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竞争中练就真本事 新能源产业锻造硬核实力
人民网· 2025-11-07 15:38
绿色发展政策与规划 - "十四五"时期将绿色发展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发展和保护协同并进 [1][5] - "十五五"时期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2] - 已搭建坚实的生态文明制度框架,包括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以严格的要求守住生态底线 [4] 新能源产业发展与成就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一,一半以上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行驶 [2][3] - 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突破16.9亿千瓦,达到"十三五"时期末3倍以上 [2] - 全社会消费的每3度电中就有1度是绿电 [2] - 风电光伏产品出口在"十四五"期间累计为全球减少约41亿吨碳排放 [2] - 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与新能源产业链,并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2][3] 绿色产业与外贸增长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成为外贸增长新引擎,在国际市场凭借技术与成本优势占据重要份额 [2][4] - 已培育6400多家国家级绿色工厂,节能降碳成效显著 [3] - 制定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和绿色技术推广目录,推进"两新"政策,带动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 [3] 能源结构转型 - 2024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升至19.8%,煤炭消费占比持续下降,经济发展的"含绿量"不断提升 [4] -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一方面严格环境准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另一方面大力培育绿色新动能 [4]
沪农商行三季报:以高分红与特色深耕交出差异化答卷
证券日报网· 2025-11-07 14:52
核心观点 - 在银行业整体面临息差收窄、盈利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沪农商行通过差异化战略实现稳健增长,为区域性银行转型提供了样本 [1] 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8.31亿元,归母净利润105.67亿元,同比增长0.78% [2] - 集团资产总额15580.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2%,负债总额14278.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0% [2] - 盈利结构优化,非利息净收入53.70亿元,同比增长2.24% [2] - 成本收入比为27.16%,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1.5个百分点 [4]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49%,一级资本充足率14.52%,资本充足率16.87% [3] 分红政策 - 实施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每股派现0.241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3.24亿元,中期分红比例达33.14% [2] - 自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达188.44亿元,为IPO募集资金总额的2.20倍,分红比例稳定在30%以上 [3]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0.97%,自上市以来始终保持在1%以内 [3] 业务发展 - 对公存款余额5196.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1% [4] - 零售金融资产(AUM)余额8414.24亿元,增长5.80%,个人客户数2617.19万户,增幅5.82% [5]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11.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9%,普惠小微贷款户数5.84万户,较上年末增加0.64万户 [5] - 涉农贷款余额651.54亿元,普惠涉农贷款余额150.87亿元 [5] 战略布局 - 在科技金融领域培育库内企业1175家,其中超250家为上市及拟上市企业,推出“星箭贷”“智驾贷”等专属产品 [5] - 深入社区服务养老客群,通过“心家园”1033家服务站和社保主题银行构建线下服务体系,设立120余个老年大学教学点,开展特色活动超5000场 [6] - 聚焦普惠金融、科创赋能、绿色发展等关键方向,致力于打造兼具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可持续金融模式 [7]
石河子在沪发布绿色发展蓝图 268.93亿签约项目激活新质生产力
新华财经· 2025-11-07 13:37
据悉,八师石河子市已形成坚实的产业基础——人口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的1/5, 经济总量与工业产值分别占兵团的1/4和1/2,依托3个国家级园区构建起碳基、硅基、铝基、能源、纺 织服装、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的六大产业集群。2023年启动能源与产业"双线"绿色转型以来,八师石 河子市坚持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推动能源产业、碳硅铝基新材料、交通物流、绿色农业、现代服务业等 多领域协同发展,构建起耦合协同、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独立电网全面建成"源网荷储"一体化 体系,光伏装机三年增长4倍,突破4.3GW,新能源发电占比超过10%;天域航通"鸿雁"无人机海外订 单突破10亿元,觉物科技自走式机器人服务农田超70万亩。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精准助力130家科技企业 纾困增效。如今,八师石河子市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战略支点",在科技创新与能源 发展领域展现出强劲实力。 本次发布会上,八师石河子市集中推介了煤炭与棉秆高值化利用、新型电力系统、低空经济、AI+算电 协同、低碳园区等七大领域七大重点领域的发展成果与规划,全方位展现城市产业创新活力。其中,天 业集团详细介绍了煤和棉秆高值化利用的新途径 ...
首钢园区将引入优质再生水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7 12:46
为此,引水工程将从五里坨再生水厂引接输水管道,将再生水引入首钢园北区,为秀池、群明湖补充优 质水源。项目将充分利用既有工业旧管,以减少开挖作业,降低对环境扰动,节约投资成本。工程建成 后,将有助于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缓解园区水资源紧缺矛盾,同时有效回补地下水,提升水安全保障 能力,助推"两园一河"区域绿色发展。 本报讯(记者 孙云柯)近日,首钢水系再生水引入工程开工建设。该项目拟新建3.21公里输水管线,自 五里坨再生水厂引接输水管道,利用原首钢工业引水管,向东南铺设至首钢园北区,分别为秀池、群明 湖补充再生水。项目预计2026年下半年完工。 保障首钢园水源稳定,增强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是首钢地区绿色转型发展的有力保障。然而,首钢园 区秀池、群明湖景观水源单一,调节能力不足。同时,由于再生水管网尚未完善,五里坨再生水厂优质 再生水也未得到最大程度有效利用。 ...
进博全球参展商热议中国“十五五”:世界新机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07 10:25
公司对中国“十五五”规划的看法 - 医科达公司认为规划传递出创新融合与全球协作信号 是巨大的双赢机会 其参展产品全部实现中国造并已出口到120多个国家 [3] - 康菲石油公司关注规划中的绿色发展 认为能提供很多合作机会 [5] - 阿法拉伐集团视中国为最大市场 认为规划中诸多要素令人振奋 不仅体现在国内发展层面 更展现国际视野 将为公司创造新机遇 [7] - 资生堂公司看到中国大力提振消费和发展银发经济的机遇 计划支持打造银发社区并将新技术定制化引入中国 [7] - 阿斯利康公司对中国增长和前景充满信心 认为中国拥有完备制造业产业体系 在中国加大投资不仅为了中国也为了全球 [9] - 达能公司指出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技术改造升级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为其持续投资和深耕中国增添信心和动力 促使公司不断扩大产能 [9] 行业机遇领域 - 绿色发展领域被能源企业视为提供合作机会的重点 [5] - 银发经济和运动健康被视为中国市场的未来机遇 [7] - 新消费场景和智能制造是与会嘉宾的共识性机遇 [7] - 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向科技经济转型 将为世界各国带来新的合作机遇 [11]
共享美丽中国建设的“绿色密码”
人民日报· 2025-11-07 09:33
文章核心观点 -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 中国规划强调国际合作和绿色发展 为寻求包容 可持续和自主发展道路的国家提供机遇 [1][4] - 中国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 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注入强劲动力 [1] -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 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3] 政策与战略方向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建设美丽中国 [1] - 十四五规划建议中“绿色”一词出现多达20次 [1] - “十五五”时期主要目标之一是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4] -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 协同推进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 [4] 生态环境改善成果 -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 [3]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 [3] - 陕西榆林860万亩毛乌素沙漠得到全面治理 [2] -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筑起3000多公里阻沙防护带 [2] 可再生能源与绿色产业 - 构建起全球最大 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3]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比“十三五”末增长5倍多 [3] - 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98.4% [3] 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 - 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建设 [4] - 提供并动员超过1770亿元项目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4] - 全面有效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 [4] - 中国获得“地球卫士奖”“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际湿地城市”等全球性荣誉 [2]
第八届进博会丨以开放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从虹桥论坛看绿色发展
新华社· 2025-11-07 08:43
论坛核心观点 - 中外嘉宾聚焦以开放合作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1] - 绿色革命正成为全球共识,能源转型、低碳产业、绿色金融正在重塑全球产业与技术格局 [2] 新型储能发展 - 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新型储能在中国快速发展,截至2025年9月底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1] - 新型储能成为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的重要力量 [1] - 中国储能企业依托先进技术和供应链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1] 国际合作与战略 - 中国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支持高质量“引进来”,鼓励外企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1] - 中国支持高水平“走出去”,引导本国企业与东道国共生共赢 [1] - 中国应将自身的绿色发展经验、技术与产业推向全球,特别是在全球南方国家形成可持续的产业集群 [2] - 应增进与发达国家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合作空间,加强技术交流与标准协同 [2] 绿色贸易挑战与机遇 - 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与绿色产业的巨大市场潜力正催生强劲的贸易需求 [1] - 各国绿色标准碎片化等问题形成新的贸易壁垒,阻碍全球绿色转型发展进程 [2] - 全球绿色贸易规则的碎片化趋势令人担忧,单边措施易演变为新型贸易壁垒,增加贸易成本与不确定性 [2] - 开放的市场、清晰的规则比壁垒更能带来共同繁荣,应坚持技术开放,打造国际互联互通的数据交互平台 [2]
快递业“反内卷”成效渐显 全国22省快递价格上调
财经网· 2025-11-07 08:28
行业价格调整 - 全国已有22个省上调快递价格,覆盖华东、华中地区及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四川、西藏等华北、东北、西南地区 [1] - 内蒙古、吉林、重庆、云南、广西、海南、陕西、宁夏、青海等省份尚未进行价格调整 [1] - 三季度快递平均价格企稳回升,较二季度增长0.5%,呈现逐月增长趋势 [1] 政策监管导向 - 行业主管部门召开座谈会,重点治理“内卷式”竞争以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后续将深化“反内卷”工作,推动形成良性循环,共同做大市场规模 [1] - 下一步工作重点包括提升服务品质、保障用户权益、解决农村投递难题,并反对“内卷式”竞争,推进差异化竞争 [1] 科技创新与应用 - 寄递企业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持续提升,末端智能化装备加速落地 [2] - 无人机寄递试点范围扩大,无人车末端投递逐步规模化,有效提升服务效率 [2] - 行业通过服务场景化、产品定制化、技术智能化构建多元寄递体系,并借助智能前置仓、个性化投递强化服务响应能力 [2] 农村与末端网络建设 - 农村地区邮政快递服务网络不断延伸,设施持续完善 [2] - 78%的建制村已建成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进村“最后一公里”和出村“最先一公里”更加畅通 [2]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性 - 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推进成效显著,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5% [2] - 智能装箱技术大幅减少包装耗材,269个产品通过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 [2] - 全行业基本实现电子运单全覆盖,绿色园区、分拨中心和网点建设加快推进 [2]
第八届进博会|中欧企业联盟在进博会上迎来新成员
新华社· 2025-11-07 07:30
中欧经贸合作平台与规模 - 中欧企业家大会是进博会官方配套活动,成为深化中欧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近800家中欧企业代表参加[1] - 中欧企业联盟成员数量从2021年成立时的52家拓展至120家,其中包括50家世界500强企业[1] - 2024年中欧货物贸易额超过7800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贸易额继续保持4.3%的较快增速[2] 中欧双边投资与产业合作 - 中欧双向投资存量接近2600亿美元,双方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2] - 中国与西班牙、丹麦、匈牙利等10多个欧洲国家的双边贸易实现快速增长[2] - 可再生能源、动力电池、生物制药成为中欧投资新增长点[2] 企业合作与创新方向 - 吉利控股集团在瑞典、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地建立了造型设计和工程研发中心[2] - 西门子公司表示人工智能等技术是未来与中国企业合作的重要方向[2] - 工商银行依托欧洲12国分支机构网络,为吉利在欧洲的本地化产业链构建提供金融支持[3] 金融合作纽带作用 - 金融作为中欧合作重要纽带,可在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行业标准互认等方面释放合作潜能[3] - 工商银行作为中欧企业联盟主席单位,在跨境结算、债权及股权融资等领域提供全方位支持[3]
丁薛祥出席贝伦气候峰会并致辞
新华社· 2025-11-07 06:31
中国气候治理立场与成就 - 中国落实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已取得显著成效 并首次提出覆盖全经济范围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绝对量减排目标 [1]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未来5年规划 强调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1] - 中国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 [1] 全球气候治理合作建议 - 把握正确方向 统筹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目标 协同推进民生改善和气候治理 [2] - 落实气候行动需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发达国家应落实率先减排义务并兑现出资承诺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能力建设支持 [2] - 深化开放合作 加强绿色技术和产业国际协作 确保优质绿色产品自由流通以满足全球可持续发展需求 [2] 国际合作与多边主义 - 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 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 [3] - 联合国秘书长肯定中国是全球气候治理关键引领者及世界和平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 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 [3] - 中国愿加强热带雨林保护合作 近年来中国热带雨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