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技术
搜索文档
长相高萌,行动高能!“机器狼”战群技能大揭秘
央视新闻· 2025-10-11 13:27
机器人功能与应用 - 工业巡检机器狗具备侦察有毒有害气体的能力 [1] - 激光型机器狗搭载功率几百瓦的激光设备,可针对小型目标进行毁伤和引燃 [3] - 配备“大眼睛”的机器狗能发射抓捕网和震爆弹,用于快速遥控精准抓捕危险目标 [5] - 四足机器人已发展出车辆识别检测、有害气体检测、声光报警及核生化检测等多种功能 [7] 机器人续航与地形适应性 - 机器人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地形并实现自主充电,解决了续航问题 [9] 机器人通信与协同 - 机器人通过5G网络、电台、Wi-Fi等通信方式实现组网协同,可高效完成特殊任务 [11]
大摩:英伟达(NVDA.US)云资本支出份额持续提升,新AI应用“才刚刚起步”
智通财经· 2025-10-10 21:37
智通财经APP获悉,投资机构摩根士丹利近期与英伟达(NVDA.US)管理层举行会谈,会后梳理出多项核心要点,其中包括这家科技巨头在云资本 支出领域的市场份额正不断扩大。穆尔对英伟达维持"增持"评级,并将其目标价定为210美元。 以约瑟夫·穆尔(Joseph Moore)为首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致客户的报告中指出:"投资者当前主要关注需求端情况,而英伟达管理层对短期及长期 前景的信心持续增强。管理层表示,目前我们看到的需求增长,大部分源于云资本支出强劲增长趋势下的收入提升,主要体现为现有应用工作负 载中计算核心从CPU(中央处理器)向GPU(图形处理器)的迁移。这一增长趋势仍将持续,但具备广泛变革性的AI应用场景目前尚未真正落地。" 此外,穆尔提到,众多新AI应用领域才刚刚起步,其中医疗健康、法律服务、工业自动化等领域被视为"下一波重大增长浪潮"。 分析师补充道:"长期来看,机器人技术有望将这种自动化延伸至物理领域,且每个垂直领域都将涌现出新的模型品类。这一切都支撑着我们的观 点:到2030年日历年(CY2030),AI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至5万亿美元。这一数值高于我们当前的预测,但与'AI将对全球市场 ...
小鹏汽车人形机器人姿势生成专利公布
企查查· 2025-10-10 16:35
| 申请进度 | 摘要 法律状态 | 权利要求 | 说明书 | 附图 | | --- | --- | --- | --- | --- | | 基本信息 | | | | | | 申请号 | CN202510984486.5 | 申请日期 | 2025-07-16 | | | 申请公布号 | CN120755870A | 申请公布日 | 2025-10-10 | | | 授权公告号 | | 授权公告日 | | | | 优先权号 | . | 优先权日 | . | | | IPC分类号 | B25J9/16 | CPC分类号 | . | | | 专利类型 | 发明公布 | 受理局 | 中国 | | | 简单法律状态 | 审中 | 法律状态 | 公布 | |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张昀煜 | | | 申请人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岑村松岗大街8号 | | | | | 代理机构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贺秋 | |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人形机器人的姿势生成方法、装置、机器 人、介质及产品"专利公布。企查查 ...
特斯拉利润目标难如登天,马斯克为何还能“躺”拿天价薪酬
环球网资讯· 2025-10-10 11:50
薪酬方案核心特点 - 薪酬方案为企业史上规模最大的高管薪酬方案,设定了高标准的绩效目标 [1] - 方案设计允许马斯克在未达成大部分高难度目标的情况下,仍可能获得巨额财富 [1] - 马斯克仅需达成一些相对容易的目标,就能获得超过500亿美元的收入 [3] 绩效目标分析 - 汽车销售目标被指极易实现,三个产品开发目标表述模糊,存在多种解释空间 [3] - 对FSD自动驾驶软件和机器人出租车的要求并不严格,人形机器人目标定义也较为宽泛 [3] - 最难达成的目标是利润目标,要求公司EBITDA达到500亿美元至4000亿美元,而公司2024年利润仅为166亿美元 [4] - 薪酬结构允许马斯克在未达成利润目标时获得巨额薪酬,每个目标与市值增长结合都提供相同的1%股票报酬 [4] 潜在收益机制 - 仅达成两个简单目标并伴随股票适度增长,马斯克就能收获260亿美元,远超多位知名企业CEO的职业生涯总收入 [3] - 实现相对容易的汽车销量和FSD软件订阅目标所获报酬,与将利润提升五倍至800亿美元所获报酬完全相同 [4]
ABB与软银签约拟54亿美元出售机器人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21:17
交易概述 - ABB签署协议将其机器人业务单元出售给软银集团,企业估值为53.75亿美元,交易预计于2026年中后期完成,不再推进该业务的独立上市计划[1] - 交易完成后,本次剥离预计将产生约24亿美元的非运营性税前账面收益,扣除交易成本后的预期净现金收益约为53亿美元[2] - 与本次剥离相关的成本预计约2亿美元,其中约半数已计入2025年财务指引,本地业务拆分相关的现金税费支出估计在4亿至5亿美元区间[2] 交易战略意义 - 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表示,公司的下一个战略前沿是物理AI,旨在实现超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1] - ABB集团董事长傅赛表示,该报价反映了机器人业务部门的长期实力,并将为ABB股东创造即时价值,ABB未来将继续聚焦在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领先地位[1] - ABB首席执行官马腾认为,机器人部门与软银机器人业务结合,将共同塑造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新时代,结合双方技术优势巩固行业领导地位[2] 业务与财务影响 - ABB机器人业务单元2024年销售收入为23亿美元,约占ABB集团总收入的7%,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率为12.1%[3] - 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机器人业务部门将被列为“非持续经营”项目,机械自动化业务单元将并入过程自动化事业部[2] - ABB将遵循既定的资本配置原则使用本次交易所得资金[1] 公司背景与行业趋势 - ABB拥有140余年历史,全球员工约11万名,是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全球技术领导企业[3] - ABB机器人业务作为行业领军者,拥有约7000名员工,处于自动化长期发展趋势的核心[3] - 软银近期在AI领域频频布局,包括与OpenAI和甲骨文宣布总投资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AI项目,以及每年投入30亿美元与OpenAI合作开发企业级AI服务[3]
金牌家居:公司间接参股深圳市不停科技有限公司1.01%的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18:13
公司投资动态 - 公司通过深圳市德韬汇鑫天使投资合伙企业间接参股深圳市不停科技有限公司1.01%的股权 [1] - 该合伙型基金由公司与深圳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深圳中海资本等共同投资设立于2022年6月 [1] - 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为深圳市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智能家居、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 [1] 被投资公司业务 - 深圳市不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为餐饮行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的企业 [1]
DroneTech Dubai开幕!低空经济出海驶入快车道
经济观察网· 2025-10-09 17:32
尽管低空经济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政策法规方面,需形成跨部门协同的机制并解决现存法律法规的滞后问题;基础设施方面,低空飞行所 需的"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建设不足;技术创新方面,低空航空器在飞控、传感器、动力 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上还存在"卡脖子"现象;而这一切一切现实问题,在中国均能找到方案。 中国无人机企业的这次迪拜之行,只是"全球巡航"的一个缩影。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 低空经济的技术、产品与服务正加速走向世界、惠及世界。 据了解,DroneTech Duba由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谢赫· 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殿 下授权主办。 中东市场对深圳无人机企业有着巨大吸引力。据预测,中东无人机市场未来五年将保持20%年增长率, 2027年规模有望突破10亿美元。这一增长由三大动能驱动:基建升级需求、政策强力赋能以及场景持续 扩容。 阿联酋正以国家级战略重塑经济未来,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机器人技术提升生产力,并通过哈利法 港等基础设施项目强化区域经济枢纽地位。 去年底,美团无人机获得迪拜民航局颁发的BVLOS无人机配送商业运营资质证书,旗下Keeta Drone在 ...
麦捷科技(300319.SZ):联合实验室当前正在攻克下一代灵巧手的微型驱动关节核心技术
格隆汇· 2025-10-09 15:14
公司技术研发进展 - 联合实验室正攻克下一代灵巧手的微型驱动关节核心技术 [1] - 针对仿生灵巧手进行多应用场景的设计与加工 [1] - 公司依托在电子元器件领域的技术积累,聚焦核心模块技术突破 [1] 产品应用与市场定位 - 产品目标为适配机器人关节电机控制等场景 [1] - 公司争取成为机器人相关领域的重要供应商 [1]
一图解码:广和通即将登港,“A+H”双融资平台只差临门一脚
搜狐财经· 2025-10-09 11:22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10月5日更新聆讯后招股书 即将在港股主板上市 [3][4]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是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 产品包括数传模组 智能模组及AI模组 [3] - 公司以模组产品为基础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包括端侧AI解决方案 机器人解决方案及其他解决方案 [3][5] - 产品及解决方案应用场景广泛 包括汽车电子 智慧家庭 消费电子及智慧零售 [3][5][6]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计 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 [3][6] - 在全球无线通信模组市场中 公司在多个下游应用场景的市场份额排名领先 汽车电子方面排名全球前列 智慧家庭方面排名全球前列 消费电子方面排名全球前列 [6][7] - 公司专注于高价值 高增长的中高端市场 2024年模组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在中国同行业主要企业中排名前列 [7]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4个月 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约24.8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约21.2% [3][8]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4个月 公司净利润约1.60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约31.3% [3][8][9] - 2022年度 2023年度 2024年度收入分别为52.03亿元 56.52亿元 69.71亿元人民币 [8] - 2022年度 2023年度 2024年度净利润分别为2.33亿元 3.65亿元 5.65亿元人民币 [8][9] - 毛利率方面 2022年度为18.2% 2023年度为20.5% 2024年度为21.0% 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4个月为17.7% [9] 技术实力与产品发展 - 公司在从3G到5G的无线通信技术迭代过程中不断取得突破 是国内最早推出3G自主品牌产品的企业之一 在4G及5G时代已成为全球行业领先企业 [6]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4个月 5G模组产品销售收入占同期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的50%以上 [6] 全球化布局 - 截至2025年9月17日 公司的模组产品及解决方案销售至34个国家和地区 [7] - 2024年及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4个月 公司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分别达约60% [7] 募资用途 - 计划将募资净额用于研发 主要包括与AI技术及机器人技术相关的技术创新及产品开发 [4] - 未来五年分配用于在中国深圳建设制造设施 主要用于生产模组产品及作为公司解决方案一部分的终端产品 [4] - 部分募资用于偿还若干计息银行借款 [4] - 部分募资用于战略投资及/或收购 计划专注于无线通信 人工智能 机器人及其他与其业务互补或协同的领域的公司 [4][5] - 部分募资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4][5]
当机器人拥有一双巧手,世界将会怎样?
36氪· 2025-10-09 11:17
行业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核心瓶颈与关键突破点在于灵巧手的硬件设计,其是实现从演示走向实用、完成精细操作任务的分水岭 [1] -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真正实现落地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预计长期占人形机器人全成本比重的20%-30% [2] - 行业技术路线尚未统一,呈现“百家争鸣”局面,未来几年将是灵巧手从“技术验证”迈向“场景深耕”的关键阶段 [2][1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机器人灵巧手市场规模为1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30亿美元 [11] 关键技术构成 - 驱动方式是灵巧手的“肌肉”,主流选择为电机驱动,具备体积小、响应快、控制方便等优势 [5] - 空心杯电机是当前灵巧手电驱方案的主要选择,直径可小至3-4mm,能量利用率达75%-90% [6] - 传动系统是灵巧手的“韧带与骨骼”,最主流的方式是腱绳传动及“腱绳+”复合传动方案 [7] - 传感器是灵巧手的“皮肤”和“神经系统”,分为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如触觉传感器),协同实现与物理世界的交互 [9] 主要市场参与者 - 市场参与者可分为三类:“本体自研派”(如宇树、智元、优必选)向下游整机厂布局,强调灵巧手与整机的深度耦合 [11] - “垂直新势力”(如灵心巧手、灵巧智能)专注灵巧手单品研发,在细分领域形成技术壁垒 [12] - “跨界入局者”(如速腾聚创、雷赛智能)凭借上游零部件技术积累,横向切入市场提供高性价比产品或模组 [12] 行业发展趋势 - 自由度持续提升,主流产品已从早期6个左右普遍提升至12-20个,甚至出现42个自由度的产品(如灵心巧手Linker Hand L30科研版) [13] - 轻量化、微型化成为主要创新方向,多家企业产品重量已控制在1公斤以内 [14] - 智能化是亟待攻克的难题,企业正通过强化学习、建设数据工厂、应用端到端大模型等方式推动发展 [16] 应用场景拓展 - 工业制造领域实现“柔性智造”,如在新能源电池组装中压力误差不超过2牛顿 [17] - 医疗康复领域应用于手术(精度达0.1毫米)、康复训练及仿生假肢 [17] - 生活服务领域进入居家养老、餐饮酒店等场景,完成穿衣、喂食、冲泡咖啡等任务 [18] - 高危场景如排爆、地震救援中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