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创新药研发
搜索文档
以岭药业(002603) - 2025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9 17:06
中药创新药研发与布局 - 自2020年以来,公司是获批中药创新药最多的企业 [2] - 2023年10月通络明目胶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2025年1月芪防鼻通片(过敏性鼻炎)已获批上市 [4] - 2025年柴黄利胆胶囊(慢性胆囊炎)、芪桂络痹通片(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小儿连花清感颗粒(儿童感冒)新药申报获受理,同年7月经典名方半夏白术天麻颗粒申报获受理 [4] - 目前有5个品种处于临床阶段,包括柴芩通淋片、藿夏感冒颗粒等 [4] - 未来研发布局涵盖大呼吸领域(10个以上品种)、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妇科和儿科疾病 [4] 化药研发进展 - 全资子公司以岭万洲聚焦一类创新药、505B(2)和高端仿制药 [5] - 4个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多个处于临床前研究 [6] - 苯胺洛芬注射液NDA申报获受理,XY0206片(急性髓性白血病)处于三期临床,XY03-EA片(缺血性脑卒中)和G201胶囊(辅助生殖)处于II期临床 [6] - 2025年4月首个化学原料药来曲唑上市申请获批,多个原料药产品在国内申报注册中 [6] 市场推广与销售策略 - 院内市场深化专业化推广,基于5项国家重点计划科研成果拓展应用场景 [3] - 院外市场执行品牌战略,加强连锁终端和电商合作,通过患者教育、慢病管理赋能市场,并布局O2O平台 [3] - 八子补肾胶囊通过多渠道(连锁药店、特渠、线上)推广,聚焦抗衰老证据和品牌建设 [7][8][9] - 解郁除烦和益肾养心(静神双品)已进入医保目录,稳步推进入院工作,2025年有望实现较好销售 [10] 产品市场潜力与表现 - 通络明目胶囊(2023年底获批)已通过国谈纳入医保,销售形势良好 [11] - 目标市场庞大:中国糖尿病患者约1.164亿人,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约34.6%,初筛糖尿病患者15%患病,病程10年发病率60%,15年高达80% [11] 成本与毛利率展望 - 2025年部分中药材价格(如酸枣仁、连翘、金银花)持续回落,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 [12] - 公司内部实施提质增效等经营管理措施,助力毛利率修复和稳健发展 [12]
片仔癀:前三季度实现收入74.42亿元,1.1类新药有望填补中药焦虑用药空白
证券时报网· 2025-10-17 20:29
公司业绩与运营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74.4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1.29亿元,业绩出现小幅下滑 [1] - 业绩下滑受消费市场阶段性收缩及原材料成本较高等不利因素影响 [1] - 公司管理层从品牌、渠道、研发及对外投资等多个方面加大投入以应对市场变化 [1] - 主要原材料天然牛黄价格从年初每千克165万元下降至145万元,成本端有望进一步改善 [1] 研发管线进展:温胆片 - 公司1.1类中药创新药温胆片于9月18日完成Ⅲ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研发进入关键阶段 [1] - 温胆片适应症为轻、中度广泛性焦虑障碍(痰热内扰证),源自经典名方温胆汤,属于中药创新药中的1.1类中药复方制剂 [2] - 已完成的研究表明,连续服用12周温胆片治疗轻、中度广泛性焦虑障碍总体疗效趋势较好且安全性良好 [4] - 正在进行的Ⅲ期临床试验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设计,预计招募606例受试者,由全国30多家临床研究中心共同开展 [4] 目标疾病与市场潜力 -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焦虑障碍,全球患病率达4.4%,中国成年人焦虑障碍年患病率为5.0%,终生患病率为7.6% [3] - 2024年我国医院端抗焦虑药物销售规模达24.44亿元,市场规模可观 [3] - 目前一线治疗药物多为化学制剂,存在不良反应影响治疗依从性,且针对痰热内扰证型的中药治疗选择空白,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3] 行业政策与公司研发战略 - 国务院于2025年3月发布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中药科技创新,鼓励中药新药研发 [4] -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公司积极推动创新药研发,2025年上半年积极推进了18个在研新药研究,包括5个中药1.1类新药的临床研究 [4]
粤万年青:目前正积极推进中药创新药的研发与重点品种的二次开发
证券日报网· 2025-09-24 16:40
公司研发战略 - 公司致力于中药传承与创新 积极推进中药创新药研发与重点品种二次开发 [1] - 重点布局慢病领域经典名方现代化改造 不断夯实未来创新药战略布局基础 [1] - 积极考察经典名方领域研发机构以推进项目合作 [1] 研发合作进展 - 公司与汕头大学医学院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展新药开发及药物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 [1] - 合作将加速推动中药创新药的研发进展 [1] - 后续相关公告将披露更多合作细节 [1]
粤万年青:目前正积极推进中药创新药的研发与重点品种的二次开发,如慢病领域的经典名方现代化改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8:49
中药创新药研发进展 - 公司积极推进中药创新药研发与重点品种二次开发 重点布局慢病领域的经典名方现代化改造[1] - 公司正考察经典名方领域研发机构以推进项目合作 持续夯实创新药战略布局基础[1] - 公司与汕头大学医学院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展新药开发及药物基础与临床研究 加速推动中药创新药研发进展[1]
调研速递|盘龙药业接受华福证券等3家机构调研,聚焦业务增长与发展规划
新浪财经· 2025-09-19 09:27
中药配方颗粒业务 - 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尚处起步阶段 已于2024年末完成智能化生产线建设并成立业务发展中心 [2] - 累计完成研发备案上市品种数达310个 在18个省份完成挂网备案 [2] - 现阶段以陕西省为中心逐步向外拓展业务覆盖范围 [2] 创新药研发进展 - 中药改良型新药PLJT004已进入CDE临床受理阶段 [3] - 化学仿制药PL-JT001完成BE试验待报产 [3] - 化学仿制药PLJT-002/003计划年内启动IND申报 [3] - 1.1类中药创新药PLZY-001/PL-XP013/PL-XP012分阶段推进临床前及II期工作 [3] - 通过梯度化管线布局推动"21355"大品种培育目标 构建立体产品生态 [3] 投资者回报政策 - 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 2024年股东会审议通过《未来三年(2025-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4] - 通过管理创新和提升盈利质量等措施平衡股东当期收益与公司长远发展 [4] 市场营销策略 - 构建"产品+学术+终端+品牌"立体化营销模式 依托专业学术推广提升产品认知 [5] - 产品已覆盖超20000家基层医疗机构及30000余家零售药房 [5] - 形成医疗与零售双轮驱动格局 致力于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新营销生态 [5] - 在保持等级医院高覆盖率的同时加大基层市场拓展力度 [5]
盘龙药业:营收增速稳居行业前列,首次推出中期分红,中药创新药取得积极进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5:5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74亿元 同比增长26.06% [1] - 归母净利润0.6亿元 同比增长0.81% 扣非净利润0.53亿元 同比增长4.19% [1] - 总资产23.62亿元 同比增长6.4% 净资产16.64亿元 同比增长5.57% [1] 业务表现 - 中药饮片业务收入1.23亿元 同比激增380.89% [1] - 自产中成药收入3.19亿元 占营收比重55.5% 同比增长2.29% [1] - 主导产品盘龙七片在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中成药市场份额达7.73% [1] 研发进展 - 研发投入0.16亿元 同比增长11.13% [2] - 中药创新药PLZY-001和PL-XP012启动临床前研究 PL-XP013进入Ⅱ期临床 [2] - 中药改良型新药PL-JT004进入CDE临床受理阶段 [2] - 化学仿制药PL-JT001完成BE试验 PL-JT-002/003计划11月提交IND [2] 行业地位与股东回报 - 上半年营收增速位列中药行业上市公司第3位 [2] - 首次推出中期分红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 合计派现1059.07万元 [2] 知识产权与平台建设 - 拥有专利79项 其中发明专利36项 外观设计专利43项 [3]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授权5项 外观专利授权4项 申请发明专利5项 [3] - 新获批陕西省专家工作站 依托6大国家级与省级技术载体 [3] - 中药配方颗粒完成310个品种开发备案 [3] 产品与临床价值 - 盘龙七片新增1部国家级诊疗指南和1个专家共识 累计纳入8部指南和4个共识 [1]
苏州玉森新药与四川现代中药创新技术公司缔结战略联盟 加速推进中药1.1类创新药研发进程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22:42
合作概况 - 苏州玉森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与四川省现代中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于8月22日正式签署产品合作协议 涉及消腺止鼾口服液和天丹定眩颗粒两大中药1.1类创新药 [1] - 合作涵盖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注册申报及上市后产业化推广的全链条环节 [1] - 双方将整合技术、临床及产业资源以加速创新药研发效率并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1] 产品定位与市场空间 - 消腺止鼾口服液针对儿童腺样体肥大市场 临床定位3-7岁痰热内蕴患儿 填补中成药市场空白 瞄准40亿市场规模 [2] - 天丹定眩颗粒专注风痰上扰型眩晕症治疗 满足老龄化趋势下需求 瞄准12亿市场规模 [2] - 两产品均以创新处方和临床优势体现中药标本兼治、副作用小的特色 预计2026年陆续进入临床 [2] 企业战略与资源整合 - 玉森新药凭借中药创新药研发领域深厚积累 致力于特有价值中药新药的研发和产业化 [1] - 四川省现代中药创新技术公司依托四川省中医药产业资源 推动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创新实践 [1] - 合作将构建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完整创新闭环 未来深化中药国际化注册及大健康产品开发领域探索 [2]
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子公司中药创新药研发项目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11 02:40
核心观点 - 公司控股子公司方盛融科的中药创新药紫英颗粒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将开展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试验 [1] - 紫英颗粒为中药1.1类创新药,基于多年临床经验方开发,针对湿热瘀结证相关症状 [2] - 截至公告日,该药品研发累计投入约847.17万元 [3] - 妇科中成药市场整体规模稳定,盆腔炎药物需求潜力较大,但竞争格局分散 [4][5] 药物基本情况 - 药物名称:紫英颗粒(颗粒剂,中药1.1类) - 受理号:CXZL2500030 - 适应症: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湿热瘀结证) - 审批结论:同意开展临床试验,需完善试验方案 [1] 新药研发进展 - 研发阶段:获临床试验批准,需完成后续试验并申报上市 [6] - 研发投入:累计约847.17万元(未经审计) [3] 妇科中成药市场分析 - 整体规模:2020-2023年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稳定在57亿元左右,2024年前三季度增长3.38% [4] - 细分结构: - 妇科调经药占比47.38%,销售额同比+6.61% - 妇科炎症药占比35.02%,销售额同比-1.75% - 更年期用药占比6.04%,销售额同比+12.70% [4] - 城市实体药店终端: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额超32亿元,同比-6.40% [4] 竞品市场表现 - 妇科千金片/胶囊:2024年全终端医院销售额6.17亿元,药店零售1.08亿元(上半年) - 桂枝茯苓系列:全终端医院销售额3.43亿元 - 宫炎平系列:全终端医院销售额2.84亿元 - 金刚藤系列:全终端医院销售额1.52亿元 - 妇炎康系列:药店零售1.13亿元(上半年) [4][5]
方盛制药: 方盛制药关于控股子公司中药创新药研发项目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0 16:16
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控股子公司方盛融科的中药创新药紫英颗粒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开展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试验 [2] - 紫英颗粒注册分类为中药1.1类,剂型为颗粒剂,受理号为CXZL2500030 [2] - 该药物基于多年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经验方审订而成,适用于湿热瘀结证相关症状 [2][3] - 截至公告日,该药品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847.17万元 [3] 药物市场情况 - 紫英颗粒为自主研发的中药1.1类创新药,目前尚未在国内外上市 [3] - 中成药妇科用药2020-2023年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稳定在57亿元左右,2024年前三季度增长3.38% [3] - 妇科炎症用药市场份额占35.02%,但销售额同比下降1.75% [3] - 盆腔炎治疗主要竞品包括妇科千金片/胶囊(2024年全终端销售额3.43亿元)、宫炎平片/胶囊(2.84亿元)、金刚藤胶囊/颗粒/片/丸(1.52亿元) [4][5] 行业数据 - 城市实体药店终端中成药妇科用药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额超32亿元,同比下降6.40% [3] - 妇科调经药市场份额最大(47.38%),销售额同比增长6.61% [3] - 妇女更年期用药市场份额6.04%,但增速达12.70% [3]
方盛制药(603998.SH)子公司中药创新药研发项目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智通财经网· 2025-08-10 15:54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方盛融科药业有限公司中药创新药研发项目紫英颗粒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准 [1] - 紫英颗粒基于多年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经验方审订而成 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湿热瘀结证) [1] - 适应症包括下腹隐痛 腰骶胀痛 带下量多 色黄质稠 低热起伏 经期腹痛加重 胸闷纳呆 口干 大便溏或便秘 小便黄赤等 [1] 产品定位 - 紫英颗粒定位为中药创新药 针对妇科疾病领域 [1] - 产品针对慢性盆腔痛这一细分适应症 具有明确的中医证型(湿热瘀结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