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移民
icon
搜索文档
10万美元一张,美国H-1B暴涨引爆硅谷与学界
36氪· 2025-10-22 10:15
10万美元一签!特朗普H-1B变革让美国学界业界哗然:斯坦福哈佛人才短缺风险飙升,OpenAI等AI初创上「死亡名单」。马斯克从捍卫到沉 默,这背后藏着什么?全球对手正举杯庆祝人才「拱手让人」。 9月19日, 特朗普宣布,把H-1B签证单次申请费猛涨至10万美元。 20家明星科技初创或遭灭顶之灾,OpenAI、Stripe、Databricks集体上榜。 消息一出,美国学界业界一片哗然。 美国学界担心,这一举措可能让高校招揽国际人才的通道被迫收窄,科研项目因此搁浅,理工科课程面临教师紧缺的风险。 美国产业界,特别是科技圈陷入了一片混乱。亚马逊、谷歌、微软等巨头紧急连夜召回全球员工。 外媒列出了一份美国H-1B新政「死亡名单」: 科技界两重天,OpenAI在劫难逃? 新政一出,科技界反应冰火两重天。 接下来几天里,白宫又提出,H-1B审批应按技能与薪资排序,而非沿用当前的抽签机制;同时也在考虑让部分职业(如医生)豁免这笔费用。 许多小型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和员工陷入混乱与恐慌,甚至部分企业紧急冻结了招聘。 对许多科技企业来说,H-1B是引进海外工程师与技术岗位的关键渠道。 他们担心,这笔天价费用将使他们在大厂面前彻 ...
外媒:荷兰爆发反移民抗议活动,警方与示威者发生激烈冲突,已有30人被捕
环球网· 2025-09-21 09:37
报道说,现场画面显示,大批示威者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有许多人挥舞荷兰国旗和极右翼团体相关旗帜,并投掷石块和瓶子。一辆警车被纵火焚烧,附近 一条高速公路被一群示威者短暂封锁。 报道援引当地媒体消息称,抗议者砸碎了荷兰六六民主党总部的几扇窗户。该党领导人耶滕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回应称,"垃圾,你们别插手政党。如果你 们以为能恐吓到我们,那可打错算盘了。我们绝不会让极端暴徒夺走我们美丽的国家"。此外,还有一小群示威者前往荷兰议会大厦,但该建筑因正在翻修 而设有围栏阻隔。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据英国《卫报》报道,当地时间20日,荷兰爆发反移民抗议活动,警方与示威者发生激烈冲突。当地政府发言人称,荷兰警方 使用催泪瓦斯和高压水枪驱散示威人群,已有30人被捕,2名警察受伤。 报道称,此次抗议活动由一名右翼活动人士组织,数千人参与其中,要求实施更严格的移民政策并打击寻求庇护者。有关部门透露,在审查监控录像期间, 不排除未来几天会有更多人被捕。 ...
记者手记|在伦敦抗议活动现场 感受西方社会民意撕裂
新华社· 2025-09-15 22:07
英国媒体报道说,这场反移民抗议是"英国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极右翼集会之一",据称有15万人参 与;而与此同时,反对右翼的群体也举行示威活动。反移民抗议示威者打出"阻止难民的偷渡小船、保 护我们的孩子"等口号;而在不远处,反右翼的抗议群体则高举"欢迎难民""抵制法西斯主义"的标语。 9月13日,在英国首都伦敦,对移民持不同观点的人们在抗议活动现场争辩。新华社记者高文成摄 抗议现场部署了大批执勤警察,负责分隔持对立立场的抗议人群。记者看到,有抗议者向警察投掷 啤酒瓶。伦敦警方事后通报说,部分警员在分隔人群时遭到袭击,数十人受伤,其中4人伤势严重,另 有24名抗议者被逮捕。 9月13日,在英国首都伦敦,英国警方维护现场秩序。新华社记者高文成摄 此次抗议活动将英国近期紧张的反移民氛围推向了高潮。其导火索可追溯至今年7月:一名移民男 子因性侵14岁女孩被捕后,英国多地针对移民安置酒店的抗议活动便接连爆发。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 问:"英国为何一直接纳通过非法小船偷渡来的难民,却对合法求职、希望留在英国的移民如此苛刻?" 对这场反移民抗议活动,支持者将其誉为"英国历史性的爱国行动";反对者则严正警告,这本质上 是"极右翼势力 ...
记者手记|在伦敦抗议活动现场 感受西方社会民意撕裂
新华网· 2025-09-15 16:22
抗议活动概况 - 13日下午在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发生激烈对抗,抗议者围绕移民问题辩论至险些发生肢体冲突 [1] - 反移民抗议活动据英国媒体报道为英国数十年来规模最大的极右翼集会之一,据称有15万人参与 [1] - 现场同时存在反对右翼的示威活动,双方口号对立,反移民群体打出“阻止难民的偷渡小船、保护我们的孩子”,反右翼群体则高举“欢迎难民”“抵制法西斯主义”标语 [1] - 抗议现场部署大批警察分隔人群,有抗议者向警察投掷啤酒瓶,警方通报部分警员遭袭击,数十人受伤,其中4人伤势严重,另有24名抗议者被逮捕 [1] 事件背景与导火索 - 此次抗议将英国紧张的反移民氛围推向高潮,导火索可追溯至今年7月一名移民男子因性侵14岁女孩被捕后,英国多地针对移民安置酒店的抗议活动接连爆发 [2] - 有社交媒体用户质疑英国政策为何接纳非法小船偷渡难民,却对合法求职移民苛刻 [2] - 对此次抗议活动,支持者誉为“英国历史性的爱国行动”,反对者则警告其为“极右翼势力的最大化示威” [2] 深层原因与外部影响 - 英国移民风波背后交织右翼势力渗透、党派激烈博弈、经济资源分配尖锐矛盾,折射出社会治理难题 [2] - 反种族主义群体担忧极右翼与白人至上主义团体借社会事件煽动情绪以扩大影响力 [2] - 抗议现场有来自法国、丹麦、德国、波兰等多国极右翼代表人物,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通过视频连线声称“暴力即将来临,你们要么反击,要么死亡” [2] - 组织者播放了向10日遇刺的美国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致敬的视频,英国《卫报》认为其遇刺助力了此次极右翼集会的爆发 [2] - 活动现场出现“让美国再次伟大”帽子、“让英国再次伟大”标语及印有美国总统特朗普形象的旗帜,表明美国右翼势力影响正跨洋外溢 [3] 政治格局与欧洲背景 - 法国国民联盟、德国选择党等极右翼政党近年来强势扩张,其影响力已迫使传统主流政党在移民等关键议题上作出让步 [3] - 移民问题是英国政治斗争核心议题,各党派借机攻击对手,英国改革党、保守党向执政的工党政府发难,抗议活动中有人高呼批评工党口号,将社会问题归咎于现任政府 [3] - 工党则表示此前执政的保守党政府对移民风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 社会影响与现象 - 抗议过后伦敦街头一片狼藉,散落标语牌、玻璃碎片及被随意丢弃的英国国旗和英格兰旗帜,与不远处热门酒馆外人们谈笑如常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揭示英国及西方社会平静表象下酝酿着激烈的观点分歧 [3]
超10万人参加伦敦右翼反移民集会,马斯克“现身”呼吁英国重新选举
观察者网· 2025-09-14 16:29
示威活动规模与性质 - 英国伦敦爆发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右翼示威活动之一 参与人数达11万至15万人 远超警方预期 [1][2] - 活动由极右翼活动家汤米·罗宾逊组织 被宣传为"言论自由节" 示威者举英国米字旗、圣乔治十字旗及美以国旗 戴MAGA帽子 [2][5] - 示威者高呼批评英国首相斯塔默的口号 举"阻止这些船""送他们回家"等标语 呼吁驱逐乘船抵英的寻求庇护者 [2] 冲突与警方应对 - 部分示威者与警方爆发激烈冲突 导致26名警察受伤 其中4人伤势严重 警方拘捕至少25人 [1][12] - 伦敦警方部署超过1600名警察 包括从其他警队调来的500人 遭遇"不可接受的暴力" 警察被踢打及投掷瓶子、照明弹等物品 [8][11] - 示威者试图闯入安保区域及"反对种族主义"集会区域 警方正确认参与骚乱人员 将采取强力行动 [9][13] 移民问题背景 - 移民问题成为英国首要政治议题 盖过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英国庇护申请数量创纪录 今年超28000名移民乘小船穿越英吉利海峡抵英 [14] - 示威活动将英国近期紧张的反移民氛围推向高潮 导火索为7月一名埃塞俄比亚男子因性侵14岁女孩被捕 引发多地针对移民安置酒店的抗议 [1] 关键人物言论与支持 - 马斯克通过视频连线现身集会 称"暴力即将来临" 呼吁"反击" 批评英国因大规模失控移民被破坏 主张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14][15][17] - 罗宾逊批评英国法院"裁定无证移民权利凌驾于当地社区" 称移民享有比英国公众更多权利 赞扬示威展现"爱国主义浪潮" [7] - 法国极右翼人物泽穆尔声称英国人正被"来自南方和穆斯林文化的人"替代 被"前殖民地所殖民" [19] 相关事件与人物背景 - 罗宾逊为英国极右翼代表人物 创立反伊斯兰教、反移民的英格兰防卫联盟 去年因藐视法庭罪被判入狱18个月 今年5月出狱 [5][18] - 活动向遇刺的美国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致敬 包括举其画像及默哀演奏《奇异恩典》 原计划邀请特朗普前策略师班农未果 [5][19]
超10万人涌上街头,马斯克“现身”:英国该换政府了
观察者网· 2025-09-14 16:11
事件规模与性质 - 英国伦敦爆发大规模反移民示威活动 参与人数达11万至15万人 被描述为英国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右翼示威活动之一 [1][3] - 示威活动名为"团结王国"或"言论自由节" 由英国极右翼活动家汤米·罗宾逊组织 其创立的英格兰防卫联盟以策划反伊斯兰教、反移民集会闻名 [3][6] - 同期有约5000人在伦敦参与"反对种族主义"集会 形成针锋相对局面 [8] 示威诉求与参与者特征 - 示威者高呼批评英国首相斯塔默的口号 举着"阻止这些船"、"送他们回家"、"够了 救救我们的孩子"等标语 呼吁驱逐乘船来英寻求庇护的移民 [3] - 参与者展示英国米字旗、圣乔治十字旗 以及美国和以色列国旗 部分人佩戴"让美国再次伟大"帽子 [3] - 法国极右翼政治人物埃里克·泽穆尔声称示威者正被"来自南方和穆斯林文化的人"替代 并称"被前殖民地所殖民" [14] 冲突与警方应对 - 示威者与警方爆发激烈冲突 导致26名警察受伤 其中4人伤势严重 警方拘捕至少25人 [1][10] - 伦敦警方部署超过1600名警察 包括从其他警队调来的500人 遭遇"不可接受的暴力" 包括被踢打及投掷瓶子、照明弹等物品 [8][10] - 部分示威者试图闯入安保区域及反对种族主义示威者所在区域 警方强调将确认参与骚乱者并采取强力行动 [8][10] 政治人物与外部支持 - 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通过视频连线现身集会 声称英国因大规模失控移民被破坏 呼吁解散议会并重新选举 [11][13] - 马斯克多次涉足欧洲国家政治 表达对极右翼人士支持 并多次发声力挺罗宾逊 [13] - 活动邀请美国右翼评论员凯蒂·霍普金斯、法国极右翼人物泽穆尔发言 原计划邀请特朗普前策略师班农 [14] 社会背景与触发因素 - 移民问题成为英国首要政治议题 庇护申请数量创纪录 今年以来超过28000名移民乘小船穿越英吉利海峡抵达英国 [11] - 示威活动直接触发因素为7月一名埃塞俄比亚男子因性侵14岁女孩被捕 引发英国多地针对移民安置酒店的抗议 [1] - 活动同时向遇刺的美国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致敬 包括默哀片刻及演奏基督教歌曲《奇异恩典》 [14]
国际观察丨特朗普政府加剧美国矛盾和分裂
新华社· 2025-07-31 14:05
政治对立加剧 - 特朗普政府执政半年多来政策导致支持者阵营内部裂痕、两党攻讦和行政司法拉锯三重混乱 [1] - MAGA阵营因特朗普未兑现公布爱泼斯坦案文件承诺而质疑政府 共和党议员格林警告可能失去支持者 [2] - 特朗普与马斯克因政策分歧决裂 科技右翼联盟瓦解 外交政策如空袭伊朗也被MAGA批评违背承诺 [3] 两党斗争激化 - 两党围绕"大而美"法案展开24小时以上辩论 最终依靠副总统关键票才通过 法案通过后争斗仍在持续 [4] - 因国会僵局 特朗普政府平均每天签署1个行政令 半年累计174项 被指"通过行政令治国" [5] - 行政令政策如加征关税、取消出生公民权等引发全国抗议 独立日多地出现警民冲突 [5] 司法行政冲突 - 特朗普政府面临近350起诉讼 多州法院叫停其限制国际学生招生和出生公民权等行政令 [6] - 最高法院保守派6-3优势为政府"站台" 裁决联邦法官无权全国叫停出生公民权措施 [7] - 法律界指出政府系统性违宪 正用诉讼测试总统权限边界 保守派法官优势使其在最高法院占优 [6][7] 政治制度困境 - 国会因党争失灵 行政权膨胀压倒立法司法 布鲁金斯学会警告美国制度面临崩塌 [7] - 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机制使其难以摆脱党派影响 被指非"超越党派净土" [7] - 抗议浪潮和司法拉锯反映"美国反对美国"的社会撕裂与治理危机 [5][7]
日媒:日版“MAGA”崛起,深刻改变日本政治生态
环球时报· 2025-07-30 06:57
日本政治格局变化 - 日本参议院选举显示政治秩序根基瓦解 执政联盟自民党和公明党丧失参议院过半数议席 [1] - 保守派政党"参政党"凭借"日本人优先"口号崛起 在国会建立立足点 [1] 参政党选举表现 - 参政党在参议院选举赢得14个议席 比例代表制得票740万票 位列政党第三位 [2] - 该党创立于2020年 创始人神谷宗币强调"守护国土和生命 反对自民党对外妥协" [2] 选民基础与诉求 - 参政党支持者认为自民党代表财阀利益 不满其在外交和外国人政策上的软弱 [3] - 保守选民担忧外籍人口增加导致日本文化被侵蚀 对现状忍无可忍 [3] 政治运动特点 - 参政党与特朗普MAGA运动相似 均依赖社交媒体动员 推动民粹主义议程 [4] - 日本政治可能走向对立和分裂 议会内阁制运作或更加混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