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形象重塑
icon
搜索文档
西贝更换门头了
第一财经· 2025-10-16 16:15
2025.10. 16 本文字数:1300,阅读时长大约2.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揭书宜 近日,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表示,最近去西贝,发现石景山万达这家,餐厅logo从之前的红白配色 换成了白绿配色,"西贝莜面村"改成了"西贝 我从草原来"。 有消费者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来到石景山万达西贝门店,发现确实如此,曾经鲜明的红色logo已 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白色和绿色为主色调的logo。 朱丹蓬进一步表示:"因为西贝定价比较高,所以它的受众都是中高收入人群,很多年轻消费者为了 让小孩吃得更好、更加健康,超越了自身的消费能力。所以,对于很多的育儿类的消费者,这一次风 波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换logo也好,换slogan也好,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提高菜品和服务 的品质才是最关键的。" 除了更新了石景山万达店的门头,预制菜风波后,西贝频繁发放优惠券,其实也是在变相降价。 9月底,记者在西贝门店消费后,收到了一张100元的无门槛优惠券。进入10月,西贝小程序又跳 出"50元代金券",只要消费满50元即可获得。而且,如果消费者消费实付100元则送2张,150元 送三张,以此类推。全国西贝门店可用,仅限堂食使用, ...
露华浓“卷土重来”能有多少机会
北京商报· 2025-10-08 20:33
走出破产困境后,露华浓计划"卷土重来",高端美妆、香水香氛成为其战略支点。近日,露华浓宣布一项重要人事任命,Amber Garrison出任旗下 伊丽莎白雅顿品牌及全球香水业务总裁,负责领导伊丽莎白•雅顿整个品牌以及露华浓全球香水业务的发展。 高端美妆和香水业务被看作是露华浓重新归来进入当下美妆战场取胜的关键支点。事实上,从整个美妆市场的变化来看,高端化和香水业务已成为 各美妆品牌布局的重要趋势,乘上这股东风成为露华浓成功的关键。 重建管理层 根据露华浓披露的信息,上任后的Amber Garrison将常驻纽约总部,与全球跨职能团队协同推动品牌创新与市场拓展。 Amber Garrison在护肤、香水、品牌转型、全球战略和消费者参与方面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其最近一项职务是担任雅诗兰黛集团旗下Origins的全 球品牌总裁,主导推动了该品牌的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更早之前,她曾在波士顿咨询集团任职,积累了丰富的战略规划经验。露华浓管理层对于新 上任者寄予很大的希望。露华浓管理层认为:"Amber Garrison将有助于释放伊丽莎白•雅顿和香水业务的全部潜力。" 露华浓创立于1932年,有着近百年的发展史,是美国历 ...
雷军的敌人越来越多?两位网络大V,同时向小米开炮
搜狐财经· 2025-09-19 07:15
核心观点 - 小米汽车面临由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舆论危机,并升级为对品牌价值观的质疑 [1][3][5] - 公司深陷复杂的舆论环境,负面事件被放大,流量红利出现反噬效应 [13][15][17] - 尽管车型成为市场爆款,但公司的品牌建设和形象重塑面临严峻挑战 [17] 产品质量问题 - 小米YU7车型后排门板内部存在异响问题,表现为类似“小铁珠砸塑料片”的声音,售后多次维修未能根本解决 [3] - 车辆异响问题并非个案,出现类似问题的YU7车主数量众多 [3] - 有车主发现新提的YU7挡风玻璃出现“测试车”字样的痕迹,疑似为测试样车而非全新车辆 [11] 舆论危机与品牌质疑 - 拥有近500万粉丝的博主闫闯公开表示不再使用小米产品,称原因为“价值观不一致”,将质量讨论升级至品牌价值观层面 [5][13] - 舆论场反应激烈,部分网友支持博主敢于代表车主发声,也有网友质疑其动机或因未获得商业合作机会而发难 [13] - 舆论环境复杂,存在猜测认为可能有竞争对手进行“黑公关”推波助澜 [15] 历史负面事件叠加 - 今年3月底,一辆小米SU7在安徽高速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三人死亡,引发国家监管部门介入并对智驾行业加强监管 [8] - 小米SU7 Ultra车主发现花费4.2万元的“挖孔碳纤维机盖”未具备官方宣传的功能 [8] - 公司宣传售价169元的磁吸纸巾盒为车规级配件,但车机芯片被网友发现是消费级,与2000元红米手机同款,引发核心零部件标准争议 [11] 行业竞争环境 - 竞争对手如蔚来、极氪等品牌的经销商曾推出“转购补偿”政策,专门用于报销小米YU7的5000元锁单定金,意在直接争夺客户订单 [15] - 汽车行业竞争白热化,处于生死存亡关头,任何关于公司的负面信息都可能被放大利用 [15]
张默闻将如何打造芬尼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公司概况 - 芬尼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连续17年保持国内热泵出口前列地位 产品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公司拥有-41℃超低温热泵技术 成功应用于西藏那曲等高寒地区 建立"技术过硬 值得信赖"的专业形象 [1] - 作为空气能十大品牌之一 芬尼当前稳居行业第一地位 具备全场景产品矩阵覆盖家用 商用 工农业领域 [4][8] 品牌升级战略 - 与营销策划专家张默闻合作 旨在将专业技术优势转化为更广泛的消费认同 重塑品牌形象 [1] - 计划通过情感叙事打破技术壁垒 将产品与家庭温暖 高原公益等生活场景关联 从设备制造商转型为美好生活创造者 [4] - 拟采用创新传播策略 包括全球化用户故事挖掘 环保公益合作 IP化运营等手段 打造国民级绿色科技符号 [6] 营销战术部署 - 采用"以情感为桥梁 以场景为载体"的策划逻辑 借鉴盼盼食品"家的味道" 快克药业"小超人"IP等成功案例 [3] - 实施精准场景化营销 针对家庭用户突出舒适节能 商业客户强调高效稳定 工农业领域聚焦定制化服务 [8] - 通过短视频 文创周边等年轻化传播形式 结合2025空气能品牌权威推荐 增强品牌话题性与传播力 [6] 行业影响 - 此次合作被视为热泵行业技术价值与消费认知的深度对话 可能打破行业技术传播固有模式 [9] - 品牌升级案例有望为热泵行业营销提供新启发 推动行业从专业设备市场向大众消费市场转型 [1][9]
Gucci正在“哭泣”:销售额暴跌25%,成开云集团最大“拖油瓶”|贵圈
新浪财经· 2025-05-07 09:07
Gucci业绩下滑现状 - 2025年一季度Gucci营收15.7亿欧元,按可比销售额下跌25%,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6.2亿欧元[5] - 同店销售额暴跌25%,比预期的23.6%降幅更严重,连续多个季度表现不佳[5] - 2024年每季度销售额同比降幅分别为21%、20%、25%和24%[5] - 今年以来已关闭上海静安寺商圈两家门店,去年还关闭太原、沈阳、香港等地门店[2] 对母公司开云集团的影响 - 开云集团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大跌14%至38.83亿欧元[5] - Gucci成为集团最大"拖油瓶",拖累整体业绩[4] - 开云股价自年初累计下跌超25%,最新市值218亿欧元,仅为LVMH的十分之一[6] - 高盛将开云目标价从180欧元下调至168欧元,维持"卖出"评级[6] 产品与品牌问题 - 最近一次现象级爆款是2019年的1955系列,此后六年无全民热议单品[8] - 品牌调性模糊,未能精准触达Z世代消费者[10] - 产品设计被指"妈感"太强,不符合当下流行的"老钱风"审美[8] - 过度依赖过往成功经验,创新乏力,未抓住年轻化、休闲化趋势[11] 二手市场表现 - 酒神、塞尔维亚等系列二手价仅为专柜价的1-3折(2000-6000元vs专柜2万多元)[14] - GG Marmont交易量增150%,但二手均价仅为专柜价40%[14] - 定价不统一(国内2万vs国外1.8万)和奥莱店3-5折销售伤害品牌价值[15] 专家建议的改进方向 - 重塑品牌形象,重回顶级奢侈品牌行列[17] -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和研发投入[17] - 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18] - 重视圈层营销,重振高端客户信心[18]
Gucci正在“哭泣”:销售额暴跌25%,成开云集团最大“拖油瓶”|贵圈
新浪财经· 2025-05-07 08:27
品牌表现下滑 - Gucci在中国市场持续进行战略性收缩,2025年2月在上海静安寺商圈一天内关闭两家门店,2024年陆续关闭太原、沈阳、香港、大连、福州等门店 [2] - 开云集团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大跌14%至38.83亿欧元,核心品牌Gucci营收15.7亿欧元,按可比销售额下跌25%,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6.2亿欧元 [3] - Gucci同店销售额暴跌25%,比分析师预期的23.6%降幅更严重,且已连续多个季度表现不佳,2024年每季度同比降幅分别为21%、20%、25%和24% [3] 财务与市场反应 - 开云集团股价自年初累计下跌超25%,最新市值218亿欧元,仅为LVMH集团的十分之一 [4] - 高盛重申对开云集团"卖出"评级,目标价从180欧元下调至168欧元,德意志银行、瑞银等机构也下调目标价或维持中性评级 [4] - Gucci在二手市场价格大幅贬值,热门款如酒神、塞尔维亚系列专柜价2万多元,二手价仅2000-6000元(1-3折),GG Marmont交易量增150%但二手均价仅为专柜价40% [12] 品牌定位与产品问题 - 消费者认为Gucci品牌调性模糊,缺乏清晰定位,产品设计被指"土感"和"妈感",上一次现象级爆款为2019年的1955系列,此后六年无全民热议单品 [5][6] - 专家指出Gucci品牌形象下滑原因:与大众品牌联名和打折拉低形象、产品创新乏力、假货率高、炫耀性消费降温 [7] - 过度依赖过去成功导致创新不足,未抓住年轻化、休闲化、运动化趋势,缺乏支撑持续创新的设计团队 [9] 运营与渠道问题 - Gucci定价不统一,同一款包国内卖2万多元,国外1.8万元,伤害国内消费者热情 [12] - 销售渠道除官网和专柜外还有奥特莱斯(3-5折),影响专柜正价销售 [12] - 官方解释价格差异源于汇率和税率,奥莱店销售往季款式 [12] 未来改善方向 - 重塑品牌形象重回顶级奢侈品牌行列,与LV和香奈儿竞争 [14] - 加大产品创新和研发投入,整合优质产业链资源 [14] - 利用数字化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重构商业模式 [14] - 重视圈层营销,重振高端客户信心和影响力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