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EV

搜索文档
“年抛电车”偃旗息鼓的蝴蝶效应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10:11
消费者行为变化 - 年轻消费者换车周期从2022年的2.8年延长至2025年的4.5年,购车决策趋于理性 [2] - 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技术迭代,转而关注电池衰减、二手车残值和使用成本 [2] - 新能源汽车3年保值率低于50%,远低于燃油车65%-70%的水平,电池性能退化是主因 [6] - 90后车主案例显示,25万元新能源车两年后残值仅12万元,折旧损失超购车价一半 [7] 市场与产品趋势 - 主流电车续航突破600公里,部分旗舰车型达1000公里以上,缓解里程焦虑 [3] - 2025年上市的新能源车型中,75%的核心配置与上年款差异不足15%,产品同质化严重 [4] - 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超50%,年轻消费者将其视为时尚象征和社交货币 [7] - A0级车销量增速最快,反映消费者更倾向经济实惠车型 [10] 车企策略调整方向 - 改进电池技术,研发长寿命电池和健康管理系统,提高二手车残值 [11] - 推出电池租赁、置换补贴等服务,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 [11] - 挖掘细分市场需求,如家庭用户大空间车型、年轻群体个性化产品 [11] - 增加A0级及高性价比车型研发投入,优化成本控制 [11] - 拓展"以租代购"等灵活金融方案,覆盖信用受损或收入不稳定群体 [10][11] - 加快技术突破,通过软件升级、硬件加装提升老用户体验 [12] 行业技术发展 - CLTC续航测试标准使数据更贴近实际,续航达成率显著提升 [3] - 2级辅助驾驶、智能座舱、高通骁龙8155芯片、5G车联网成为标配 [4] - 新兴造车势力初期凭借智能座舱、高阶智驾等差异化配置抢占市场 [4]
比亚迪叫停“价格战”!7月1日起,全国范围取消限时“一口价”政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8 17:16
限时"一口价"政策调整 - 公司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取消当前所有报价方案和政策,并执行新的销售政策 [1] - 限时"一口价"政策自5月23日至6月30日实施,涉及王朝网和海洋网共22款智驾版车型,最高补贴达5.3万元 [3] - 7月新政策将保留"以旧换新"但取消银行"高息高返"贷款政策,国补标准不变但厂家政策可能调整 [4] 车型价格调整详情 - 海洋网10款车型限时"一口价"起售价5.58万元,海豹07DM-i智驾版降价幅度最大达5.3万元至10.28万元 [4] - 王朝网12款智驾版限时补贴起售价降至6.38万元,夏车型降价额度最高为3.2万元至21.78万元 [4] - 海洋网价格包含国家和比亚迪置换补贴,王朝网限时补贴含"618"现金及比亚迪置换补贴但不含国补 [4] 2025年促销活动回顾 - 2月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并上市21款车型,非智驾车型最低价下探至7万元级别 [5] - 3月底对部分非智驾车型推出限时"一口价",秦L DM-i非智驾版降价1万元至8.98万元,宋L DM-i非智驾版降价1.6万元至11.98万元 [5] - 5月增加智驾版车型置换补贴标准,汉EV智驾版等综合补贴3.5万元起(厂家1.5万元+国家2万元) [5] 销量目标与进展 - 1-5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176.34万辆,同比增长38.7%,完成全年550万辆目标的32% [6] - 公司对全国经销商实施单辆车返利666元的补贴政策 [6] - 东吴证券预计2025年销量530-550万辆,公司海外销量目标为80万辆 [5]
中国汽车产业迎接“出海2.0时代”要做到三点
证券日报· 2025-06-26 00:24
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 - 中国汽车前5个月累计出口283万辆 同比增长16% 稳居全球汽车出口榜首 [1] - 行业正从"市场换技术"转向"技术换市场" 进入"出海2.0时代" 从投资建厂扩展到技术赋能 [1] - 比亚迪 蔚来 长城等车企在泰国 挪威 巴西等市场实现品牌露出与渠道布局 [1] 全球化战略实施路径 文化融合 - 需超越物理位移 实现生活方式 审美价值 使用习惯等隐性维度的文化融合 [1] - 部分新能源产品存在对当地用户审美偏好与社会心理了解不足的问题 [1] 合规经营 - 欧盟新电池法追溯回收责任至原料获取 美国《通胀削减法》要求产业链本土化 [2] - 数据流动 AI伦理等前沿议题形成新的合规壁垒 合规成本持续走高 [2] - 理想汽车在德国组建百人团队专门应对数据主权问题 [2] 价值同盟构建 - 需与当地产业深度耦合 从产品输出转向技术赋能 [2] - 单纯市场扩张模式易遭遇针对性限制 技术创新与文化融合是持久竞争力关键 [2]
车市价格战与铁锂扩张:成本三角的胜利与绞杀
高工锂电· 2025-06-19 19:02
会议预告 -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将于2025年6月25-26日在常州金坛万豪酒店举办,主题为"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 [3]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2025年7月8-9日在成都邛崃举办,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4]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 - 2025年5月国内新能源车市掀起新一轮价格战,比亚迪、理想、问界、小鹏等品牌纷纷降价,海豹车型直降5.3万元 [2] - 特斯拉自2024年Q3起将国产Model 3/Y后驱版本全面切换为磷酸铁锂电池 [14] - 价格战导致行业出现"唯成本论"现象,工信部呼吁抵制"内卷式"价格战 [2] 磷酸铁锂技术发展 - 磷酸铁锂正极压实密度从2.2g/cm³提升到2.6g/cm³,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接近三元电池早期水平 [7] - 通过碳包覆、离子掺杂等技术改善低温性能,低温衰减问题得到缓解 [7] - 2025年被认为是"高压实铁锂"产业化元年,多家材料企业将其作为核心工程项目 [21] 市场份额变化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乘用车市场磷酸铁锂电池装机占比达80%,2020年该比例不到30% [9] - 2025年1-4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150.3GWh,占比52.7%,同比增长63% [12] - 磷酸铁锂已从A00级扩展到C级豪华车市场,可上探至25万元价格带 [10] 产业链格局 - 2025年1月国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前6名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中创新航、蜂巢能源 [16] - 海外电池企业如LG新能源、三星SDI、松下等在磷酸铁锂布局上明显滞后 [17][20] - 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电动化转型中获得系统性竞争优势 [18] 企业经营状况 - 2025年Q1磷酸铁锂材料企业普遍毛利下滑、净利承压甚至亏损 [21] - 湖南裕能2025年Q1维持盈利,富临精工2025年Q1业绩爆发式增长 [22] - 万润新能与宁德时代签订5年132万吨磷酸铁锂供应合同,预计总额超400亿元 [19] 技术路线对比 - 三元电池在乘用车市场走向高端小众,开工率不足40%但盈利弹性较好 [22] - 三元材料在eVTOL等新兴领域获得溢价空间,价格是汽车电池的5-10倍 [24] - 混动车型快速转向磷酸铁锂路线,成为全面上位的前哨 [11]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预计磷酸铁锂产能出清还需三年时间 [22] - 企业开始关注服务、一致性、环保标准等价格之外的价值 [28] - 产业探索下一代锂电技术,包括高压实铁锂、固态电池等 [28]
原来如此!多地国补突然暂停,国补结束了吗?国补政策什么时候结束?一文读懂
搜狐财经· 2025-06-17 18:17
2025-06-17 15:36:28 作者:狼叫兽 近期,重庆、江苏、广东等多地消费者在618购物时发现,电商平台的"国家补贴"入口突然显示"活动升级中"或"资金耗尽",引发"国补提前结束"的担忧。 **真相究竟如何?政策是否真的终止?本文将拆解核心原因、明确截止时间,并附上消费者实用指南**。 首先,划重点!手机数码国补的领取方法是:京东APP搜「手机省500」或「数码省2000」国补直接立减2000元,家电国补的领取方法是:京东APP搜「家电省 2000」领取。 - 重庆:首轮12亿元家电补贴资金于6月初全部用完,云闪付页面直接提示"补贴资金已使用完毕"。 - 全国消耗超50%:截至5月底,全国国补资金已消耗超1500亿元(全年总额3000亿元),江苏、湖北等地首批额度也告罄。 2. **系统升级与防漏洞整改** - 严打骗补:广东紧急上线"SN码绑定+旧机回收验证"机制,江苏转为"线下每日限额670万元"模式,针对虚假交易、一车多补等套利行为。 - 优化体验:多地整合数据平台,简化审核流程(如山东将"市级审核→省级复核→发补贴"改为"审核即发补贴")。 3. **避免618价格体系冲击** - 摩根士 ...
热点思考|入境游“有多火”?(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13 09:27
二问:为何入境游明显升温?签证政策便利化叠加文化"出海",有效刺激入境需求。 前期入境游恢复节奏偏慢,而2024年来对外开放的工具箱持续上新,免签等便利化政策加码有力拉动入 境游市场。 2023年以来,我国入境游恢复速度慢于海外国家;然而2024年伴随免签范围持续扩容,有力 带动入境游市场;全年通过免签入境的外国人达2012万、同比112.3%。2025年来入境旅游人数持续上 行,上海、北京接待的入境旅游者单月最高分别达67.1、45.5万,已超疫情前。 摘要 一问:旅游市场有何"新趋势"?入境游强劲复苏,来自东南亚等地的游客明显增多。 海外经验亦显示,优化签证政策等措施能有效释放入境旅游需求。 日本推出"观光立国"战略后,入境游 人次并未大幅上涨;反而在2013年日本逐步放宽签证政策后,入境游迎来大规模增长,从2012年835.8万 增加至2019年3188.2万。此外,泰国在2023年9月25日至2024年2月29日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数据上也 是2023年9月中国至泰国游客由28.5万增至次年2月67.5万。 关注、加星,第一时间接收推送! 文 | 赵伟、屠强 联系人| 屠强、耿佩璇 旅游市场整体回暖下 ...
热点思考|入境游“有多火”?(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1 18:22
旅游市场新趋势 - 入境游复苏势头强劲,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回升至历史趋势56.1%,入境游恢复至81.9%,旅行出口恢复至2019年138%水平 [2] - 2025年前5月国际执行航班架次同比21.1%,国内航班为-0.6%,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141%,高于国内县域游(20%) [2] - 东南亚游客占比显著提升,2024年上海接待游客中东南亚占比22.5%,较2023年上行6.8pct,北美游客占比下降2pct [2][17] 入境游加速修复原因 - 2024年后入境游加速修复,2025年4月上海入境游人次达2019年115.3%,超过泰国(76.7%)和新加坡(88.1%) [3][23] - 签证便利化政策推动复苏,2024年免签入境外国人达2012万,同比112.3%,2025年上海、北京单月入境游客分别达67.1万、45.5万 [4][26] - 文化出海带动消费,2025Q1文化服务出口占GDP比重1.5%,较2019年提升近1pct,泡泡玛特境外收入占比达38.9% [5][41] 入境游增长潜力 - 服务业开放度较低,2024年旅行出口占GDP比重0.1%,低于全球均值1.6%,运输、文娱服务出口排名靠后 [6][50] - 政策加码释放需求,2025年4月出台《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参考日本经验放宽签证后旅游出口占比提升14.4pct [7][61] -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2025年4月退税起退点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提高至2万元,深圳五一入境游订单同比188% [68][69] 经济效应分析 - 2024年旅行出口2831.2亿元,同比60.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767.8亿元,交通类收入占比63.5%(4300亿元),娱乐类13%(879.5亿元) [8][73] - 入境游客停留9.2天,餐饮消费514.4亿元(占比7.6%),商品消费406.1亿元(占比6%),合计贡献社零增长0.7% [73][75]
中国新能源车抢滩拉美
虎嗅· 2025-06-11 16:04
拉美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 - 拉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3%,远低于中国的48%,市场开发空间巨大[1] - 拉美人口6.65亿,人均GDP是东南亚两倍,支付能力更强[3] - 语言文化统一(葡语/西语),宗教限制少,互联网普及推动电动车兴趣提升[4] - 政治环境对中国企业友好,无北美式警惕态度[5] - 南美"锂三角"资源丰富,智利铜矿、墨巴汽车产业链成熟,提供产业基础[6] 中国车企出海战略 - 比亚迪交付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船"深圳号",装载量9200辆,采用北斗导航/LNG双燃料等尖端技术[9][11] - 比亚迪计划2026年扩展至8艘自有滚装船,年运输能力超80万辆,较租赁节约15%成本[12][13] - 上汽"安吉安盛"轮装载量9500辆刷新纪录,自营船队达35艘,融资20亿元强化物流网络[18][19][21] - 常州基地每分钟下线1辆新车,3月产量3.5万辆创纪录,一季度增长80%[16]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585.9万辆(+19.3%),新能源出口128.4万辆[23] - 奇瑞出口114.4万辆居首,比亚迪出口43.3万辆(+71.8%)[24][26] - 南美新能源车超50%为中国制造,电动公交车几乎全部来自中国[26] - 巴西进口新能源车91.4%为中国品牌,销售额达12亿美元[27] - 出口均价较国内高30%-50%,汉EV在巴西售价翻倍至70万人民币[28][29] 拉美市场本土化布局 - 比亚迪巴西工厂投资45亿元,年产能30万辆,系亚洲外首座电动车工厂[40] - 长城汽车巴西工厂7月投产,目标3年本土化率60%[40] - 上汽名爵计划在墨西哥建厂及研发中心,比亚迪墨西哥工厂推进中[41] - 中国品牌电动巴士占拉美6000辆运营车辆,主导公交电动化转型[43][44] - 比亚迪联合壳牌在巴西建充电网络,广汽发布巴西专属品牌[47][48] - 长安汽车在秘鲁建鲁班工坊培养新能源技术人才[49] 产业链协同与历史意义 - 中拉合作涵盖锂矿、电池、整车制造到轨道交通的全产业链联动[50] - 比亚迪云轨交付巴西圣保罗地铁17号线,实现单轨技术出海[45] - 中国新能源汽车完成从"桑塔纳时代"技术引进到"汉EV"高端输出的历史跨越[35][36]
比亚迪摊牌,吉利奇瑞跟进?车企“价格战”何时休?
中国经济网· 2025-05-28 21:08
汽车市场价格战升级 - 比亚迪推出"百亿补贴618"活动,涉及22款智驾版车型,最高限时优惠5.3万元[1][6] - 吉利银河推出"百万福利"活动,星愿限时补贴价5.98万元起[3] - 奇瑞汽车推出"百亿厂补"活动,瑞虎3X卓越版下探至3.49万元起售[3][13] 比亚迪市场策略分析 - 比亚迪今年前4个月销量138.09万辆,同比增长46.98%,但距离全年550万辆目标仍有差距[8] - 比亚迪通过DM-i技术、冠军版和荣耀版实现销量"三连跳",从年销60万辆增长至420万辆[3] - 比亚迪内部出现"宫斗剧",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同指导价车型此次"一口价"出现差异[6] 竞争对手动态 - 吉利前4个月销量93.79万辆,同比增长49%,星愿以12.53万辆成绩超过比亚迪海鸥[10] - 吉利银河星耀8以不到12万元起售价6天收获超万张大定订单,给比亚迪汉家族带来压力[10] - 奇瑞凭借海外优势保持两位数增长,发挥燃油车市场优势参与价格战[5][13] 行业利润率变化 - 中国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从2017年7.8%下滑至2024年4.4%[15] - 2025年4月仅有14款车型降价,较2024年41款和2023年19款大幅下降[15] - 比亚迪再次掀起价格战给车企带来"跟与不跟"的两难选择[16] 行业专家观点 -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价格战需慎用,应让产品价格与用户感知相一致[18]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预测价格战不超过两年会回归良性价值线[18] - 行业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是正常现象,将经历痛苦阶段后回归[18]
汽车板块大幅杀跌!发生了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5-26 14:38
2025.05. 26 另据报道,近期日系车也是频频降价。目前,雷凌在上海地区正在进行优惠活动,最高优惠达到4万 元,最低起售价仅7.38万元。 汽车产业前景如何?券商中国认为,从自然规律来看,产业的波动无法避免,一些微观个体的资产负 债水平也的确需要收缩。但从大的产业逻辑来看,汽车产业依然可以期待。其中最大的想象力来自两 个方面:一是自动驾驶,二是机器人。 截至发稿,比亚迪A股成交额超100亿元,现跌5.95%。 港股汽车股午后也持续走低。比亚迪股份、零跑汽车跌超8%,吉利汽车跌近8%,理想汽车、小鹏汽 车、蔚来汽车等跟跌。 据券商中国, 分析人士认为,价格战可能是汽车股杀跌的直接原因。比亚迪近日推出重磅限时促销 活动,包括王朝网及海洋网两大系列共22款智驾版车型参与,最高优惠可达5.3万元人民币。 比亚迪大降价可能是汽车股杀跌的直接原因。5月23日,比亚迪海洋网官宣推出限时一口价活动,旗 下的海鸥、海豹05DM-i、海豹06DM-i、海豚、宋PLUS DM-i等多款车型指导价下调。其中海鸥智驾 版(活力版)限时一口价5.58万元,海豹05DM-i智驾版(55km豪华型)限时一口价5.98万元,海豚 智驾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