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信用风险

搜索文档
★7只转债评级遭下调 信用风险需警惕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对于此次富淼科技和富淼转债的信用等级调整,大公国际表示,公司主要从事化工品生产,生产成本受 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利润空间收窄,净利润出现亏损,盈利能力下滑,在建 项目待投资规模仍较大,张家港工厂产能利用率继续下降,如无法进行市场拓展以消化新增产能,产能 利用率或将进一步下降,对公司未来收入和盈利产生不利影响,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同比增幅较大,总 有息债务同比增长,可转债未转股规模仍很大,存在一定债务压力。 也有公司因征信状况恶化,评级机构下调了公司转债评级。比如,东时转债公告称,联合资信决定将公 司个体信用等级由B下调至CCC,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B下调至CCC,东时转债信用等级由B下调至 CCC,维持评级展望为负面,评级有效期为相应债项存续期。 信用评级能够反映可转债债性的信用风险。当可转债出现信用评级下调时,说明该可转债发行主体的信 用风险上升。在信用风险上升的情况下,普通信用债只能刚性兑付,所以此时需考虑发债主体的现金类 资产、资产变现、资金的腾挪空间等。 普利制药4月28日发布公告称,中证鹏元决定,将公司及其发行的"普利转债"信用等级均由BB下调至 B+,评级展望维持负面。评 ...
基于24年年报和25年一季报的研究:可转债信用风险观察
光大证券· 2025-06-20 14: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基于24年年报和25年一季报对可转债市场进行研究 指出24年可转债发行规模下降 25年1 - 5月增长 存量以民营企业为主 信用评级较低占比高 近年信用风险事件增加 25年进入回售和兑付高峰期 发行人24年盈利和现金流不佳 债务负担加重 偿债能力弱化 煤炭、钢铁等部分行业发行人信用风险需重点关注 [1][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可转债市场发展概况 - 可转债发行和存量情况:24年可转债发行规模同比降72.78% 为387.57亿元 25年1 - 5月同比增156.40% 达259.23亿元 截至25年6月13日 存量可转债484只 余额6683.43亿元 民营企业发行的可转债数量和余额占比高 信用评级较低的可转债数量占比较高 [11][12] - 可转债信用风险研究的重要性:近年可转债信用风险事件增加 2023年以来搜特转债等陆续出现风险事件 24年3月搜特转债实质性违约 随着25年起进入回售和兑付高峰期 研究重要性凸显 [20] 可转债发行人财务表现 - 盈利情况:24年发行人整体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 25Q1整体盈利改善 分行业看 各行业表现分化 如农林牧渔行业24年和25Q1扭亏为盈 电力设备等行业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较多 [23][29] - 现金流情况:24年发行人整体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降6.97% 25Q1净流出规模缩减 24年投资性现金流净流出规模缩减 筹资性现金流净流入规模同比降75.56% 各行业现金流表现不同 [2][3] - 债务负担和偿债能力:24年末发行人整体资产负债率60.93% 较23年末增1.29个百分点 债务规模增长 短期债务占比下降 整体偿债能力弱化 [3] 存续可转债信用风险现状总结 当前煤炭、钢铁等行业部分发行人经营压力增大 盈利下滑 现金流承压 债务负担加重 偿债能力弱化 需重点关注其信用风险 [4]
再次违约!鸿达退债最新宣布
证券时报· 2025-02-26 16:43
又见违约。 2月25日,已进入全国股转交易系统的鸿达退债公告称,公司目前流动资金不足以覆盖"鸿达退债"本次回 售金额,无法兑付回售本息。 实际上,在2024年12月和2024年6月,公司也曾公告因流动资金不足,无法兑付利息或回售本息。 近年来,出现违约的转债包括搜特退债、蓝盾退债、岭南转债、鸿达退债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转债信 用风险本质上源于正股资质偏弱。伴随着我国转债市场的发展,部分资质较弱的转债的信用风险逐渐暴 露,实际表现形式及处理结果呈现多样化。 鸿达退债再次宣告违约 2月25日,鸿达退债的公告称,因大额债务逾期,存在部分银行账户、资产被法院冻结/查封及银行存款被 划扣等情况,公司经营困难,现金紧缺,目前流动资金不足以覆盖"鸿达退债"本次回售金额,公司因流动 资金不足无法兑付回售本息。 据了解,"鸿达退债"回售申报期于2025年2月20日收市后结束,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分公司提供的"鸿达退债"回售结果数据,本次"鸿达退债"回售申报数量为90.83万张,回售金额为9165.17 万元(含当期利息、税)。 公司表示,因流动资金不足无法兑付回售本息导致回售无法按时完成,公司将向中国证券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