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结构改善
搜索文档
 供需逐步改善,持续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06:47
 物价运行总体态势 - 9月CPI同比为-0.3%,但核心CPI连续第5个月回升,涨幅达1%,为近19个月来首次回到这一水平 [1] - PPI同比为-2.3%,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工业领域从购进端到出厂端价格均有所回暖 [1] - 市场竞争秩序不断优化,供需关系逐步改善,推动整体价格运行趋于良性回升 [1]   消费者价格指数结构性变化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实际上涨1.8%,涨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且已形成逐月回升的稳健趋势 [1] - 消费品价格整体同比下降0.8%,主要受原油等能源价格下行影响 [1] - 服务价格总体保持0.6%的同比涨幅,医疗、家庭服务等领域价格保持稳健上涨 [2] - 企业正从低价竞争模式转向价值竞争轨道,推动工业消费品价格进入良性回升通道 [1]   生产者价格指数行业表现 - 煤炭、钢铁等传统重点行业价格环比已实现由降转升,得益于供需关系动态改善与产能治理深入推进 [2] - 光伏设备、新能源电池制造等新兴产业价格同比降幅出现显著收窄 [3] - 价格企稳回升反映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走向纵深、企业无序竞争得到有效治理 [2]   市场竞争秩序与法规环境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0月15日正式施行,明确禁止平台经营者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3] - 法律修订为治理"内卷式"竞争提供明确法律依据,赋予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权力 [3] - 依法遏制无序低价竞争将激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和服务优化赢得市场 [4]   行业竞争模式转型 - 市场竞争焦点将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企业间竞争维度将提升至服务品质、消费体验等更高层次 [4] - 治理内卷、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减少障碍 [3] - 市场竞争规则的系统性优化有助于引领行业走向更理性、健康、可持续的繁荣发展之路 [4]
 国家统计局:9月供需结构改善带动部分行业价格明显企稳 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环比下降
 第一财经· 2025-10-15 09:44
 PPI环比运行特点 - 煤炭加工价格环比上涨3.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2.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2%,均连续两个月上涨 [1]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8% [1]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0.4%,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0.2%,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0.6个和0.3个百分点 [1] - 石油开采价格下降2.7%,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下降1.5%,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价格下降0.6%,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下降0.2% [1]   PPI同比变化及影响因素 - PPI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2] - 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8.3个、3.4个、3.0个、2.4个、0.5个和0.4个百分点 [2] - 上述6个行业对P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4个百分点 [2] - 飞机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4%,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价格上涨1.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价格上涨0.9%,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0.1% [2]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4.7%,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4.0%,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8% [2]
 中国东航(600115):2024亏损收窄 静待供需进一步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3-30 08:3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东航2024年度业绩归母净亏损同比减亏,运营数据稳步恢复,虽短期盈利能力受部分因素影响,但随着国际航线复苏和市场需求增长,未来收益水平和飞机利用率有望提升,维持“增持”评级 [1][4]  运营数据 - 2024年公司整体ASK同比19年+9.9%,同比23年+21.2%,整体RPK同比19年+11.0%,同比23年+34.9%,客座率同比19年+0.7pct [1] - 2024年国内ASK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7.9%,同比23年+1.3%;国内RPK恢复至19年同期的119.1%,同比23年+13.5%;国内客座率与19年相比+0.8pct,同比23年+9.1pct;国内客运量恢复至19年同期的109.9%,同比23年+12.6% [1] - 2024年国际ASK恢复至19年同期的95.3%,同比23年+117.7%;国际RPK恢复至19年同期的95.8%,同比23年+144.6%;国际客座率与19年相比+0.3pct,同比23年+8.8pct;国际客运量恢复至19年同期的97.8%,同比23年+151.7% [1]  机队及引进 - 2024年公司交付飞机35架,退出飞机13架,年底机队规模为804架,同比增长2.8%,同比19年+11% [2] - 2025 - 2027年公司计划净增飞机数分别为34、51、28架,对应未来三年机队增速为4.2%/6.1%/3.1% [2]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321.20亿元,同比增长16.11%,其中客运收入同比+16.2%,货运收入同比+46.7% [1][3] - 2024年国内/国际/中国港澳台地区客公里收益分别同比-11.2%/-22.1%/-14.4% [3] - 2024年公司单位ASK成本为0.42元,同比-7%,单位ASK扣油成本同比-6% [3] - 2024年公司录得归母净亏损-42.26亿元,同比减亏48.4% [1][3] - 2024年人民币贬值导致公司录得汇兑损失7.63亿元,人民币兑美元每波动1%,对应公司利润总额波动2.36亿元;航油价格波动1%对应利润总额波动4.55亿元 [3]  投资分析意见 - 调整2025年国内客公里收益同比涨幅假设至1%(原假设为3%),下调2025 - 2026E盈利预测为29.35亿元、57.35亿元(原盈利预测为46.54/81.43亿元),新增2027E盈利预测为88.95亿元 [4] - 东航短期盈利能力受部分国际航线复苏慢、宽体机利用率不足影响,但25 - 26年国内市场供需结构将逐步改善,以27年完全常态化运行为假设,目前市值对应27年盈利预测PE为9X,仍低于三大航历史估值中枢,维持“增持”评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