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战
icon
搜索文档
把稀土技术管起来,谁私卖,谁就是出卖国家安全和利益!
搜狐财经· 2025-10-10 13:01
中国稀土技术出口管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宣布自9日起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1][7] - 管制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等相关法律法规[7] - 未经许可不得出口涉及稀土开采、冶炼、金属处理、磁材制造等多个环节的技术[11] - 管制范围包括设计图纸、工艺标准、加工程序、仿真数据等各类技术文件[11] 中国稀土行业技术优势 - 中国掌握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加工能力[5] - 中国稀土精炼效率和高纯度达到99.99%以上[5] - 技术优势源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长期积累和创新[9] - 中国已能提炼几乎所有稀土元素并在深加工方面全球领先[9] 国际背景与行业竞争态势 - 七国集团和欧盟正计划对中国稀土进行征税[1] - 美国寻求从中国手中夺回稀土提炼技术[5] - 西方国家因环境污染问题曾放弃深耕稀土生产[9] - 技术优势使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中占据关键地位[5][9] 行业战略意义 - 出口管制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7][11] - 此举是对西方国家战略企图的明确回应[11] - 技术成为全球贸易战中的重要战略防线[11] - 管制措施涉及生产线安装、调试、维修等全方位技术[11]
美国商会对我们非常愤怒!美国商会表示,必须对中国来硬的,不能轻信中国了
搜狐财经· 2025-10-09 23:16
美国商会报告的核心指控 - 美国商会指控中国系统性颠覆加入世贸组织承诺 转向国家干预经济和强制技术转让 并以国家安全为借口 [3] - 报告特别提及中国激进的产业政策和不透明的国家安全法 认为这些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6] - 报告观点被指陈旧 仍在用25年前即1999年的世界观要求2025年的中国 [8]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实际效果 - 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 导致美国企业在2020年前多支付超过900亿美元关税成本 资金流入美国财政部而非中国 [3] - 2023年美国对中国半导体 光伏 电动车等行业实施出口限制 中国对美国大豆 玉米等农产品加征关税作为反制 [5] -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赶出市场 通过《通胀削减法案》为本国新能源企业提供近3700亿美元补贴 并联合荷兰 日本实施芯片出口限制 [6] 跨国公司在华业务的实际表现 - 2023年中国吸引外资超过1600亿美元 其中美资企业占比4% [8] - 尽管有报告指控 特斯拉等美国公司仍在上海扩建工厂 表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8] - 苹果 特斯拉 英特尔等美国公司正设法留在中国市场 显示全球产业链不完全受单一国家政策指挥 [13] 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 - 中国在芯片 飞机 电动车等高端制造领域取得进展 改变了美国企业过去享有的竞争优势 [8] - 欧洲企业抱怨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歧视外资 日本芯片厂受美国政策牵制 显示美国贸易政策引发多方不满 [11] - 世贸组织上诉机构被美国自身行动瘫痪 美国在指责中国破坏多边主义的同时自身行为也存在矛盾 [10]
中美密谈3天,美国想要的,中方没全给,临走前留下一句话,话音刚落,特朗普关税被裁定非法
搜狐财经· 2025-09-03 14:17
中美贸易谈判态势 - 美方将谈判定性为技术性接触而非正式谈判 试图淡化对华依赖的尴尬处境[1] - 谈判未达成任何书面共识 双方在关税和出口限制问题上立场对立[5] - 中国代表团强调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 谈判结束后美国法院判决特朗普关税政策违法[1][9] 稀土与芯片产业博弈 - 美国要求中国全面放开稀土出口 特别针对高端磁材军工应用 但中国仅增加民用市场供应[3] - 美方在谈判期间将英特尔三星SK海力士移出经验证最终用户名单 强化AI芯片出口限制[3] - 中国采取对等反制策略 以稀土出口换取芯片和高阶设备出口限制放开[9]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美国本土汽车销量下降10%以上 iPhone生产成本上升8%[5] - 美国农业州面临大豆滞销压力 中国转向巴西阿根廷等替代供应源[6] - 美国上诉法院判决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关税违法 触及三权分立制度[9] 产业竞争格局 - 美国通过芯片禁令遏制中国AI产业发展 担忧中国在无人作战和信息战领域超越[3][5] - 中国在半导体产业链持续投入 展现电池技术和制造业自主化能力[5] - 美国内部存在政治分歧 企业行业协会与政府立场不统一 影响政策连贯性[5][9]
吉利控股李东辉:坚守反内卷,坚持打价值战、技术战、企业道德战
新浪科技· 2025-08-14 19:26
公司战略 - 吉利汽车坚守反内卷 坚持打价值战 技术战 品质战 服务战 品牌战 企业道德战 [1] - 公司以《台州宣言》为指引 回归一个吉利 推进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 [1]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 注重综合实力提升 未来竞争优势将更加凸显 [1] 运营管理 - 公司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保障产业链稳定 [1] - 公司持续稳健运营 高度整合协同 [1] 技术发展 - 公司坚持用户至上 倡导安全平权 以安全为第一优先级 [1] - 公司全域AI技术成果实现量产上车 [1] 行业影响 - 公司积极发挥领军企业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1] - 公司倡导行业开放 良性竞争 [1] - 随着反内卷推进 行业竞争将更加理性有序 [1]
“蓝海诱惑”与“红海激战”并存 扫地机器人行业竞争迈入深水区
证券时报· 2025-06-23 01:55
行业竞争格局 - 扫地机器人行业竞争激烈,头部厂商包括科沃斯、石头科技、云鲸智能、小米和追觅科技,前五名市场份额总计达89.2% [2] - 新入局者如大疆和美的正在进入市场,大疆凭借无人机技术优势和全球销售体系,美的则坚持布局扫地机器人业务 [3] - 行业呈现"红海激战"与"蓝海诱惑"并存的特点,市场渗透率仅为6%左右,需求远未饱和 [3] 市场表现与趋势 - 2024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零售额达193.6亿元,同比增长41.1%,零售量为603.6万台,同比增长31.7% [3] - 今年前4个月,国内扫地机器人线上销售额与销售量分别同比激增67.0%、58.1% [3] - 高端市场由技术壁垒主导,5000元以上产品技术差异化明显 [6]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 行业技术快速迭代,自动上下水、全基站、机械臂、底盘升降等新功能持续涌现 [6] - 追觅科技推出全球首款具备仿生机械臂技术的扫地机器人,引领行业"军备竞赛" [6] - 石头科技2024年研发投入达9.71亿元,占总营收8.13%,研发强度连续3年提升 [8] 价格战与毛利率 - "618"大促期间,扫地机器人价格从五六千元降至三四千元,价格战激烈 [2] - 石头科技2024年智能扫地机及配件毛利率为52.07%,比上年减少2.87个百分点 [8] - 行业毛利率仍然可观,降价旨在提升市场渗透率 [10] 海外市场拓展 - 石头科技2024年出货量和销售额首次超过iRobot,登顶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 [11] - 云鲸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同比增长近700% [11] - 追觅科技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在10余个国家市占率第一,部分国家超过60% [11] 行业战略转型 - 扫地机器人从单一清洁工具升级为家庭智能生态的核心枢纽 [9] - 行业正从"清洁工具"向"生态卡位"转变,成为全屋智能"入口"和"生态位"的争夺焦点 [10] - 企业战略重点转向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而非单纯价格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