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航空枢纽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政府宣布成立国际航空超级枢纽发展咨询委员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5:10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26日,香港政府宣布成立国际航空超级枢纽发展咨询委员会,并任命相关委 员。国际航空超级枢纽发展咨询委员会的成员来自不同业界,包括航空、商业及金融、创新科技、物流 及运输、专业及学术,以及旅游业。委员任期由2025年10月1日起生效,为期两年。 随着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于2024年11月启用,香港政府致力规划香港航空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以进 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为此,香港政府成立国际航空超级枢纽发展咨询委员会,取代 原有的航空发展与机场三跑道系统咨询委员会,就航空政策提供高层次意见,包括航空发展方向、落实 机场城市的发展、三跑道系统运作与机场城市发展及周边项目的衔接事项,以及其他民航事宜。 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确立了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定位。凭借"一 国两制"赋予香港的独特优势、通达全球的航空网络以及世界一流的机场建设,香港有能力在区域及全 球航空领域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展望未来,香港将进一步释放三跑道系统的潜力,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和 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积极贡献。国际航空超级枢纽发展咨询委员会将提出宝贵的意见,推动香港航空业 再创高峰。 国际航 ...
这个北方大市,也想要建“自贸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0 00:36
青岛自贸港战略规划 - 青岛提出探索建设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自由贸易港 强化北方对外开放门户定位 [1] - 自贸港被视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平台载体 对标香港、新加坡、迪拜等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4][7] 历史背景与政策支持 - 2018年山东省政府明确支持青岛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依托《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 [2][4] - 青岛是"一带一路"唯一海陆双定位城市 既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 又是海上丝绸之路支点 [2] 发展现状与成效 - 青岛自贸片区挂牌6年 外贸进出口占全市比重从16%提升至20% 实际利用外资占比从4.1%提升至9.7% [4] - 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96家 累计达190家 进出口总量居山东省三个自贸片区首位 [4] - 在全国57个自贸片区评估中 青岛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指数排名第19位 [5] 航空枢纽建设规划 - 打造上合特色自由贸易空港 建设面向日韩、联通上合的国际航空枢纽 提升空港能级 [7] - 胶东机场硬件达国际最高4F标准 航站楼45万平方米 远期规划四跑道三航站楼超级机场格局 [9] - 日韩航线密度全国前三:韩国方向日均44架次 日本方向日均14架次 首尔快线频次全国首位 [10] 物流与辐射能力挑战 - 海港陆向辐射高度集中于山东、河南两省 黄河流域其他地区市场占有率较低 [1][13] - 青岛港通达全球700多个港口 海铁联运量连续十年全国第一 河南陕西超50%出口货物经此出海 [13] - 2024年青岛机场旅客吞吐量全国第20 货邮吞吐量全国第17 未列入国家十大国际航空枢纽 [9]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 构建"四横一纵"国际物流大通道 覆盖省内、沿黄、东盟及欧亚地区 [14] - 完善内陆港体系 拓展华中、华北和西北地区布局 降低区域物流综合成本 [11][14] - 探索"空港+陆港"自由贸易港架构 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贸易监管体系 [14] 战略定位与目标 - 代表国家参与上合组织和东北亚国际合作 强化海陆双向辐射纽带作用 [10] - 建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龙头城市 支撑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11] - 通过制度创新整合黄河流域大城市资源 形成区域开放合力 [5][14]
珠海机场国际货运口岸启用 冲刺国际航空枢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22:27
项目概况 - 珠海机场国际货运口岸于8月27日正式启用并实现首航 由顺丰航空执飞首架国际货运包机直飞越南河内 全程仅需2小时[1] - 口岸填补珠江西岸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空白 将构建珠西国际物流走廊 推动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1] - 从启动建设到获批临时开放仅用6个月 创下中国民航货运口岸启用新纪录[2] 运营优势 - 粤西货物从珠海飞越南比绕道广深节省2小时运输时间 并节省10%物流费用[1] - 口岸设计年货物处理能力15万吨 可实现货物"即到即检" 覆盖收运、仓储、查验、转运全流程[2] - 机场"昼客夜货"错峰模式提供充足夜间运力 满足生鲜、应急货物等高时效需求[6] 基础设施 - 口岸选址机场T1航站楼西侧 占地6.47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2] - 内设国际中转区、出港区、海关查验区、进港区及机组通道五大功能区[2] - 珠海已构建以粤港澳物流园、空港智慧物流园为核心的物流产业链 提供"通关+仓储+运输"一站式服务[3] 战略规划 - 将稳步拓展国际航空货运网络 开通更多亚洲、洲际全货机航线 目标完成1.5万吨货邮吞吐量[5] - 积极引进基地航司及物流龙头企业落地 构建完善航空货运体系[5] - 依托珠海"海陆空铁"全要素资源 打造辐射全球的珠江西岸国际航空运输枢纽[5] 产业影响 - 口岸启用带动产业链配套完善 为高端制造、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等高附加值产业提供高效物流通道[3][5] - 构建东南亚4小时物流航空圈 实现国际货运"夕发朝至"[2] - 推动形成"东有香港深圳、中有广州佛山、西有澳门珠海"的区域航空物流新格局[2] 发展前景 - 珠海机场货运吞吐量有望实现翻倍式增长[3] - 海关与边检部门推出智慧监管压缩通关时间 开通"绿色通道"保障重点产业货物优先验放[3] - 机场通过借鉴香港机场管理局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 向国内机场管理标杆迈进[3]
中国第一个“三机场”城市,来了
虎嗅APP· 2025-08-27 17:36
上海第三机场建设背景与意义 - 沪苏南通新机场公司成立 上海机场集团持股51% 南通城建集团持股49% 标志着上海第三机场进入实质推进阶段[4] - 上海第三机场规划为4F级 设计年旅客吞吐量近期达4000万人次 超过部分中西部省会机场[5] - 上海现拥有浦东和虹桥两大国际机场 年旅客吞吐量合计1.24亿人次 位居全国第一 全球排名第三 仅次于纽约和伦敦[9][11] - 上海与北京、广州共同获批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属于"3+7+N"国际航空枢纽第一梯队 需增强洲际连接能力和全球辐射能力[12][14] 机场选址南通的原因分析 - 南通空域资源相对充足 且是连接上海与苏北的重要节点 可扩大上海对长三角的影响力[26] - 新机场选址距离浦东和虹桥机场均约100公里 距离适中 既能承接溢出资源又避免直接竞争[27] - 苏州因周边军民用机场密集 空域资源紧张 军民航飞行矛盾较大 建设机场存在较大难度[31] - 苏州周边已形成"环苏州机场群" 包括上海两大机场及苏南硕放机场 可直接享受现有航空资源[32][33] 长三角机场群发展现状 - 长三角地区机场密度全国最高 现有机场总量将达28座 加上规划中机场未来将增至32座[38] - 全国41座千万人次机场中长三角占8席 前十名占3席 机场能级普遍较高[42] - 长三角仅9个地市尚无机场 包括江苏苏州/镇江/宿迁 浙江绍兴/湖州 安徽马鞍山/淮南/淮北/铜陵[42] - 部分城市因靠近省会机场可享受溢出效应 部分因经济人口能级不足 个别受空域资源和周边竞争限制难以建设机场[43][44]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意义 - 机场布局体现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趋势 上海第三机场落户南通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具体实践[17][20] - 长三角要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上海需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承担辐射和协同功能[21][22] - 南通正构建"轨道上的机场" 通过高铁/城轨/市铁等交通方式无缝对接上海两大机场 并连通苏州/盐城/泰州等地区[29]
北京大兴机场投运以来国际旅客量突破1000万人次
北京商报· 2025-07-30 17:53
大兴机场国际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 - 大兴机场于7月22日迎来投运以来第1000万名国际旅客 [1] - 2024年民航局联合国家发改委明确大兴机场为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1] - 当前已联通国际及地区航点约40个,覆盖24个国家和地区 [1] 国际航线网络布局 - 连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21个 [1] - 开通直达航班覆盖俄罗斯、日本、沙特等多个国家城市 [1] - 热门航点包括莫斯科、大阪、首尔、吉隆坡、阿布扎比等9个国际城市 [1] 航空公司合作情况 - 国内外70家航司已在大兴机场执飞国际航线 [1] - 包括南航、东航、国航等国内航司及卡塔尔航、新加坡航等30家国外航司 [1] - 摩洛哥皇家航空复航北京-卡萨布兰卡航线,系首条非洲航线 [1] 运营数据表现 - 截至7月22日累计保障国际及地区航班超1.8万架次 [2] - 运送国际及地区旅客超317万人次,同比增长29.49% [2] - 7月13日单日国际旅客量达1.92万人次创年内新高 [2] - 7月16日国际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人次,较原计划提前46天 [2]
中国第一机场,要易主了
虎嗅APP· 2025-07-08 17:24
机场建设与竞争格局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即将投运,终端旅客吞吐能力达1.4亿人次,将成为全国第一及全球最大单体机场 [3][9] - 后疫情时代民航客流量迅速复苏,带动千万级机场扩容至40座,其中5座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万 [5] - 2025年上半年内地十大机场为:上海浦东、广州白云、北京首都、深圳宝安、成都天府、北京大兴、重庆江北、上海虹桥、杭州萧山、昆明长水 [7] - 上海浦东与广州白云机场旅客量差距仅百万人次,竞争激烈 [8] - 广州白云机场T3投运后有望在规模与客流上实现"双第一" [9] 城市航空格局 - 2025年上半年航空旅客吞吐量前十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重庆、杭州、昆明、西安、武汉 [11] - 上海、北京、成都为"双机场城市",广州、深圳规划第二机场但位于都市圈内 [12] - 广州单机场旅客量逼近成都双机场(4300万 vs 4000万),差距不到10% [17] - 广州凭借"综合性门户"定位与京沪并列三大国际航空枢纽 [15] 国际航空枢纽体系 - 中国形成"3+7+N"国际航空枢纽体系:北京上海广州为第一梯队;成都深圳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为第二梯队;南京杭州武汉厦门等为第三梯队 [21][22] - 枢纽能级决定航线资源分配,高能级城市在国际航线扩容、机场扩建等方面具有优先权 [26] - 机场能级与城市定位直接相关,如广州的"综合性门户"、成都的"西部交往中心"、昆明的"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 [25] 机场建设驱动因素 - 过去5年全国续建/新开工70多个机场项目,包括39个新建、10个迁建、24个改扩建 [27] - 西部省份机场建设力度大:新疆规划33个、四川22个、云南20个 [30] - 机场争夺战本质是流量入口、城市能级与经济话语权之争,如苏州对机场的迫切需求 [31] - 800公里以下高铁占优,1200公里以上民航优势明显,西部地广人稀地区更适合建机场 [28] 行业数据 - 2025年6月上海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690.2万人次(同比+10.2%),广州白云653.9万人次(+14%) [6] - 深圳宝安机场516万人次(+9%),成都天府447.6万人次(0%),北京大兴439.6万人次(+10%) [6] - 乌鲁木齐天山机场同比增速达6.3%,兰州中川+8.1%,宁波栎社+9.4% [6][7]
【西安】直飞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航线开通
陕西日报· 2025-07-04 06:47
航线开通与运力提升 - 西安至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直飞航线开通 行程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5小时 [1] - 西安直飞中亚航线增至8条 往返中亚地区每周航班增至18班 [1]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成为全国至中亚地区通航城市最多的机场 [1] - 今年上半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往来中亚国家人员7 8万余人次 航班700余架次 同比分别增长40% 19% [1] 经贸与旅游发展 - 奇姆肯特作为中亚重要门户城市 与西安历史渊源深厚 经贸往来密切 [1] - 直飞航线开通将吸引更多中亚地区人民入境陕西 开展商贸合作和旅游交流 [1] - 构建"航空+物流+贸易+产业+人文"的立体合作网络 为陕西与中亚国家扩大经贸合作提供支持 [2] 航空枢纽建设 - 陕西正全力打造高水平国际航空枢纽 航空运力将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2]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投入运营 客货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1] - 依托斯卡特航空在中亚地区的航线网络 进一步拓展向西开放的"空中通道" [1]
西北“枢纽”,集体起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22:45
西北四大省会机场扩建概况 - 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年内投运 [2]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70.55万平方米)及35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2月投运 为西北投资规模最大工程 [3][5] -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40万平方米)及27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3月投运 甘肃民航史上最大工程 [7] - 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T4航站楼(50万平方米)4月投运 新疆最大单体建筑施工项目 [8][12] 扩建规模与区域定位 - 四机场扩建后飞行区均达4F级 兰州/乌鲁木齐新增至三跑道 西安达四跑道 [12] - 西安咸阳机场航站楼面积跻身国内前五 但旅客吞吐量(4703万人次)仅排第11 GDP(13318亿元)排第21 [8][16] - 兰州/乌鲁木齐原机场超负荷运行:兰州T1+T2(8.9万㎡)承载1700万人次 乌鲁木齐三航站楼(18.48万㎡)承载2700万人次 [10] - 扩建契合"一带一路"战略定位 西安/乌鲁木齐被列为国家7大区位门户型国际航空枢纽 [14][15] 西安与乌鲁木齐的枢纽竞争 - 西安优势:国内客流高位(4703万人次) 产业与旅游资源丰富 地理中心位置适合国内航线 [18] - 乌鲁木齐潜力:2700万人次吞吐量中国际航线占比低 但区位优势显著 可用窄体机直飞欧洲(国内唯一) [18][20] - 乌鲁木齐国际航线短板:26条国际客运航线主要集中中亚 香港航线为唯一向东直飞国际线 国际顶级航司入驻不足 [25][27] - 国泰航空开通香港-乌鲁木齐航线 采用A330宽体机 或引发国际航司跟进 提升枢纽示范效应 [23][27][28] 扩建驱动因素 - 长途旅游需求转移:西北成国内长途游热门目的地 民航依赖度高 [13] - 国际枢纽建设需求:西安/乌鲁木齐需提升洲际航线能力 乌鲁木齐定位亚欧黄金通道 [13][28] - 基础设施超前布局:跑道与航站楼扩容应对未来增长 缓解现有超负荷运行压力 [10][12][13]
深圳机场(000089):步入产能爬坡甜蜜期 业绩持续释放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4-30 16:4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39亿元,同比增长13.80% [1] - 归母净利润4.43亿元,同比增长11.68% [1] - 扣非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26.31% [1] - 深圳机场航空性收入20.95亿元,同比增长16.22% [1] - 地面服务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10.58% [1] - 租赁及特许经营收入9.63亿元,同比增长10.64% [1] - 物流收入4.10亿元,同比增长30.57% [1] - 广告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3.28% [1] - 其他非航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7.07% [1] 经营数据 - 2024年完成航班起降42.8万次,同比增长8.9% [2] - 旅客吞吐量6147.7万人次,同比增长16.6%,首次突破6000万人次 [2] - 货邮吞吐量188.1万吨,同比增长17.6% [2] - 国际及地区货邮量96.5万吨,同比增长25.3% [2] - 国内货邮量91.7万吨,同比增长10.4% [2] 产能扩张 - 第三跑道于2021年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竣工投产 [3] - 填海及陆侧施工正常推进,工程预计如期完成 [3] - 144小时过境免签、24小时直接过境旅客免办边检手续政策已实施 [3] - 卫星厅旅客使用比例高,未来将进一步扩产能 [3] - 目标国际线占比达20%,打造"三条跑道、三个航站区、三个货运区、一个卫星厅"的运行格局 [3] 非航空性业务 - 恢复设立户外广告媒体,提升免税业务运营管理能力 [4] - 加快推动T3航站楼国际名品店开业运营 [4] - 引入深圳新兴科技产品,开展"首展""首秀""首发"等活动 [4] - 跨境电商增长迅速,国际货量首次超过国内货量 [4] - 搭建运购一体的物流与免税平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