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强区
icon
搜索文档
30亿,南京溧水区新增产业发展母基金
FOFWEEKLY· 2025-10-15 18:01
近日,规模为30亿元的南京溧水产业发展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顺利完成登记备案,标志着溧水区国企投资基金正式设立并进入实质性运 作阶段。 据悉,该基金由溧水区国企联合南京紫金创投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作为溧水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资本力量,基金明确聚焦溧水区主导 产业"两新两智"(新能源、智能制造装备、新医药与生命健康、智慧农业)核心赛道,旨在通过资本赋能,打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运作模式上,该基金将采取"市场化合作+精准投资"双轮驱动策略:一方面与优质市场化投资机构深度协作,通过设立子基金的方式扩大资本覆盖 面与产业影响力;另一方面针对区域内重点产业项目通过直跟投或设立专项子基金的方式,实现"以投带引"集聚优质资源,"以投育产"培育产业生 态,发挥"放大器"效应,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在溧水落地扎根,加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溧水产业发展基金的设立,是溧水区推动"制造立区、产业强区"战略的重要举措。溧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溧水已布局 2只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和科创引导基金,前者重点投向临空产业、人工智能、现代农业等赛道的成长期项目,后者专注赋能新能源、大健 康等领域的 ...
吴中区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招商“一着不让” 消费打造金名片
苏州日报· 2025-10-09 06:41
会议提出,打造一批消费金名片,加大消费项目招商,重点围绕新业态、新平台招商,瞄准首店主 动出击。在外贸方面,持续强化重点企业跟踪监测,形成更多进出口增量。 会议要求,招商工作"一着不让",充分发挥"4+4+N"招商体系效能,发扬"四千四万"精神,广拓招 商引资渠道,特别是要聚焦机器人、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用好"场景招商"模式,以真实场景项目 及应用机会引进各类企业,全力打造产业新地标,同时加大规上企业走访力度,保障优质项目顺利落 地、扩产项目稳定扎根;项目建设"紧抓不放",全面梳理当前项目建设进展,分析存在问题,以更加务 实的办法、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推进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昨天(10月8日),吴中区召开决战四季度经济工作推进会,总结盘点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动员 全区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决战四季度,夺取全年胜,以务实举措和实际行动为省市发展大 局多作贡献。 今年以来,吴中全区上下全力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经济稳中有进,"产业强区、创新引领"发 展战略优势加速显现。会议明确,要坚定"产业强区、创新引领"发展战略不动摇,持续壮大"3+2+N"重 点产业集群,努力将"全国机器人 ...
聚焦强链补链 南京溧水举办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介会
扬子晚报网· 2025-09-24 16:24
推介会概况 - 活动主题为“聚链溧水智创未来”,吸引了新投资洽谈企业、投资机构、基金代表、高校科研院所及媒体代表约200人参与 [2] - 现场签约37个产业类投资项目,总投资额约160亿元人民币,涵盖新能源、智能装备、新材料等领域 [1][2] - 除产业项目外,另有9个基金合作项目和8个科技人才项目现场签约 [2] 重点签约项目详情 - 香港卜蘭沃德终端生产制造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约4亿元,满产后产值达10亿元、税收达3000万元 [2] - 盈业光学材料及触控显示模组基地项目投资额10亿元,新建生产线,建成后可形成年产100万件显示模组产品的生产能力 [2] - 维锂年处理3万吨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修复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6亿元,年税收3000万元 [2] - 布达泰克长三角半导体封测生产中心总投资1.2亿元,项目达产后产值1.5亿元,税收450万元 [2] 溧水区产业基础与发展规划 - 溧水区是全市唯一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已集聚819家规上企业,工业门类覆盖率近90%,规上工业产值超千亿元 [3] - 活动现场发布了50个产业合作机会场景,涉及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 [3] - 未来5年,溧水区将围绕“智造出新、山水出彩的江南新城”发展愿景,着力建设产研融合的智造之城等目标 [4] 资本支持与招商模式 - 溧水区正在设立区级国企投资基金,由南京紫金创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锚定“两新两智”产业赛道,采用“基金+招商”模式提高项目落地效率 [3] - 此前举办了“两新两智”产业项目招投联动路演活动,天固信安、山海氢等4个项目进行汇报,现场有40余个需基金投资项目滚动播放 [4] - 活动吸引了毅达基金、盛世聚鑫等20家基金及投资公司,以及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参与 [4]
玄武区上半年GDP增速位居主城第一
南京日报· 2025-08-14 07:55
核心观点 - 玄武区通过强化产业建设、吸引龙头企业落户及培育新兴产业 实现上半年GDP增速位居主城第一 产业强区战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核心驱动力 [1][4][6] 产业招商与龙头企业布局 - 达索系统智能制造中国总部揭牌 全面启动工业软件项目 提供SaaS服务及定制化解决方案 [1][2] - 小度技术华东总部落户 设立研发及行业解决方案中心 聚焦文旅、养老、体育健康领域智慧化探索 [1][2] - 西门子Xcelerator长三角科创赋能中心落地 打造数字化一站式服务平台 已吸引5家科技创新企业入驻 [2] - 阿里、小米、华为、百度等互联网龙头企业均在南京布局研发总部 [1] 新兴产业战略与政策支持 - 构建"1+2+2"现代化都市型产业体系 推动文旅、商贸传统产业升级 同时布局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4] - 建立"1+3+2"工作组织体系 组建三大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及两大专班 推动数据、大模型、绿色低碳产业链式集聚 [4] - 全省率先出台大模型产业支持政策 提供算力资源、模型备案等全链条支持 2023年发布6项产业政策覆盖科技、跨境电商、数据等领域 [4][5] - 创新组建大模型工厂 与科大讯飞合作研发软件效能服务平台 实现AI与应用场景精准匹配 [5] 产业发展成果与数据 - 数据产业2023年产值突破800亿元 未来1-2年有望突破千亿元 [6] - 两年来完成12个大模型国家备案 数量占全省近三分之一 [6] - 江苏省数据交易所入驻江苏国际数据港 引入数字中国首批40朵国家行业云中的三朵云 [6] - 江苏中亚中心促成中亚意向订单超1亿元 2023年8月升级为"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 [6] 本土企业技术突破与市场地位 - 矽力微电子智能手机充电芯片业务保持全球市场10%及国内市场超60%占有率 总部项目竣工后将构建高端模拟芯片产业平台 [7] - 金思维软件产品覆盖国内六成以上线缆百强企业 线缆CAPP系统通过智能算法将计算耗时从2小时缩短至10分钟 [7]
起笔山水间 擘画未来城
苏州日报· 2025-08-13 08:14
核心经济表现 -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 [1] - 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2% [1]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9% [1]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7.2%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4% [1] 产业体系与集群建设 - 聚焦机器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两大主导产业 [2] - 布局低空经济、新能源等新赛道 [2] - 聚集2700多家工业企业 [2] - 汇川技术投资80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基地 预计年产值300亿元 [2] - 苏州协同创新科技投资10亿元建设总部 预计年产值20亿元 [3] - 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中心提供5200平方米训练空间 支持200余台机器人同时训练 [3] 重大项目与产能规划 - 博思特总部基地一期投资4.8亿元 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GeminiBotA1 [4] - 博思特二期计划投资5亿元 年产5000套智能人机协作机器人 [4] - 预计三年内机器人销售量突破2万台 销售收入达10亿元 [4] - 上半年签约26个亿元以上项目 包括正北连接技术总部(20亿元)和可庭割草机器人等项目 [4] 企业生态与创新平台 - 蓝悦无人机、大象机器人等7家企业进驻具身智能产业园 [3] - 依托哈工大苏州研究院、信通院等科研机构培育科创项目 [4] - 企业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当天办证(如宜可生物当日取得营业执照) [8] - 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保障项目快速落地(如蓝悦无人机数月完成迁移) [8]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实验中学和苏州市立医院太湖总院投入运营 [5] - 推进华师大苏州湾实验小学扩建及北美国际高中改扩建 [5] - 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形成15分钟便民圈 [5] 文旅消费与商业配套 - 天鹅港·橙天里举办足球夜市活动 [6] - 举办太湖苏州湾大学生乐队大奖赛(60支参赛乐队)和追觅绿洲音乐节(20组音乐人) [6] - 林渡暖村、太湖瑰谷等农文旅项目吸引游客 [7] - 金融街融悦中心、太泽文化中心书店、京东云仓等新消费场景加快建设 [7]
临安“产业强区”再添新动力
杭州日报· 2025-04-24 10:34
公司发展 - 荣升机械为杭叉集团配套生产叉车护顶架及门架等配件 年产量约10万台[3] - 公司新增2台焊接机器手并完成智能化产线改造 产能较老厂区提升近50%[3] - 新厂区2023年底竣工投产 预计年产量达15万台[3] 产业园区建设 - 金马工业园A/B区块已有8家企业投产 涵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产业[3] - C区块7个在建项目中6个主体已结顶 预计年底竣工验收[3] - 园区全部建成后A/B/C三区块将新增产值约35亿元 推动区域工业产值向200亿元目标迈进[3] 区域经济表现 - 锦北街道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8亿元 同比增长32.2%[4] - 制造业投资达1.43亿元 超季度目标10个百分点[4] - 全年目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以上 招引9个制造业项目(含6个亿元以上项目)[6] 政府支持措施 - 推行"分期分批交地"模式 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5] - 实行"一人一项目"盯企制度 组建专班现场协调建设难题[5][6] - 建立"分阶段联合验收"机制 加速项目"建成即投产"进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