编制而成。内 容分为大众体重管理认知意识篇、大众体重管理实践行动篇、大众体重管理未来期望篇等部分。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我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 34.3%和16.4%,若不加以控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同时,2030年超重肥胖相关医疗 费用预计将达到610亿美元,占全国医疗保健支出的22%。 白皮书显示,我国50%成人自评体重与实际身体质量指数(BMI)不符,其中19%的人虽自评为超重或 肥胖,其BMI指数却处于正常范围,14%的人认为自己体重处于健康状态,可实际上BMI指数已达到超 重 ...
减重赢奖金?《西虹市首富》剧情照进现实!网友:我能赚套房
搜狐财经· 2025-05-03 11:50
京东健康减重活动 - 京东健康旗下京东买药秒送发起"快乐减重"活动,参与者一个月内每减一斤可获100元现金奖励 [1] - 活动响应卫健委号召,我国成年人超重比例高达50.7% [3] - 社交媒体对活动反响热烈,部分用户将其视为"赚钱捷径" [3] 减重市场现状 - 减重核心在于精准干预代谢而非单纯节食,综艺案例显示饮食与体重无必然联系 [5][7] - 健康意识提升推动"减重经济"成为消费新风口,美团买药推出"不瘦包赔",迪卡侬组织"减重大挑战" [17] 减重产品创新 - 中国科研团队研发AKK 001(肠轻倍)减重产品,核心成分为天然AKK菌,具有加速代谢作用 [8][10] - 临床研究显示AKK菌干预12周可提升胰岛素敏感性42%,平均减重2.27kg且无副作用 [10] - 产品在京东等平台走俏,受邀参加国际美容展受关注 [8][10] 产品市场表现 - 京东数据显示AKK 001主要消费群体为30-50岁中年男性,占比80% [14] - 典型用户案例:35岁男性使用1个月体重从86kg降至81.5kg,体脂率从28%降至23%,腰围减少6cm [14] - 用户复购率高,部分消费者计划618大促囤货半年用量 [16] 行业问题与建议 - 部分减重活动存在规则复杂、条件苛刻等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19] - 专家建议减重需结合科学方法与可持续方案,不能单纯依赖产品或活动 [19]
低糖减重营养好 五月必吃的6种水果你得这么挑
央视新闻· 2025-05-02 11:59
五月应季水果推荐 枇杷 - 热量仅41千卡/100克,低于苹果、梨等常见水果 [3] - 含糖量9.3克/100克,血糖生成指数不超过55,适合控制血糖人群 [4] - 类胡萝卜素含量300~4400微克/100克,颜色越深含量越高,有助于抗氧化和保护眼睛 [5] - 水分含量高达92%,含有山梨糖醇,有助于润肠通便 [5] - 选果技巧:表皮有绒毛、颜色橙红或橙黄、果形椭球且大小中等 [6][7] - 食用注意:不能冷藏,枇杷核含氰苷,大量食用可导致中毒 [8][9] 樱桃 - 热量46千卡/100克,含糖量10.2克/100克,血糖生成指数仅22 [12][13] - 富含花青素、槲皮素等多酚类物质,有助于抗氧化 [14] - 钾含量232毫克/100克,有益于补钾降压 [15] - 选果技巧:果柄颜色偏绿、果蒂凹陷程度大、颜色深且均匀、果形饱满 [17] - 食用注意:需冷藏,樱桃核含氰苷,国产樱桃性价比更高 [18] 芒果 - 热量35~52千卡/100克,血糖生成指数55 [21] - 类胡萝卜素含量897~2080微克/100克,有助于护眼 [21] - 维生素C含量14~23毫克/100克,高于苹果、梨 [21] - 选果技巧:两头尖中间胖、颜色金黄或橙黄、有浓郁果香、果蒂有弹性 [22][23][24] - 食用注意:不能冷藏,可能引起过敏 [25][26] 桑葚 - 花青素含量14~347毫克/100克,维生素C含量36.4毫克/100克,抗氧化能力强 [29] - 膳食纤维含量4.1克/100克,显著高于苹果、梨、桃,有助于润肠通便 [30] - 选果技巧:颜色深紫色或紫黑发亮、果柄绿色、有果香 [31][32][33] - 食用注意:需冷藏,可用盐水泡去虫 [34][35] 杨梅 - 热量30千卡/100克,含糖量6.7克/100克,血糖生成指数22 [38] - 水分含量92%,花青素含量60.3~227.1毫克/100克,白藜芦醇含量156~2007微克/100克 [39][40] - 选果技巧:颜色深红至紫红、果刺圆润饱满、果形完整、果蒂绿色 [42][43][44][45] - 食用注意:需冷藏,清洗时褪色正常,可用盐水泡去虫 [46][47] 小番茄 - 热量25千卡/100克,含糖量5.8克/100克,血糖生成指数15 [51] - 维生素C含量33毫克/100克,番茄红素含量约2.9毫克/100克,抗氧化作用强 [52] - 选果技巧:颜色深红透亮、果柄翠绿色、软硬适中 [53][54][55] - 食用注意:需冷藏,生吃补充维生素C,熟吃补充番茄红素 [56][57]
专家:长期吃生冷食物和“苦夏减重”均不可取
中国新闻网· 2025-05-01 09:08
中医养生观点 - 脾胃"喜暖恶寒",长期食用冰淇淋、冷饮等生冷食物不可取,会导致消化不良、胃口变差、腹泻腹痛等症状 [1][3] - 西方人习惯生冷食物与其长期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及体质差异有关 [3] "苦夏"与健康 - "苦夏"是身体对炎热天气的不适状态,表现为倦怠、胃口差、腹痛烦躁,但并非疾病 [3] - 通过"苦夏"减重不可取,因长期胃口差会导致身体进入"饥荒状态",新陈代谢降低,反而引发营养不良和体重反弹 [3] 立夏养生建议 - 建议食用温热升发之品,如韭菜、香椿等时令蔬菜,或"姜丝陈皮山楂饮"以健脾温阳、化湿和胃 [4] - 夜间需注意腹部和双脚保暖,防止寒气侵袭,同时可通过揉按神阙穴、中脘穴调理脾胃 [4]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交易创新高,关注临床数据发布
华鑫证券· 2025-04-27 2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中国医药交易数量同比增加34%,交易总金额同比增加222%,超10亿美元交易11笔,全球占比近半,6笔上榜全球TOP10,中国创新药研发效率和质量提升,合作项目偏早期,2025年ASCO大会中国专家发言数量创新高 [3] - 痛风是全球性疾病,中国痛风负担重,患者年轻化,2020 - 2030年全球和中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数预计增加,现有痛风治疗药安全性不足,以URAT1为靶点新药多个进入临床阶段 [4] - ADC与双抗是大分子药物研发重要突破,阿斯利康Enhertu联合治疗方案改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PFS,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中期数据显示降低死亡风险潜力 [6] - 诺和诺德提交司美格鲁肽片剂减重申请,礼来口服小分子GLP - 1药物Orforglipron取得三期临床积极结果,中国企业在减重领域布局早、研发突破快且多方向出海 [8] - 4月部分原料药提价活跃,美国对部分中国原料药加税,短期影响企业收入,待关税明朗订单将恢复 [10] - 创新药国内政策环境向好,海外临床数据发布,对外授权高峰,维持医药行业“推荐”评级,给出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医药行情跟踪 - 行业一周涨跌幅:2025/4/18 - 2025/4/25,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1.16%,跑赢沪深300指数0.77个百分点,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幅排名第15位 [24] - 行业月度涨跌幅:2024/3/25 - 2025/4/25,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跌幅2.19%,跑赢沪深300指数1.51个百分点,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超额收益排名第9位 [29] - 子行业涨跌幅:最近一周医疗服务涨幅最大为3.38%,生物制品跌幅最大为0.93%;最近一月化学制药涨幅最大为5.31%,医疗服务跌幅最大为11.10% [34] - 医药板块个股周涨跌幅:2025/4/18 - 2025/4/25,涨幅最大的是舒泰神、亚盛医药 - B、荣昌生物 - B;跌幅最大的是爱博医疗、江苏吴中、凯利泰 [35] 医药板块走势与估值 - 走势:2025/3/25 - 2025/4/25跌幅2.19%,跑赢沪深300指数1.51个百分点;2025/1/25 - 2025/4/25涨幅3.58%,跑赢沪深300指数4.77个百分点;2024/10/25 - 2025/4/25跌幅4.56%,跑输沪深300指数0.95个百分点 [43] - 估值:医药生物行业指数当期PE(TTM)为30.67倍,低于近5年历史平均估值32.78倍 [48] 团队近期研究成果 - 深度报告:涉及血制品、吸入制剂、呼吸道检测、GLP - 1药物等多个领域及多家公司研究 [53] - 点评报告:对国药现代、新产业进行点评 [53] 行业重要政策和要闻 - 近期行业重要政策:国家卫健委等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 [55] - 近期行业要闻梳理:多家药企有产品进展,如赛诺菲Brivekimig研究达主要终点,迪哲医药将公布产品研究成果等 [56] - 周重要上市公司公告一览:多家公司公布年度报告,如药石科技、圣诺生物、盘龙药业等营收、利润有不同变化 [60]
减重期的“隐藏王者”食物!饱腹感强还能帮助改善代谢→
央视财经· 2025-04-25 13:01
文章核心观点 豆类是减重期的“隐藏王者”,掌握科学吃法能提供持久饱腹感、改善代谢,是天然减重助手 [1] 豆类食物的分类与营养 - 大豆类(黄豆、黑豆和青豆)富含优质蛋白、健康脂肪,优质蛋白含量35% - 40%,含人体必需氨基酸,赖氨酸丰富,含大豆异黄酮、卵磷脂等生物活性成分,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亚油酸占50%以上 [2] - 杂豆类(如红豆、绿豆、鹰嘴豆等)高碳水化合物、高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占比55% - 65%,含抗性淀粉和钾、镁等矿物质,低血糖生成指数助力血糖控制 [3] - 鲜豆类(如豌豆、荷兰豆、扁豆、四季豆等)水分多、维生素含量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助力抗氧化与消化,含水量相对较高,能量较干豆低 [3] 吃豆类食物的好处 - 大豆是植物蛋白之王,含大豆异黄酮可调节雌激素,对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女性友好 [4] - 杂豆类因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以主食形式参与膳食,是“减重小助手” [4] - 大豆类食物为素食者提供优质植物蛋白,发酵豆制品可提供维生素B12,纠正营养缺乏 [4] 食用豆类食物注意事项 - 痛风患者应选煮浆过滤后的豆腐及制品,因黄豆嘌呤含量较高 [5] - 扁豆类蔬菜烹饪时需充分煮熟煮透,避免中毒 [6] - 减重人群不要把“芥末青豆”“蒜香青豆”等油炸豆类零食当零嘴,这类零食脂肪含量高,还添加盐、糖等调味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