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收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公募基金总规模再创新高!固收类产品依旧吸金
券商中国· 2025-06-27 12:36
公募基金总规模 - 截至2025年5月底境内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3.74万亿元,较4月末增长0.62万亿元,环比增幅1.89%,续创历史新高 [1][3] - 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9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3] 各类型基金规模变化 - 货币基金规模增长4071.30亿元至14.40万亿元,环比增幅2.91% [2][4] - 债券基金规模增长2218.76亿元至6.78万亿元,环比增幅3.38% [2][4] - QDII基金规模增长102.54亿元至6542亿元,环比增幅1.59% [2][4] - 股票基金规模增长34.31亿元至4.58万亿元,环比增幅0.07% [2][4] - 混合基金规模下降0.38%,基金数量减少7只 [6] 权益类基金表现 - 5月A股主要指数普涨:上证指数涨2.09%,深成指涨1.42%,创业板指数涨2.32%,北证50指数涨4.72%,微盘股指数大涨10.20% [5] - 股票型基金份额环比减少1.32%,但因市场走强净值环比微增 [5] - ETF基金新发规模从1月340.14亿份缩减至5月110.68亿份 [5] - QDII基金受益于港股恒生指数涨4.45%和美股强劲反弹(道指涨3.94%,纳指涨9.56%,标普500涨6.15%) [7] 固收产品表现 - 5月新发20只债券型基金合计募集362.11亿份,占公募基金总发行份额55.07%,单只平均规模18.11亿份 [8] - 利率债、政策性金融债、中高等级信用债等低风险产品占比超八成 [8] - 债券基金成为机构客户避险首选,信用利差扩大增强债市吸引力 [9] - 纯债基金因票息"安全垫"特性有望获得持续向上回报 [9] 货币基金特点 - 货币基金在利率下行背景下优势凸显,可配置短期高流动性资产如国债、同业存单等 [10] - 收益来源包括利息收入、回购交易收益和投资组合优化收益 [10]
广发基金宋倩倩:在严控风险基础上追求每一份收益的确定性
上海证券报· 2025-05-11 22:09
基金经理投资风格 - 宋倩倩为典型的交易派基金经理,注重风险意识和对流动性的把控,源于其5年交易员经历和2011-2013年债券熊市经验[2] - 专户投资经历使其擅长在严苛条件下优化投资组合,管理大型机构资金时需满足可投库、集中度、久期、杠杆等约束条件[2] - 投资风格为价值配置+交易增强双轮驱动,通过基本面研究构建核心仓位,同时以高频波段交易捕捉市场定价偏差[3] 产品管理策略 - 广发聚泰采取"纯债打底、转债增强"策略,定位低波"固收+",在宋倩倩管理的14个季度中有12个季度取得正收益,季度胜率达86%[1] - 广发景明中短债以中短久期信用债投资为主,聚焦短融和中票[2] - 广发纯债以信用债投资为主,涵盖中票、产业债、金融债及ABS等创新品种,被42只FOF基金持有,市值达6.13亿元[2][3] 组合构建方法 - 底仓以纯债为主提供贝塔收益,通过利率波段操作与可转债配置增厚阿尔法收益[4] - 重视利率与信用周期的宏观节奏,坚持顺势而为,避免"赌方向"[4] - 个券选择回避信用风险,通过精细化管理捕捉信用利差、期限利差等结构性机会[4] 动态调整机制 - 纯债投资策略强调灵活调整,根据资产相对性价比(信用利差、期限结构、票息等)安排交易敞口[5] - 信用债投资注重胜率与赔率平衡,胜率作为基本面安全垫,赔率决定参与程度[5] - 根据市场估值和风险收益比变化动态增减债券仓位[5] 可转债配置 - 可转债投资首先控制个券跌幅和规避信用风险,其次捕捉估值修复机会[6] - 公司配备专业可转债研究团队,提供精选可转债池并严格把控信用资质[6]
【招银研究|固收产品月报】债市偏强震荡,择机布局中长期债基(2025年4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4-17 17:27
核心观点 - 债券市场短期偏强震荡,中长期利率中枢下移趋势未改,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续创新低 [27][32] - 固收产品收益分化,中长期债基表现领先(近1月+0.72%),含权债基受股市拖累下跌0.35% [3][9] - 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获IPO打新资格,长期或提升权益投资占比,目前理财权益配置不足3% [30] 市场回顾 固收产品表现 - 近1月收益率排序:中长期债基(0.72%)>短债基金(0.40%)>同业存单指基(0.25%)>现金管理类(0.13%)>含权债基(-0.35%) [3] - 债券资产表现优于权益,长债指数涨幅达3.45%,中短债指数涨0.92%,万得全A指数下跌8.38% [9][24] 债券市场动态 - 同业存单利率下行22bp至1.76%,1年期国债利率下行15bp至1.42%,10年期国债利率下行19bp至1.64% [10][15] - 信用债利率显著下行:3年期AAA中票利率降24bp至1.88%,5年期降25bp至2.01%,信用利差整体压缩 [18] - 金融债表现强劲:5年期永续债利率降32bp至2.03%,10年期二级资本债利率降24bp至2.15% [20][21] 行业趋势 政策动向 - 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首次纳入IPO网下打新范围,有助于固收+产品策略实施,长期或推动理财权益占比提升 [30] - 货币政策维持宽松,财政与货币协同发力,年内降准/降息可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创新低 [27][32] 资产配置建议 - 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或降至1%附近,建议搭配短债基金和稳健低波理财 [34] - 纯债产品建议在10年期国债1.9%以上增配,可拉长久期至两年以上 [35] - 固收+产品推荐量化中性、指数增强等策略,减少激进型转债配置 [36] 市场展望 债券市场 - 同业存单利率或维持在1.6%-1.8%区间,信贷需求转弱推动资金面宽松 [26] - 利率债短期回调风险可控,10年期国债预计在1.6-1.9%震荡,中长期下行趋势不变 [27] - 信用债投资性价比高于利率债,短久期信用利差仍有压缩空间 [28] 权益市场 - A股受关税冲击短期调整(上证跌4.4%,创业板跌13.9%),但政策对冲下中长期不悲观 [24][29] - 转债性价比下降,建议配置防守型品种,关注年报季业绩验证 [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