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滑机制
搜索文档
香港保险,低利率时代穿越牛熊的利器!
搜狐财经· 2025-09-12 07:44
核心观点 - 香港保险公司在美元低利率环境下,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强大资本缓冲和分红平滑机制三大支柱,应对利差损风险,以维持储蓄型或分红型人寿保单的高分红实现率 [1][3] 应对利差损风险的支柱与机制 - 问题的本质是利差损风险,即实际投资收益率低于承诺给客户的预定利率而产生的亏损风险,低利率环境压低了固定收益资产收益率,使此风险上升 [3] - 支柱一为多元化、全球化的资产配置策略,通过分散风险并追求更高回报来“开源” [3] - 支柱二为强大的偿付能力资本和资本缓冲,以自有资本作为缓冲垫应对市场波动和亏损,确保有能力支付客户红利 [11][12] - 核心机制是分红政策与平滑机制,将部分投资利润留存在分红储备金中,实现“以丰补歉”,使派发给客户的红利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13][15][16] 多元化资产配置策略 - 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策略性增加对全球股市的投资,包括大型蓝筹股和成长股,旨在通过股息和资本增值提升整体投资组合回报 [3][5] - 利用另类投资和私募市场作为维持高收益的“秘密武器”,这类资产与传统股债相关性低且能提供溢价 [5] - 另类投资具体包括私募股权、私募债权、房地产/房地产信托以及基础设施等项目,以获取高额回报、更高利率贷款、稳定租金收益和长期稳定现金流 [5][6][7][8] - 采取灵活的债券策略,如在低利率周期初期拉长久期锁定较高长期利率,适度信用下沉投资高收益公司债,以及进行全球化配置捕捉不同市场机会 [9] - 通过“固收打底,权益和另类资产增厚收益”的组合拳,使投资组合长期平均收益率达到或超过产品演示中假设的4%-5%回报率 [9] 资本缓冲与利润平滑机制 - 香港保险业监管体系要求保险公司持有足够自有资本,以应对可能的市场波动和亏损 [11] - 许多大型保险公司拥有庞大的有效保单业务,其几十年前销售保单所投资的高收益遗留资产(收益率可能达6%-8%)形成超额利润的“利润水库” [13][14] - 在低利率时代,公司可从“利润水库”中调取超额利润(利差益),用来补贴新保单,平滑新旧保单客户的红利水平,维持整体分红实现率的稳定 [15] - 分红平滑机制将每年投资利润分为可分配利润和不可分配利润,后者存入分红储备金,在投资回报好的年份储存资金,在回报差的年份提取以补充分红不足 [15][16] - 该机制旨在给客户更稳定、可预测的红利体验,不完全反映投资组合每年的市场波动,是市场表现不好时分红实现率仍能接近100%的关键原因 [16] 行业运作特点与依赖 - 保险公司维持高分红实现率的系统有效性高度依赖于其投资能力、资本实力和管理智慧 [21] - 通过多元化投资(尤其是另类资产)提高收益、强大的资本金和遗留利润提供缓冲、以及分红平滑机制稳定输出,三者的结合是逆周期中维持较高分红实现率的根本逻辑 [21][22]
解构破局利差损的分红险: 特别储备“水涨” 结息水平能否“船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26
行业转型背景 - 在市场利率下行阶段 保险公司为压降负债成本和防范利差损风险 加速向分红险等浮动收益产品转型 [1][3] - 低利率环境和资产荒压力推动行业结构性转型 10年期及3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处于历史低位 [3] - 保险行业新"国十条"政策明确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 分红型产品成为最主要形态 [4] 产品结构变化 - 2024年分红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7658.74亿元 同比增长4.12% 增速由负转正 [1][3] - 普通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4070.23亿元 同比增长8.16% 占比60.24% 仍是行业第一增长动力 [3] - 多家头部险企设定明确目标 新华保险规划2025年分红险占比不低于30% 中国平安预计该类产品占比将超50% [6] 分红险产品特性 - 分红险将实际经营成果产生的盈余按不低于70%的比例分配给保单持有人 包含保证收益和浮动收益两部分 [3] - 相比传统险 分红险保底利率较低 资产配置策略更灵活 可配置更高比例权益资产 负债久期较短 缓解资产负债久期匹配压力 [4] - 分红险采用平滑机制和特别储备 行情好时留存盈余至储备池 行情差时用于弥补分红 保持分红水平相对稳定 [9][10] 市场接受度挑战 - 消费者接受度仍较低 因确定的收益较少 不确定收益存在疑虑 且历史结息水平常低于演示水平 [1][2] - 2023年全行业投资收益低迷 叠加监管部门"限高"政策 导致多数产品分红实现率低于50% 部分甚至仅6% [2][7][8] - 2024年新推出产品将投资收益率假设调低至3.5% 演示水平随之降低 部分新产品分红实现率可达或超100% [7] 公司经营影响 - 发展分红险有助于降低刚性负债成本 提升长期经营业绩稳健性 减少利率下行对利润和偿付能力指标的冲击 [3][4][5] - 传统险在利率下行过程中需增提大量准备金 大幅减少报表利润 而分红险受短期利率下行影响较小 财务指标更稳定 [4][5] - 分红险转型要求代理人销售技能升级 银代渠道推进较快主销中短期产品 个险渠道因培训环节更多推进较慢 [6] 行业未来展望 - 若政策放松叠加投资回暖 保险公司可能提高结息水平 将特别储备中的盈余补发给客户 [2][10] - 分红实现率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公司长期稳定的投资能力 行业需提升管理分红险账户的能力 包括平滑机制和分红政策制定 [10] - 分红险转型成为系统性重塑 考验保险公司投资实力 稳健经营能力 代理人销售能力和消费者教育水平 [11]
资产配置的压舱石与财富防火墙 普通人如何选择分红险
凤凰网财经· 2025-05-29 19:45
全球资本市场动态与资产配置逻辑转变 - 全球资本市场因关税问题剧烈震荡,4月2日特朗普挑起关税战导致欧美股市暴跌,40天后中美暂停加征部分关税并降低税率,全球股市持续反弹 [1] - 资产配置逻辑发生重大改变,低风险、防御型投资品种越来越受青睐,被视为穿越周期的重要手段 [1] 保险在资产配置中的地位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凭借高度国际化、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及与内地市场的紧密联系,在全球资产配置中扮演独特角色 [2] - 香港分红险因多币种配置优势(港币、美元、人民币等),被选作风险保障和对抗汇率波动的稳健型投资产品 [2] - 保险是理财金字塔的底层,是家庭财富的防火墙,核心应看重保障属性,需配置人身寿险或医疗险等保障型产品 [2] - 分红险虽有投资价值,但本质是保险,兼具人寿或医疗等基础保障功能,核心是增强抗风险能力 [2] 分红险的独特优势 - 分红险是长期产品,可产生复利效应,得益于香港的全球资产配置能力(美股、欧债、黄金等),最大限度分散风险 [4] - 通过"平滑机制"削峰填谷,主动平抑收益波动,实现分红长期稳定,投资者应侧重长期表现而非短期收益 [4] - 分红险可用于长期规划,如应对养老问题、子女教育基金,还可通过设置保单受益人为财产传承设立"防火墙" [4] 分红险适合谁 - 分红险更适合长期主义者和耐心资本,建议持有15年以上,短期变现可能产生巨额亏损 [5] - 普通家庭应在不影响流动性和正常生活的情况下配置分红险 [5] - 从退休养老规划角度,越早开始越好,香港人平均37岁开始规划退休,但建议从20多岁工作后就开始 [5] 如何选择分红险 - 选择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避免听信自媒体营销号夸大短期收益或错位对比产品的误导 [6] - 不同保险公司分红险的计息方式、估值方式(账面价值或市场价值)差异会影响短期分红率,但长期收益差异不大 [6] - 选择历史悠久的保险公司(如保诚)更可靠,因其经历多次经济周期考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