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
搜索文档
AI驱动体验升级 消费走向理性多元
中国证券报· 2025-11-12 04:10
2025年"双十一"大促正如火如荼进行,各大电商平台围绕用户体验展开激烈竞争。从已披露的阶段性成 绩单来看,淘宝天猫首小时80个品牌成交破亿,京东AP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24.7%,抖音电商超4.1万 商家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500%,飞猪旅游度假商品销量突破160万件,展现出消费市场的活跃态势。 在整体消费持续复苏的背景下,今年"双十一"呈现出"理性囤货、体验为王、场景多元"的显著特征。平 台的竞争焦点已不再局限于成交额的比拼,而是转向用户留存、商家赋能、技术落地等综合能力的较 量。 技术驱动体验升级 如果说低价是今年"双十一"的表象,那么技术与服务的升级则构成了更深层次的竞争维度。各大平台纷 纷将AI技术和即时零售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力求在用户体验上建立差异化优势。 从AI全面赋能到即时零售爆发,从跨境消费火热到国潮品类走俏,"双十一"正从单纯的购物节,演进为 观察中国消费市场结构变化与增长动力的重要窗口。 ● 本报记者 杨梓岩 多平台成交亮眼 今年"双十一",各大平台不约而同地回归"简单直接"的优惠策略。淘宝天猫延续"全场直降玩法,不 用'做数学'";抖音电商推出"立减折扣""一件直降""消费券"等优惠活 ...
从工具变“数字伙伴” AI可穿戴设备“开挂”
北京青年报· 2025-11-12 03:03
行业演变与市场前景 - 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1798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突破9952亿美元 [5] - 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2024年规模约为99.99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229.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4.3% [5] - 智能穿戴设备从早期实验探索阶段演变至多元形态,应用场景从基础健康监测延伸到效率管理、情绪陪伴与智慧生活 [4] - 2025年被称为AI眼镜爆发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中国市场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145.5% [9] 用户需求转变 - 用户核心需求从“运动计步”转向“健康改善”,2023年用户对健康改善的关注度已从2016年的0%上升到50% [6] - 用户对外观和社交分享的需求从2016年的0.8%增长到2023年的31%,而对计步的关注度则从94.5%下降到65.9% [6] - 续航不足是用户最核心痛点,超过七成用户希望设备能实现7天以上连续佩戴,电池续航问题导致的用户放弃率达21.4% [6] 智能眼镜发展 - AI眼镜形成两大阵营:以百度、BOLON等厂商为代表的“穿在脸上的运动相机”,主打解放双手的第一视角记录 [7];以及以阿里巴巴、影目、联想等厂商为代表的带显示功能产品,力求打造“随身超级助理”,实现导航、翻译、办公等复杂操作 [8] - 夸克AI眼镜深度融合阿里生态,内置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无缝对接高德、支付宝、淘宝 [8] - 影目INMOGO3定位为“AR+AI”多模态眼镜,强化AI交互能力,支持77种语言翻译 [8] - 全球智能眼镜供应链中超过80%的厂商来自中国,在摄像头、光波导到整机组装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全球市占率均超过50% [9] 智能戒指创新 - 智能戒指在佩戴体验、续航方面相比手表有显著优势,重量在3到6克之间,续航可达7到14天,且传感器能捕捉更精准的心率、血氧、体温数据 [10] - 芬兰企业Oura Health推出的Oura戒指过去一年售出约300万枚 [11] - 中国品牌RingConn主打“睡眠呼吸暂停监测”功能,宣称已通过临床数据验证 [11] - 三星Galaxy Ring配套应用能借助AI生成具象建议,如当深睡下降时提示“建议睡前减少咖啡因” [11] 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穿戴设备将朝着“生态枢纽”方向发展,与手机、汽车、智能家居实现深度联动 [6] - AI技术持续赋能,推动设备从“被动记录”全面转向“主动服务” [6] - 华为正在研发一款具备可拆卸智能指环控制的AR/VR眼镜系统,实现“一物两用” [12]
双11战报:京东成交额再创新高,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增近60%
华尔街见闻· 2025-11-12 02:53
京东双11业绩表现 - 截至11月11日23时59分,成交额再创历史新高,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增长近60% [1] - 手机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倍,AI平板成交额同比增长200%,大屏AI手机增长150% [5] - 家电家居闪电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50%,送装一体服务订单量增长超90% [5] - 日百和服饰品类中近500个细分品类成交额增长超100%,京东超市超3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 [5] - 创新业态增长强劲,京东外卖TOP300餐饮品牌日均订单量较上线首月增长13倍,京东旅行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近8倍,机票订单增长6.3倍,京东家政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 [5] - 线上线下联动显著,京东3C数码门店数突破4200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京东养车到店服务订单增长超2倍,京东七鲜超市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180% [5] - 超2000个家电家居品牌、近2000个服饰美妆运动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 [6] - 京东健康超过2500个常备用药和慢病用药品牌、近100个营养保健细分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 [6] - 企业采购业务活跃,交通、能源、制造等多个行业采购额实现翻倍增长,京东工业五金城自营入仓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00% [6] 小米双11业绩表现 - 截至11月11日23:59:59,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突破290亿元 [2] - 截至11月10日23:59:59,扫地机品类和摄像机品类全渠道累计销售额均突破2亿元,空气净化器、移动电源、音箱、路由器、照明、晒衣机等品类全渠道累计销售额均突破1亿元 [2] 天猫双11业绩与特征 - 10月20日晚开售首小时,80个品牌成交破亿元,30516个品牌成交翻倍 [4] - 10月9日至11月3日的第一周期,天猫家电家居成交份额占47.9%,成交增速达12.5% [4] - 家电等国补核心品类增长超30%,超3700个品类、9000个品牌商家、50万款品牌商品参与国补 [4] - 家装品类成交同比高双位数增长,源氏木语、林氏家居、九牧、喜临门、全友、顾家等品牌成交破亿 [8] AI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京东基于JoyAI的智能体系深度融入供应链,超3万个智能体高效运转 [4] - JoyAI大模型已在超1800个场景中应用,调用量较618增长4倍 [7] - 京东数字人JoyStreamer服务超4万品牌,成本为真人1/10,带货效果超越80%真人主播,双11期间带动销售超23亿元 [7] - 智能客服累计咨询量超42亿次,满意度达80% [7] - 采销直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50%,用户总观看时长同比增长3倍 [7] - 天猫AI美工月均生成2亿张图片、500万个视频,商品点击率提升10% [7] - AI数据分析累计生成超1000万份报告,获85%商家好评 [7] - AI"智惠引擎"发券转化率相比以往提升15% [7] 供应链与物流效率 - 京东库存周转天数下降至30.9天,降幅超20% [6] - 95%自营订单、87%乡镇和街道可24小时内送达,新疆、西藏等地45.5%订单实现次日达,次日达水平较行业高出42% [6] - 超脑大模型2.0累计调用19亿次,24座智狼仓实现全球规模最大部署,物流自动化覆盖率超95%,近百座城市享"分钟级"送达 [6] - 智慧员工大模型覆盖全国近10000站点,让一线员工提效10% [6] 近场电商与跨境业务 - 淘宝闪购在全国270座城市的夜宵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超市便利店订单增长670% [8] - 40万家品牌门店接入闪购服务,3C数码、个护、服饰等行业品牌在淘宝闪购成交增长超290% [8] - 天猫家居行业超1200家品牌线下门店开通淘宝闪购,开门红期间日均订单量环比增长680%,GMV环比增长740% [8] - 京东全球购超1500个进口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倍,国家馆频道成交额实现环比12倍增长 [8] - 京东全球售官方直邮覆盖全球36个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等地成交额与订单量均实现同比超100%增长 [8] - 跨境包邮服务升级覆盖的13个国家,成交额同比增长突破300%,平台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400% [8] 行业趋势与消费特征 - 双11特征从价格战转向效率竞争,AI技术全面落地,近场电商加速渗透 [4] - 国补与双11叠加释放消费潜力,优惠力度达全年最大 [4] - "家场景"消费结构由新房整装变为现居房升级焕新,年轻人对智能、悦己及品质生活的追求驱动品类创新升级 [8]
2025进博会盛大启幕,海鼎携AI产品共筑全球零售互动桥梁
搜狐财经· 2025-11-12 01:10
进博会现场,海鼎AI产品经理对海鼎智能平台的强大能力进行了全面演示,其清晰流畅的讲解与直观 生动的展示,吸引了众多参会嘉宾的目光,引发了广泛关注。 11月5日-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上海盛大启幕,作为全球瞩目的盛会,进博会汇聚了来自 世界各地的顶尖科技与创新成果,成为各行业展示前沿实力、拓展国际合作的绝佳舞台。海鼎,作为商 业数智化领域的先锋力量,携一系列AI新产品与合作伙伴百联科创中心一起惊艳亮相进博会"创新孵化 专区" ,为全球零售行业的智能化变革注入全新动能。 此次进博会上,海鼎重点展示的海鼎智能平台(HAI)、AI巡检及智能补货三大解决方案 ,凝聚了海 鼎在AI技术研发与零售场景应用融合上的深厚功力,彰显出强大的创新实力与前瞻性布局。 海鼎智能平台(HAI Retail Intelligence Platform)作为海鼎数智经营的核心枢纽,集成了智能问数、 智能导购、智能检查等多种前沿功能,帮助零售企业实现了数据的有效治理、知识的沉淀和共享以及智 能能力与业务系统的深度融合, 为零售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智慧解决方案。进博会现场,海鼎产 品经理从三个零售企业常见的应用场景为大家详细展示了 ...
“双11”生态战升级:电商角力“远近一体”新舞台
证券日报· 2025-11-12 00:08
核心观点 - 中国电商行业竞争规则被改写,从传统价格战转向以即时零售、AI技术和全球市场为核心的生态竞争 [1] - 行业竞争焦点转向基于平台自身核心能力的生态协同,实现远场电商与近场服务的融合 [2] - 市场竞争升级为供应链、物流、技术、生态协同的全方位较量,将影响未来十年电商格局 [7] 即时零售生态竞争 - 电商平台竞争焦点转移至即时零售战场,竞逐分钟级送达的最后一公里 [1] - 阿里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实现飞猪、饿了么与淘天集团的统一作战,旨在打通远场电商与近场服务 [2] - 美团聚焦到店+到家核心本地商业,双11期间发放170万张免单券,试图以近场延伸远场逻辑巩固履约网络优势 [2] - 京东加码物流能力,首次全面启用超脑2.0系统结合狼族机器人军团,构建科技化物流网络 [3] - 即时零售规模预计2025年达1.4万亿元,未来5年复合增速为25%,分钟级履约重构消费者期待 [3] - 通过双11压力测试,即时零售有望成长为新的主流消费场景 [4] AI技术全面落地 - AI全面落地成为提升效率与体验的核心引擎 [1] - 2025年双11是第一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 [2] - 京东物流超脑2.0系统覆盖近百个应用场景,分拣效率提升显著,小件操作量日均减少650万次,一线作业员效率提升约10% [6] - 搭配狼族机器人军团实现仓储配送高度自动化,智狼机器人仓出库件量突破5000万件,入库效率提升6倍,出库拣选效率提升3倍,拣货准确率达99.99% [6] - 圆通推出智能路由系统,通过AI融合大数据和GIS地理信息计算最优路线 [6] 全球化拓展 - 淘宝天猫、Temu、TikTokShop等平台共同将双11推向全球,使中国双11升级为全球双11 [1] - 淘宝首次全面启动出海计划,投入10亿元营销补贴,在20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启动大促,在境外12个站点开通跨境包邮包退服务,目标助推10万商家海外成交翻倍 [6] - 京东全球销售业务覆盖千万级自营商品,在12个国家实现全品类包邮 [6] - 拼多多旗下Temu以八折、八五折优惠力度直面黑色星期五竞争 [6] - 双11正式从一个中国本土购物节升级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季 [7] 行业整体数据与特征 - 自10月9日2025年双11提前开启以来,截至11月7日,电商行业累计用户规模突破11亿 [1] - 今年双11呈现开始早、时间长、节点分散的特点 [1] - 传统远场电商用户和流量红利见顶,获客成本高昂,通过引入小时达甚至分钟达的闪购模式刺激增量消费 [3]
“双11”,逻辑变了!不用再做“数学题”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1-11 23:33
平台竞争策略与销售表现 - 淘宝天猫首小时80个品牌成交破亿元,超3万个品牌成交额翻倍,近1.9万个品牌首小时成交额超去年全天 [1][2] - 京东AP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24.7% [1] - 抖音电商超4.1万商家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500%,店播销售额破亿元商家数量同比增长900% [1][2] - 飞猪旅游度假商品销量突破160万件 [1] - 各大电商平台采用简单直接优惠策略,如淘宝天猫全场直降、抖音电商立减折扣,有效激发消费意愿 [2][3] 技术与服务升级 - 淘宝天猫将本届双11定位为首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通过AI技术优化流量分发效率,提升搜索相关性和推荐精准度 [4] - 京东JoyAI大模型在超1800个场景中规模化应用,调用量较618增长3.2倍,智能物流系统确保大量自营订单24小时内送达 [4] - 即时零售成为新焦点,淘宝闪购首次参与双11带动本地商户订单激增,京东生态内超市、旅行等业务快速增长 [4] - 抖音电商通过强化直播、搜索与商城的多场景协同拉动销售增长 [4] 消费趋势与结构变化 - 新消费势力崛起,天猫数百个新品牌在趋势品类中脱颖而出,部分新品牌成交破亿元,智能眼镜等新兴品类爆发式增长 [6] - 个性化消费需求突出,淘宝平台原创服饰成交额大幅增长,抖音电商非遗技艺铸铁锅等特色商品热销 [6] - 健康消费理念深化,新中式养生食品销售火爆,京东健康慢性病用药需求旺盛 [6] - 旅游消费多元化,邮轮等新兴旅游方式增长显著,小众旅游目的地受欢迎 [6] - 会员经济价值凸显,淘宝大会员体系展现强大消费力和忠诚度,推动电商运营向用户深度运营转变 [7]
“双11” 逻辑变了!不用再做“数学题”
中国证券报· 2025-11-11 23:10
平台竞争态势与业绩表现 - 淘宝天猫首小时80个品牌成交破亿元,超3万个品牌成交额翻倍,近1.9万个品牌首小时成交额超去年全天 [1][2] - 京东AP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24.7% [1] - 抖音电商超4.1万商家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500%,店播销售额破亿元商家数量同比增长900% [1][2] - 飞猪旅游度假商品销量突破160万件 [1] 促销策略与消费动能 - 各大电商平台回归简单直接优惠策略,如淘宝天猫全场直降、抖音电商立减折扣和一件直降,有效激发消费意愿 [2][3] - 促销方式趋同反映平台对消费者追求透明实惠心理的精准把握 [2] 技术赋能与服务升级 - 淘宝天猫将本届双11定位为首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AI技术优化了搜索相关性和推荐精准度等关键指标 [4] - 京东JoyAI大模型在超1800个场景中规模化应用,调用量较618增长3.2倍,智能物流系统确保大量自营订单24小时内送达 [4] - 即时零售成为竞争新焦点,淘宝闪购首次参与带动本地商户订单激增,京东生态内超市、旅行等业务快速增长 [4] 消费结构变化与新趋势 - 服务性消费爆发,飞猪平台旅游度假商品销量突破百万件,显示消费者囤货范畴从实物商品向服务体验扩展 [1][3] - 新消费势力崛起,天猫平台数百个新品牌在趋势品类中脱颖而出,部分新品牌成交破亿元,智能眼镜等新兴品类呈爆发式增长 [6] - 个性化消费需求突出,淘宝平台原创服饰成交额大幅增长,抖音电商非遗技艺铸铁锅等特色商品热销 [6] - 健康消费理念深化,新中式养生食品销售火爆搜索量成倍增长,京东健康慢性病用药需求旺盛 [6] - 旅游消费多元化,邮轮等新兴旅游方式增长显著,小众旅游目的地受欢迎 [6] 行业竞争维度演变 - 电商行业竞争从单一成交额比拼转向用户留存、商家赋能、技术落地等综合能力较量 [1][5] - 直播、内容种草与货架场景协同效应增强,推动平台构建更立体的生意场 [4] - 会员经济价值凸显,淘宝大会员体系展现出强大消费力和忠诚度,推动电商运营向用户深度运营转变 [7]
双11”,逻辑变了!不用再做“数学题
中国证券报· 2025-11-11 23:09
平台竞争策略与销售表现 - 淘宝天猫首小时80个品牌成交破亿元,超3万个品牌成交额翻倍,近1.9万个品牌首小时成交额超去年全天 [1][2] - 京东AP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24.7% [1] - 抖音电商超4.1万商家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500%,店播销售额破亿元商家数量同比增长900% [1][2] - 平台竞争焦点转向用户留存、商家赋能和技术落地等综合能力,促销策略普遍回归简单直接的优惠方式,如淘宝天猫全场直降、抖音电商立减折扣 [1][2] 技术与服务升级 - 淘宝天猫将本届活动定位为“首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AI技术优化了流量分发效率,在搜索相关性和推荐精准度等关键指标上实现显著提升 [4] - 京东JoyAI大模型在超1800个场景中规模化应用,调用量较“618”增长3.2倍,其智能物流系统确保大量自营订单24小时内送达 [4] - 即时零售成为竞争新焦点,淘宝闪购首次参与带动本地商户订单激增,京东生态内超市、旅行等业务快速增长 [4] - 抖音电商通过强化直播、搜索与商城的多场景协同拉动销售增长 [4] 消费趋势与结构变化 - 服务性消费爆发,飞猪平台旅游度假商品销量突破160万件,消费“囤货”范畴从实物商品向服务体验扩展 [1][3] - 新消费势力崛起,天猫数百个新品牌在趋势品类中成交破亿元,智能眼镜等新兴品类呈现爆发式增长 [6] - 个性化需求突出,淘宝平台原创服饰成交额大幅增长,抖音电商非遗技艺铸铁锅等特色商品热销 [6] - 健康消费理念深化,“新中式养生”食品销售火爆且搜索量成倍增长,京东健康慢性病用药需求旺盛 [6] - 旅游消费多元化,邮轮等新兴旅游方式及小众目的地受欢迎 [6] - 会员经济价值凸显,淘宝大会员体系展现出强大的消费力和忠诚度 [7]
进博会保险“扩圈”!头部险企联合多领域巨头构建产业链新生态
华夏时报· 2025-11-11 21:49
进博会作为战略平台 - 国内险企在第八届进博会上与海内外产业巨头扩建生态圈,参展规模创纪录 [2] - 保险企业积极寻求合作商机,从往届的“保驾护航”角色转变为积极扩大自身影响力和增加客户黏性 [3] - 进博会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公司借此引入国际经验并输出中国方案 [2] 养老金融战略升级 - 养老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是险企寻求产业链扩围的主要路径 [3] - 公司战略升级,将“大健康”升级为“大康养”战略,共同构建高品质康养生态 [2] - 未来五年养老险公司将锚定养老储备、投资和服务三大方向,构建“保险保障+健养服务+财富管理”的生态体系 [3] - 养老金融需打破行业壁垒,与康养产业深度交融,通过政策引导、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 [3] 医康养领域合作与创新 - 公司旗下子公司与美敦力达成深度合作,旨在打造创新数字医疗与传统专业医疗融合的行业典范 [4] - 合作将依托海量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医疗行业实现精准化与高效化发展,尤其在慢病管理与治疗的全生命周期中 [4] - 从养老金融到医康养市场,保险能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在进博会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4] 新能源车保险生态 - 保险业如何更好地服务中国新能源车出海备受关注,多方联合发布《组合驾驶辅助及有条件自动驾驶事故界定及数据协作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4] - 面对海外保险保障、服务保障、金融配套等短板,构建全链条服务网络至关重要 [5] - 保险在保障产业安全运行、完善风险管理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需积极探索海外布局为车企提供全链条风险保障与金融服务 [5] 保险科技与AI应用 - 保险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领域,成为AI技术渗透的关键场景 [6] - 发布的AI智能中枢平台基于多年积累的海量真实保险理赔数据及医药支付数据,累计服务近4亿用户 [6] - AI平台采用“数据智能-模型智能-决策智能”的三层递进式架构,形成从数据处理到价值输出的完整闭环,旨在为产品设计、营销推广和理赔运营等环节提供智能决策辅助 [7] - AI与数据的融合正重构行业底层逻辑,实现从精算定价的精准升级到风险管控的模式创新 [7] - 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AI模型能高效处理高维、非线性数据,实现从群体定价到个体画像的创新性突破 [8] - AI工具的价值体现在提升低效能、重复性演算工作的效率,以及帮助行业拓展突破认知边界 [8] - 随着“带病体保险”时代的临近,风险度量需要大量动态预测,AI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工具 [9]
自主品牌海外参展“急刹车”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11 19:49
自主品牌国际车展参与策略转变 - 2025年东京车展上,除比亚迪外,其他自主品牌集体缺席,导致展会略显冷清 [2] - 同期举行的名古屋国际汽车技术展上,中国企业如光庭信息虽有参与,但数量远少于慕尼黑车展等大型展会 [2] - 国际顶级车展热度减退,北美国际汽车展览会无企业记者会和新车发布,日内瓦国际车展在举办119年后于去年永久停办,2024年展会仅20家车企参展,其中自主品牌仅3家 [3] 区域性与特定性质展会受青睐 - 自主品牌转向青睐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车展,例如第46届曼谷国际车展上,26家大型参展商中自主品牌占据10席,展台面积占据整个场馆的半壁江山 [3] - 2025年印度尼西亚国际车展有超过10个自主品牌如小鹏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等亮相,参展中国车企数量超过日本 [3] - 除传统车展外,自主品牌及供应链企业积极参与科技类展会,如在2025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吉利、极氪、小鹏、长城等车企以及禾赛科技、黑芝麻智能等供应链企业展示智能座舱、AI、智能驾驶等技术 [7] 战略转变背后的原因 - 自主品牌对国际车展的态度从蜂拥而上转变为有所取舍,体现了出海战略从“广撒网”式全面铺开转向聚焦的“精耕细作” [5] - 日本汽车市场规模较小且成熟,中国现有车型因地理环境、道路设计等因素不适合日本消费者,专为日本市场开发新车型成本高且销量受限,因此许多自主品牌未出席东京车展 [6] - 东盟等新兴市场新能源汽车需求强劲,2025年1月至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包括菲律宾、泰国、印尼等国,菲律宾以15.34万辆的累计出口量排名第二,并以7.01万辆的同比增量成为增量最高国家 [6] - 在欧洲市场,自主品牌通过参加包括都灵车展在内的大小当地车展来加快出海步伐 [7] 营销策略的演进 - 自主品牌出海进入本地化生产、技术合作、品牌建设的关键阶段,营销需从“走出去”迈向“融进去” [8] - 鉴于国际车展参展成本高昂,投入产出比易失衡,公司需将目光转向成本更低、传播范围更广的线上营销渠道,利用互联网作为长效渗透机制 [8] - 实体车展影响力虽在下滑但仍有必要性,尤其是在东南亚等地区,购车属于家庭重大开支,消费者决策谨慎,线下参展非常必要 [9] - 在海外市场,公司不仅要在车展展示硬核产品,还需通过丰富活动向当地消费者传播品牌价值与文化,讲好故事以走进用户心中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