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技

搜索文档
抓住关键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经济日报· 2025-06-20 07:00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多篇文章对科技创新作出深刻论述。《深化对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 题的认识》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 现代化作支撑》强调,"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二〇三五年建成科技 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些重要论述为推动我 国科技事业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科学指引。 纵观世界主要大国兴衰史,科技是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推动力和变量之一。筑牢国家科学技术基础和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大国发展的必然规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和维护国 家战略利益的迫切要求,更是进一步抢抓战略机遇期下好先手棋和赢得新优势的战略选择。要抓住关键 环节,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 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关键要把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充分 发挥出来。应该看到,我国在形成符合国情、满足国家战略需求、自 ...
长城策略周观点:矛盾与缓和并存,“以我为主”保持定力-20250529
长城证券· 2025-05-29 19:18
报告核心观点 国内物价持续低迷,需实施积极有为政策,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推进部分产业产能出清与结构升级,稳外贸,市场配置沿避险板块、“扩内需”和自主可控布局 [1][2][6] 物价低迷情况 - 2025年4月PPI同比 -2.7%,连续31个月为负;CPI同比 -0.1%,连续25个月在0%附近波动;GDP平减指数累计同比连续8个季度同比为负,时长创历史新高 [1] - CPI同比自2023年4月以来在0附近徘徊,食品等价格下跌,服务消费物价增速较好,猪肉价格对总体CPI支撑弱;PPI同比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降幅未收窄,新兴产业PPI跌幅扩大 [1] 物价低迷原因 - 国内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拖累上下游产业链物价,居民收入及预期不乐观致消费需求不足,新兴产业产能过剩 [2] - 海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国内PPI,出口后续不确定性高,外需可能减少拖累PPI [2] 走出物价低迷措施 -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政府主导投资需求,专项债券等超常规财政工具超前发力,财政与配套政策协同发力 [2] -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用好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2] 增强消费拉动作用措施 - 需求端提高居民报酬收入,稳定财产性收入 [3] - 供给端在服务消费、新消费等领域实施支持政策,扩围提质“两新”政策,加力“两重”建设 [3] 产业发展措施 - 部分产业推进产能出清与结构升级,推动“卡脖子”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引导企业规范竞争 [4][5] 稳外贸措施 - 政策帮扶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5] 市场配置方向 - 海外贸易谈判不确定性高,美日国债动荡影响全球市场 [6] - 国内扩内需政策支撑资本市场,“国家队”资金支撑市场,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影响股市生态 [6] - 沿避险板块、“扩内需”和自主可控布局,“扩内需”关注大消费等行业,避险布局避险资产和红利板块,科技关注国产替代等领域 [6][7]
找准着力点发展未来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5-23 06:02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日前召开扩大会议提出,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优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好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 作用。如何更好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 业,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驱动,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当前正 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有望对国民经济形成重要支撑和巨大带动作用。放眼世界,主要国家 不约而同地加强对未来产业布局,期望赢得全球产业竞争先机。对我国而言,未来产业既是建设现代化 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也是关乎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地。近年来,我国加快布局未来产业的速度,收获 了不少亮点。DeepSeek的完全开源策略不仅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还促进了AI开发者社区的协作生 态。不少省份也积极行动,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江苏省依靠自身良好的产业生态,"平地起高楼",坚持 高质量发展生物制造、商业航天、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北京市一直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 业,建立投入增长机制,重点培育脑机接口、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等多个未来产 ...
协同创新谋发展,长三角打算这么干
国际金融报· 2025-05-08 20:50
科技创新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近日,安徽正式启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下称"长三角国创中心")相关工 作。此举不仅彰显了安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积极作为,更标志着长三角在深化区域协同创新、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又向前迈出 了坚实且关键的一步,开启了协同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共建科技创新共同体 在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领域,安徽动作频频。 今年印发的《安徽省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安徽将与苏浙沪在多个关键领域展 开深度合作。双方计划共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各自优 势,协力打造原始创新高地和高精尖产业承载区。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实现三省一市之间的深 度合作与共同发展。 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进程中,长三角国创中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中心由科技部批准,沪苏浙皖共同建 设,于2021年6月3日揭牌成立,总部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 长三角国创中心定位独特,旨在将国家战略部署与长三角区域创新需求有机结合,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推动创新要素 在更大范围内畅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集中签约活动 在福建福州顺利举行
中国发展网· 2025-04-29 19:49
据了解,第七届峰会结束以来,福建省各地各有关部门依托峰会平台,聚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瞄准行 业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成长型企业等,采取路演招商、场景招商、数据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积 极促成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及重大项目落地福建。本届峰会全省共签约对接数字经济项目455个,比增 8%;总投资2280亿元,比增12%。前七届峰会累计促成数字经济项目超3000个,总投资超1.8万亿元, 进一步凸显峰会实效性。 下一步,福建省发改委、省数据管理局将以数字福建建设25周年、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为契机,围绕 加快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以切实增强经营主体满意度、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回应企业新 期盼新需求,以全要素保障护航项目早落地,以全流程跟踪助力企业快成长,以全方位服务促进产业好 发展,为福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贡献数智力量。 据悉,本次活动由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组委会主办,福建省发改委、省数据管理局承办。福建省委常委、 常务副省长王永礼出席活动现场。福建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网信办,省发改委、科技厅、工信厅、人社 厅、商务厅、数据管理局等省直有关部门,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以及数字经济牵 头部门、招商牵头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