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回收

搜索文档
点“塑”成金!中美研发黑科技 常温下垃圾塑料转化为汽油
金投网· 2025-08-28 14:42
技术突破 - 开发出一步法将有毒混合塑料垃圾转化为汽油 在室温下转化效率超过95% [1] - 工艺所需能源更少 设备更少 步骤更少 具有工业应用可扩展性 [1] - 最终产物为汽油主要成分 化学原料和盐酸 可用于水处理 金属加工 制药 食品生产或石油工业 [1] 工艺特点 - 通过单阶段工艺将废弃聚氯乙烯升级为无氯燃料级碳氢化合物和盐酸 [2] - 将塑料废物与轻质异构烷烃相结合 生产碳原子数为6至12的汽油级碳氢化合物 [2] - 回收的盐酸可安全中和并重新用作现代工业原材料 替代传统高温高能耗生产工艺 [2] 转化效率 - 30摄氏度下软质PVC管转化效率达95% 硬质PVC管和PVC电线达99% [2] - 80摄氏度下PVC与聚烯烃混合物固体转化效率高达96% [3] - 工艺适用于处理现实世界中混合且受污染的PVC和聚烯烃废料 [3] 行业背景 - 全球塑料累计产量达100亿吨 大部分成为难以回收废弃物 [2] - 聚烯烃(聚乙烯和聚丙烯)占全球塑料产量50% 聚氯乙烯(PVC)占比10% [1] - PVC生产原料氯乙烯被列为致癌物 传统处理方法需高温脱氯防止有毒化合物释放 [2]
塑料餐盒规模化回收见成效
中国经济网· 2025-08-19 22:44
核心观点 - 美团青山计划通过"减量、替代、回收"策略推动外卖行业塑料污染治理 累计产生超100亿次环保订单 回收塑料餐盒超3.7万吨 并设立2030年绿色包装使用率50%及回收利用率40%的目标 [1][2][4] 环保措施实施成效 - 超过260万商家建立"商家青山档案" 平台通过流量扶持和授予低碳徽章激励商家环保行为 [1][3] - "无需餐具"功能累计被5.2亿用户使用 相关订单量超过100亿单 [1] - "支持自带杯"标签覆盖1.3万家饮品门店 引导用户绿色消费 [1] - 规模化垃圾分类及餐盒回收项目覆盖全国20省份24个城市 [1][2] 回收体系创新 - "盒聚变"项目利用大数据优化回收点选址 建设餐盒收运基础设施和高值化再生利用链路 [2] - 与行业协会共同建立餐盒社会化回收和高值化利用体系 重点破解饮品杯回收难题 [2] - "好杯新生"行动联合27家饮品品牌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提升一次性饮品杯回收率 [3] 科技与资金支持 - 设立"青山科技奖"奖励39位青年科学家 每人奖金100万元 鼓励环保科研创新 [3] - 资助"科创中国"环保科技创新示范项目 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3] - 计划设立"绿色包装与回收基金" 提升包装生态设计与回收再生水平 [4] 未来发展规划 - 2030年目标带动400万商家提供绿色供给 7亿用户践行低碳消费 [4] - 推动平台商家绿色包装使用率达50% 塑料餐盒及饮品杯综合回收利用率达40% [4] - 联动百万公益商家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零废弃项目 [4] - 通过"科技支撑+公益驱动"双模式构建可持续消费生态 [4]
聚乙烯/尼龙混合塑料回收获突破
中国化工报· 2025-08-12 09:55
技术突破 - 首次实现羰基在聚酮链中的宏观均匀分布 实现材料性能按需定制 [1] - 通过非交替共聚技术制备同时含极性与非极性结构的高分子拉链 成功实现聚乙烯与尼龙高效兼容 [1] - 揭示非极性聚乙烯与极性交替聚酮的相演化机制 采用长程无序-短程有序链结构设计打破传统交替共聚局限 [2] 工业应用价值 - 为混合塑料回收开辟新路径 解决全球每年超3亿吨塑料垃圾中聚乙烯与尼龙因化学性质差异难以混合回收的问题 [1] - 均相聚合反应无淤浆聚合反应釜结垢问题 金属催化剂更易回收利用且更易于工业放大 [2] 学术认可与支持 - 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1] -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成项目 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应用基础研究及教育部智能材料化工前沿科学中心支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