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

搜索文档
江苏天元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与设立合伙企业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02 03:50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与青岛正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正江众情(嘉兴)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企业规模为3,001万元,公司认缴出资1,000万元,占比33.32% [3] - 本次投资无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或关联交易 [3][4] 合作方基本情况 - 普通合伙人为青岛正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注册资本1亿元,法定代表人赵博文持股98%,已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编码P1072155) [5][6] - 合作方与公司控股股东、董监高等无关联关系 [7] 合伙企业基本情况 - 合伙企业成立于2025年5月30日,注册于浙江嘉兴,专项投资于未披露名称的某科技公司股权 [7] -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青岛正江,负责日常运营及投资决策 [7][8] - 投资决策委员会由3名委员组成,决议需2/3以上委员同意 [10][11] 收益分配机制 - 收益分配优先覆盖合伙人实缴出资额,超额收益按阶梯分配:年化收益率<30%时GP分20%;30%-50%时分30%;≥50%时分40% [18] - 亏损由GP优先承担,LP以认缴出资额为限担责 [19] 投资目的与影响 - 公司通过基金布局前沿科技领域,增强盈利能力和产业协同,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不影响主营业务 [24] - 基金已于2025年6月30日完成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备案编码SAZS88) [24]
福斯特广东项目明年投产!
搜狐财经· 2025-06-19 10:37
公司动态 - 福斯特广东项目稳步推进 预计明年上半年开始分批投产 计划5年内将感光干膜业务市场占有率提升至超50% [1] - 公司注册成立广东福斯特新材料和广东福斯特光伏材料两家子公司 分别建设年产2.1亿平方米感光干膜和年产2.5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 [3] - 感光干膜项目总投资5.5亿元 用地95.98亩 计划引进4条涂布生产线 建成后将成为杭州总部外第二大生产基地 [5] - 光伏胶膜项目总投资14.5亿元 用地119.51亩 主要生产光伏组件关键封装材料 [7] - 目前感光干膜项目11栋厂房中8栋主体结构完成90%以上 预计年底建成 光伏胶膜项目5栋建筑中办公楼已封顶 其余厂房主体结构完成85% [7] 业务布局 - 公司自2016年起布局感光干膜、挠性覆铜板、铝塑复合膜、有机硅封装材料四个新材料项目 产品应用于电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3] - 华南地区作为PCB企业集聚地 是公司电子材料业务布局关键区域 计划3-5年将感光干膜做到行业领先水平 [7] 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业务产品EVA胶膜国际市场占有率超50%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 是光伏封装材料行业国际龙头企业 [3] -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 深耕新能源与新材料研发生产领域 [3] 项目意义 - 广东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助力新会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 成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7] - 项目将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
东山精密超59亿收购切入光通信 密集全球购资产增67倍累赚百亿
长江商报· 2025-06-16 08:51
收购交易概述 - 东山精密拟通过全资子公司香港超毅收购索尔思光电100%股权,并认购不超过10亿元可转债,交易金额合计59.35亿元[1][3][4] - 索尔思光电专注于光通信领域,产品覆盖10G至800G及以上速率的光模块,客户包括全球知名数据中心运营商和电信设备制造商[4][5] - 收购溢价率约3.56倍,目标公司2024年底净资产10亿元,评估值45.60亿元[1][11] 目标公司财务表现 - 索尔思光电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分别盈利4.05亿元、1.57亿元[1][11] -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9.32亿元、9.75亿元[11] 收购战略意义 - 通过收购切入光通信领域,完善电子信息产业战略布局[1][5] - 有望实现客户资源共享、技术研发协同、生产制造优化等协同效应[11] - 索尔思光电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及销售网络[5] 公司收购历史 - 2014年以来完成多起重大收购,包括3.13亿元收购牧东光电、39.84亿元收购美国MFLX公司等[6] - 2024年5月出资8.14亿元收购法国GMD集团[6] - 通过收购资产规模从2009年底的6.83亿元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464.70亿元,增长约67倍[7][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0亿元、18.62亿元、23.68亿元、19.65亿元、10.86亿元,五年合计88.11亿元[10]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6.02亿元(同比+11.07%),归母净利润4.56亿元(同比+57.55%)[10] - 上市以来累计盈利115.89亿元[2][11] 研发投入 - 2020-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9.10亿元、10.29亿元、9.40亿元、11.61亿元、12.67亿元[9] - 截至2024年底研发人员4619人,占员工总数19.64%[9][10]
浙江宁波走出的“并购狂人”,身家250亿元,坐拥四家上市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6-15 19:43
中策橡胶上市 - 中国第一大轮胎企业中策橡胶于2025年6月5日正式上市 总市值达396 23亿元 [1] - 中策橡胶控股股东仇建平名下已有三家上市公司:巨星科技(289 78亿元)、杭叉集团(265 11亿元)、新柴股份(29 25亿元) [1] 仇建平创业历程 - 1962年出生于浙江宁波 16岁考入北京科技大学 后获西安交通大学机械铸造专业硕士学位 [3] - 1993年放弃浙江机械进出口公司工作 筹资30万元创业 第一年销售额达200万美元 次年增长至1000万美元 [3] - 巨星科技现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三的手工具企业 近年收购瑞士PT公司、美国Arrow、基龙、瑞士TESA等品牌 [3] 巨星科技经营数据 - 全球布局:23个生产基地(东南亚3 美国3 欧洲6)、5大研发中心、员工超1万人 拥有ARROW等品牌 [5] - 2024年营收147 95亿元(同比+35 37%) 净利润23 04亿元(同比+36 18%) 海外收入占比88 08%(美洲63 44% 欧洲24 64%) [5] 杭叉集团与新柴股份 - 杭叉集团为中国第二、全球第八叉车制造商 2024年营收164 86亿元(同比+1 32%) 净利润20 22亿元(同比+17 54%) 销量28万台(同比+14 06%) 海外销量首破10万台 [6] - 新柴股份主营非道路柴油发动机 2021年上市 2024年营收22 60亿元(同比-2 40%) 净利润7910 60万元(同比+147 52%) [6] 资本运作与产业协同 - 2010年巨星科技上市 2011年收购杭叉控股98 8%权益 2016年推动杭叉集团上市 [8] - 2019年以57 98亿元收购中策橡胶46 95%股权 通过4万家门店拓展汽车后市场 并为杭叉提供定制轮胎 [9] - "巨星系"总市值达980 37亿元 涵盖工具制造、叉车、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9]
中微公司拟投资7.35亿元参设私募基金 优先支持有技术壁垒的领先企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18:28
基金设立与出资结构 - 中微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微临港与智微资本等共同设立私募基金,募资规模暂定15亿元 [1] - 智微资本作为管理人认缴1500万元(占1%),中微临港认缴不超过7.35亿元(占49%),上海科创认缴1亿元(占6.67%) [1] - 基金存续期7年(投资期4年+退出期3年),可延长2次每次1年 [2] 投资方向与策略 - 基金主要采用股权投资,优先支持有技术壁垒的领先企业,目标实现资产稳健增值 [2] - 重点投向半导体、泛半导体领域及战略新兴领域优质标的 [2] - 存续期结束时80%以上资金需投向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 [2] 关联交易与协同效应 - 中微临港持有智微资本45%股权,智微资本实控人刘晓宇为中微公司前高管,构成关联交易 [2] - 通过基金合作拓展产业链投资能力,推动产业与资本运营深度融合 [3] - 公司称此举有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及整体盈利能力 [3] 公司战略与财务表现 - 公司坚持三维发展战略:深耕集成电路设备、扩展泛半导体设备、探索新兴领域 [4] - 上市以来累计投资40家产业链企业(浮盈50亿元),其中8家已A股上市 [4] - 2024年营收90.65亿元(同比+44.73%),扣非净利润13.88亿元(同比+16.52%)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1.73亿元(同比+35.4%),净利润3.13亿元(同比+25.67%) [4]
四川路桥拟购12亿资产加码主业 频频运作布局资产两年增千亿
长江商报· 2025-06-11 07:29
公司收购动态 - 四川路桥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关联方新筑股份旗下新筑交科100%股权及桥梁功能部件相关资产,标的资产总规模约12.27亿元(含新筑交科总资产8.80亿元及其他资产3.47亿元)[1][2][3][4] - 新筑交科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3.14亿元、4.3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3.03万元、1854.33万元,标的资产负债合计1.10亿元[3] - 收购旨在强化桥梁施工技术协同,优化供应链成本控制,推动工程建设主业发展[2][4] 资产与资本运作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底1370.38亿元增至2023年底2409.15亿元,两年增长1038.77亿元,2024年底微调至2397.73亿元[5][6] - 近年重大资本动作包括:2022年以1.66亿美元收购东非钾盐矿50%股权,2023年以2.64亿元收购毛尔盖水电站50.1%股权并增资7.01亿元,同年以8.41亿元收购清平磷矿85%股权[6] - 2024年子公司拟投资37.39亿元建设凉山州盐源县光伏项目[6]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1351.51亿元(同比+31.79%),归母净利润112.13亿元(同比+67.31%),首次突破千亿营收和百亿净利润[7] - 2023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调整至90.04亿元、72.10亿元,2024年一季度营收229.86亿元(+3.98%),净利润17.74亿元(+0.99%)[7] - 上市以来累计归母净利润461.79亿元,分红185.77亿元,分红率40.23%[7] 业务布局 - 公司核心业务为工程施工,同时拓展矿业及新材料、清洁能源领域,近期通过收购加码桥梁功能部件产业链[1][6] - 控股股东蜀道集团持股56.89%,新筑股份同为蜀道集团控股子公司,本次收购属关联交易[2]
奕瑞科技拟18亿布局硅基OLED背板 五年研发投入10.53亿提升竞争力
长江商报· 2025-05-27 07:57
投资扩产计划 - 公司计划通过全资子公司奕瑞合肥投资不超过18亿元,其中增资6亿元用于硅基OLED微显示背板生产项目 [1][2] - 项目预计新增产能5000张/月,建设周期12个月,投资回收期6.7年,内部收益率11.01% [2] - 资金来源包括自有及自筹资金、视涯科技履约保证金 [2] 业务协同与客户合作 - 硅基OLED微显示背板与现有CMOS传感器产线在原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具有通用性 [2] - 公司与视涯科技及特定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向视涯科技供应硅基OLED微显示模组背板 [3] - 下游客户订单需求明确,有助于提升公司护城河及盈利能力 [3] 研发投入 - 2020年—2024年研发投入累计达10.53亿元,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1][3] - 2024年研发投入为3.1亿元,较2020年的0.96亿元显著增加 [3] 全球化布局 - 公司在美国、德国、韩国等地建立海外销售或客户服务平台 [1][6] - 2024年齿科产品在海外市场实现小批量销售,工业新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业务营收近1亿元 [6]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8.31亿元,同比下降1.74%,净利润4.65亿元,同比下降23.43%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82亿元,同比下降1.9%,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上升2.7% [5][6] 其他扩产与投资 - 2024年拟募资用于X线真空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建设项目,新增7.7万只球管及1.93万组X线综合解决方案产能 [6] - 2025年4月增资控股子公司奕瑞电源至61.27%股权,并通过奕瑞合肥投资海宁凯图18.18%股份 [6]
224亩!蚌埠土拍大战倒计时,这三块地凭什么引房企疯抢?独家解析城市黄金板块
搜狐财经· 2025-05-24 09:23
蚌埠土拍市场概况 - 6月11日蚌埠将拍卖3宗涉宅用地共224亩优质地块 地块编号为蚌挂(2025)12号至16号 [1] - 地块分布于法上区 经开区 高新区等区域 包含工业用地 居住用地和公园绿地等多种性质 [1] - 起始价从805万元至19334万元不等 保证金最高达3867万元 增价幅度多为1万元 [1] 交通区位优势 - 蚌埠作为京沪高铁与京福高铁交汇点 蚌埠南站是华东核心枢纽 未来将新增亳蚌宁城际铁路 [2] - 龙子湖区中创区地块距蚌埠南站仅2公里 周边规划36班小学和三甲医院 定位高铁新城核心居住区 [2] - 禹会区大禹学校地块邻近大学城 周边主干道密集 将承接高校人才居住需求 [2] - 蚌埠将构建"三高铁三城际两普铁"铁路网 推进4C级民用机场建设 [4] 产业发展规划 - 蚌埠聚焦新能源 新型显示 智能传感 生物化工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4年新招引项目210个 预计产值突破700亿元 [4] - 中国传感谷已集聚企业超200家 8吋MEMS晶圆线即将投产 将吸引数万高科技人才 [4] - 商业航天产业园液氧甲烷发动机技术全国领先 已签约项目8个 [5] - 蚌山区延安二路地块邻近银泰 万达商圈 将承接高新区企业高管及科研人才居住需求 [7] 生态宜居价值 - 淮河生态城镇带是城市主轴 滨河100米范围将打造开放空间 生态岸线占比超90% [8] - 禹会区新黄山玻璃厂B地块容积率≤1.7 规划低密住宅 毗邻紫公山公园 享河景+山景资源 [8] - 政府严控滨河建筑高度 推动绿道 步道 骑行道"三道贯通" [9] - 蚌埠将建设"两环链网 两心八楔"蓝绿系统 龙子湖 涂山等生态资源进一步升值 [11] 政策支持力度 - 蚌埠是皖北地区中心城市 拥有自贸试验区 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长三角一体化三大国家级平台 [11][12][13] - 至2035年目标建成"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 GDP增速目标5.4%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 [15] - 拍卖地块均位于"一主一副"核心区 享受政策 人口 资金全方位倾斜 [15] 投资价值分析 - 高铁枢纽地块兼具交通便利与人口红利 适合开发刚需+改善复合型产品 [15] - 淮河沿岸低容积率地块稀缺性凸显 溢价空间最高 [16] - 自贸区 传感谷周边地块受益于产业集聚 抗风险能力强 [17]
项目尚未开工,外资已经到账
新华日报· 2025-05-24 05:07
项目概况 - YKK AP株式会社在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拿下168亩工业用地 将建成其在中国目前最大的生产销售基地 [1] - 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美元 预计2026年5月完成厂房建设 10月投产 [1] - 全面达产后 年应税销售额预计不低于11亿元 年综合纳税额预计超8000万元 [1] - YKK AP(江苏)建材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500万美元 首笔外资3300万美元已到账 [2] 公司背景 - YKK AP与YKK拉链同属日本YKK集团 2023财年集团销售额9202亿日元(约442亿元人民币) 其中60%由YKK AP贡献 [1] - 这是YKK AP时隔20年后再次在华设厂 此前已在大连 深圳 苏州建有3座建材生产基地 [2] - YKK AP在全球多地设有工厂 但董事局主席堀秀充唯一直接兼任中国公司总负责人 [3] 战略布局 - 南通项目将与上海研发中心 苏州建材配件中心构成长三角"黄金铁三角" [2] - 公司表示通州完备的金属铸轧产业链(62家规上企业)有助于新项目降本增效 [3] - 通州建筑业优势将助力公司更快打开中国市场 服务中国建筑地产行业 [3] 地方支持 - 该项目是南通获批全国沿海开放城市四十周年后落户的首个重大日资项目 [4] - 南通高新区将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确保项目顺利竣工投产 [4]
普门科技:安徽普和以323万元竞得和县经开区地块
快讯· 2025-05-21 16:46
普门科技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普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21日与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签订了《成交确认书》,确认以人民币323万元竞得安徽和县经开区(浦和园区)编号为和土出[2025]7号 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该地块土地面积为21516平方米(约32.27亩),用地性质为工业,出让年限 为50年。此次竞得地块将作为"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化项目"用地,有利于公司新产品转产,提高研发制造 协同性,完善产业布局,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还需取得政府部门必要的 审批手续,相关事项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