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物联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模组龙头拟融资2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2 15:35
据证监会官网显示,无线通信模组龙头移远通信定增23亿元的方案,于近日正式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 移远通信成立于2010年,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深耕物联网行业十余年,拥有完备的IoT产品和服务,涵盖模组、天线等硬件产品, 以及丰富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公司于2019年登陆上交所,目前总市值在219.82亿元左右。 定增23亿元,加码AI等领域 公告显示,移远通信本次定增的主要用途,是用于车载及5G模组扩产项目、AI算力模组及AI解决方案产业化项目、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升级项目、补充 流动资金项目。 | | | 单位:万元 | | --- | --- | --- | | 项目名称 | 投资总额 | 募集资金投资金额 | | 车载及 5G 模组扩产项目 | 95,726.57 | 95,726.57 | | AI 算力模组及 AI 解决方案产业化项目 | 41,123.77 | 41,123.77 | | 总部基地及研发中心升级项目 | 72,844.38 | 53.149.66 |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 40,000.00 | 40.000.00 | | 合计 | 249,694.72 | 23 ...
中国移动发布卫星物联网系列产品,推出两款全国产化卫星通信芯片
新浪科技· 2025-06-18 19:17
发布会上,中国移动发布"AI+物联网"系列产品,从四个方面推动生产方式由技术构建到价值实现转 变:在通信方面,中国移动聚焦"5G增强、卫星补盲、无源激活"三大重点,着力打造空天地海全域立 体网络。通过持续增强5G覆盖,为AI提供极致性能与连接保障。在感知方面,中国移动发布两款AI模 组:351A和373Q。351A模组搭载小算力、多媒体处理能力,支撑轻量化智能终端;373Q模组搭载 48TOPS算力、多模态模型能力,支撑智能机器人等高算力终端升级。在智能方面,中国移动发布了物 联网AIoT平台,通过将大模型、多模态交互等前沿AI能力与超10亿级连接深度融合,实现端、边、 云、智的跨域协同,更构建起支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万亿级场景的数字化中枢。在价值方面,中国 移动发布了"众智"生态合作计划,计划推进超200个合作项目,将为产业伙伴提供从研发到销售的一站 式服务,实现能力开放、平台开放、测试开放、渠道开放,与产业链上下游共享生态红利。 此外,中国移动联合产业生态打造"卫星物联"系列产品。在天地一体物联网连接领域,中国移动研发天 地一体物联网管理平台,提供天地一体物联网服务,服务客户全球化业务布局。在卫星芯片领 ...
移为通信(300590) - 300590移为通信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6
2025-05-16 10:20
公司运营策略 - 通过供应链优化,寻源替代实现核心部件国产化,降低对进口依赖并降本增效 [2] - 具有基于芯片级的开发设计能力,部分产品基于自研模组开发,节约外购成本并把握定制化延展能力 [2]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2] - 拓展全球市场,产品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开发国内市场,加强抵御国际风险能力 [3] - 积极拓展生产供应端的出海战略,应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 [3] 技术研发与产品 - 持续投入前沿通信技术的研发和产品化 [3] - 基于蜂窝通信和低轨卫星通信技术双网融合的车载产品在认证和测试阶段 [3] - 基于高轨卫星通信的畜牧业产品已完成研发,在澳大利亚等市场推广 [3] 分红政策 - 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2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0057198404亿元(含税),占当年净利润63%以上 [4] - 自上市以来连续8年实行现金分红 [4] 业绩与股价 - 经营稳健,业绩整体稳定增长,未来业绩有持续增长基础,但受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存在波动 [4][5] - 股价受宏观经济、国家政策、行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5] 内控风险防范 - 结合最新法律法规修订公司相关治理制度 [5] - 加强对董监高及各职能部门的内控管理培训 [5] - 内审部门持续关注内控执行情况,加强内控监督力度,在外部审计机构协助下做好内控治理工作 [5]
可转债周报20250427:转债主体2025Q1业绩前瞻-20250427
民生证券· 2025-04-27 19:20
转债主体 2025Q1 业绩前瞻 2025 年 04 月 27 日 ➢ 转债周度专题 可转债周报 20250427 截至 2024-04-25,474 只可转债中已有 217 只可转债发行主体披露了 2025 年一季报(占比 45.8%),9 只披露业绩预告。与去年同期来看,2025Q1 多数转债主体营收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上述 217 只已披露业绩的可转债主体 中,分别有 138、114 只主体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占比 分别为 63.59%、52.53%。 从行业层面看,农林牧渔、有色金属行业转债主体一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 利润同比增速较高。农林牧渔转债主体一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中 位数分别为 22.23%、238.50%,其中晓鸣转债利润增速最高,仅佩蒂转债同比 下滑。轻工制造、国防军工、食品饮料、汽车行业主体利润同比下滑较多,中位 数均低于-20%。此外,一季度亏损的转债主体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电力设备、 医药生物等行业,其中计算机行业主体亏损数占已披露数比达 66.7%。 个券来看,上述 217 只可转债主体中,2025Q1 实现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 同比增长的转债发行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