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市场竞争

搜索文档
“最担心‘00后’没打招呼就不来了”,美凯龙执行总裁谈内卷与破局
第一财经· 2025-08-18 12:33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中国家居行业正经历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转变,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企业纷纷延伸业务链条[6][7] - 行业出现跨界竞争现象,如床垫企业切入沙发业务、卫浴品牌拓展产品线,国际品牌杜拉维特和汉斯格雅也打破原有专注领域[8][9] - 移动互联网和直播带货对传统家居卖场模式形成挑战,但家装家居产业链长且复杂,仍存在整合空间[12] 公司战略转型 - 红星美凯龙正从传统家居卖场转型为综合生活服务平台,采用"60-15-15-10"业务模型:家居建材占60%、家电15%、家装设计15%、新业态10%[7] - 已在全国布局超26万平方米汽车馆、73万平方米设计中心,电器业态面积超10%[7] - 近期落地昆明2万平方米汽车主题馆(西南最大)、乌鲁木齐1万平方米"M+高端家装设计中心"、包头格力"董明珠健康家"首店等新业态[6] 业务延伸逻辑 - 商业链路延伸遵循"人、车、家、生活"逻辑,从家具→建材→家电→家装设计→汽车/餐饮等新领域[9] - 放弃共享办公等非主业尝试,聚焦能为商户赋能的专业领域[10] - 设计中心案例显示成效,如南昌某设计工作室入驻后实现年度营收3倍以上增长[14] 消费者需求变化 - 年轻消费者(95后/00后)更注重设计感和情绪价值,传统"免费设计+销售导向"模式面临淘汰风险[13] - 公司通过"M+高端家装设计中心"聚合优质设计与产品,与电商形成错位竞争(线上低价vs线下品质)[14] - 核心担忧在于年轻客群可能无声流失,需刷新品牌认知以保持吸引力[13][14] 行业数据观察 - 早餐行业出现价格战现象,"买三送一"促销导致毛利率下降超20个百分点[3][4] - 公司在全国运营400多个家居卖场,近期高管密集考察成都、昆明、北京、乌鲁木齐、包头等地市场[4][6]
阿里电商事业群“收编”飞猪,存量竞争下的“背水一战”?
观察者网· 2025-06-24 19:52
战略重组与整合 - 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饿了么与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开启"集中目标、统一作战"模式,目标直指35万亿元规模的本地生活服务市场 [1] - 飞猪将直通淘宝8亿用户池,尝试以"旅游+消费"场景破局同质化竞争,应对美团、京东的围剿 [1] - 此次整合被内部称为"生态协同攻坚战",旨在强化业务协同效应 [1][8] 飞猪发展历程与现状 - 飞猪前身为2010年成立的淘宝旅行,2014年升级为"阿里旅行·去啊",2016年更名为飞猪并聚焦出境游体验和互联网创新 [2] - 过去七年经历三次换帅:2018年李少华卸任由赵颖接替,2020年由庄卓然接任,2022年庄卓然启动组织改革并获阿里资金和战略支持 [4] - 2024年用户量缩水至行业第四(0.2994亿),同比下降15%,落后于同程(2.07亿)、携程(1.35亿)、去哪儿(0.5075亿) [5] - 在阿里2023年"1+6+N"组织变革中未被纳入六大核心业务,归入"所有其他"板块 [5] 业务转型与挑战 - 2024年加速平台化转型,打造开放旅游生态系统,会员体系从4级扩至6级并降低初级门槛,可直通超40家文旅品牌会员 [6] - 与OTA相比缺乏供需两端话语权,履约管理能力薄弱,服务质量与运营效率不足 [6] - 虽与高德、支付宝共享流量入口,但用户旅程体验融合未达无缝衔接,数据打通仍需探索 [6] - 在酒店、机票等核心品类存在同质化竞争,高端、精品等细分领域供应链掌控力和品牌认知度需时间沉淀 [7] 整合动因分析 - 阿里电商事业群2025年将"增长"作为最高优先级战略,通过流量激励、商家补贴等措施扶持优质品牌 [8] - 电商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拓展旅游等新消费场景成为关键策略,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19.5万亿增至2025年35.3万亿 [10][13] - 整合旨在强化内部协同、降低获客成本、提升资源效率,借鉴天猫联合饿了么发力即时零售的成功经验 [11] - 应对携程、同程的份额优势以及京东加码本地生活与旅游业务的竞争压力 [11] 未来发展前景 - 飞猪CEO庄卓然继续任职并向电商事业群CEO蒋凡汇报,短期失去独立上市可能性 [8][12] - 可能获得阿里电商流量与商户资源支持,发展潜力或超独立上市 [13] - 三大协同方向:流量与场景协同(接入淘宝用户池)、供应链整合(结合淘天酒店采购与饿了么餐饮)、服务能力提升(借力淘宝客服体系) [14] - 本地生活服务线上渗透率预计从2020年24.3%增至2025年30.8%,市场空间广阔 [13]
东鹏控股:2025年瓷砖市场整体可能在相对底部区间波动
快讯· 2025-05-05 14:51
行业展望 - 2025年瓷砖市场可能在相对底部区间波动 [1] - 国家房地产、刺激内需和消费政策可能改善市场预期 [1] 公司策略 - 零售渠道方面发挥广泛布局且扁平化的渠道商优势,加大市场和赋能力度以增强代理商信心 [1] - 整装渠道方面与头部整装公司合作,通过服务提效缩减费用并提升毛利率 [1] - 工程侧对地产战略工程持谨慎态度,驱动代理商工程增长,重点攻关医疗康养、酒店商业连锁等细分赛道 [1] - 以旧换新国补政策是公司作为头部品牌在市场低迷时争夺市场的重要抓手 [1] - 公司响应速度快、执行力强,有利于拦截流量和扩大客单 [1]
25年4月游戏版号发布:当市场的瓶颈可能不再是供给端
雷峰网· 2025-04-23 08:21
游戏版号审批情况 - 4月国产及进口游戏合计127款过审 其中国产游戏中"休闲益智"类占比39%共46款 较此前比例下降 [2] - 移动端游戏占绝对主导达110余款 纯端游仅2款 PC手机双跨产品4款 包括网易雷火《极限战场》及腾讯《命运扳机》等 [2] - 6款在运游戏完成信息变更 涉及平台扩展如库洛《战双帕弥什》增报客户端版本 帕斯亚科技《沙石镇时光》增报移动端 [3] 头部厂商动态 - 腾讯代理《流放之路:降临》(即流浪之路2)预约超200万 Steam抢先体验版峰值在线57万人 同时《命运扳机》填补"二次元+射击"品类空白 [2] - 世纪华通《玛法传奇》、恺英网络《大富翁:头号赢家》、中手游《书境传奇》等上市公司产品获批 [3] - 腾讯持续补全射击游戏矩阵 已在战术射击、"搜打撤"等子品类形成布局 [3] 行业趋势分析 - 国内游戏市场规模长期停滞于3000亿人民币 厂商倾向保守策略 集中开发传奇类、休闲类等已验证品类 [4] - 券商重点关注《玛法传奇》《大富翁:头号赢家》《流放之路:降临》 对应传奇、休闲、暗黑likeARPG等传统品类 [4] - 行业同质化严重 分析师指出供给端创新不足导致玩家被迫选择社交属性玩法 差异化产品稀缺 [4] - 版号发放常态化 近一年月度审批量升至40-50款 供给瓶颈缓解 但存量市场竞争加剧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