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

搜索文档
和谐汽车(03836):和谐汽车深度报告:携手比亚迪,开启全球新能源经销新征程
银河证券· 2025-09-12 14:2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目标价区间3.28-4.11元人民币(3.61-4.52港元) 对应市值区间49.93-62.57亿元人民币(54.92-68.82亿港元) [6] 核心观点 - 公司是中国领先纯豪华及超豪华汽车经销商集团 旗下拥有14个豪华品牌包括劳斯莱斯、宾利、法拉利等5个超豪华品牌和宝马、奥迪等9个豪华品牌 [6][8] - 2023年与比亚迪战略合作向新能源汽车及出口领域转型 加速拓展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6][8] - 比亚迪以4000万美元认购公司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实体iCar集团10%股份 合作关系由业务延伸至股权层面 [6][9] - 2年时间成功建成100家和谐比亚迪中国香港及海外门店 2025年7月墨尔本开设第100家门店 [6][4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实现盈利280万元 营收同比增长5倍至39亿元 [19][32] 公司业务概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70.67亿元 汽车总销量4.8万辆 排名汽车经销商百强榜第26位 [6][8] - 主营业务围绕豪华及超豪华品牌全生命周期服务 包括新车销售、汽车金融与保险、二手车交易等 [8][12] - 单车销售均价35.6万元/辆 在前26名经销商中排名第5位 豪华属性突出 [17] 财务表现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1.03亿元、384.88亿元、449.61亿元 同比增长79.95%、36.95%、16.82% [2][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1亿元、2.43亿元、4.16亿元 同比增长120.96%、298.87%、71.03% [2][6]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04元、0.16元、0.27元 对应PE分别为48.20倍、12.08倍、7.06倍 [2][6] 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及海外收入39.02亿元 同比增长5倍 占总收入40.5% [19][2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及海外销量1.6万辆 同比增长6.5倍 占总销量51.6% [22][26] - 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单车毛利率10%-15% 预计2025-2027年单车净利率分别为0.8%、1.5%、2.0% [11][91] - 预计2025-2027年中国香港及海外销量分别为7.5万辆、12万辆、15万辆 对应净利润1.5亿元、4.3亿元、7.2亿元 [11][89] 比亚迪合作详情 - 公司助力比亚迪在亚太地区登顶新能源销量榜首 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市场表现突出 [6][61] -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出口累计销售47万辆 超2024年全年水平 在八个国家和地区夺得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10][61] - 预计2025年比亚迪出口销售达100万辆 公司有望贡献7-8%的销售规模 [6][74] - 比亚迪海外车型售价普遍为内地2-3倍 如海鸥在欧洲售价约16-21万元人民币(内地5.58万元起) [90] 渠道建设成果 - 2023年10月开设首批香港门店 2025年7月墨尔本开设第100家门店 [46][47] - 门店网络覆盖亚太、欧洲、大洋洲地区 包括香港13家、泰国18家、日本3家、英国2家等 [47][89] - 公司具备深厚的经销门店建设能力与运营经验 与比亚迪品牌形象形成互补 [6][46] 境内业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境内收入57.35亿元 同比降低15.8% 主要受豪华品牌销量下滑影响 [19][21] - 截止2025年7月境内豪华及超豪华经销商网点68家 较2024年底79家有所收缩 [75][77] - 宝马和雷克萨斯经营稳健 2025年上半年销量分别为31.79万辆(-15.5%)和8.9万辆(+1.36%) [76][78]
慕尼黑车展|比亚迪宣布匈牙利工厂将于今年内投产,首款车型为海鸥
观察者网· 2025-09-11 18:19
欧洲市场扩张战略 - 计划2026年底前在欧洲开设超2000家门店 德国市场2024年底完成120家网点布局[1][6] - 匈牙利工厂2024年内投产 首款车型为海鸥[1] - 产品覆盖欧洲32个国家及地区 提供13款车型从掀背车到中大型SUV[5][6] 产品与技术展示 - 慕尼黑车展展示七款车型包括腾势Z9GT、D9及海豹06 DM-i等[1] - 推出专为欧洲市场打造的海豹06 DM-i旅行版 融合DM-i混动技术[5] - 展示兆瓦闪充技术 最快实现1秒钟补能2公里 2026年二季度在欧洲部署200-300座充电桩[5] 销售与服务网络 - 正式推出官方认证二手车计划 车辆经过179项检测 电池健康度保证不低于90%[5] - 2022年9月进入欧洲乘用车市场 目前覆盖32个国家及地区[5][6] - 2025年前八个月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突破63万辆 同比增长超112%[6] 安全认证与本地化进程 - 海鸥获得2025 Euro NCAP五星安全认证[1][3] - 在欧洲设立区域总部 建设生产基地 加大研发投入 深度融入本地新能源产业链[3] - 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300万辆 新能源足迹覆盖全球六大洲112个国家及地区[6]
易车研究院:小城车市消费升级加速,新能源与个性化车型成新增长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11 17:49
小城车市结构性变化 - 2017-2024年小城车市产品特征发生显著变化 经济中庸型产品(朗逸、轩逸、哈弗H6等)市场份额从63.52%大幅下滑至41.22% 失去超两成份额[1] - 2024年哈弗H6跌出小城车市销量TOP20 轩逸和朗逸分别位居第三和第五位[1] - 销量重心向主流品质型(份额从15.96%升至20.92%)和大气高端型(份额从3.13%升至8.20%)转移 宋家族、星越L、瑞虎8系、迈腾、帕萨特等车型实现快速提升[1] - 小巧可爱型份额升至6%左右 精致时尚型份额超过10% 海鸥、宏光MINIEV、元PLUS等成为新爆款[1] - 流线运动型份额从2.88%提升至6.29% 越野硬朗型份额从1.39%提升至4.14%[1] 小城车市消费趋势与产品特征 - 2020年起小城车市加速向升级化、节能化与代步化方向发展[2] - 2024年小城车市TOP20销量车型中14款为2020年及之后上市 其中海鸥、秦PLUS与宏光MINIEV占据前三名[2] - TOP20车型中5款为小电动 6款为混动车 3款为中型车 更好满足中年用户代步、节能与升级需求[2] - 未来随着中年女性和告老还乡群体增加 小城车市多元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个性化产品增长空间不断拓展[1] 品牌竞争格局演变 - 2020-2025年一季度期间 大众、丰田、长安、本田、日产、哈弗、别克等大多数品牌在小城车市占有率持续下滑或突然萎缩[7] - 捷达、北京、起亚、奔腾、荣威、名爵等中小型品牌生存环境不断恶化[7] - 真正受益于小城机遇的仅有比亚迪、吉利、五菱、奇瑞、捷途等少数品牌[7] - 2023年比亚迪在小城车市占有率大幅攀升至11.14% 超越大众的10.82% 成为新领军品牌[8] - 2024年比亚迪市占率飙升至16.43% 在TOP20车型中占据7款 大众市占率跌破10%[8] - 2024年底吉利汽车凭借星愿、E5、星舰7等新产品强势进入 2025年一季度市占率迅速崛起逼近10% 导致比亚迪市占率大幅下跌至13.70%[8] 车企战略调整 - 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奇瑞等车企过去十年制定"高端化战略" 推出腾势、仰望、方程豹、极氪、领克、坦克、阿维塔等售价20万元以上的高端品牌[18] - 蔚来、理想、小米、华为系等直接定位高端 聚焦大城市车市[18] - 2023-2024年小城车市崛起初期仅有少数车企受益 因多数车企经济中庸型产品更新停滞[18] - 主流车企需要兼顾"高端化战略"与"经济型战略" 构建新均衡战略体系 实现大城与小城市场两手抓[19] - 2025年吉利汽车基于统一平台全面突出性价比 契合小城消费需求 抓住比亚迪王朝与海洋并列布局的弱点[8] - 2025年下半年若比亚迪夏、唐L等新车不能及时优化定价并提升销量 而吉利星耀8、银河M9等快速上量 比亚迪将陷入被动局面[8] 市场驱动因素 - 2023-2024年小城车市崛起直接受益于2022-2025年各级政府密集出台的短期补贴政策[17] - 资本下沉带动青年返乡 "告老还乡"现象促使60后、70后带着资本与技术回乡养老创业[17] - 小城车市含金量不断提升 虽然老年和青年群体销量占比提高 但中年群体仍是主力军[17] - 小城车市崛起能否持续关键取决于土地/资源、资本、人力、技术与制度等要素的持续投入与改善[17]
比亚迪智能化街区全国巡展·济南站 亮相2025齐鲁秋季车展
齐鲁晚报· 2025-09-06 12:21
参展概况 - 公司携王朝、海洋、腾势、仰望、方程豹五网四品牌集体亮相2025年齐鲁秋季车展室内外展区 [1] - 室外展区设立智能化街区 通过动态展示和试乘试驾体验方式展示技术实力 [1] 智能化战略布局 - 公司于2018年提出"电动化是上半场 智能化是下半场"战略方向 [3] - 在电动化领域凭借刀片电池和DM技术创新实现大幅领先 [3] - 智能化领域发布整车智能战略 构建天神之眼技术矩阵 [3] - 全系车型将搭载驾驶辅助功能 天神之眼C首批覆盖21款车型 价格区间覆盖7万级到20万级 [3] - 智能化街区在全国多个城市打造超3000平方米体验场景 涵盖辅助驾驶、整车智能、智能座舱三大技术板块 [5] 智能泊车技术突破 - 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深度融合多传感器与高算力 依托中国最大车云数据库 [6] - 采用行业领先的端到端大模型 实现"全国都能开 有路都好开"的辅助驾驶体验 [6] - 实现智能化与电动化深度融合 具备路面预瞄、高速爆胎稳定控制等行业首创技术 [8] - 覆盖超300种泊车场景 实现智能泊车能力跨代领先 [8] - 对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不影响保险费率 [8] - 首创易四方泊车辅助、易三方泊车辅助等创新功能 支持断头路代客泊车、三速泊车等复杂场景 [8] 车载无人机系统 - 全球首创灵鸢-比亚迪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 与大疆联合定制 [10] - 灵鸢快充版搭载于比亚迪、方程豹、腾势品牌 配备大疆Air 3S定制车载版无人机 [10] - 灵鸢换电版搭载于仰望品牌 配备大疆Mavic 3 pro无人机 支持自动换电 [10] - 采用全球首创车载伸缩停机坪方案 集成车载无人机定位模块、4K高清车顶摄像头等硬件 [13] - 具备动态起降、随动跟拍、收纳快充、地空双摄等功能 [13] - 提供30套拍摄模板及智能算法 支持一键成片和剪同款功能 [15] 驱动技术创新 - 易三方技术基于三电机独立驱动、后轮双电机独立转向、VMC整车运动控制、全系CTB四大核心技术 [17] - 打造极致转向、圆规掉头、易三方泊车辅助等五大标志性功能 [17] - 行业首发整车智融合端到端大模型 [17] - 易四方技术采用四电机独立驱动加后轮双电机独立转向架构 [17] - 具备极限防滑功能 暴雨冰雪天气降低失控风险 [17] - 支持平行横移、爆胎稳行(双轮同侧160km/h爆胎仍保持直线)、定轮旋转等创新功能 [17] 智能座舱系统 - 以DiLink系统为核心 通过软硬件协同创新实现从基础交互到主动服务的跨越 [20] - 提供个性化设置、生态整合和主动服务 将座舱转变为智能生活空间 [20] - 未来计划融合AI和大数据技术 向全场景、全链路智能化方向演进 [20]
比亚迪(002594) - 2025年9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4 19:40
销量表现 - 2025年8月集团总销量373,626辆 乘用车销量371,501辆 [1] - 8月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售80,464辆 同比增长146.4% [1] - 1-8月乘用车及皮卡海外累计销售630,728辆 [1] 新产品布局 - 方程豹钛7作为承载式混动SUV亮相 车长4999mm/宽1995mm/高1865mm/轴距2920mm [1][2] - 钛7定位城市家用属性 注重空间利用率与座舱舒适度 [2] 全球市场拓展 - 业务覆盖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 [2] - 2025年上半年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多国新能源销量第一 [2] - 8艘滚装船中已有7艘投入运营 [2] - 正式进入阿根廷市场 首批预售元UP/宋PRO DM-i/海鸥三款车型 [2] 客车出口业绩 - 2025年1-6月中国新能源客车出口总量7,629辆 同比增长52.86% [2] - 比亚迪新能源客车出口2,082辆 同比增长44.99% [2] - 以27.29%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2]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9月2日)
乘联分会· 2025-09-02 17:11
国内汽车市场动态 - 济南市启动2025年下半年第三轮汽车消费补贴 补贴总额1200万元 活动持续至9月30日 面向个人和企业单位购置非营运乘用车新车[2] - 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计划2026年推出百万级大六座旗舰产品 聚焦25万-70万元价格区间[3] - 吉利控股集团与武汉经开区签约 将生产包括吉利银河在内的多款全新车型 扩大在汉投资[4] - 北京汽车制造厂推出专注MPV的锐胜品牌 计划未来五年投入200亿元研发资金[5] - 比亚迪正式进入阿根廷市场 首批发售车型为元UP、宋PRO DM-i和海鸥 计划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6][7] - 赛力斯公布基于哑语手势的车辆控制专利 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 通过大语言模型生成车辆控制指令[8] - 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业务8月新增落站105座、上线103座 累计落站达512座 覆盖全国34座城市[9] - 文远知行Robotaxi GXR进军新加坡并开始测试 已在全球四国开展部署 安全运营超过2200天[10] 国际汽车市场动态 - 日本8月新车销量301,221辆 同比减少8.3% 连续2个月同比下滑[11] - 西班牙8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7.2%[12] - 英国扩大电动汽车补贴计划 新增六款车型 消费者最多可节省3,750英镑[13] - 雷诺集团宣布管理层变动及组织架构调整 Fabrice Cambolive兼任首席增长官 Philippe Brunet任命为首席技术官[14] 商用车行业动态 - 一汽解放四川分公司第10000辆新能源整车下线 新能源单日产能突破80辆 月产量占比最高超过60%[15] - 东风商用车交付20台天龙KL燃气牵引车 搭载自主研发龙擎动力链 适配干线物流和长途运输[16] - 交通运输部将印发《"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 提出"1+N+X"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技术架构[17] - 远程X-VAN在华中区域上市 基于GXA-M线控智能架构打造 实现"一车多用"功能创新[18][19]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8月29日)
乘联分会· 2025-08-29 16:58
国内政策与市场动态 -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强停车位充电桩等便民设施建设 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和功能 [7] - 成都市启动第三轮汽车消费奖励活动 提供约37000个名额 对5-15万元车型每辆奖励2000元(21000个名额) 30万元以上车型每辆奖励4000元(5000个名额) [8] - 2025年1-7月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95万亿元 7月单月完成3061亿元 [26] - 7月全国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9.7亿吨(同比增长3.4%) 港口货物吞吐量15.4亿吨(同比增长6.9%) [26] 国际汽车市场表现 - 欧洲7月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5.9%至109万辆 创15个月来最大涨幅 主要得益于纯电动车和混动车型热销 [17] - 英国7月乘用车产量增长5.6%至69,127辆 连续第二个月增长 但受商用车产量下滑影响整体车辆产量下降10.8%至72,006辆 [18] - 美国Q3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因税收抵免政策即将到期而略高于往常 新规允许购车者只需锁定协议即可享受优惠 [19] - 丰田汽车7月全球销量同比增长4%至963,796辆 创历史新高 北美市场销量激增20% 中国市场增长5.7% [20] 新能源汽车发展 - 大众中国与中国一汽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协议 计划到2028年推出四款面向入门级市场的新能源车型 [9] - 比亚迪正式进入阿根廷市场 首批发售车型包括元UP、宋PRO DM-i和海鸥 将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10] - 零跑汽车欧洲制造基地落地西班牙萨拉戈萨工厂 计划明年三季度开始生产B系列产品 首款车型为B10 [11][12] - 2025成都车展展出超过1600台车辆 新能源车型成为主角 包括极氪9X、第三代蔚来ES8等重磅车型 [14] 自动驾驶技术进展 - 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成功完成吐鲁番夏季高温测试 在环温42℃以上极端条件下自动驾驶系统正常工作 [13] - 地平线征程6E辅助驾驶芯片正式量产交付 首批车型包括埃安霸王龙等多品牌热门车型 算力覆盖10TOPS至560TOPS [15] 商用车与零碳运输 - 宁德时代与临汾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计划年底前在山西推广1000台底盘换电重卡 建成41座骐骥换电站 2030年累计推广50000台 [23] - 宇通集团入围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79位(较去年跃升113位) 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200位(较去年跃升64位) [24] - 中国重汽发布全新黄河H7系列产品 包括牵引车和载货车 涵盖燃油、燃气、混合动力及高阶辅助驾驶车型 [25]
比亚迪「缓踩刹车」
新浪科技· 2025-08-29 12:43
核心观点 - 比亚迪在连续四年高速扩张后主动放缓节奏 因原有混动技术和性价比优势面临竞争压力 而新布局的智能化战略未能有效建立竞争壁垒 [1][2][9] - 公司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 混动技术先发优势被友商追赶 性价比策略限制品牌高端化突破 智能驾驶领域未能复制过往技术领先优势 [1][21][31] 销量表现 - 2024年1-7月累计销量249万辆 同比增长27% 稳居国内新能源市场第一 [1][3] - 但单月销量出现下滑: 6月销量29.25万辆同比下降7% 7月销量26.36万辆同比下降15.63% [3] - 2020-2024年实现十倍销量增长 从42.69万辆增至427.21万辆 2024年市场份额达33.2% [10][11] 生产调整 - 2024年5-7月产量持续收缩: 5月38.4万辆 6月34.5万辆 7月31.7万辆 [4] - 西安工厂实施减产措施: 海鸥生产线合并 取消夜班生产 采用单班制 [5] - 产量同比增速显著放缓: 近三个月增速分别为1.69%、0.99%和-0.92% [8] 销售策略变化 - 经销商进货改为"按需报备"模式 取消厂家统一分配 [5] - 热门车型实行限量分配: 汉L、秦L、元UP等车型需抢购 到货周期最长20天 [6][8] - 库存水平大幅优化: 经销商拿货量减少约30% 库销比维持在1:1 库存周期从3-6个月缩短至2个月内 [8] 竞争环境变化 - 混动技术先发优势减弱: 2021年发布DM-i技术获得半年领先期 但吉利、奇瑞、长城等友商在半年内实现技术跟进 [12][14] - 性价比市场遭遇直接竞争: 吉利多款车型对标比亚迪主力产品 2025年4-7月在20万以下市场部分车型销量超越比亚迪 [3] - 新进入者加剧竞争: 小鹏MONA M03定价11.98万元起 上汽尚界H5预售价16.98万元起且18小时订单突破5万辆 [3] 技术战略布局 - 混动技术突破: 2021年DM-i技术实现"油电同价" 秦PLUS荣耀版价格下探至7.98万元 单周订单达2.35万辆 [12][16][17] - 垂直整合优势: 弗迪系公司覆盖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环节 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和缩短生产周期 [14][15] - 智能化转型滞后: 2023年下半年才大力加码智驾研发 较行业头部企业存在技术差距 [22][23][28] 品牌高端化挑战 - 高端品牌建设遇阻: 仰望品牌与性价比车型共用部分零部件 被指"缺少豪华基因" [30] - 价格管控加强: 2024年6月起严查经销商私自优惠 稳定价格体系 [33] - 冲高压力转移: 腾势品牌承担更多冲高任务 仰望品牌未来也需要承担销量指标 [36] 财务表现 - 保持盈利能力优势: 2024年一季度单车净利润超8000元 显著高于吉利的4000元 [35] - 规模优势显著: 2024年前七个月销量超过国内第二、三、四名车企销量总和 [11] 行业竞争态势 - 友商采取差异化竞争: 蔚来聚焦高端市场 理想开拓纯电路线 小鹏强化科技标签 零跑下放激光雷达技术 [34] - 吉利实施直接对标: 星愿对标海鸥/海豚 银河E5对标元PLUS 星舰7挑战宋Pro 星耀8直指汉DM-i 银河A7对标秦L [3] - 吉利新能源车销量快速增长: 2024年上半年销售72.5万辆 同比增长126% [35]
比亚迪正式进入阿根廷市场 首发车型为元UP、宋PRO DM-i和海鸥
凤凰网· 2025-08-28 15:24
市场扩张 - 公司正式进入阿根廷市场并开启首轮独家预售 [1] - 首批发售车型包括元UP、宋PRO DM-i和海鸥三款新能源车型 [1] - 计划在阿根廷陆续推出一系列新能源车型并同步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1] 产品战略 - 新推车型具备能源高效性、尖端设计和零排放优势 [1] - 通过车型组合覆盖不同细分市场以提升市场渗透率 [1]
海外销量同比大增159.5%,比亚迪7月领跑多国新能源车市
长沙晚报· 2025-08-26 13:41
全球市场表现 - 7月公司全球销量达344296辆 其中海外销售80178辆 同比增长159.5% [1] - 在巴西市场销售9691辆新能源车 同比增长60% 位居当地新能源销量榜首 [1][2] - 在西班牙市场以2158辆销量获新能源品牌第一 同比大幅增长665% [4] - 在意大利市场以2019辆销量稳居新能源乘用车榜首 市场份额超13% [7] - 在新加坡保持全品牌销冠 在土耳其获插混销量第一 在马来西亚和埃及获电动车销量第一 [10] 区域市场突破 - 巴西市场海鸥车型销售3011辆 同比增长102.4% 宋PLUS以1825辆成为第二大畅销车型 [1] - 西班牙市场宋PLUS EV单月销售836辆 进入紧凑级SUV纯电前十 海鸥与海豹形成产品组合优势 [4] - 意大利市场插电混动车销售1408辆 占细分市场16% 纯电动车销售559辆 占细分市场10% [7] 全球化战略推进 - 巴西工厂实现首车下线 拉美新能源产业进入新阶段 [10] - 泰国市场完成第9万辆新能源汽车交付 创当地市场拓展速度新标杆 [10] - 产品覆盖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 欧洲扩张策略成效显著 [7][10] - 公司位列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第91位 连续四年上榜且居中国车企首位 [10] 产品与技术优势 - 纯电与插混双技术路线全面覆盖不同市场需求 [1] - 紧凑型与纯电车型在产品吸引力和品牌认知度方面实现双重提升 [4] - 多元化产品矩阵精准切入不同消费客群 形成本地化竞争优势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