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元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存在了189年的西夏王朝,留下了哪些珍宝?|博物馆巡游
经济观察报· 2025-06-25 17:32
西夏陵博物馆概况 - 博物馆位于宁夏银川贺兰山东麓的西夏陵考古遗址公园内,是一座全面展示西夏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1][4] - 2024年5月18日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1][4] - 展厅面积5400平方米,馆藏文物超过1万余件(套),珍贵文物509件,其中一级文物23件[1][5] 馆藏文物 - 一级文物包括西夏陵出土的石雕力士志文支座、文臣头像、雕龙栏柱、石马等[1][5] - 贺兰县宏佛塔出土的西夏绢画、泥塑佛像头、罗汉头、贴金木雕观音像、西夏木雕女伎乐等[1][5] - 其他重要文物:彩绘红陶俑、西夏文铜牌、西夏文写本《孝经传》、西夏文刻本《音同牙音》、西夏文写本佛经等[3][5] - 佛教相关文物:胜乐轮威仪父母曼陀罗、绿度母、擦擦(模制泥佛)、佛头像、罗汉头像等[3][6] - 建筑构件:雕龙望柱、绿釉鸱吻、绿釉套兽等[6] 西夏历史文化特征 - 西夏王朝由党项族人创立,自称"大白高国",存在189年(1038~1227年)[1][5] - 文化上既有对汉文化的借鉴,又融合党项族传统文化及吐蕃、回鹘、契丹等周边民族文化[1][5] - 体现在西夏文字、绘画、佛教造像、建筑构件等方面,形成多元文化特征[1][5]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展现多元文化交流与互鉴的北京篇章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8 11:47
展会概况 -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于6月18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北京展区聚焦首都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突出京味文化[1] - 北京展区以"书香京城 悦读世界"为主题,40家出版单位参展,集中展示图书超3500册,涵盖国家级获奖作品[3] - 展会设置主题出版区、文化传承区、特色区、国际展示区、数字化出版体验区五大板块,多维度展示出版业新成果[5] 主题出版与文化传承 - 主题出版区陈列270种图书,包括《现代化的中国选择》等主题出版物及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图书[5] - 文化传承区通过实物与科技冰屏展示北京中轴线主题,重点推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图典》等精品图书[7] - "北京文化书系"系统梳理北京文化内涵,现场展示北京彩塑技艺等非遗项目[7] 特色展区与国际展示 - 特色展区展出345种原创文学图书及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世界文学旧书,如1992年版《简·爱》[9] - 国际展示区陈列136种多语种版权输出图书及190种网络文学版权图书,包括《平凡的世界》多语种版本[11] - "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实现中英法德西五语种出版,涵盖15部图像小说作品[11] 数字化与文化创新 - 数字化出版体验区展示"鸡飞飞·AI故事玩偶"等AI技术融合产品,中国音网呈现30万首传世音乐数据库[12] - 展会期间举办32场文化活动,包括马来西亚主宾国系列活动及中意经典著作互译项目启动仪式[14][17] - 北京展区推出5场版权推介活动,定向向亚非拉地区推广文学、少儿、北京文化等题材作品[18]
12部影片竞逐上影节金爵奖,评委们怎么说?
第一财经· 2025-06-14 15:10
今年上影节金爵奖,从入围影片到评委会阵容,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 "上影节就像一个电影的天使,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准时准点出现,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 在6月13日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见面会上,评委之一,中国导演、编剧杨荔钠如此形容上影节之于她的感受。在她看来,多元文 化的交流、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正是电影节的核心精神。 今年上影节金爵奖,从入围影片到评委会阵容,皆体现了这种多元。入围主竞赛单元的12部作品中,三部为拉美影片,三部为华语片,两部来自德国,其余 四部来自吉尔吉斯斯坦、波兰、日本和葡萄牙。 见面会上,所有评委皆身着黑色新中式礼服出席,对于即将开启的电影之旅,他们充满期待。 朱塞佩今年69岁,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上海,也是第一次参与上影节。这位意大利导演凭借《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等影片为中国观众所熟知和喜爱, 他也曾多次造访中国,"每次都会带着美好的回忆离开"。朱塞佩说,此前上影节多次邀请他,但因工作原因屡屡错过,这一次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近距 离接触一下这座美丽的城市"。 在朱塞佩的电影和讲述中,能够感受到他对电影的爱和热情。他谈道,每次坐在电影院看电影时,他从不会预 ...
文明探源丨佛寺映千年,莫尔寺遗址见证丝路文化交融
新华社· 2025-06-11 07:05
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中国化,对丰富和繁荣中华文化影响深远。近期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进一步实证 并展示了自汉至唐,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汲取中华文化营养、实现佛教中国化的发展脉络。 这座古代佛寺历经千年岁月何以重焕光彩?重见天日的出土文物又讲述了古丝路上的哪些故事? 双塔见证千年佛寺变迁 莫尔寺遗址,位于新疆喀什市东北30多公里处莫尔村附近一处洪积台地上。最显眼的是两座土坯佛塔,一圆一方,遥遥望去,如两枚巨大印章 盖在苍茫荒原上。 "莫尔",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里是"烟囱"的意思,当地老乡把耸立的佛塔当作烟囱,莫尔寺遗址由此得名。 "莫尔寺既有自身特色,也能在其中看出印度、犍陀罗、中亚、当地和中原等不同地方的元素。"肖小勇介绍。 新疆喀什,古称疏勒,地处丝绸之路南、北两道交汇处,各色文化艺术在此地融合荟萃。 肖小勇介绍,莫尔佛塔(圆塔)是高覆钵式土坯塔,采用犍陀罗传统的窣堵波样式,作为莫尔寺遗址的标志性建筑,已经屹立了1800余年。相 隔约60米,由5层塔身和大型台基构成的方形实心土坯塔(方塔),台基边长39.36米,仅比位于河北的、东魏北齐时期邺城赵彭城佛寺遗址的 佛塔台基边长 ...
【环时深度】此次政学之争或给美国留下“数十年的伤痕”
环球时报· 2025-06-11 06:47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法国特约记者 戴润芝 青木 岳雯 环球时报记者 李迅典 李萌】编者的话:在《"政治漩涡"中的美国大学》系列上期文章 中,我们讲述了精英文化与阶层隔离让美国名校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与普通民众脱节,美国政府则利用社会中兴起的"反精英""反多元文 化"情绪作为"抓手",将政治博弈转化为一场"价值观战争"。当我们再将目光转向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美国的政学之争时,可以看到一种延续性。本 期文章将为您梳理现阶段美国政府和大学之间的多个矛盾焦点,对于这场跌宕起伏的斗争将给美国自身和世界带来哪些影响,世界多国都在激烈 议论,美国各界人士也在展开反思。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特朗普政府今年3月初宣布撤回对哥大4亿美元的联邦拨款和合同,理由是"该校面对犹太学生持续遭到骚扰无 所作为"。此番指控的背景是,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哥大校内发生多起抗议活动,示威者要求政府严肃对待巴以冲突造成 的平民死亡和人道主义危机,停止对以色列的援助。 3月13日,美国政府向哥大临时校长卡特里娜·阿姆斯特朗发函,列举了9点要求作为恢复联邦资助的"先决条件",包括校园内禁止蒙面,对部分学 生抗议 ...
大阪世博会 这些展览很吸睛(第一现场)
人民日报· 2025-06-09 05:47
世博会概况 - 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以"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为主题,展期为4月13日至10月13日,共有158个国家和地区及7个国际组织参展 [1] - 截至6月1日参观人次达507万,中国馆累计接待428837人次 [1] - 大阪世博会园区位于大阪湾人工岛"梦洲",占地155公顷,是日本第三次举办世博会 [2] 标志性建筑与设计 - 主建筑"环形大屋顶"为全长2公里、高20米的木制环状廊道,获吉尼斯"全球最大木制建筑"认证,照明系统可随时段和季节变化 [2] - 中国馆占地3500平方米,以"中华书简"为设计主题,展示119句中国诗词名句,并举办多场地方活动周及文化专题活动 [2] 可持续发展实践 - 日本馆采用可回收木板建造,内置废物处理设施,利用微生物分解垃圾生成沼气发电,实现二氧化碳再利用 [3] - 葡萄牙馆以海洋环保为主题,通过沉浸式短片警示海洋生态危机 [3] - 奥地利馆融合音乐元素设计螺旋结构,阿联酋馆和科威特馆分别以椰枣树、自然景观为灵感体现可持续理念 [3][4] 前沿科技展示 - 中国馆的科大讯飞智能语音交互屏搭载星火大模型,支持中、日、英三语对话,AI孙悟空形象展示月球月壤等科技亮点 [4] - 世界首台氢动力自动售货机由可口可乐与富士电机联合开发,通过氢气盒化学反应供电 [5] - 松下馆展示蓝藻种植技术,使西红柿体积最大增加44%,玉米增加49% [5] - 比利时馆推出AI+机器人医疗应用,提升服务效率与康复体验 [5]
记者观察丨新加坡文旅之道:多元文化,何以为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8 11:48
作 者丨文静 编 辑丨张伟贤 为争抢中国游客,新加坡旅游局5月21日在上海发布了全新中国市场营销主题"新加坡 反正好 玩",推出针对年轻职场人、成熟客群、银发族等五大客群的新玩法。 新加坡旅游局数据显示,去年,该国共接待游客1650万人次,同比增长21%,其中中国游客 数量排名第一,达308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26%。今年一季度,中国仍然是新加坡最大的游 客来源国。新加坡旅游局预测,今年入境游客数量将达到1700万至1850万人次,带来约290亿 至305亿新元的旅游收入,达到或超过2019年疫情前的历史最高水平。 中国游客大量涌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餐饮、饮料、酒类企业进入新加坡市场。以白酒为例, 根据海关数据, 去年,新加坡进入白酒前十大出口目的地,其出口量、出口额和均价同比增 速分别为17.8%、87%和59%,在白酒十大出口目的地中同比增速第一 。 过去11年,中国还是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国,新加坡也是中国最大新增投资来源国。近年 来,随着越来越多酒类企业登陆新加坡,文化隔阂依然是走出去的最大障碍。 如何填平文化鸿沟? 在新加坡,家文化是一条捷径 。 何以为家? 在中国,家文化往往以血缘为纽带;在新加坡,家 ...
记者观察丨 新加坡文旅之道:多元文化,何以为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7 21:35
新加坡旅游市场 - 新加坡旅游局推出全新中国市场营销主题"新加坡 反正好玩",针对年轻职场人、成熟客群、银发族等五大客群推出新玩法 [2] - 2023年新加坡接待游客1650万人次,同比增长21%,其中中国游客308万人次,同比增长126%,排名第一 [2] - 2024年一季度中国仍是新加坡最大游客来源国,预计全年入境游客1700-1850万人次,旅游收入290-305亿新元,有望恢复至2019年水平 [2] 中国白酒出口新加坡 - 2023年新加坡进入中国白酒前十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量、出口额和均价同比增速分别为17.8%、87%和59%,增速在十大目的地中排名第一 [2] - 文化隔阂是中国酒企出海新加坡面临的主要障碍,需注重文化融合而非简单文化输入 [6] 新加坡华族文化特点 - 新加坡华人占比74%,但已形成独特的本地华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差异 [9] - 新加坡春节假期仅2天,拜年习俗需送两个桔子,新年小吃包括蛋卷、华人沙拉、黄梨糖等 [10] - 新加坡华人更关注本地春晚而非央视春晚,建议酒企调整推广策略 [11] - 华语使用率下降影响文化传承,但华人家庭仍坚持通过活动推广华族文化 [12] 新加坡多元文化融合 - 新加坡非华人人口占比26%,包括马来人(15%)、印度人(8%)等,形成多元文化社会 [15] - 组屋政策促进种族混居,异族通婚普遍,催生娘惹菜等文化融合产物 [20] - 多元文化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广阔市场机会,如摄影师可服务各族群客户 [23] 中国企业新加坡本土化策略 - 张亮麻辣烫调整出餐速度以适应新加坡快节奏生活方式 [24] - 胡大饭馆针对不同种族推出多元口味,包括小龙虾、海鲜小馆、红烧肉等 [24] - 贵州茅台、洋河股份、青岛啤酒等中国酒企正尝试在新加坡市场寻找突破口 [24]
“学中文让我保持年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6 07:04
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 - 中文在津巴布韦的教育体系中逐渐普及,部分大中小学已将其纳入课程体系,被视为"未来的全球语言" [4] - 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提供中文课程,中国教师采用耐心细致的教学方法,帮助学员克服发音等难点 [4] - 中文表达方式温和礼貌,提问时常用商量语气,体现文化特色 [6] 商贸活动与市场机会 - 广交会作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为国际采购商提供丰富商品选择和商业灵感,吸引津巴布韦创业者参与 [6] - 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馆高效办理签证,仅用5天即完成流程,便利商贸往来 [6] - 竹制品行业存在跨境合作机会,津巴布韦创业者通过广交会直接对接中国供应商并达成采购意向 [7] 文化体验与消费趋势 - 中餐馆在哈拉雷街头增多,圆桌合餐形式及转盘设计成为当地消费者体验中国文化的场景 [8] - 中国春节庆典在津巴布韦举办,灯笼等传统元素吸引本地居民参与,促进文化传播 [9] - 中国商品如糯玉米、豆腐、饺子等通过本地商店销售,形成特定消费需求 [8] 跨年龄教育与社会互动 - 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文课堂形成跨年龄学习社群,20岁学生与57岁学员共同备考HSK并互助复习 [11] - 语言学习成为中老年群体保持认知活跃的方式,67岁学员计划通过HSK四级后从事中文教学 [10]
外媒走进新疆:“多民族和谐共处构成生动的中国画卷”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9 10:42
5月24日,外国媒体人在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参观体验。 人民网记者 翟转丽摄 在伊宁六星街亚历山大手风琴珍藏馆,媒体代表们现场聆听了不同民族乐手组成的手风琴乐队的演奏。在俄 罗斯风情园,媒体代表们从歌舞中感受到当地民众的热情。沙特阿拉伯《祖国报》国际部代理主任玛哈·阿尔苏莱 米感叹:"这里丰富多彩的文化吸引着我,人们热情好客,让我深受感染。" 在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独具特色的庭院和百年民居装点精致。这里是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 个民族的聚集地,也是新疆多元文化的缩影。 埃及《金字塔报》记者艾哈迈德·哈瓦里首次访问新疆,这里多民族交融聚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表 示:"就像我在中国大地上看到的自然之美一样,这里居住的人们保持着各自的传统习俗却又和谐共处,构成了一 幅生动的中国画卷。'' 多民族和谐共处 多元文化交融生辉 人民网乌鲁木齐5月28日电 (记者翟转丽) 5月24日至26日,参加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媒体合作论坛的多国媒 体代表前往新疆伊犁、乌鲁木齐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深入感受多民族和谐共处,见证当地现代化经济的蓬勃发 展。 "中欧班列从这里出发,驶向世界各地,展现出新疆独特的地理优势与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