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散热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锦富技术Q3亏损扩大至4997万元 营收增40.4%
巨潮资讯· 2025-10-29 23:55
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27.8%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65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58亿元进一步扩大 [1] - 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62亿元,亏损幅度有所扩大 [1]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57亿元,同比下降92.4% [1] - 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40.4% [4] - 第三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997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4273万元进一步扩大 [4] - 第三季度单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4987万元,同比亏损加大 [4]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33.2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4% [4] - 报告期末归母净资产为6.6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5.9% [4]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石墨烯散热膜的生产与销售 [4]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通信设备等领域,为终端产品提供高效散热解决方案 [4] -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相关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推动石墨烯材料在储能与导热系统中的综合利用 [4] 经营策略 - 公司持续聚焦产品结构优化与成本控制,努力提升制造效率与产品附加值 [4] - 公司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通过与行业头部客户的协同合作,提升研发成果的转化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 [4] 行业前景 - 随着新能源与散热材料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公司有望在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容的双重推动下实现业绩改善与长期增长 [4]
盘点 | 国内金刚石铜复合材料企业清单!!!
材料汇· 2025-10-27 23:51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系统梳理了中国金刚石基复合材料行业的主要参与者,重点介绍了21家相关公司的产品、技术、产能、客户及融资情况 [1][2][3] - 金刚石基复合材料(如金刚石铜、金刚石铝)因其超高导热性能(热导率可达1800–2200 W/m·K,是铜的5倍以上)成为解决AI、5G、大功率芯片等高热流密度散热瓶颈的关键材料 [29][30] - 行业呈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点,多数公司与哈工大、中南大学、南航等高校有深度合作,技术来源以自主研发和高校技术转化为主 [2][5][6][8] - 资本市场对该领域关注度高,多家公司在2024至2025年完成新一轮融资,知名投资机构如华为哈勃投资、深创投、中科创星等积极参与 [9][11][23][28] - 产品已进入华为、比亚迪等头部厂商供应链并实现批量应用,标志着该材料从技术验证迈向产业化放量的关键阶段 [5][29][42] 公司主要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各公司主要聚焦于金刚石铜和金刚石铝复合材料,其热导率指标突出,例如长沙升华微电子的金刚石铜热导率A>700 W/m·K,金刚石铝热导率A>500 W/m·K [2][5];国机精工的单晶金刚石散热片热导率达1800–2200 W/m·K [29][30] - **技术工艺**:主流制备技术包括溶渗法、粉末冶金、近净成形技术、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和高温高压(HPHT)等 [2][19][25][29] - **产品矩阵扩展**:除核心复合材料外,公司产品线还覆盖铝碳化硅复合材料、钨铜、钼铜、热沉、均热板、光学窗口片等,满足微波射频、光通信、功率半导体等多元场景 [2][17][30][45] 产能与规模 - **现有产能**:长沙升华微电子高性能电子封装材料总产能达到5000万件/年 [2];南京瑞为新材产能为300万片/年,并正在建设1000万片/年的新产能 [2] - **重大投资扩产**:新锋先进材料项目一期投资约3.5亿元,建筑面积20500余平方米,二期投资约6.5亿元,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 [2];国机精工在新疆哈密市投资3.8亿元建设功能性金刚石材料产业化生产线 [29] - **产能规划**:新锋先进材料2024年产量50吨,2025年规划扩产至150吨 [8];国机精工规划其哈密产线2027年达100万克拉,2030年突破200万克拉 [29] 技术来源与合作 - **高校合作**:技术来源高度依托知名高校,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武高辉、朱嘉琦、李新中等团队)、中南大学(魏秋平、周科朝、马莉等团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 [2][5][6][8][12][22][25] - **研发机构**:部分公司技术源于国家级科研院所,如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宁波赛墨科技)[9]、有研集团(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31] - **自主研发**:多家公司强调自主研发能力,并拥有多项相关专利,例如有研工研院拥有涉及铜金刚石材料的授权发明专利7项 [33] 客户与市场应用 - **头部客户验证**:产品已切入华为(用于5G基站和昇腾等高端芯片)、比亚迪电子供应链 [5][29][42];国机精工已向华为实现千万级出货/年 [29] - **军工与高端制造**:多家公司产品进入军工领域,如南京瑞为新材、湖南浩威特科技等服务于中国电子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下属研究所 [2][42];有研工研院产品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雷达TR组件、航天器热控组件等关键领域取得批量应用 [33] - **广泛客户基础**:深圳市瑞世兴科技已成为伟创力、红板线路、日本名幸电子、台塑集团等直接客户 [35] 融资情况 - **活跃的融资活动**:2024至2025年是融资活跃期,例如新锋先进材料于2025年2月完成A+轮融资(中科创星、湘江国投)[9];宁波赛墨科技于2025年9月完成B+轮融资(深圳高新投、江西铜业集团等)[11];哈尔滨一盛新材料于2025年2月完成天使轮融资(科力投资、哈工大资产投资)[23] - **知名投资方**:投资方包括产业资本(如江西铜业集团、华为哈勃投资)以及一线财务投资机构(如君联资本、达晨财智、深创投、苏高新金控等)[2][9][11][28] - **多轮融资历程**:部分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如湖南浩威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进行至C轮,共完成5轮融资 [43];宁波赛墨科技共完成5轮融资 [11] 公司背景与特色优势 - **上市公司关联**:部分企业为上市公司子公司或关联公司,如中南钻石有限公司是中兵红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43];苏州拓瓷科技有限公司是灿勤股份的子公司 [45];河南乾元芯钻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由黄河旋风与博志金钻合资成立 [37] - **技术领先优势**:国机精工是国内唯一能自研生产MPCVD设备的上市公司,具备全产业链覆盖能力 [29];哈尔滨一盛新材料首席科学家武高辉教授从事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40年,公司技术获2024年军事技术发明一等奖 [22] - **产能与规模优势**:海特信科新材料一期建设80,000平米厂房已投产,二期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微电子封装热沉材料及零部件工厂之一 [17]
华工科技(000988.SZ)子公司拟1590万元参投瑞源海润基金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19:08
智通财经APP讯,华工科技(000988.SZ)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武汉华工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华 工投资")近日与武汉华工瑞源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工瑞源")、广州红亮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 限合伙)(简称"红亮投资")、唐连奎、杨宏共同签署《武汉瑞源海润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 伙协议》,华工投资以自有资金1590万元参投武汉瑞源海润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瑞 源海润基金"),并持有瑞源海润基金39.75%的财产份额。该基金投资领域拟为下一代超硬材料、散热材 料,先进制造及能源产业。 ...
近100家散热材料企业榜单:谁在为你的iPhone和AI服务器“降温”?
材料汇· 2025-10-07 23:39
文章核心观点 - 散热材料产业正从电子工业的配角转变为直接影响设备性能、寿命与用户体验的核心技术环节,其重要性因高端智能手机性能突破、AI算力需求爆发及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功率密度提升而凸显 [2] - 该产业技术密集、创新活跃且国产化进程加速,文章系统梳理了超100家国内散热材料企业及其技术布局,呈现完整产业生态图谱 [2] 上市公司 - **飞荣达(300602)**:国内领先的电磁屏蔽与热管理解决方案专家,产品链完整,涵盖导热材料、石墨膜、液冷板/VC均热板等,客户包括华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 [3][5][6];2024年营收50.31亿元,净利润1.73亿元,2025年中营收28.83亿元,净利润1.75亿元,总市值207.67亿元,市盈率(TTM)74.44 [17];热管理材料及器件业务2024年营收18.64亿元,占营收比重37.05%,同比增长7.58% [17] - **思泉新材(301489)**:以热管理材料为核心的多元化功能性材料提供商,产品体系包括石墨散热膜、导热垫片、散热风扇、热管、VC等,终端品牌覆盖北美大客户、小米、比亚迪等 [18][20];2024年营收6.56亿元,净利润4839万元,2025年中营收3.86亿元,净利润2848万元,总市值193.65亿元,市盈率(TTM)322.43 [20];热管理材料2024年营收6.09亿元,占营收比重92.81%,同比增长49.62% [21] - **苏州天脉(301626)**:导热散热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商,拥有从导热界面材料到碳纤维均温板的全系列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客户包括华为、中兴、比亚迪等 [22][23];总市值142.89亿元,市盈率(TTM)77.93,2024年营收9.43亿元,净利润1.85亿元,2025年中营收5.08亿元,净利润9445万元 [24];热管理材料及器件2024年营收9.28亿元,占营收比重98.37%,同比增长1.86% [25] - **中石科技(300684)**:高性能合成石墨散热解决方案龙头,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AI服务器等高端领域,是苹果等全球顶级消费电子品牌核心供应商 [26][28];2024年营收15.66亿元,净利润2.01亿元,2025年中营收7.48亿元,净利润1.21亿元,总市值134.78亿元,市盈率(TTM)51.81 [28];导热材料2024年营收14.90亿元,占营收比重95.13%,同比增长27.54% [29] - **领益智造(002600)**:提供智能制造服务与解决方案,热管理业务涵盖均热板、热管、AI服务器散热模组等,2024年热管理业务收入41.07亿元,同比增长9.20% [30][32][34];2024年总营收442亿元,净利润17.59亿元,2025年中营收236.25亿元,净利润9.42亿元,总市值990.93亿元,市盈率(TTM)49.56 [34] - **瑞声科技(02018)**:感知体验解决方案领导者,散热业务2024年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40.1%,在国内旗舰手机散热片市场份额超50%,客户包括华为、小米、荣耀等 [35] - **硕贝德(300322)**:提供天线、散热器件及模组等产品,2024年营收18.6亿元,其中散热器件及模组营收1.28亿元,2025年中营收12.1亿元,散热器件及模组营收1.07亿元 [36] 热管理/热界面材料综合解决方案 - **深圳市鸿富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先进热管理材料及EMC材料,产品包括取向石墨烯导热垫片、液态金属片等,是全球首家实现取向石墨烯导热垫片商业化的企业,处于IPO辅导阶段 [37][39] - **深圳垒石热管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热管理及新型高效散热材料研发,产品包括热界面材料、VC热管、VC均热板等 [40][41] - **深圳市傲川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电子导热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线涵盖导热硅胶片、导热硅脂、导热凝胶等多种热界面材料 [45][46] - **南京艾布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热管理材料、胶粘剂和密封剂研发与生产,产品包括导热凝胶、导热垫片、导热硅脂等,主要客户覆盖汽车电子、智能终端等领域 [47][48] - **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以石墨烯产业应用研发为主导,方向包括石墨烯热界面材料、新能源材料等,2020年营收4.7亿元,净利润9954万元,2021年中营收2.0亿元,净利润3418万元 [49][50] - **深圳市博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包括热界面材料和绝缘材料,如导热垫片、导热矽胶布等,客户包括比亚迪、富士康、中兴等,2023年获比亚迪战略投资 [53][54] - **浙江三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热管理材料、吸波材料等开发,服务消费电子、通讯、汽车等行业,是苹果、OPPO、VIVO等一线品牌长期合作伙伴 [54][55] - **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石墨烯导热膜为核心产品,导热系数极高,2022年石墨烯模切膜营收1.75亿元,占营收比重66.78% [59][60] - **碳元科技**:深耕高导热石墨散热材料开发,2024年营收8982万元,亏损6447万元 [63][64] VC热管 & VC均热板 - **深圳威铂驰热技术有限公司**:热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电动汽车与AI服务器提供VC均热板及液冷产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已完成B轮融资 [68][69][70] - **北京微焓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第一家民营商业航天热控系统供应商,核心产品包括铝均温板、热管式冷板等,已完成D轮融资,融资额数亿元 [72][73][74] - **深圳市顺熵科技有限公司**:专注高效传热器件及热管理解决方案,产品以VC均热板为主,超薄VC厚度可至0.2mm,已获Pre-A轮融资 [75][76][77] - **广东新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自驱动微循环高效相变传热技术,产品包括超薄热管、均热板VC等,深耕散热领域28载 [78] 液态金属 - **云南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中科院理化所技术,建成国内首创液态金属导热片、导热膏生产线,打造液态金属谷产业集群 [79][81]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 - **中电科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国内金刚石铜复合材料龙头,产品应用于航天、军工、大功率微波器件等关键领域 [82] - **有研金属复合材料(北京)股份公司**:研发金刚石铜复合材料,专注于高功率电子封装和散热解决方案 [83][84] - **西安创正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铝碳化硅、铝金刚石、铜金刚石等第四代散热材料 [86] - **长沙升华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产品包括金刚石铜等,服务微波射频、光通信、功率半导体等领域,金刚石铜导热系数超700W/(m·K) [88][89][90] - **南京瑞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掌握金刚石/金属复合材料芯片热沉产业化核心技术,已完成B+轮融资 [92][93] - **安徽尚欣晶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聚焦高端难熔金属、特种硬质合金、先进复合材料,自主研发高导热低膨胀金刚石/铜复合材料 [94][95][97] 散热材料市场概述 - 全球TIM市场预计复合年增长率超10%,到203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75亿美元 [101];VC均热板在高端智能手机渗透率从2023年35%提升至2025年62%,单机价值量从3-4美元增至5美元以上 [103] - 数据中心散热市场2025年全球规模达708亿元,预计以15.21%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32年1907亿元 [103];2023年全球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约580亿美元,至2030年预计增至850-9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6-7% [106] - 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2023年173亿美元,预计2028年增至261亿美元,复合增长率8.5% [108] 散热原理与材料 - 散热方式包括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 [110][112];散热材料发展经历被动散热、主动散热和智能散热三个阶段 [114] - 传统材料包括金属基材(铝导热系数约200W/m·K、铜约400W/m·K)、导热硅脂(导热系数1-10W/m·K) [116][117];新兴材料包括石墨材料(平面导热系数1500-2000W/m·K)、热管/VC均热板(等效导热系数5000-50000W/m·K) [119] - 前沿技术包括微通道散热、喷淋/浸没式液冷、热电制冷等 [120];应用场景差异显著,如智能手机热流密度15W/cm²,主流方案为VC均热板+石墨膜,国产替代率78% [122] 散热材料未来发展方向 - 趋势围绕更高效率、更小空间、更多功能、更低成本,包括高性能化与复合化(如人工合成金刚石导热系数>2000W/m·K)、主动与被动散热融合(如嵌入式冷却)、超薄化与柔性化(如超薄VC厚度<0.1mm)、智能化与功能一体化(如导热-电磁屏蔽一体化材料) [125][126][127][128] - 工艺革新与低成本化是关键,VC均热板应用领域从消费电子向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工业设备等渗透 [129];消费电子领域,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VC市场规模预计达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 [130] 散热材料投资逻辑 - 投资核心是投"早"、投"新"、投"核心技术壁垒",重点方向包括下一代超高导热材料(如人工金刚石散热片)、先进均热与嵌入式冷却解决方案(如超薄VC)、多功能复合型材料(如导热-电磁屏蔽一体化材料)、革命性工艺与装备 [133][134][135][136][137][138] - 评估体系需关注技术壁垒与团队背景、市场潜力与客户验证、竞争格局与差异化 [139][140]
【掘金行业龙头】液冷+散热材料+机器人,液冷产品小批量交付,公司服务器领域客户包括微软、Meta、华为等科技巨头
财联社· 2025-08-01 12:32
液冷与散热材料业务 - 液冷产品已实现小批量交付 [1] - 散热材料产品可应用于手机、PC及机器人领域 [1] - 服务器领域客户覆盖微软、Meta、华为等科技巨头 [1] 机器人领域布局 - 通过收购灵巧手企业切入人形机器人行业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净利润预增幅度超过8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