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就业歧视
icon
搜索文档
胖东来招保安要求本科 人社部门回应
齐鲁晚报· 2025-08-19 09:00
招聘要求争议 - 胖东来因"本科保安保洁"招聘要求引发热议 部分网友认为学历要求过高 年龄限制严苛 存在就业歧视 [1] - 新店招聘公告显示 除特定岗位外 其余岗位均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 年龄普遍30岁以下 其中保安限男性25岁以下 保洁拟招140人 保安拟招93人 [5] - 招聘表格详细列出岗位要求 保安需本科学历 男性25岁以下 负责安全秩序维护和顾客服务 保洁需本科学历 25岁以下 负责环境清洁和顾客协助 [6] 公司回应与官方态度 - 胖东来客服回应称 学历要求是为向更专业系统方向培养员工 适应工作节奏 [7] - 新乡人社局表示将研判招聘要求合法性 指出未招未成年人和童工应属合法 但仅限男性可能涉嫌性别歧视 [7] - 律师指出招聘涉嫌学历 年龄 性别三重歧视 违反《就业促进法》和《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相关规定 [7] 法律分析 - 律师援引《保安服务管理条例》指出保安最低学历应为初中 公司需证明本科要求与职责的合理关联性 [7] - 25岁以下年龄限制涉嫌排斥适龄劳动者 侵害平等就业权 构成年龄歧视 [7] - 保安岗位未被列入女性禁忌范围 限定性别涉嫌违法 应聘者可依法维权 [7]
早报|辛巴宣布退出直播行业;特朗普泽连斯基白宫会晤;徕芬创始人与前员工公开“互喷”;哈马斯确认同意加沙停火最新提案
虎嗅APP· 2025-08-19 08:13
热点追踪 - 主播辛巴宣布退出直播行业,公司由妻子初瑞雪管理,自称因肺部严重疾病无法继续工作 [2] - A股市值历史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年内新增14.5万亿元,农业银行以2.2万亿元市值位居榜首 [4] - 广电总局印发《若干举措》,改进电视剧集数和季播剧播出间隔时长等管理政策,加强内容创新和版权保护 [5] 公司动态 - 同洲电子澄清公告称网传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为不实信息 [6] - 胖东来因"本科保安保洁"招聘要求引发争议,人社局表示将研判是否违反劳动就业相关规定 [7][8][9] - 理想汽车CEO李想宴请卡车司机,承认对撞测试"冒失" [11][12] - 小米起诉米系有品公司商标侵权,案件将于9月3日开庭 [13] - 徕芬科技创始人与前员工公开"互喷",涉及产品对比测试争议 [14][16] - 比亚迪高管重申"从不拉踩同行"原则,倡议避免网络纷争 [17] - 万通发展董事长王忆会被北京市公安局拘留,调查事项与公司日常经营无关 [18] - 碧桂园公告称债务重组建议获得持有49%银团贷款和77%第2类债务的债权人大力支持 [19] - B站关联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陈睿卸任法定代表人职务 [20] 国际动态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讨论结束俄乌冲突的可能性 [21][22] - 特朗普与欧洲领导人举行多边会晤,讨论俄乌冲突和安全保障问题 [23][24] - 哈马斯确认已同意加沙地带停火最新提议 [25] -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印度外长苏杰生会谈,强调中印应展现大国担当 [27]
近八成岗位要求本科或30岁以下,胖东来招聘涉嫌歧视?
虎嗅· 2025-08-18 20:04
招聘公告引发争议 - 公司发布招聘公告引发关注 涉及地区限制 刑释人员专属通道 基础岗位高学历要求等三点争议 [1][2] - 招聘共26个岗位类别 77%岗位要求本科学历 77%岗位要求30周岁以下 [2][7][8] - 保安 保洁等基础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 年龄限制25周岁以下 [2][6] 招聘详情 - 为新乡第三家新店招聘 计划招聘900名员工 [3] - 招聘标准强调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设置文化答题和面试环节考核 [3] - 提供企业文化相关书籍和创始人抖音账号作为应聘参考资料 [3] - 招聘咨询电话被打爆 多次致电均处于通话状态 [4] 争议点分析 - 地区限制:仅限河南地区人员投递 公司解释为便于员工家庭生活 [5] - 学历年龄要求:保安 保洁等基础岗位要求本科 25岁以下 客服要求本科 30岁以下 [6] - 刑释人员通道:设置专属通道 计划录用20人 旨在帮助该群体融入社会 [9] 专家观点 - 地区限制可能符合"合理经营需要"抗辩 但需与岗位直接关联 [10] - 年龄限制需证明与职业内在需求相关 否则可能涉嫌违法 [11] - 刑释人员专属通道属自愿履行社会责任 不违反法律规定 [11] - 招聘存在市场择优行为 在供不应求情况下设置筛选标准合理 [12][13]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年轻时曾两次进入拘留所 公开表示愿为刑释人员提供就业机会 [12] - 创始人强调希望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活着 共同创造美好环境 [12]
胖东来招聘惹争议!八成岗位要求本科或30岁以下,是否涉嫌歧视?
新浪财经· 2025-08-18 17:51
招聘公告引发争议 - 新乡胖东来发布招聘公告,共26个岗位类别,计划招聘900人,其中77%的岗位要求本科学历,77%的岗位年龄要求30周岁以下 [3][8][9] - 招聘基础标准包括热爱并践行胖东来文化理念,线上投递简历时设置文化答题及面试环节考察企业文化理解 [5] - 公告发布后咨询电话被打爆,多次致电均处于通话状态 [5] 争议焦点 - **地域限制**:仅限河南地区人员投递,公司解释称本地就业更利于员工健康发展和家庭稳定 [6] - **学历与年龄要求**:保安、保洁等基础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年龄25周岁以下,客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且30周岁以下 [7][8] - **刑释人员专属通道**:计划录用20人,旨在为刑释人员提供尊重和就业机会 [9][13] 专家观点 - 地域限制可能符合"合理经营需要",但需与岗位直接关联,否则或构成变相歧视 [11] - 年龄限制若无法证明与职业内在需求(如体能)相关,则涉嫌违法 [11] - 刑释人员专属通道属自愿履行社会责任,不违反法律,且符合政策导向 [11][13] - 市场择优原则下,若招聘标准与市场供给匹配(如能招到本科生),则视为合理 [14] 公司文化背景 - 创始人于东来曾公开回应年轻时错误经历,强调"共同走向美好"的理念,或为刑释人员招聘的动因之一 [13] - 公司提供书籍及创始人抖音账号作为应聘参考资料,强化文化认同 [5]
“招聘要求属地户籍”,算不算就业歧视?
南方都市报· 2025-08-16 20:51
国企招聘户籍限制争议 事件背景 - 慈溪市国资中心2024年9月发布国企招聘公告,82类岗位中几乎全部要求"宁波市户籍",南通陈先生因户籍不符被拒后起诉[1] - 2025年同类招聘已取消户籍限制,但此前财务管理、机修、水质检测等非沟通类岗位同样要求本地户籍[2] 法律与政策依据 - 《就业促进法》第三条未明确禁止户籍歧视,但"等"字可能涵盖户籍限制[1] - 《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不得在户籍等方面设置流动限制[1] 法院判决逻辑 - 法院采信被告理由:工程管理岗需频繁对接本地居民及管理100余名本地基层员工,户籍限制与工作强相关[2] - 法院认定无主观恶意:要求宁波户籍不等同于针对特定地域的歧视(如"河南人"案例)[3] 争议焦点 - 隐蔽性歧视:以"促进本地就业"为由的户籍限制实质妨碍平等就业权,非沟通类岗位要求本地户籍缺乏合理性[2][3] - 人才流动影响:户籍限制可能阻碍人岗匹配最优解,且外地人可通过落户政策转为本地身份[3][4] 改进建议 - 非必要岗位应取消户籍限制,或改为"同等条件下本地户籍优先"[4]
民办高校如何在就业竞争中突围
中国青年报· 2025-07-10 06:47
民办高等教育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民办高校数量达803所,占高校总数的25.75% [1] - 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1052.24万人,占全国同类在校生的27.04% [1] 民办高校就业特色 - 校企合作是核心就业渠道,哈尔滨华德学院通过该方式就业的毕业生占比超40% [2] - "3+1"模式(3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习)执行近20年,多数实习生可留任企业 [2] - 哈尔滨剑桥学院创新"2+1+1"模式,企业人员参与授课并带实习 [2] - 黑龙江工商学院产业学院年接收200-300名学生实习,就业转化率达26.7%-40%(70-80人签约) [2] - 校企合作学生直接与企业签约,非劳务派遣 [3] 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 民办高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周期更短(4年全面修订+2年微调),企业深度参与修订 [9] - 哈尔滨剑桥学院新增人工智能应用通识课,要求全校学生学习 [9] - 转专业政策灵活,黑龙江工商学院允许专业大类内转,仅要求大一无挂科 [10] 学生能力建设举措 - 哈尔滨华德学院推行课前5分钟演讲制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和信心 [5] - 黑龙江工商学院自2020年起累计发放28万元就业补贴,分400/600/800元三档 [8] - 该校建立就业家访制度,2023年78名教师走访200多名学生家庭 [8] 行业社会认知挑战 - 民办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歧视,部分用人单位直接拒绝民办学历 [4][5]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指出需清理歧视政策,倡导教育多样性 [6] - 哈尔滨剑桥学院建议政府开放选调生资格以提升民办高校平等地位 [6] 体制机制优势 - 民办高校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培养方案调整更灵活 [7][8] - 黑龙江工商学院就业补贴审批流程高效,体现决策灵活性 [8]
35岁门槛,要改?
投资界· 2025-03-14 15:43
核心观点 - 35岁危机已成为职场普遍焦虑现象,表现为晋升空间萎缩、裁员风险增加及考编年龄限制 [5][9][16] - 互联网行业从扩张期进入收缩期,项目频繁调整导致员工稳定性下降,P7级员工面临升职瓶颈 [16][17] - 考公考编热潮持续升温,2025年国考报录比达86:1,较去年增加38.3万考生 [17] - 民营企业提供80%城镇就业岗位,但存在严格年龄限制:经理级35岁、总监级40岁、总经理级45岁以内 [20] 教育年限与就业延迟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9.67年提升至2021年10.75年,新增劳动力达13.7年 [9] - 18.6%大学生选择"慢就业",部分通过考博、考编延迟就业时间 [11][14] - 正常本科毕业年龄22-23岁,考研后延至24-26岁,"二战"群体可能达28岁才进入职场 [9] 行业薪酬趋势 - 中国劳动力黄金年龄从1990年代55岁降至35岁,美国维持在50岁左右 [17] - 房地产/科技公司从业者转编制后收入下降40%,但换取稳定性 [20][22] - 副业从业者超8000万,81.7%青年感知身边副业现象增多 [20] 政策与市场变化 - 四川拟取消应届生限制、放宽招聘年龄,上海等地省考已释放年龄放宽信号 [5][7] - 豆瓣/小红书出现30+考编社群,部分岗位出现大龄考生集中现象 [17] - AI公务员兴起冲击传统"铁饭碗"概念,非认知能力成为大龄劳动者优势 [24][25] 结构性矛盾 - 互联网与体制内工作吸引过量人才,低端制造业与高科技产业面临人才短缺 [14] - 考编群体中存在职场经验与应试规则的错配感,实际工作经验难以转化 [17][18] - 民营企业1万人规模企业需总裁特批才能招聘超龄员工 [20]
35岁门槛,要改?
36氪· 2025-03-13 21:37
文章核心观点 - 35岁危机背后的就业困境亟待破除,应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减少年龄歧视,完善相关制度,鼓励人们在擅长领域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5][9] 焦虑的前奏 - 很多人在30岁甚至更早开始对35岁产生焦虑,这种焦虑源于就业环境,如大厂裁员、面试失利、考公无门等 [11][12] - 人们进入职场时间不断推迟,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16 - 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7年,导致35岁焦虑前置 [13][14] - 年轻人通过继续进修考博、考公考编等方式延迟就业,2023年18.6%的大学生选择“慢就业”,但这带来“恶性循环”,部分行业人才短缺,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 [17] 错配感 - 35岁后职场晋升难,薪资下降,中国“黄金年龄”从55岁降至35岁,美国近三十年黄金年龄在50岁左右 [23][24] - 考公考编热潮高涨,2025年国考有341.6万人通过资格审查,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86∶1,多地30岁以上考生占比上升 [26] - 大龄考公者会产生错位感,与考公群体格格不入,这是需求错配,造成人力资本浪费 [31][33] 直面危机 - 从事HR工作的李露应对年龄危机较从容,35岁开启副业,分享岗位信息和职场笔记,认为要保证履历竞争力和自身状态 [35][36] - 中国80%以上城镇就业岗位由民营企业提供,副业成为不少人备选项,国内在职做副业的人超8000万,81.7%受访青年感到身边做副业年轻人增多 [38] - 李露所在公司招聘有严格年龄标准,她40岁被裁员,新工作年薪下跌40%,但她为生活接受,还有提前退休规划 [40][41] 重拾信心 - 程泽意识到“铁饭碗”不存在,要保持学习能力,享受工作,相信能应对未知 [47] - 汤妍不将上岸视作终点,上岸后工作可能抹掉过去工作成果,报考编制按大学专业申请岗位不合理 [48] - 应完善劳动法关于就业年龄规定,增加对大龄劳动者教育和职业培训投入,鼓励创造适合岗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