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引领
icon
搜索文档
绝缘材料龙头广信科技北交所上市:打破技术垄断 盈利能力稳健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7-02 15:17
公司上市与技术优势 - 公司于6月26日成功登陆北交所 [1] - 专注于高性能绝缘纤维材料及其成型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2009年研发的超高压绝缘纤维材料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 - 掌握多项行业核心技术,包括"无胶超厚绝缘纤维板材成型技术"和"无胶粘绝缘纸螺杆、无胶粘L型夹件绝缘件技术"(国际领先水平)以及"薄型绝缘纤维板材关键技术"(国际先进水平) [1] 行业地位与研发实力 - 产品覆盖所有电压等级的绝缘纤维材料,在750kV以上特高压领域打破国外垄断 [2]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206万元、1518万元和1548万元,复合增长率13.26% [2] - 截至2024年底拥有67项有效专利(发明专利13项),主导或参与制定多项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2] - 核心研发团队由四位资深专家领衔,其中实际控制人魏冬云从业超五十年,总工程师黄游宇主导开发的无胶粘系列产品获国际领先认证 [2] - 依托三大省级科研平台,与高校院所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2] 市场认可与业绩表现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等认定 [3] - 与特变电工、山东电工电气、正泰电气等变压器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 - 2022-2024年营收从3.04亿元增至5.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8% [3] - 同期净利润从1472万元飙升至1.16亿元,增幅688%,毛利率从18.06%跃升至33.50%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5亿元(同比增长54.48%),盈利4372.36万元(同比增长128.53%) [3] 产品结构与市场前景 - 2024年高毛利绝缘纤维成型制品销售占比从28.24%提升至34.43%,直销比例达75.97% [4] - 下游市场需求旺盛,销售数量增长且价格提升 [4] - 变压器、电机等电力设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新能源电力产业稳步发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有序增长 [4] - 超/特高压用绝缘纤维材料国产化率提升,变压器和电机节能更新改造需求旺盛 [4]
新三板2024年年度综述:结构分化,创新引领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6 18: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新三板市场深幅调整后四季度止跌企稳呈结构性行情,市场有新生机但也面临新挑战,基本面总量磨底结构分化,可从景气持续、成长前瞻、创新引领三条思路优选企业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总览:新时代,新生机,新挑战 - 挂牌企业数量达6000 + 家,创新层比重不断提升,截至2025/6/20创新层企业数量占比38.5% [12] - 挂牌企业前五大行业聚焦软件服务、机械、硬件设备、化工、企业服务,CR5数量占比达51%,挂牌小巨人约两成且约67%挂牌创新层,近年来新挂牌企业中小巨人含量大幅提高 [15] - 交投活跃度基本稳定,交投活跃企业集中于创新层,创新层企业成交额占比约八成,做市交易成交额占比约四成 [21] - 近年来新三板做市商退出数量增多、北交所做市数量增加 [26] - 新三板定增募资额呈下降趋势,2025年1 - 5月定增实施募资总额相比24年同期下降59% [37] - 新三板重大重组事件案例数量未明显增加,公司参与角色多为竞买方,目的以横向整合和多元化战略为主,形式以发行股份和协议收购为主 [47] - 新三板转板历史上以北交所和创业板为主,近年来北交所成为主要转板去向,处于辅导或审核流程中拟北交所上市企业有568家,在审企业质地优异 [54][58] 基本面:总量磨底,结构分化 - 收入体量方面,新三板企业24年平均营收体量3.04亿元、中枢1.18亿元,创新层和小巨人企业表现更优,近年来新挂牌企业体量逐年提升 [65] - 收入增速方面,新三板整体收入增速仍在磨底期,24年整体法收入增速仅+1.2%,创新层中的小巨人企业24年整体法营收增速为+5.8%,分行业来看科技和消费板块部分行业增速较高 [71] - 收入结构方面,新三板和创新层行业收入结构相似,小巨人优势行业更聚焦,三板优势行业与全A相差较大,整体更偏向软件、制造和材料 [76] - 盈利体量方面,2022年以来新三板亏损企业比例逐年提高,剔除亏损企业后新三板企业24年平均归母净利润体量2761万元,创新层和小巨人企业盈利情况更好 [84] - 盈利增速方面,新三板整体法盈利增速处于负增长区间,关注优质新挂牌企业,近年来新挂牌企业质量明显提升 [88] - 盈利能力方面,截至24H2新三板企业整体ROEttm达6.0%,分行业来看半导体、家电等行业ROE - TTM环比提升幅度较高,关注量价齐升的行业如半导体、机械等 [98][103] 三条思路选股:景气持续,成长前瞻,创新引领 - 筛选景气持续企业,核心逻辑是近三年营收和盈利维持中高速增长且盈利能力提升,如隆基仪表、泓毅股份等 [2] - 筛选成长前瞻企业,核心指标采用“合同负债&预收账款”,关注合同负债&预收账款占营收比重高且环比提升的企业,如薪泽奇、中科仪等 [2] - 筛选创新引领企业,采用研发费用、发明专利数量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方法筛选,且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高于5%,如先临三维、杰理科技等 [2]
余杭区今年首要任务“创新引领”
每日商报· 2025-05-30 06:21
科技创新成果 - 之江实验室主导构建的"三体计算星座"首批12颗卫星成功发射入轨 将算力送入太空 未来可提供计算卫星和遥感卫星服务 [1] - 天目山实验室发布新型"飞行汽车" 灵伴科技推出Rokid AR Lite 零零科技推出哈浮飞行相机 强脑科技推出深海豚Easleep多功能智能睡眠仪 程天科技推出助力外骨骼机器人GOGO [1] - 余杭区布局培育全省数量最多的"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计划+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高能级科创平台集群 连续4年获省科技创新鼎 [1] 创新发展战略 - 余杭区提出"六大行动" 其中"创新引领"行动是首要任务 涉及未来科创产业布局 [1] - 余杭区科技局将聚焦五大导向(高能级科创平台 高质量科技项目 高水平科技企业 高层次科技人才 高价值科技金融) 通过三大行动(科创强基 创新聚链 服务赋能)实施"创新引领"行动 [2] - 余杭区以科创平台为核心抓手 全年计划落地成果转化项目120个以上 [2] 企业培育体系 - 余杭区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雏鹰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培育体系 已出台"科创十条"政策 [2] - 实施"全链条科研攻关突破行动" 计划全年支持重点研发项目30项以上 [2] -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 将构建概念验证中心 中试基地 成果转化加速器等平台载体 [2] 产业生态建设 - 余杭区重点建设环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 包括四大省实验室 杭州超重力场重载机和高速机完成调试 落地第二个大科学装置 [3] - 加快南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设 推动未来谷建成投用 浙江人才大厦主体结顶 [3] - 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四大未来产业"特色产业体系 实施"经济高质量发展68条" 支持经营主体降本110亿元以上 [3] - 投用钉钉总部 抖音浙江创新中心 目标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2300亿元以上 [3]
小蒜头”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新华日报· 2025-05-13 05:00
产业发展 - 宿羊山镇以大蒜产业为核心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涵盖种植 深加工 贸易 研发 市场服务等全产业链 [5] - 大蒜产业带动食品加工 冷链物流 金融等关联产业发展 实现一二三产融合 [1] - 2023年新建大蒜冷链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4.5亿元 建成后年加工存储大蒜20万吨 交易量超100万吨 [4] 技术创新 - 建立产学研平台包括1个院士工作站 2个国家级研发中心 3个省级中心 引进20余名硕士专职研发 [4] - 收集150份种质资源 培育"邳州白蒜1号"等6个新品种 其中新品种产量比常规蒜种高10%-15% 干蒜亩产达2700斤 [2] - 龙头企业年加工黑蒜4300吨 开发黑蒜醋 黑蒜口服液等7000吨精深加工产品 [4] 标准化建设 - 制定《邳州净蒜收购规范》全国团体标准 规范收购规格检验包装流程 [3] - 建成32家绿色生产基地 认证15个绿色农产品 18家企业通过HACCP认证 [3] - 多家企业获得FSSC BRC GAP ISO9001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3] 品牌影响力 - "邳州白蒜"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受欧盟保护 [4] - 全国商超年销售邳州净蒜80万吨 大蒜网络零售额达7亿元 [5] - 通过直播电商展销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6] 经济效益 - 全产业链增收模式带动村集体收入增加近10万元 蒜农年工资性收入增长超4000元 [5] - 国家级龙头企业黎明食品等推动产业从农产品贸易向保健品 医药领域延伸 [4] - 通过村企联建 直播带货等多元化方式壮大集体经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