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全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渝你一起 · 共筑敏害防线 第109届劳保会将于 10月11-13日举行
中国能源网· 2025-07-09 12:51
展会概况 - 第109届中国国际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将于10月11-13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主题为"渝承守护 西续力量",聚焦职业健康防护领域的技术展示与产业升级 [1][10] - 展会旨在为制造业、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劳动者构建科技赋能的健康防线,涵盖个体防护装备创新成果展示、行业对话及产业链协同 [1][11] 职业过敏风险与防护 - 职业环境中粉尘、化学因子等过敏原已成为劳动者健康的重要威胁,尤其在化工、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易引发呼吸道过敏、接触性皮炎等病症 [2] - 个体防护装备(PPE)是预防职业性过敏的关键防线,需结合科学选型、正确使用及工作流程优化以降低风险 [2] - 职业健康防护正向智能化、主动防御方向发展,需通过技术革新完善安全体系 [4][11] 创新防护技术与产品 - 展会展出可水洗滤棉、电动送风呼吸保护器、新型防化面料防护服等创新PPE,兼具防护性能与舒适性 [4] - 智能检测设备如高精度粉尘检测仪、有毒气体检测仪支持实时数据采集与云端传输,实现隐患精准预测 [4] - 应急管理物资包括紧急逃生呼吸装置、冲淋洗眼器及医用消毒湿巾,覆盖突发事件处置全场景 [4] 行业协同与产业升级 - 同期举办个体防护研讨会与品牌大会,推动行业标准协同、制造业转型需求解析及产业链上下游对接 [9] - 头部企业展示高性能复合纤维、可持续再生材料、智能纺织等技术,加速实验室成果产业化 [9] - 展会成为驱动职业防护产业技术革新与战略升级的核心平台,促进思想碰撞与实体成果转化 [9][11]
印坠机事件让波音再陷信任危机,美媒:此次事故怕要让波音好势头戛然而止
环球时报· 2025-06-16 06:59
波音787梦想客机空难事件 - 印度航空AI171航班(波音787-8机型)在古吉拉特邦起飞后坠毁 机上242人仅1人生还 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 [1] - 事故引发市场对波音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深度质疑 事故当天波音股价下跌5% 次日继续下探3 8% [1] - 波音787梦想客机在AI171航班空难前尚未发生过致人死伤的重大安全事故 但曾多次被爆出生产问题 包括2013年因电池安全问题被停飞4个月 近期因生产质量问题中断交付近两年 [2] 波音公司管理层与应对措施 - 新任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上任后誓言改变"公司文化" 全力稳定生产并改进质量控制进程 [1] - 奥特伯格表示波音团队将全力配合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的事故调查工作 波音高管取消出席巴黎航展计划以应对空难 [1] - 2018年和2019年波音737 MAX飞机接连坠毁 去年1月737 MAX再度发生舱门坠落事故 导致管理团队全面撤换 [1] 787梦想客机生产与设计问题 - 执飞AI171航班的787属于波音最早一批60架787飞机之一 当时波音将大部分设计研发工作转交给外包商以降低成本 导致内部进程动荡且首批60架787出厂后需大量返工 [2] - 业内人士分析AI171坠机可能原因包括推力或发动机性能问题 飞机超重 或其他影响爬升能力的故障 也不排除天气、风切变等因素 [2] 波音公司近期业绩与订单情况 - 5月波音签下卡塔尔航空公司大单 推动订单量达到约18个月以来最高水平 [3] - 波音已连续亏损6年 将今年视作翻身之年 但此次事故可能使好势头戛然而止 [3]
美国一面施压一面布局,稀土给我们创造的战略窗口期可能不会太长
搜狐财经· 2025-06-15 17:00
据多方媒体报道,美国正联合日本、印度以及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试图打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解决其稀土供应短缺问题。早在2023年,美国 便推出了"盟友稀土伙伴计划",该计划的核心之一便是组建"稀土四方联盟",成员包括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美国希望借鉴"芯片四方机制"的成功经 验,利用多国资源共同应对稀土问题。在这一计划中,日本将提供稀土深加工技术与资金支持,澳大利亚则贡献位于昆士兰州的莱纳斯稀土矿,而印度则凭 借其在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布局稀土的开采与加工。美国则通过美元结算体系及其在全球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整合资源,推动这一联盟的运作。 此外,美国还加速了国内稀土产业链的建设。例如,位于美国的芒廷帕斯矿已经开始重启二期精炼厂的建设,计划到2026年实现从稀土矿到轻稀土元素(如 镨、钕)的全流程自主加工。同时,美国国防部还投入50亿美元,资助私人企业研发"无稀土永磁体"技术,旨在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在当前举行的中美经贸磋商中,稀土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场博弈中,美国一方面不断对中国施加压力,要求我国放松对稀土的管控,另 一方面,又联合其盟友在国际舆论上对中国进行抨击,指责中国 ...
国际能源署署长:国际能源署石油安全体系拥有超过12亿桶的紧急库存,已被证明对保护世界经济至为重要。
快讯· 2025-06-13 17:47
国际能源署石油安全体系 - 国际能源署石油安全体系拥有超过12亿桶的紧急库存 [1] - 该体系已被证明对保护世界经济至关重要 [1]
沃尔沃袁小林:安全是全面的系统化工程 不是靠实验室数据模拟出来的
中国经营报· 2025-06-10 07:14
沃尔沃的安全理念 - 安全是系统化工程,需基于真实场景调校和变量参数的最优化匹配,而非单纯技术堆叠或数据模拟 [1] - 安全技术开发应以真实用车场景和事故分析为原点,避免仅强调硬件参数或追求眼球效应 [1] - 公司展示S90的安全气囊、白车身等部件,强调安全逻辑需整合技术并通过长期验证形成有效体系 [2] 主机厂的战略定位 - 主机厂应扮演整合者角色,通过调校、匹配、标定能力将技术参数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安全体系 [2] - 公司本质是以价值观、历史积淀和Know-How积累构建不可复制的优势,专注产品、品牌、体系三大核心 [2] - 数字化进程中,公司以全球维度和最严苛标准保障车主隐私与数据安全,保持谦逊开放态度 [2] 全球化与产品战略 - S90是中国制造并出口全球的首款豪华旗舰轿车,标志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全球化生产和出口新时代 [2] - 新车S90限时参考尊享价为30.09万—45.49万元,提供首发尊享礼等多项购车权益 [1] - 公司体系化能力体现在对供应商技术资源的选择、匹配、标定,确保产品品质与品牌定位一致 [2] 市场竞争与价值观 - 公司反对以牺牲品质与安全应对行业"内卷",认为妥协决策等同于品牌死亡 [4] - "质"与"量"需动态平衡,"质"贯穿全价值链调校,"量"是商业可持续基础但不可走捷径 [4] - 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价格覆盖成本并实现盈利,以支撑研发投入与产品迭代 [4]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中国汽车工业在数字化、电动化转型中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存在巨大势能和可能性 [5] - 市场竞争不应简化为"降价逻辑",需在成本、定价、价值间建立健康循环 [5] - 面对新兴技术,公司以"不增加安全风险"为前提保持开放态度,拒绝"反人性"创新 [5]
2025BCS大会开幕,齐向东:“万家造”和“两张皮”催生数据孤岛
长沙晚报· 2025-06-09 23:32
网络安全体系挑战 - 企业在推进网络安全体系落地时面临数据孤岛问题,根源在于安全设备"万家造"以及业务、安全"两张皮"的现状 [1] - 过去10年间数据对安全的重要性呈指数级增长,但由于缺乏统一体系或体系割裂,形成"数据孤岛",严重阻碍安全体系落地 [3] - 安全设备"万家造"导致数据格式不统一、接口不兼容、采集能力参差不齐,安全运营中心汇集的数据杂乱无章、彼此孤立 [3] 安全设备碎片化问题 - 某头部金融机构部署的防火墙涵盖数十种型号,涉及国内外不同品牌,形态包含硬件、软件及云部署等多种模式 [3] - 设备、平台、能力、中心难以统筹纳管,碎片化问题严重,影响全域态势感知和快速研判、应急响应能力 [3] - "万家造"的劣势在印巴冲突中体现,印度装备因标准不一、数据流通不畅、控制协同不好导致实战能力大减 [3] 业务与安全脱节案例 - 某企业财务系统收到大量疑似正常行为的访问请求,因数据未同步安全部门,导致敏感财务数据泄露 [4] - 安全人员需结合财务系统日志、网络异常访问、流量告警等综合分析才能还原数据窃取事件 [4] 安全体系建设制约因素 - 企业安全投入不足、产品新旧难兼容是制约整体安全体系建设成效的重要因素 [4] - 三大障碍(数据孤岛、投入不足、兼容性问题)关乎客户经营和产业发展,需全局思考突围之道 [4]
49款国内外AI大模型安全测试结果:我国大多处于中游水平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23:45
人工智能大模型安全性 - 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安全性处于中游水平 攻击成功率约为5%-6% 部分国外顶尖模型攻击成功率仅0.7% [1][3] - 人工智能能力提升未带动安全风险防范水平提高 49款大模型测试显示安全与性能发展不匹配 [3] - 灵御大模型安全攻防评估平台可系统性评估越狱攻击 验证安全提升必要性 [3] 人工智能对网络安全产业影响 - 人工智能放大网络攻击效果 使威胁更具规模性 针对性 杀伤性 加剧攻防不对称性 [3] - 我国在安全算法原创性 模型开放性 数据集质量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3] - 生成式人工智能激活客户安全需求 但安全建设存在"缺啥补啥"拼盘惯性 [6] 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 单点防御时代结束 需建立联合防御体系 以冬奥会"零事故"为例证 [4] - 超90%大型政企机构采购10家以上厂商设备 项目建设分散化导致体系难以形成合力 [6] - 省级与市区间信息化水平差异造成体系鸿沟 需重塑数据聚合 安全运营 生态合作模式 [6] 安全治理框架发展 - 安全与治理是人工智能核心能力 缺乏框架将导致失控风险 [4] - 需推动产业链 创新链 价值链深度融合 促进国际标准互认与信任共建 [5] - 建议将运营商流量清洗服务转变为联合防御体系下的公共服务 [4]
专家热议AI时代网络安全:重塑内生安全体系是“突围之钥”
环球网· 2025-06-06 16:22
人工智能时代的网络安全挑战 - 人工智能在带来新可能的同时也引发系统性网络安全难题,传统安全保护方式已失效[3] - 2023年7月中国率先全球立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目前完成备案的大模型超400个[3] - 2024年3月出台《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AI生成内容必须明确标注[3] 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方向 - 需以系统性思维应对复合风险,构建灵活智能协同的安全体系[4] - 智能化安全威胁涌现、产品快速发展但技术存差距是当前三大特征[4] - 建议加快AI赋能安全体系建设、推动技术产品创新、提升实战防护水平[4] 内生安全体系构建障碍 - 数据孤岛、资源不足、新旧系统兼容是体系化建设三大根源障碍[5] - 具体表现为大小体系不兼容、思想落地不畅、小体系运营梗阻[5] - 提出拔除数据烟囱、建立智能反馈运营、设置总师生态三大重塑路径[5] 网络安全行业国际化发展 - 国际业务占比是成为世界一流网络安全公司的关键指标[5] - 中国技术已具备原创性且质量可比肩发达国家,无供应链制约[6] - 中东东盟等地区已有国家级标杆项目,海外市场迎历史性机遇[6] 产业协同生态建设 - 网络安全需持续技术攻关与生态合作,强调共生共荣共赢理念[6] - 行业竞争呈现马拉松式长期特征,需团体赛模式协同突破[6]
AI时代如何应对网络安全问题?“体系”成关键词
中国新闻网· 2025-06-06 09:48
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 AI时代下,单点防御已不现实,需坚持合作共建,形成联合防御体系 [1] - 网络安全威胁是全球性挑战,需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聚焦核心算法、底层架构、算力资源等关键领域 [1] - 当前我国信息系统数量大、类型多、分布广,"各扫门前雪"方式难以应对国家级网络攻击 [1] - 网络安全需系统思维、体系作战思维,运营商、服务商和相关部门需环环相扣,打造国家网络安全联合防御体系 [1] 网络安全产业趋势 - 体系力量是网络安全产业突围之钥,体系化择优将替代单品择优,体系化设计将替代拼盘设计 [1] - 超90%大型政企机构采购10家以上厂商的安全设备,导致网络安全体系形成"大拼盘"分散状态,需构建纵深防御的统一安全体系 [1] - 人工智能是全球网络安全竞争博弈的重点科技领域,需以系统性思维应对复合性风险,构建灵活、智能、协同的安全体系 [2]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已有安全厂商采用大模型构建安全体系,以AI治理AI安全问题 [2] - 多家网络安全厂商发布自有大模型并应用于安全领域 [2]
“小数据”决定企业生死?齐向东:AI时代必须重构防护体系,防“一锅端”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22:19
网络安全行业现状 - 网络安全行业面临"体系之困",表现为设备采购分散化、顶层设计与基层执行割裂、数据情报难以共享[1][2] - 超过90%的大型政企机构采购10家以上厂商的安全设备,导致责任分散和"形聚神散"的一体化[2] - 省级"大体系"与市/区"小体系"存在鸿沟,安全能力无法整合且战略实施受阻[2] AI时代的数据安全危机 - 传统"分篮装蛋"保护核心小数据的策略在AI面前失效,企业将命脉数据直接接入智能体导致风险加剧[1][3] - 小数据(国家秘密/企业知识产权/生产工艺)一旦被AI窃取,竞争对手可瞬间复制核心能力[3][4] - AI使数据窃取后果放大:传统场景需消化时间,AI能直接对接大模型快速生成更优产品[4] 体系重塑三大路径 - 数据聚合模式需覆盖广(拔烟囱)、采集深(细颗粒度)、关联完整(还原威胁全貌)[5] - 构建智能反馈闭环是安全运营核心,通过螺旋上升的反馈回路实现自适应防御[5] - 生态合作需"安全体系总设计师"统筹,将分散厂商能力整合为纵深防御体系[5][6] 关键数据定义与影响 - 决定企业生死的是小数据(专利/设计图纸/行业经验),而非大数据[4] - 数据体量决定体系规模,质量决定能力,关联度决定效率[5] - 安全数据集需满足全覆盖、多维度、高关联度三大特征以支撑聚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