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产业链
icon
搜索文档
房价出现全面调整,输得最惨的并不是炒房客,这两类或将爱影响
搜狐财经· 2025-10-28 13:40
房地产市场整体调整态势 - 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下降2.7%,同比下降7.8%,创近五年最大跌幅[1] - 市场调整始于2024年底,开发商当时已推出降价10%以上等优惠政策以加速去化[1] -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商品房库存规模达53.7亿平方米,去化周期延长至17个月,远高于12个月的健康水平[1] - 房地产投资增速连续8个月为负,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下降23.5%[1] 受冲击最严重的群体 - 高杠杆购房的年轻家庭受冲击最大,在一二线城市此类购房者占比达37%[3][4] - 依赖房地产产业链的就业工作者同样受巨大冲击,该产业链涉及约2.5亿就业人口[4] - 高杠杆购房家庭面临资产缩水与“高位接盘”心理落差,部分家庭出现还贷困难[3][4] 房地产产业链就业影响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房产中介门店数量减少近15%,从业人员流失率高达30%[4] - 全国建筑业新增就业人数同比下降17.3%,部分地区建筑工人工资水平下降15%-20%[4] - 某知名家居卖场客流量同比下降40%以上,成交额腰斩,品牌商撤柜或减少展位面积[6] 市场政策与潜在机遇 - 2025年3月多部门联合发布措施,提出降低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取消限购等政策[7] - 4月推出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专项信贷计划[7] - 6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环比增长5.3%,降幅较5月收窄2.1个百分点,市场现触底反弹迹象[7] - 结构性机会存在于二手房交易、房屋租赁、旧房改造等领域[7]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支持债券通下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债券回购交易;2024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达8.1%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12:29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扩大债券回购交易渠道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自9月29日起扩大境外机构投资者债券回购交易服务渠道及范围,在结算代理渠道下支持全部类型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交易,并通过与彭博等境外第三方平台的互联,支持债券通下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债券回购交易 [1] - 新机制首日,债券通北向通买断式回购交易达成44笔、总金额39.5亿元人民币,涉及18家境外机构投资者与12家境内回购做市商 [1] - 结算代理渠道下买断式回购交易达成12笔、总金额18.7亿元人民币,涉及12家境外机构投资者与4家境内对手方 [1] - 此举是债券市场开放的重要举措,将增强相关银行和券商的业务机会,对大中型金融机构形成利好 [2] - 债券市场流动性改善将提振金融板块估值,同时吸引更多外资流入,对整体市场资金面构成积极支撑,有助于提升中国债市国际影响力 [2] 2024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业绩 - 2024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额为2184.18亿元人民币,投资收益率为8.1% [3] - 2024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产总额为33224.62亿元人民币,基金权益总额为29128.02亿元人民币 [3] - 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为7.39% [3] - 该投资收益率彰显其稳健运营能力,为市场注入信心,将提升社保基金对A股市场的配置力度,利好金融、消费等蓝筹板块 [3] - 社保基金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其优异表现有助于引导市场价值投资理念,对整体市场稳定性形成支撑 [3] 基金行业人才管理趋势 - 易方达基金张清华卸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将专注于投资管理工作,反映基金经理职业路径从“投而优则仕”到专注投研或专注管理的转变 [4] - 近期易方达基金经理冯波也卸任所有在管产品,只担任管理职务,去年以来万家基金黄海、乔亮及信达澳亚基金冯明远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亦有类似卸任副总专注投研的举动 [4] - 此举有利于基金经理集中精力提升投资业绩,对易方达产品表现形成积极预期 [4] - 基金行业正经历“投而优则专”的转型,将促使更多机构优化人才配置,提升专业投研能力,或带动公募基金行业整体竞争力增强 [4] 私募基金仓位与投资主线 - 国庆长假临近,私募排排网调查结果显示,逾六成私募选择重仓甚至满仓过节,私募整体仓位指数升至年内新高 [5] - 大部分私募看好科技成长方向作为投资主线,另一些私募则选择押注新能源、房地产产业链的估值修复 [5] - 私募普遍看好行情趋势在节后延续,其重仓选择显示机构对节后行情信心增强 [5] - 科技成长成为主线将提振相关板块估值吸引力,新能源与房地产产业链的估值修复预期或带动资金流向 [5]
东鹏控股遭两股东减持不超1688万股 产品均价下跌首季亏损3045万元
长江商报· 2025-05-12 17:26
股东减持 - 股东HSG Growth I Holdco B Ltd和上海喆德投资中心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5%的股份(约1688万股)[1] - 以5月12日收盘价6.19元/股计算,本次减持套现金额或达1.04亿元[1] 财务表现 - 2021年公司营收79.79亿元(同比增长11.46%),净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81.97%)[2] - 2022年营收69.3亿元(同比下降13.15%),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31.5%)[2] - 2023年营收77.73亿元(同比增长12.16%),净利润7.2亿元(同比增长256.63%)[2] - 2024年营收64.69亿元(同比下降16.77%),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下降54.4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94亿元(同比下降1.74%),净亏损3044.99万元(同比下降164.42%)[2] 减值情况 - 2024年公司产生约1.48亿元资产减值损失,主要因处理长库龄产品改善库存结构[3] - 信用减值主要由于地产商付款不佳导致回款周期拉长,采用组合计提方式[3] - 公司预计2025年资产减值规模不会大幅变化,信用计提规模不会高于2024年[3] 业绩说明 - 净利润下滑主因行业产品价格调整传导导致产品均价同比下降[2] - 一季度属传统淡季,净利润占全年比重较低,当前波动对全年影响可控[2] - 2023年业绩改善得益于零售渠道推进及房地产"保交楼"政策带动竣工面积增长[2]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瓷砖/板、卫浴、木地板、涂料、集成墙板、辅材及整装家居等产品[1] - 通过"超会搭"空间设计和"装到家"交付服务实现产品+交付+服务全链条升级[1] - 业绩受房地产行业调整影响呈现波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