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搜索文档
前CFO炮轰「上市圈钱」,斑马智行IPO蒙阴影
凤凰网· 2025-08-27 16:42
公司概况与股权结构 - 斑马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估值达220亿元人民币[1] - 阿里巴巴持有公司44.72%股权 分拆后仍将保留30%以上持股[1] - 公司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发起设立于2015年[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合计25亿元 其中2024年收入8.24亿元同比下降5.5%[4] - 连续三年亏损总额26亿元 其中2022年亏损8.78亿元 2023年8.76亿元 2024年8.47亿元[4] - 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扩大至15.8亿元 主因无形资产减值损失18.4亿元[4] - 毛利率持续下滑 从2022年53.9%降至2023年46.4% 2024年进一步降至38.9%[5] - 研发投入持续超过营收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合计32.14亿元 占收入比例分别为137.9%/128.8%/118.9%[6] 业务结构 - 按2024年收入计算为中国最大软件为核心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2] -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贡献近九成收入 2024年占比83.4%[2][3] - 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2022年2.0%提升至2024年6.6%[3]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高位 2022-2024年分别为93.0%/89.9%/88.5%[7] - 上汽集团为最大客户 2022-2024年贡献收入占比54.7%/47.4%/38.8%[7] - 阿里巴巴为主要供应商 采购占比2022-2024年达53.5%/58.4%/50.5%[7]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头部车企加速自研智能座舱系统 第三方供应商市场空间被压缩[8] - 行业技术同质化趋势明显 被指"技术含量不高"[8] - 公司面临战略转型 重点发展AI业务并对传统操作系统资产进行减值[4] 管理层与融资情况 - 前CFO公开质疑公司发展前景 称"不看好业务发展"[9] - 2019年曾出现高管离职潮 涉及CEO/CTO/CFO等多位核心管理人员[9] - 依赖外部融资 2018年获16亿元首轮融资 2021年获四大股东联合增资30亿元[9] 上市募资用途 - 加强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10] - 扩大中国市场并拓展全球业务[10] - 支持收购扩张计划[10] - 补充营运资金[10]
阿里拟分拆斑马网络赴港IPO:股东上汽为最大客户,前三年亏损26亿
新浪财经· 2025-08-24 10:4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货商,按2024年收入计算排名第一,按解决方案搭载量计算同样排名第一[2] - 公司是中国仅有的两家全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的第三方供货商之一,也是唯一一家将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AI全栈端到端、车载平台服务三大智能汽车核心体验支柱无缝整合的企业[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在量产车中搭载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超过800万套[5] - 公司已与上汽、一汽、南北大众等车企合作,覆盖10余个汽车品牌、40多款车型,服务超过100万辆智能汽车[1] - 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公司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年搭载量从83.5万台提升至233.4万台,复合年增长率达到67.2%[5]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1.36亿元,同比下滑19%[2][5] - 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8.78亿元、8.76亿元和8.4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26亿元[2] - 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扩大到15.8亿元,同比扩大675%,主要由于出现18.4亿元的其他无形资产的减值损失[2]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53.9%、46.4%、38.9%,呈现逐年下降趋势[3]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及9.8亿元[4] 股东结构与客户关系 - 阿里巴巴通过上海赛为、浙江天猫、淘宝中国及杭州灏月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44.72%份额、控制40.17%的投票权[8][9] - 上汽通过上海赛为及嘉兴瑞佳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34.34%份额、控制37.16%的投票权[9] -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第一大客户均为上汽集团,来自上汽集团的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7%、47.4%、38.8%、47.8%[12] -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第一大供应商均为阿里巴巴,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3.5%、58.4%、50.5%、54.7%[12] - 公司自2024年12月27日起不再纳入阿里并表范围,但阿里巴巴完成分拆后仍将持有超过30%的股份[8][11] 上市计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于8月2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1] - IPO募资金额将用于加强研发投入、增加中国市场份额、拓展全球市场、支持业务收购及扩张计划,以及补充营运资金[1] - 分拆计划采用全球发售方式进行,涵盖香港公开发售与国际发售两个部分[11] - 根据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单,公司以220亿企业估值位列第331位[7]
斑马上市在即,遭原CFO吐槽上市圈钱:不看好公司业务、高管人品与行径
搜狐财经· 2025-08-22 21:12
夏莲吐槽的核心点:一是离开的原因是不看好公司发展。二是质疑斑马上市是圈钱,而自己离开是不想委曲求全,三是公开吐槽斑马的某些高管人品和行 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夏莲还表示自己离开时帮助一些投资在斑马的好朋友使其估值降低了50%。 原斑马CFO夏莲公开质疑斑马网络上市圈钱,鄙视某些高管的人品与行径 据媒体报道,8月21日,原斑马网络CFO夏莲在朋友圈发文点评阿里巴巴将把斑马分拆赴港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8月,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重组了斑马网络,其中阿里成为主要股东并掌握了控制权。而2020年,斑马网络与AliOS的战略重 组正式完成,董事会正式任命张春晖为联席CEO,成力、黄佑勇、夏莲、徐强、肖睿哲等AliOS创始成员纷纷加入斑马网络,出任CMO、COO、CFO等核 心管理角色。 夏莲在朋友圈发文点评斑马网络即将赴港上市,表达了对老东家的不满。 据悉,昨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拟分拆旗下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斑马网络已向港交所 提交上市申请,拟通过全球发售方式进行,包括香港公开发售及国际发售。 该公司于2024年12月27日起不再纳入阿里巴巴集团并 ...
IPO一周资讯|本周13家企业递表,其中7家拟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22 19:07
本周上市企业 - 农业B2B电商平台一亩田于8月19日纳斯达克IPO上市 发行501万股募集2054.1万美元 市值2.55亿美元 募资用于拓展线下农产品经纪服务网络及国际化业务[1] - 碳化硅衬底制造商天岳先进于8月20日港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4774.57万股募集20.44亿港元 市值206.36亿港元 产品应用于微波电子和电力电子领域[2] 本周递表企业(美国市场) - 英语教育机构蒙奇千里拟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160万股募资700万美元 在香港运营20家学习中心并授权38家中心 面向3至14岁学生提供英语课程[3] - 新能源科技公司EcoFusion拟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150万股募资600万美元 专注于太阳能光伏资产开发与运营[4] - 营销公司AM PM Group拟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150万股募资700万美元 提供活动管理及内容创作服务[5] - 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智慧物流拟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100万股募资500-600万美元 业务涵盖运输配送与现代仓储等一体化服务[6] - 香港券商浤博资本拟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140万股募资600万美元 持有香港证监会第1类及第6类牌照[7][8] - 软件开发服务商壹号箱店拟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150万股募资600-750万美元 提供定制化软件开发及硬件设备集成服务[9] - 消费品供应商爱购控股拟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200万股募资1000万美元 产品覆盖照明设备、家用电器及物联网消费产品 业务遍及全球多区域[10] 本周递表企业(香港市场) - 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星环科技递表港交所 提供大数据平台及AI运维平台等端到端解决方案 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11] - 精密智造科技公司立讯精密递表港交所 为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领域提供垂直一体化解决方案 服务超100家世界500强企业 中信证券/高盛/中金为联席保荐人[12] - 光伏电池片制造商英发睿能递表港交所 按2024年出货量为全球第三大N型TOPCon电池片制造商 市场份额14.7% 中信建投国际/华泰国际为联席保荐人[13] -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斑马智行递表港交所 提供系统级OS解决方案及AI全栈服务 德意志银行/中金/国泰君安国际为联席保荐人[14] - 人工智能PCB供应商胜宏科技递表港交所 按2025年Q1收入计为全球AI算力PCB市场份额第一 摩根大通/中信建投国际/广发证券为联席保荐人[15] - 生物制药公司天辰生物递表港交所 专注于过敏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研发 国金证券(香港)为独家保荐人[16] 本周聆讯企业 - 双登集团于8月18日至21日招股 拟发行5855.7万股募资8.5亿港元 预计8月26日港交所上市 专注于储能电池系统制造 中金/建银国际/华泰国际为联席保荐人[17] - 钨矿公司佳鑫国际通过港交所聆讯 拟发行1.098亿股募资10.88亿港元 预计8月28日上市 开发全球最大露天三氧化钨矿 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17]
阿里,大动作!分拆,赴港上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14:51
公司分拆上市计划 - 阿里巴巴拟分拆子公司斑马智行赴港上市,已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2][4] - 斑马智行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设立的互联网汽车基金投资成立,定位为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6] 财务与市场地位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8.24亿元,同期亏损及综合开支总额为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 [8] - 研发费用持续高企,2022-2024年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9.80亿元 [8] - 按2024年收入计算,斑马智行是中国最大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搭载量排名第一 [8] 股东结构与关联交易 - 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为控股股东,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合计持股比例分别为41.67%和32.90% [12] - 上汽集团为第一大客户,2022-2024年贡献收入占比分别为54.7%、47.4%、38.8% [12] - 阿里巴巴为第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分别为53.5%、58.4%、50.5% [13] 行业前景与募投方向 - 全球智能汽车销量预计从2024年5800万辆增至2030年8650万辆(CAGR 6.9%),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从1290亿元增至3274亿元(CAGR 16.8%) [16] - 募资用途包括研发强化技术领导地位、市场拓展(含全球化)、业务收购及营运资金补充 [15][16] - 行业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支持、乘用车增长、芯片性能提升及AI技术演进 [16]
新股前瞻|重投研发竞逐汽车智能化赛道,四维智联背靠大树好不好乘凉?
智通财经网· 2025-07-13 18:17
公司概况 - 四维智联是四维图新(002405 SZ)的参股公司 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在国内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十 市占率0 1% 全球以软件驱动的中国一级供应商中排名第三 舱泊一体解决方案服务量全国第二 [1] - 公司累计交付1590万套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及155万套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被国内约20%整车厂(约50家)采用 [1] - 2024年收入4 79亿元 较2023年4 77亿元企稳 但净亏损从2022年-2 04亿元扩大至2024年-3 78亿元 [1][3][4] 股东结构 - 四维图新集团通过四维图新北京(27 01%)、四维智联香港(6 95%)等实体合计持股45 32% 滴滴科技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6 46% 其他战略股东包括MTK(15 83%)、Tencent Mobility(4 14%)、蔚来资本等 [3] - 公司与四维图新北京签署战略协议 合作覆盖地图导航、芯片、智能座舱及自动驾驶领域 与滴滴科技合作开发桔视设备及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 [2] 业务表现 - 收入结构显著变化: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收入从2022年3 74亿元(占比69 4%)萎缩至2024年2 35亿元(49 1%) 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收入从1 63亿元(30 3%)增长至2 43亿元(50 8%)成为第一大业务 [3][4] - 毛利率持续下滑:从2022年30 2%降至2024年29 2% 研发开支占比从21%大幅提升至43 8% [4][9] 行业背景 - 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2024年达1322亿元 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23 3% 预计2029年将达3130亿元 [6] - 行业集中度低 2024年前十大供应商合计市占率不足15% 龙头公司市占率仅5 7% [8] 研发与战略 - 重点研发项目包括基于SA8155P芯片的舱泊一体解决方案优化 新增自动泊车辅助功能 计划利用SA8255、MT8678等芯片升级智能座舱体验 [8] - 研发方向涵盖多屏交互、3D实时HMI、AI全景视觉与语音交互、停车记忆辅助等前沿技术 [8] - 港股上市旨在拓宽融资渠道 提升市场知名度以应对激烈竞争 [10]
四维智联赴港:营收超四成来自四维图新系,滴滴腾讯等参股
北京商报· 2025-07-03 20:21
公司概况 - 四维智联与四维图新存在紧密联系,控股股东四维图新北京持股27.02%,滴滴持股16.46%,腾讯、MTK等也是股东 [1][3] - 公司前身为2015年四维图新投资的智能网络业务,2020年成立南京四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获得四维图新1亿元注资及滴滴6.7亿元投资 [3] - 2022-2024年公司最大客户为控股股东四维图新北京,营收占比分别为62.6%、46.5%、47.8% [3][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总营收分别为5.39亿元、4.77亿元、4.79亿元,未实现增长 [1] - 2024年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营收占比50.8%,首次超过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 [1] - 2022-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359.3万元、5980.8万元、1.33亿元,亏损持续扩大 [1][6] 业务结构 - 营收主要来自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和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2022-2024年前者从1.63亿元增至2.43亿元,后者从3.74亿元降至2.35亿元 [6] - 2024年在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一级供应商中排名第十,市场份额0.1% [6][9] - 五大客户营收占比极高,2022-2024年分别为85.9%、96.2%、92.2% [4] 成本与研发 - 2022-2024年销售成本占营收比例稳定在69.8%-70.8% [7] - 研发开支中雇员薪酬占比最大(2024年15.7%),技术外包费从1261.8万元增至4300.5万元,涨幅240.8% [8] 行业背景 - 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从2020年573亿元增至2024年1322亿元,复合增长率23.3%,预计2029年达3130亿元 [9] - 行业前三名市场份额分别为5.7%、4.5%、1.4%,公司市场份额0.1% [9] 法律与竞争 - 附属公司四维智联北京与四维图新北京涉及百度发起的诉讼,被指控不正当竞争并索赔9000万元 [4][5] - 控股股东四维图新北京与公司签订不竞争承诺,但客户可能质疑公司独立性 [4]
新股消息 | 四维智联递表港交所 在所有国内一级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十
智通财经网· 2025-06-29 12:08
上市申请 - 四维智联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1] - 拟发行H股 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 最高发行价包含1%经纪佣金及多项交易费用 [2] 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2024年在国内一级供应商中排名第十 市场份额0.1% [4] - 在全球以软件为驱动的中国一级供应商中排名第三 舱泊一体解决方案服务量全国第二 [4] - 截至2025年6月20日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被中国约20%整车厂(约50家)采用 [4] 业务概况 - 专注于汽车智能座舱领域 提供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和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 [4] - 已交付超过1590万套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和155万套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 [4] - 2024年中国销量前十的整车厂均部分采用其产品 [5] - 2022-2024年为中国前15大乘用车品牌中的12个品牌提供解决方案 [6] 技术能力 - 拥有全栈自研软件平台 具备快速推出产品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5] - 解决方案覆盖驾驶前中后全场景 支持远程车辆配置和智能家居联动 [5][6] - 实施双轨策略 加强现有客户本地化同时拓展新市场 [5]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5.39亿元 2023年4.77亿元 2024年4.79亿元 [6] - 同期年度亏损分别为2.04亿元 2.65亿元 3.78亿元 [6]
四维智联冲刺港交所:国内第十大一级智能座舱解決方案供应商,估值超40亿
IPO早知道· 2025-06-28 09:39
公司概况 - 四维智联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 由四维图新集团控股 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 [3] - 公司已向客户交付超过1590万套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及155万套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 [3] - 公司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被中国约250家整车厂中的约20%采用 [3] - 2022至2024年 公司服务中国15大最畅销乘用车品牌中12款车型 这些品牌均属于中国10大整车厂 [3] 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在所有国内一级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十 市场占有率0.1% [3] - 公司在全球以软件为驱动的中国一级供应商中排名第三 [3]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5.39亿元 4.77亿元和4.79亿元 [3]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30.2% 29.4%和29.2% [3] - 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0.14亿元 0.60亿元和1.33亿元 [3] 股东结构 - 滴滴持有公司16.46%股份 为最大外部投资方 [4] - 其他投资方包括联发科 益华基金 腾讯 尚珹投资 蔚来资本 博世创投 爱驰汽车等 [4] 上市计划 - 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拟主板挂牌上市 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2] - 2024年8月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 公司估值为40.70亿元人民币 [5] - 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建立产能 技术研发 拓展解决方案组合及营运资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