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党建

搜索文档
安徽淮北 “红色动能”强化产业链
经济日报· 2025-07-14 06:15
产业链党建赋能转型发展 - 淮北市通过产业链党建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打造先进高分子材料、铝基高端金属金属材料及汽车零部件、绿色食品和高端装备制造、其他新材料(高岭土)四大优势产业集群 [1] - 产业链党委协调高校专家团队解决企业技术瓶颈,如安徽瑞柏新材料预计年增效超千万元 [1] - 建立"1+4+N"组织体系:1个市级产业链综合党委统筹,4大产业链党委分链施策,N个链上企业联动 [2] 组织机制创新 - 产业链综合党委由市委主要负责人任书记,四大产业党员任链长,涉企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 通过共性/个性清单、联席会议、调研评估等制度保障运作,如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链党委联动中科大、天津大学等高校强化产学研 [2][3] - "问题帮办·助企发展"活动促成10余对上下游企业协同配套,如安徽巨成精细化工与碳鑫科技合作年省物流成本80万元 [3] 产业协同成效 - 铝基产业链党委组织力幕科技、中基电池箔等联合攻关"双零铝箔"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3] - 四大产业链覆盖规上企业350余家,在建工业项目193个,2024年Q1签约项目45个(协议投资116.2亿元) [4] - 先进高分子材料、铝基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5.2%和158.9% [4] 企业服务举措 - 推出"党建益企直通车""链主领航计划""相城链管家"三项行动培育链上企业 [3] - "金点子助企"活动推动技术创新联盟形成 [3]
红链赋能,激活产业链创新链
新华日报· 2025-06-28 09:50
产业链党建成效 - 江苏隆博食品有限公司订单量增长60%,产品销往全国[1] - 泗洪县培育6条重点产业链包括膜材料、新型食品、汽车及零部件等,工业企业营收连续3年增长超20%[1] 组织架构创新 - 膜材料产业链联合党委集结21家企业、7所高校,联合申报专利12项[2] - 构建"园区党工委—产业链联合党委—链上企业党组织"三级架构,覆盖148家链上企业[2] - 形成6个联合党委、67个企业党组织和15分钟党建服务圈[2] - 23名企业党员高管领衔组建9支"红链攻坚队",完成28项产学研转化[2] 问题解决机制 - 江苏蟹园米业通过"红链圆桌会"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年省运费80万元[3] - "企业点单—党委派单—部门接单"闭环机制解决融资、技改等200余件问题[3] - 组建4个产业链顾问组,布局9个政策驿站,促成链内交易3.6亿元[3] - 16个党员工程师工作室集聚47名人才,攻关31项智改数转项目[3] 产业生态优化 - 电子信息产业园通过《强链政策一本通》实现政策精准直达[4] - 晶硅光伏产业链与安徽、浙江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形成"红链伙伴"[4] - 40名党建指导员助推12家企业建成省级智能车间[4] - 膜材料跻身省级产业集群,机械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75%[4]
沭阳:“惠企强链”激发产业链发展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6-27 05:49
产业链党建"惠企强链"行动 - 沭阳县实施产业链党建"惠企强链"行动,聚焦组织建在链上、队伍聚在链上、服务融在链上,持续激发产业链活力 [1] - 产业链联合党委每年排定1个"联合书记项目",协同成员单位项目化推进 [1] - 每季度组织产业链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开展专题研讨,制定具体方案 [1] - 打破企业间壁垒,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市场拓展等多元互动活动 [1] - 累计推动7个"联合书记项目"落地见效,开展30余场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1] - 通过联席会议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事项40余个 [1] 产业链队伍建设 - 选拔15名红链管家,采取"保姆式""全周期"服务模式 [2] - 选派1000余名链上企业帮办员,将惠企政策精准送抵企业 [2] - 组建4个红色帮帮组,常态化开展上门巡回服务 [2] - 开展巡回服务50余次,精准助企解决问题300余个 [2] 产业链服务体系 - 深入开展问需、问难、问计"三问"活动 [3] - 梳理职能部门支持政策37项,形成部门资源清单 [3] - 制定惠企项目清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3] - 青伊湖镇开展"三问"活动150余次,解决问题120余个 [3] - 组织供需对接活动14次,推动链上企业达成合作20余个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