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性

搜索文档
文坛抄袭风波发酵:读书博主打假多名作家,大刊开始查重
第一财经· 2025-07-08 22:05
一场由"鉴抄博主"掀起的文坛抄袭风波正在不断发酵。 文坛抄袭风波发酵,国内文学大刊开始严查抄袭 一场由"鉴抄博主"掀起的文坛抄袭风波,正在不断发酵。 "新刊来了,启用查重。"刚上市的2025年第4期《花城》,宣布将从新一期杂志开始,启用查重软件, 辅助内容把关。 从畅销儿童文学作家常怡、伍剑到青年作家蒋方舟、焦典、丁颜,再到文学杂志上发表过小说的李凤 群、徐衎、孙频,读书博主"抒情的森林"在自己的社交平台接连晒出这些作家与经典名家作品的文本雷 同,迅速形成新一波的抄袭讨论。 《收获》文学杂志也在官方账号回应博主"抒情的森林",感谢其指出的抄袭现象,"我们呼吁更纯净的 原创"。《天涯》杂志声明:"存在抄袭行为的(本刊)作者,一经发现,将予以公布谴责,刊物将拒绝 刊发其任何作品。" 《人民文学》杂志则在读者恳谈会上表示,"将加大对来稿查重力度","原创性是文学生命力的根本所 在"。 抄袭风波引发的是一场文坛"地震"。文学期刊虽纷纷给出及时反馈,但关于文学界抄袭的话题讨论却没 有停歇。如何界定一位作家是抄袭还是借鉴?很多被曝光的作家选择了沉默,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更多 人涉嫌抄袭吗?文学期刊编辑面对海量的文本,如何有 ...
中国人民大学“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发布与研讨会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6-21 16:25
中国人民大学"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发布与研讨会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大学建立"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发布平台,旨在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2] - 国民经济学作为标识性概念,强调"国"与"民"的利益交融和意志统一,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内核[7] - 该机制将常态化运行,持续推动中国学术界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方面的重要创新成果[9] 国民经济学理论框架 - 国民经济学具有整体性、民本性和自主性三大特征,研究对象为国民经济系统运动及其规律[7] - 新时代国民经济学应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构筑"国"与"民"辩证统一的价值观底座[7] - 理论框架包括价值底座、运行规律、工具体系三位一体,强调政府与个体"双理性"驱动[7][8] 专家观点与评价 - 专家认为该研究构建了完整的理论框架,具有良好的规范性和完善性[8] - 未来应在系统性研究、基本运行规律研究、政策工具体系完善等方面持续发力[8] - 有助于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理论支撑[8] 标识设计理念 - 标识外圈以DNA螺旋为灵感,象征标识性概念与原创性理论的融合[6] - 中央以"人"字与篆书"大"字融合,体现学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新的精神追求[6] - 整体向上动势象征学校勇担时代重任、持续开拓未来的信心与决心[6] 常态化机制 - 该机制系中国人民大学新推出的常态化学术品牌[9] - 致力于发布各学科具有标识性的重大概念和原创性的理论观点[9] - 目标为转化形成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知识产品[9]
翔骁教育:内容质量与原创性,运营护城河
搜狐财经· 2025-06-20 18:08
在信息过载的全媒体时代,内容质量与原创性是突破同质化竞争的核心壁垒。这需要构建贯穿选题、创作、审 核到迭代的全链条管理机制,而非单一环节的优化。 团队能力是长效保障。运营团队需具备"T型能力":创作者掌握多模态叙事,运营者精通平台规则,技术人员熟 用数据工具。如益阳日报社通过全媒体通讯员队伍,融合基层视角与专业传播思维,产出高原创性内容。 在算法主导的传播环境中,唯有以系统化思维构建内容保障体系,才能在流量竞争中建立可持续的护城河,实 现从"流量争夺"到"心智占领"的跨越。 标准化流程保障内容质量。全流程建立量化标准:创意阶段通过竞品分析生成差异化方案,策划时按平台特性 定制框架(如微信"痛点-方案-案例"结构),创作中采用"模块化生产",将核心信息拆解为可复用素材单元,通过 组合创新提升原创效率。 多维度审核构建质量防线。引入技术与人工双重校验:AI查重系统控制内容相似度,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把控价 值观,同时设"初审-复审-终审"三级人工审核。如某MCN机构通过智能改写与人工优化结合,将原创度提升至 89分。 数据驱动实现内容迭代。建立"生产-反馈-优化"闭环:通过完播率、收藏率等数据评估吸引力,用舆情工具捕 ...
抓住关键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经济日报· 2025-06-20 07:00
科技创新战略定位 -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1] - 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1] - 科技是大国兴衰的核心变量 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大国发展必然规律 [1] 科技管理体制优化 - 需完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科技管理体制 优化"出题-答题-评价"机制 [2] - 需加强战略规划 政策措施 重大任务 科研力量等方面的统筹协调 [2] - 需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 [2]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服务国家需求的中坚力量 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 [3] - 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在市场化力量不愿涉足领域集中攻关 [3] - 推进国家实验室改革 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抢占科技制高点 [3]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 企业贡献80%全社会研发投入和人员 是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的主力 [3] - 注册制改革后90%科创板/北交所公司 超半数创业板公司获私募基金支持 [3] - 需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 支持企业牵头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3] 基础研究发展现状 - 高被引论文和国际专利申请量居世界前列 量子/生物/AI等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 [4] - 基础研究投入强度低于发达国家 重大原创成果偏少 科研生态待完善 [4] - 需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 建立竞争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的支持机制 [4]
周大福失守“珠宝一哥”:营收净利双下滑,关闭近900家门店
新京报· 2025-06-18 20:26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营业额896.56亿港元,同比下降17.5% [1] - 归母净利润59.16亿港元,同比下降9.0% [1] - 经营溢利147.46亿港元,同比增长9.8%,主要受益于产品组合优化和成本管理 [1] - 黄金借贷公允值损失61.8亿港元,拖累净利润 [1] 门店战略调整 - 2025财年内地净关闭896家门店,总数从7403家降至6274家 [2][5][6] - 2018年启动"新城镇计划"开放加盟,2023财年曾净增1631家门店 [5] - 急速扩张导致毛利率从2021财年28.6%降至2024财年20.5% [6] 市场竞争格局 - 老铺黄金市值1522亿港元超越公司1270亿港元,其36家门店平均业绩超3亿元 [2][10][11] - 竞争对手潮宏基2024年净增129家门店至1505家,周六福线上销售复合年增长率46.1% [11] - 公司定价黄金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05.5%,零售值占比从9.4%升至25.6% [11] 产品与品牌策略 - 关闭低效门店同时开设体验店,强化黄金产品设计溢价和工艺附加值 [2] - 个性品牌MONOLOGUE逆势净增16家门店至81家,推出回收金产品 [7][9] - 珠宝镶嵌/K金首饰业务同店销售下滑22.9%,营收占比从24%降至14% [9] 管理层变动 - 执行董事廖振为离职,其曾负责ENZO、MONOLOGUE等个性品牌板块 [7] - 2024年9月以来多名高管变动,包括郑志刚、郑炳熙等 [7] 黄金价格影响 - 2024年4月足金价格达1082元/克峰值,当前1035元/克 [3] - 高金价抑制消费需求,内地同店销售下降19.4%,港澳下滑26.1% [5] 资本运作 - 拟发行88亿港元可转换债券,用于黄金业务扩张、门店升级及全球化 [2]
二十年坚持不懈 达跬步千里之效
证券时报· 2025-05-07 01:51
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的成功因素 - 集群企业共同的精神基因是对原创性、引领性创新的不懈追求 [1] - 原创性研发的必要性在于特高压领域海外缺乏成熟技术和设备,无法通过购买或学习获得 [1] - 引领性研发的动力来自中国实际应用场景需求,如电流从5000A提升至8000A、从常规直流到柔性直流、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的技术突破 [1] - 中国是全球唯一成功建设并商业化运行交、直流特高压电网的国家,集群技术水平与工程应用同步发展 [1] - 创新转化不仅依赖5%的研发投入强度,更依托超大规模市场空间、工程师红利和研发人员持续解决问题积累的经验 [1] 中国能源结构转型与特高压产业发展 - 过去1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12.6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量翻倍,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2] - "西电东送"工程输电能力超3亿千瓦,支撑东中部地区约20%的用电需求 [2] - 截至3月底风电光伏装机达14.8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2] - 未来特高压产业需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2] 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策略 - 集群企业选择打破"内卷式"竞争,加强合作协同,聚焦各自核心优势 [2] - 合作涵盖集群内企业、上下游企业及高校间的密集交流 [2] - 从技术创新到产业集群建设,集群将持续支撑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 相关企业动态 - 长高电新正把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机遇 [3] - 行业通过二十年坚持不懈实现技术积累与突破 [3]
腾讯,刚捐5个亿
投资界· 2025-02-19 15:46
投向青年学生。 作者 I 杨继云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这是一则颇为低调的官宣。 昨日(2月1 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布,已与腾讯公司正式签约,腾讯公司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无偿捐赠人民币5亿元—— 用于资助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项目),重点支持其中女性、西部、粤港澳 大湾区获资助者开展基础研究。 中国科技界苦基础研究久矣。两个关键词——青年学生,基础研究,此次捐赠某种程度也 被视为风向标。 腾讯出5亿 做了一笔意外「投资」 这一次,腾讯将资金投向基础研究。 众所周知,基础研究并非易事,没有现成的方法和模式可以照搬,研究过程充满不确定性 和层层挑战。在全球范围内,众多的研究人员和团队都在从事基础研究,竞争异常激烈, 很难脱颖而出。而每一个研究项目立项背后,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则是中国基础研究最主要的资助渠道之一, 形成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 2 0 2 4年4月,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获批名单出 炉,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