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搜索文档
宁波江北区发挥政策性担保赋能作用——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堵点
经济日报· 2025-11-22 06:43
金融支持科技企业融资 - 甬城农商银行为浙江天远生物科技提供个性化融资方案“科创贷”,配备金融服务专员以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需求 [1] - 江北辖区银行机构通过“以知换资”产品助力轻资产科技型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转化,将“知产”变现为“资产”以拓宽融资渠道 [1] -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江北辖区银行机构已为60家企业进行发明专利质押,质押金额36.1亿元,为43家企业进行商标质押,质押金额14.65亿元 [1] 政府政策与担保模式创新 - 江北区构建“初创有保障、成长有支撑、成熟促跃升”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撑网络,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升级 [2] - 针对初创期科技企业“轻资产、缺抵押”困境,江北区首创“专利估值+政府增信”质押反担保模式,为轻资产企业开辟“技术换资金”绿色通道 [2] - 为服务高成长型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江北区推出“股权投资+担保增信+信贷支持”模式,截至今年8月,宁波市正德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累计为全区47户科创企业提供88笔担保,担保发生额1.35亿元 [2] 投资基金与产业集聚 - 江北区联合辖区龙头企业组建宁波传感谷创业投资基金,聚焦创新型龙头企业及关键技术创新产业,已募集首期资金7000万元,在全国筛选储备投资项目达23个 [3] - 通过落实产业政策、发挥财政杠杆效应,带动项目、人才、资金集聚以促进区域产业提档升级 [3] - 在“金融+科技”服务组合拳下,江北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增速居宁波市第二位 [3]
平安集团首席科学家肖京:AI成为价值创造中心 金融服务将不再是“人海战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22:01
AI战略定位与价值创造 - AI技术是驱动公司“金融+科技”与“金融+生态”战略落地的核心引擎,应用经历了从早期小模型到强思考模型,再到形成规模化能力的三个阶段 [2] - 公司的AI已从“成本中心”转变为“价值创造中心”,去年科技板块营收超1000亿元,其中AI驱动的业务占比超60% [3] - 相较于海外很多机构的AI仍在“烧钱”未能形成营收闭环,公司能让AI创造“企业级价值”并帮助行业“赚钱” [3] AI在垂直领域的应用与成效 - 在保险业务中,全球首个图像识别车险闪赔系统实现拍照上传秒级定损,定损速度提升4000倍,日处理车险案件量超4万,相关技术已输出给国内53家保险公司及日本、欧洲等海外市场 [2] - 在智慧城市领域,债券违约预警模型对违约企业召回率超90%,宏观经济核心指标预测准确率超过85%,可提前6个月洞察经济风险 [3] - 在医疗领域,“医博通”大模型拥有2000亿医疗Token,基于真实病历训练,将咨询准确率和诊断准确率分别提升到99%和94% [3] 垂直领域大模型的构建与挑战 - 公司聚焦垂直领域深度专业化,通过完善的研发和组织架构支持快速迭代,已搭建在不同场景下可灵活组合的大小模型矩阵,拥有自研垂域大模型67个 [4][5][6] - 模型打造面临数据偏见、算法歧视等AI伦理风险,通过CEO牵头的AI治理委员会实现全链路管控,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以推动行业标准 [5] - 针对AI作为概率模型本质会出错的挑战,通过技术方案和人工兜底等方式不断解决 [5] AI技术平台与智能体生态 - AI应用已从“感知式”向“操作式”跨越,以公司大模型为基石,智能体应用研发周期从月/季度压缩到分钟/天 [7] - 员工基于智能体平台自主创建了5.7万个智能体,覆盖28.9万名员工,智能体调用量超16亿次,源于一线员工需求实现自下而上的业务赋能 [7] - 通过统一的大模型底座实现智能体能力共享与协同进化,推动“专业深耕-能力溢出-生态共智”的飞轮效应 [8][9] 未来技术重点与发展方向 - 重点关注一站式模型蒸馏能力及场景化训练验证能力,通过知识自动生成技术降低垂域模型训练成本,未来金融服务将是少数专家指挥AI智能体集群的模式 [7] - AI大模型的深度应用催生“AI原生应用”与“领域智能体”的系统性涌现,推动行业从“工具智能化”走向“系统智能化” [8] - 模型的安全和可解释性是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技术手段需满足合规伦理要求,并辅以人类经验补充 [9]
湘财股份(600095):2025年三季报点评:Q3净利润大增,证券业务及投资收益亮眼
华创证券· 2025-10-30 17:18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湘财股份的投资评级为“推荐”,并维持该评级 [2] - 报告给予湘财股份目标价为16.46元 [2] - 核心观点认为公司第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证券业务基本盘稳固,与参股公司大智慧的重大资产重组是未来发展的核心催化剂 [9] 2025年三季报业绩摘要 - 2025年前三季度(9M25)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3.4% [2] - 2025年第三季度(3Q25)单季实现营业总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43.8%,环比增长25.3%;实现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315.3%,环比增长224.6% [2] - 全资子公司湘财证券9M25实现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66.7%,构成公司业绩的核心支撑 [4] 证券业务表现 - **经纪业务**: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9M25 A股日均成交额16496亿元,同比增长107%),公司9M25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82.4%;其中3Q25单季实现4.0亿元,同比增长142.8%,环比增长65.5% [9] - **信用业务**:在市场两融余额增长(3Q25末达23941亿元,同比增长66.2%)的带动下,公司9M25实现利息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3Q25单季实现2.3亿元,同比增长16.3%,环比增长8.7% [9] 投资收益与资产重组 - 公司9M25实现投资净收益4.9亿元,同比增长346.7%;3Q25单季实现3.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45.3%,环比增长421.0% [9] - 投资收益高增主要源于参股公司大智慧大幅减亏及可交换债券换股带来的一次性收益 [9] - 公司与大智慧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已于2025年10月23日获上交所受理,若重组成功,旨在整合双方资源打造“牌照+产品+流量+数据+科技能力”的综合金融平台,有望显著提升公司在大经纪业务板块的竞争力 [9]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报告预测湘财股份2025/2026/2027年每股盈利(EPS)分别为0.21元、0.26元、0.27元 [9] - 报告预测2025/2026/2027年每股净资产(BPS)分别为4.40元、4.70元、5.01元,当前股价对应市净率(PB)分别为2.93倍、2.75倍、2.58倍 [9] - 基于2026年业绩给予3.5倍PB估值,得出目标价16.46元 [9] 主要财务指标预测 - 预测营业总收入2025E为25.37亿元(同比增长16%),2026E为26.57亿元(同比增长5%),2027E为27.70亿元(同比增长4%)[5] - 预测归母净利润2025E为6.05亿元(同比增长454%),2026E为7.38亿元(同比增长22%),2027E为7.61亿元(同比增长3%)[5]
推动开放证券生态共建 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中国证券报· 2025-10-29 05:11
论坛概况与核心主题 - 论坛主题为“智汇金融新动能 共创科技新生态”,旨在推动开放证券生态共建,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构建“金融+科技”新格局 [1] - 活动吸引政府人员、科技企业专家、金融机构代表等150余人参加 [1] - 公司秉持开放融合理念,与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核心系统、云原生与网络安全等领域深度协同,打造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1] 政企合作与区域发展 - 静安区是上海金融服务和财富管理的高地,持牌总部集聚、资管能级突出、股权投资活跃,是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首选地 [2] - 公司与静安区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政企协同,共同推动金融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创新高地 [2] - 公司计划继续深化数智化转型,与静安区、科技伙伴等共同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新生态 [2] 技术成果与平台发布 - 发布国泰海通数智化升级全球灯塔样板点,是首家与华为共建的全球样板点,全景展现双方在核心交易升级、AI应用创新、数据中台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2] - 发布国泰海通证券网络和信息安全韧性防护体系,具备“高感知、强抵御、快恢复、智适应、自进化”核心能力,实现安全威胁分钟级发现、常规告警全天候自动处置 [3] - 该安全体系突破传统防护理念,为全行业构建韧性安全防护能力提供实践经验 [3] 生态合作与伙伴关系 - 公司与京北方、金证股份、优刻得、星环科技等十家科技企业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推动联合创新 [3] - 论坛圆桌分享以“人工智能×生态,赋能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与六家科技企业共同探讨数智化新技术的创新应用与生态合作模式 [5] 金融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 - 2025国泰海通金融科技文化节自7月份启航,包含四站主题鲜明、层层递进的活动 [4] -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技能竞赛”征集114份作品,以赛促训提升全员数智能力 [4] - “724运维日”聚焦智能运维,发布证券行业首个全AI智能APP灵犀、变更防控平台等关键成果 [4] - “IT文化嘉年华”通过多元互动促进技术与文化融合,本次主题论坛实现从能力建设到开放生态的升华 [4] 行业专家分享与前沿探讨 - 论坛演讲环节涵盖AI时代的数据管理、区域科技创新、AI构建金融安全新防线、券商智能体应用实践、高质量数据集变革、AI重构数据应用等话题 [5]
全国规模最大AIC母基金落地福田
搜狐财经· 2025-10-23 07:25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国信托、理财、保险三类共135家机构受托管理资产规模超过百万亿元,较年初增幅接近6%,同比增幅超过15% [3] -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两类合计占大资管规模约四成 [4] - 深圳辖内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超过3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9万亿元实现显著跃升,占全国总量的约20% [5] - 福田区各类财富管理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8万亿元,占全市规模约60% [6] 深圳财富管理中心建设 - “2025香蜜湖财富管理周”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举办,主题为“相约香蜜湖·打造国际财富管理中心新名片”,吸引超900人次参与 [2] - 深圳管理资产规模已接近香港(约35万亿港元)和新加坡(约6万亿新元)水平,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 [5] - 香蜜湖新金融中心正在加速成型,旨在打造全球金融资源集聚高地和金融人才向往胜地 [6] - 深圳市财富管理协会成立一年多以来,助力推动湾区财富管理规模增长2万亿元,举办交流活动逾90场,实现5100余人次机构代表在深集聚 [6]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全国首只规模70亿元的AIC产业母基金落地福田,开创AIC以母基金模式参与地方产业投资的先河 [2][8] - 深圳已有6家银行AIC基金落地,总规模达151亿元,重点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5] - 平安、太平两家保险公司获批在深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推动中长期资金加速布局 [5] - 建源政兴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架构,后续拟设子基金将实现规模放大至200亿元,聚焦人工智能与具身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四大战略赛道 [8]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深圳正构建“政府引导基金+国资母基金+AIC”的创新模式,通过“补投联动”、降低子基金返投门槛等举措提升资金配置效率 [9] - 行业坚持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协同、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自身专业化能力、坚持信义义务 [3] - 未来行业将持续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服务深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做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的关键连接器 [7] - 深圳财富管理行业要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开发财富管理产品,聚焦深港协同 [5]
全国首只AIC母基金落地深圳福田 开创地方产业投资新模式
南方都市报· 2025-10-22 00:00
基金概况 - 全国首只规模70亿元的AIC产业母基金在深圳福田正式揭牌,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AIC基金 [1] - 基金由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投资公司、深圳市引导基金及福田区引导基金共同发起设立,其中福田区出资7亿元 [1] - 除70亿元母基金外,后续拟设子基金将实现规模放大至200亿元 [1] 投资策略与架构 - 基金创新采用"母子基金"架构,开创AIC以母基金模式参与地方产业投资的先河 [1] - 将投资于深圳"20+8"产业基金、CVC基金及并购基金等多种类型的子基金,与深圳市"20+8"产业基金形成错位补位投资 [1] - 基金明确聚焦四大战略赛道:人工智能与具身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 [1] 政策背景与行业意义 - 基金的设立是深圳落实国务院"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具体实践 [2] - 深圳正构建"政府引导基金+国资母基金+AIC"的创新模式,通过财政专项资金"补投联动"、降低子基金返投门槛等举措提升资金配置效率 [2] - 此次AIC母基金的创新实践为深圳建设国际风投创投中心提供制度支撑,为全国"金融+科技"深度融合探索出可复制的"深圳样本" [2]
全国首只AIC母基金落地深圳福田,开创地方产业投资新模式
南方都市报· 2025-10-21 23:49
基金设立核心信息 - 全国首只规模70亿元的AIC产业母基金在深圳福田正式揭牌,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AIC基金 [2] - 基金开创了AIC以母基金模式参与地方产业投资的先河 [2] - 基金由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投资公司、深圳市引导基金及福田区引导基金共同发起设立,其中福田区出资7亿元 [2] - 除70亿元母基金外,后续拟设子基金将实现规模放大至200亿元 [2] 基金投资策略与架构 - 基金创新采用"母子基金"架构,将投资于深圳"20+8"产业基金、CVC基金及并购基金等多种类型的子基金 [2] - 基金将与深圳市"20+8"产业基金形成错位补位投资,共同服务深圳市"20+8"产业高质量发展 [2] - 基金明确聚焦四大战略赛道:人工智能与具身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 [2] - 基金将与福田已落地的人工智能终端基金、新能源基金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多层次基金群与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对接的生态体系 [2] 政策背景与行业意义 - 基金的设立是深圳落实国务院"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具体实践 [3] - 根据《深圳市促进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深圳正构建"政府引导基金+国资母基金+AIC"的创新模式 [3] - 该模式通过财政专项资金"补投联动"、降低子基金返投门槛等举措提升资金配置效率 [3] - 此次AIC母基金的创新实践为深圳建设国际风投创投中心提供制度支撑,并为全国"金融+科技"深度融合探索出可复制的"深圳样本" [3]
广发银行潍坊分行营业部举行金融宣传周走进华为授权专营店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9-20 17:52
活动策划与受众定位 - 针对年轻科技消费群体及高端零售从业者 聚焦数字金融安全 智能化理财 消费信用管理等高端金融需求 [1] - 摒弃传统宣讲模式 制定以科技感 互动性 前瞻性为特色的活动方案 [1] - 选择华为授权专营店作为场地 其客户多为追求科技时尚 注重生活品质的年轻白领及资深科技爱好者 [1] 活动内容与形式创新 - 设立智慧金融体验角 利用电子屏展示数字化服务及金融知识短视频 包括手机银行安全功能 AI智能投顾 线上快速贷款等 [1] - 提供一对一精英式咨询服务 涵盖资产配置建议 信用卡权益解读 个人贷款规划 反洗钱等内容 [3] - 结合信用卡优惠 分期购机福利进行联动促销 将金融教育与实际产品权益相结合 [3] 活动成效与品牌影响 - 成功触达50余名高端客户及门店员工 有效提升金融知识在战略目标客群中的普及率 [5] - 在科技品牌场景中塑造创新 时尚 专业的品牌形象 增强年轻高端客户群体的品牌好感与认同 [5] - 探索金融+科技异业联盟新模式 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5] 未来战略方向 - 深化与高端品牌 创新企业的异业合作 精准拓展优质客群 [5] - 持续创新宣传形式 运用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 体验式金融教育场景 [5] - 加速推广数字化金融工具 提供更智能化 便捷化的金融服务体验 [5]
王欣接掌平安信托董事长,跨领域风控经验有助扭转营利双降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9-18 16:36
核心人事变动 - 王欣接替方蔚豪出任平安信托董事长 该任职已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核准 后续将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1] - 王欣拥有北京大学硕士学位和高级经济师职称 职业履历横跨商业银行与保险资管领域 2020年7月加入平安资管主导建立全维度风控体系 管理6万亿元资产 [3] - 王欣于2025年5月27日担任平安信托党委书记 三个月后获监管核准董事长任职资格 [3] 公司背景与财务表现 - 平安信托是中国平安控股子公司 成立于1996年4月 历经六次增资扩股后注册资本达130亿元 业务覆盖资金信托、不动产信托、证券承销及企业重组并购等领域 [6]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下降:2022年194.5亿元 2023年同比下降25.2%至145.5亿元 2024年继续下降2.8%至141.5亿元 [6] - 归母净利润降幅显著:2022年41.6亿元 2023年同比下降51.7%至20.1亿元 2024年继续下降44.3%至11.2亿元 [6] 行业挑战与风险状况 - 信托行业面临宏观经济挑战:全国总需求不足 经济转型升级遇考验 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待提升 地方平台债务违约风险较大 [7] - 行业转型进入快车道但盈利模式转型进度迟缓 在外部环境复杂和重点行业风险防控压力下仍处于探索阶段 [7] - 监管环境持续强化:监管部门推行"强监管""严监管" 提升监管前瞻性及精准性 检查力度深度广度进一步增加 [7] - 2024年公司受理自然人新增投诉86件 其中房地产类信托占比88% 产品延期不满引发的投诉达75件占比87% [7] - 公司2022年已停止地产项目及面向个人投资者的融资类信托新增展业 但存续地产类风险项目处置仍面临较大压力 [8]
港湾家族办公室亮相2025全球家族办公室(上海)论坛共探环球变局下家企传承与香港家办新未来
搜狐网· 2025-09-02 14:40
论坛概况 - 2025全球家族办公室论坛于8月28日在上海浦东丽晶酒店举行 由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家族办公室支持 上海优越商务咨询主办 近200位海内外企业家及高净值人士出席 [1] 行业趋势 - 家族办公室服务对象从大家族扩展至年轻及小规模财富家庭 推动联合家族办公室形态发展 [6] - 服务模式从偏向财富管理转向全周期家族治理 形成金融与非金融协同模式 [6] - 客户群体呈现财富年轻化和创富速度快特征 需通过多维度分类框架精准匹配需求 [6] - 服务走向全面化与长期化 顾问团队需提供跨世代持续服务 [6] 市场机遇 - 未来10年中国预计有20万亿元财富转移至下一代 20年内增至45万亿元 30年内达79万亿元 [11] - 香港凭借法治体系 金融基建及专业人才优势 成为家族办公室落户的优选地 [5][11] 资产配置策略 - 提出长线稳健 多元配置 产品中立三大核心策略 强调风险管理优先原则 [11] - 多元资产组合优于单一市场/资产 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采用开放式架构 [11] 技术融合 - 人工智能与金融深度融合 大模型技术打破传统金融服务边界 [12] - 技术融合加速 大模型与区块链 RWA结合构建更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方式 [12] - 全球化布局深化 智能化数字服务能力成为跨境金融竞争关键 [12] 公司战略 - 亨利加集团旗下港湾家族办公室提供一站式财富管理与综合服务 坚持定制化理念 [5] - 公司通过4个维度 15个类别 11大痛点的框架精准匹配客户需求 [6] - 整合境内外资源 兼顾本地法规与国际视野 协助客户在去全球化背景下实现风险对冲 [8] 合作动态 - 亨利加集团与创新奇智于2024年下半年启动金融+科技战略合作 落地数字化解决方案 [13] - 2025年5月与阿里钉钉签署三方协议 聚焦大模型智能体在金融场景的应用 [13] - 2025年8月14日成立亨利加数链科技合营公司 整合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为金融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13] 公司背景 - 亨利加集团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638 HK)主营金融服务 电子产品贸易及生命科技研发 [14] - 通过全资子公司港湾家族办公室提供环球资产配置 信托架构 税务咨询等全方位服务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