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周期红利
icon
搜索文档
A股市场运行周报第52期:短线调整中线无碍,先观望、再择机-20250802
浙商证券· 2025-08-02 19:17
核心观点 - 市场受美元大涨和创新药板块冲高回落影响,本周整体呈现调整态势,权重指数上证、上证50、沪深300分别下跌0.94%、1.48%、1.75%,成长指数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指分别下跌1.37%、0.54%、0.74% [1][11][53] - 短期调整趋势已确立,预计持续约2周,但市场仍处于上升通道中,上证指数20日均线、下方缺口及上升趋势线构成有效技术支撑,60日均线为中线强支撑位 [1][4][54] - 配置策略建议维持中线仓位,若满足指数守住上升趋势线且美元兑人民币离岸汇率转向两个条件,可增加短线仓位 [1][4][56] - 行业配置采用"1+1+X"均衡组合:大金融(银行、券商)+科技成长(军工/计算机/传媒/电子/电新),同时需注重年线上方低位个股的挖掘和板块内高低切换 [1][4][56] 本周行情概况 主要指数表现 - 权重指数普遍回调,上证指数60分钟出现顶背离迹象,科创50下跌1.65%,北证50跌幅达2.70% [11][53] - 港股同步走弱,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3.47%、4.94% [53] 板块表现 - 中信一级行业6涨24跌,通信(+3.14%)和医药(+2.73%)领涨,传媒/军工/计算机/电子涨幅在0.08%-1.11%区间 [12][54] - 周期板块显著回落,有色(-4.69%)、煤炭(-4.56%)领跌,建材/房地产/建筑跌幅超2.5%,中证红利指数周跌2.65% [12][54] 市场情绪与资金 - 日均成交额1.79万亿元,环比下降,股指期货主力合约普遍贴水,IC合约贴水率达1.76% [19] - 两融余额升至1.98万亿元,融资买入占比微降至10.52%,股票型ETF净流出337.3亿元,消费ETF获最大净流入 [27] 量化指标 - 创业板指PE-TTM为33.62,处于18.91%历史分位,显著低于其他主要指数 [44] - 下跌能量模型显示市场尚未触发下跌信号,整体风险处于正常水平 [47] 行情驱动因素 - 中美经贸磋商达成关税展期90天协议,稳定双边经贸关系 [49] -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将持续发力宏观政策、深化改革并防范重点领域风险 [51] 后市展望 - 短期调整或延续但空间有限,技术支撑位包括20日均线(约3517-3542点缺口区间)及60日均线 [4][54] - 人民币汇率走势关键,若美元兑离岸人民币转向将强化A股中线多头格局 [52] - 中期目标上看上证指数3674点,但需注意短期获利盘带来的双向波动 [52]
今天!时隔288个日夜,上证综指再摸3600点!……
对冲研投· 2025-07-23 17:36
上证综指突破3600点及市场结构变化 - 上证综指时隔288天后盘中再次触及3600点,为去年10月8日以来首次 [1] - 近期钢铁、煤炭、石油石化等周期红利资产表现强劲,打破市场对红利资产缺乏"锐度"的认知 [1] - 当前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公募主动/被动、保险资金、北向资金、私募权益)合计持仓规模超15万亿,占全A自由流通市值(约40万亿)近40%,游资和散户持仓占比大幅压缩 [2] - 4月8日以来的上涨由机构资金主导,银行板块对本轮上证综指上涨贡献显著 [2] 机构资金行为与市场驱动逻辑 - 3100-3400点区间上涨主要由神秘资金、保险资金和北向资金推动,与2022年10-11月游资+融资驱动的模式不同 [2] - 财政部7月11日发文将险资投资考核长周期权重提高至70%,预计保险资金将成为下半年重要边际增量 [3] - 机构资金偏好将决定市场风格走向,需关注其配置倾向(大盘/小盘、成长/红利) [3] 周期红利的三大驱动逻辑 均值回归逻辑 - 银行、电力等类债红利与钢铁、煤炭等周期红利的比价已达历史90%分位数,显示周期红利下半年更具发力空间 [3] 日历效应逻辑 - 2016年以来三季度钢铁、煤炭、石油石化行业胜率达78%,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0.17%、5.19%、4.71% [4] - 高温天气推升用电需求,带动煤炭、石油石化等资源品进入旺季 [4] 反内卷逻辑 - 工信部将钢铁、有色、石化列为十大重点行业推动供给侧改革,类似2016年供给侧改革和2021年碳中和的政策驱动 [4] 衍生品研究工具 - 推出《中国期货市场品种波动属性》等6类研究工具,覆盖波动分析、宏观套利、跨品种/跨期价差套利及期权交易机会识别 [8] - 提供《交易计划及复盘》《交易仓位测算》等交易前辅助工具,基于ATR测算不同频率下的交易手数 [8] - 开发《Portfolio&Trading management》等组合管理工具,适用于多资产交易员的风险收益管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