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国际化
搜索文档
补短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经济日报· 2025-11-05 06: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近5年来,基础设施硬联通与规则标准软联通协同 发力,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0万列,中国已与69个国家和组织签署113份标准化合作文件。产业生态共 建成效显著,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平台产业生态日趋完善。多目标协同落地生根,中老铁路、黑山莫茹 拉风电场等一批标杆项目通过经济赋能、环境改善与社会发展协同推进,生动诠释了共建"一带一路"的 多目标平衡实践。 从硬联通到"软硬双通",从项目合作到产业生态共建,从经济导向到多目标协同的多维升级……这些 年,共建"一带一路"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潮流相契合,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担 当。 消费者层面,以数字消费联通为软联通重点,将数字支付与人民币国际化相结合,扩大数字人民币跨境 应用场景,适时推广"数字人民币+跨境电商"模式试点。对购买绿色产品的消费者给予政策优惠,通 过"丝路电商"直播带货等模式助力共建国家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以消费端绿色转型促进"一带一 路"产业生态重塑。深化"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传播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关注面向"Z世代"等新型世代的 消费体验,使消费更具包容性、普惠性。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
从国内试点向国际应用延伸 数字人民币建三大平台迈关键一步
经济日报· 2025-10-03 09:18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与三大平台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正式运营,推出跨境数字支付平台、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三大业务平台[1] - 三大平台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自主研发,区块链服务平台和数字资产平台共享安全可控的成方链作为底层技术[1] - 该中心的运营被视为中国金融开放与数字货币创新的关键里程碑,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突破[1] 三大平台的功能与定位 - 跨境数字支付平台“数币达”旨在解决传统跨境支付成本高、效率低、透明度低等痛点,打造安全高效包容的全球支付网络[2] - 区块链服务平台专注于为各场景和行业区块链提供标准化的跨链交易信息转接和链上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2] - 数字资产平台是面向合规数字资产业务的区块链金融基础设施,支持债券、票据、碳排放权等资产的链上发行、登记、托管和交易[2] 平台协同效应与发展意义 - 三大平台协同形成新型金融基础设施,跨境支付平台提升结算效率,区块链平台增强交易透明与监管穿透,数字资产平台为合规资产跨境流通提供支持[3] - 该体系将推动跨境支付向低成本、高效率、可追溯方向演进,并为数字证券、碳金融等资产跨境流通探索合规路径[3] - 通过搭建开放互联的基础设施,推动与全球金融体系对接,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支付变革中的话语权[4] 数字人民币的未来发展路径 - 数字人民币发展进入新阶段,应用场景将从零售支付持续拓展至跨境结算、政务服务、供应链金融等多元领域[3] - 国际化进程将稳步推进,可能优先在周边地区及“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投资活动中扩大使用范围[3] - 未来发展将优化技术安全体系,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引入更多参与主体以完善生态体系建设[3]
数字人民币建三大平台迈关键一步
搜狐财经· 2025-10-03 09:13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与三大平台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近日正式运营,并推出跨境数字支付平台、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三大业务平台[1] - 三大平台全部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自主研发,基于安全可控、性能稳定的成方链区块链底座[1][2] - 该中心的运营被视为中国金融开放与数字货币创新的关键里程碑,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突破[1] 三大平台的功能定位与作用 - 跨境数字支付平台“数币达”旨在解决传统跨境支付成本高、效率低、透明度低等痛点,打造安全高效包容的全球支付网络[2] - 区块链服务平台定位于为各场景和行业类区块链提供标准化的跨链交易信息转接和链上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2] - 数字资产平台是面向合规数字资产业务的区块链金融基础设施,支持债券、票据、碳排放权等资产的链上发行、登记、托管和交易[2] 三大平台的协同效应与发展意义 - 三大平台协同形成新型金融基础设施,跨境支付平台提升结算效率,区块链服务平台增强交易透明与监管穿透,数字资产平台为合规资产跨境流通提供支持[3] - 该体系将推动跨境支付向低成本、高效率、可追溯方向演进,并为数字证券、碳金融等资产跨境流通探索合规路径[3] - 通过构建跨境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有效提升了数字人民币的国际服务能力,为跨境支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1] 数字人民币的未来发展路径 - 数字人民币发展进入新阶段,应用场景将从零售支付持续拓展至跨境结算、政务服务、供应链金融等多元场景[3] - 国际化进程将稳步推进,可能先在周边地区及“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投资活动中扩大使用范围[3] - 未来发展将探索与更多国家央行数字货币的互联互通机制,并持续优化技术架构、安全体系及相关法律法规[3] 对行业与国家的战略影响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的运营体现了从国内试点向国际应用延伸的清晰路径[4] - 通过搭建开放互联的基础设施推动与全球金融体系对接,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支付变革中的话语权[4] - 此举有助于促进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并为改善全球跨境支付体系贡献中国方案[1]
数币“出海”新锚点: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正式运营,三大平台开启人民币国际化新纪元
华夏时报· 2025-09-26 20:18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成立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于9月25日在上海正式运营,标志着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场景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实质化推进阶段 [2] - 该中心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建和管理,负责建设运营数字人民币跨境和区块链基础设施 [3] - 中心的成立体现了央行在数字货币领域从国内试点向国际应用延伸的清晰路径 [2] 三大业务平台功能 - 中心已形成三大业务平台:跨境数字支付平台、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 [2] - 跨境数字支付平台旨在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利用央行数字货币解决传统跨境支付痛点,打造安全、高效、包容的全球支付网络 [4] - 区块链服务平台支持标准化的区块链交易转接和链上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数字资产平台则支持链上发行、登记、托管和交易合规数字资产 [5] - 区块链服务平台和数字资产平台可实现双平台联动,利用智能合约支持统一账本的券款对付结算 [5] 战略意义与目标 - 构建独立的数字人民币跨境金融基础设施,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国际支付系统如SWIFT的依赖,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金融安全性 [2] - 通过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助力中国企业走向全球,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使其成为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最终重塑全球金融体系 [6] -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将成为全球跨境支付结算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全球跨境支付网络的多元化,为全球跨境支付带来新的中国标准 [6] 技术优势与应用前景 - 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具有高效、安全和低成本的优势,能有效提升企业跨境结算效率,降低支付成本,并拓宽跨境资金清算渠道 [6] - 数字资产平台可为债券、票据、碳排放权等合规数字资产提供链上发行、登记、托管和交易服务,实现交易全流程自动化合规校验与穿透式监管 [7] - 三大业务平台协同形成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将推动跨境支付向低成本、高效率、可追溯的方向演进,为数字证券、碳金融等领域的资产跨境流通探索合规路径 [5] 近期进展与政策支持 - 近期取得多项进展,例如9月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联动新加坡分行,成功办理一笔数字人民币跨境汇出交易 [8] - 3月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落地深圳市首笔跨境资金池资本项下多边央行货币桥跨境结算业务,为某大型跨国集团办理6.37亿元跨境人民币汇款 [8] - 政策方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9月13日的征求意见稿中鼓励金融机构探索使用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方式开展跨境支付 [8]
早新闻|铜冶炼行业“反内卷”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9-26 07:50
国防军工 - 福建舰成功进行歼-15T、歼-35和空警-600舰载机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具备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为后续融入航母编队体系打下基础,试验训练正按计划顺利推进 [1] 金融政策与市场 - 央行将加快推进落地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并将北向互换通每日交易净限额从200亿元提高至450亿元 [1]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在上海正式运营,推出数字人民币跨境数字支付平台、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三大业务平台 [2] - 沪深北交易所及港股通国庆节、中秋节休市安排为10月1日至10月8日休市,10月9日起照常开市 [6] 有色金属行业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业分会强调坚决反对铜冶炼行业"内卷式"竞争,因该竞争导致铜精矿加工费持续低位,损害国家和行业利益 [3] 食品安全监管 - 教育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文,要求学校严格执行大宗食材进货查验制度,禁止采购使用不合格食材,并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 [4] 消费品安全与召回 - 市场监管总局督导下,深圳罗马仕科技等公司决定召回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产品,涉及数量共计135万余件,并已暂停近9000张充电宝、锂电池产品CCC认证证书,撤销600余张 [5] 科技与消费电子 - 小米集团发布小米17系列手机,起售价4499元,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采用第三代3nm制程工艺,搭载7000mAh电池 [7] 公司资本运作 - 赛力斯发行H股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8] - 赣锋锂业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拟引入投资人合计增资不超过25亿元 [13] - 翰宇药业拟定增募资不超过9.68亿元,用于司美格鲁肽研发等多个项目 [19] - 泛亚微透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99亿元 [20] - 旗滨集团拟以1亿元至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21] - 天汽模实际控制人拟变更为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国资委 [14] 公司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云南旅游全资子公司文旅科技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0] - 浙江仙通拟增资浩海星空,并成立机器人业务合资公司 [15] - 方直科技发布三款AI英语学习产品 [16] - 东杰智能与马来西亚建筑公司PTTSG签署框架协议 [28] - 博盈特焊越南生产基地一期厂房投产 [28] 公司重大项目与中标 - 平煤股份与神马股份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河南能源集团拟实施战略重组 [11][12] - 中曼石油拟以5.63亿元收购昕华夏迪拜49%股权,以提升油气资源量 [17] - 中油工程签署25.24亿美元伊拉克海水管道项目EPC合同 [22] - 世纪恒通中标10.65亿元中国移动辽宁公司采购项目 [23] - 国网信通全资子公司中标6.05亿元国家电网采购项目 [24] - 中国通号中标四个铁路市场重要项目,总计约13.6亿元 [25] - 中国中铁近期中标11个重大工程,中标价合计约502.15亿元 [26] - 北新路桥中标4.34亿元公路施工项目 [27] - 长青集团拟5.71亿元投建茂名长青热电联产项目二期 [28] - 东方雨虹拟6亿元投建上林县新材料产业链项目 [28] 公司业绩预告 - 吉宏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55%至65% [18] 公司股价异动 - 上纬新材将就股价异动情况进行核查,并停牌 [9]
加速推进国际化,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正式运营,机构测算IT解决方案需求或超千亿
选股宝· 2025-09-26 07:26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正式运营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于9月24日在上海正式运营 负责建设运营数字人民币跨境和区块链基础设施 推进与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的跨境互联互通[1] - 该中心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建和管理 服务数字金融创新并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1] 跨境支付进展 - 一季度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达1.8万亿元 同比增长320%[1] - 跨境支付系统试点范围扩展至50个国家和地区 覆盖"一带一路"沿线90%的经济体[1] -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项目推进使数字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使用显著增加[1] 全球市场拓展 - 中国在中东和东盟国家发展迅速 2025年东盟数字人民币渗透率超70%[2] - 沙特对华原油出口20%以数字人民币结算 沙特阿美发行400亿元数字人民币债券[2] - 阿联酋迪拜商品交易所数字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日均交易量突破80万桶 占全球基准交易量的12%[2] 基础设施与参与者 - 截至2025年4月末 CIPS系统共有直接参与者171家 间接参与者1500家[2] 市场规模预测 - 麦肯锡预测2025年跨境支付场景将占数字人民币总交易量的18%[2] - IDC中国预计2025年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市场规模达850亿元 2023-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62%[2] - 硬件钱包相关产业链增速超80%[2] 相关公司业务布局 - 中科金财开发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安全规划平台 数币合规监管与风险管理系统及跨境支付构建与优化平台 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3] - 科蓝软件作为拥有数字银行解决方案及数字人民币软硬件产品的金融科技企业 有望在银行数字化改造中受益[3]
新华视点丨推出新业务平台!数字人民币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搜狐财经· 2025-09-25 18:14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成立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于9月24日正式运营并推出三大业务平台:数字人民币跨境数字支付平台、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1] - 该中心于2025年6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旨在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1] -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无损、合规和互通"三原则已成为法定数字货币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准则[1] 跨境支付平台创新 - 数字人民币跨境数字支付平台已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完成对接并于2025年9月功能升级[3] - 平台采用智能合约等技术提升监管透明度,支持交易状态实时追踪[3] - 可实现"一点接入、全球通达",提供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跨境资金结算服务[3] - 致力于解决传统跨境支付效率低、成本高、普及性差、透明度低等痛点问题[3] 区块链服务平台功能 - 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服务平台提供标准化跨链交易信息转接和链上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4] - 通过跨链对接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等跨境金融基础设施,支持数字人民币跨链跨境支付[5] - 可降低参与者对接成本,提升各场景和行业类区块链交易效率[4] - 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贸易流的链上高效协同[4] 数字资产平台建设 - 数字资产平台面向合规数字资产,包括债券、票据、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碳排放权等[6] - 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链上发行、登记、托管和交易[6] - 在现有监管框架下实现交易全流程自动化合规校验与穿透式监管[6] - 有效防范虚构交易、重复抵押等风险[6] 系统互联互通特性 - 各业务平台基于同一区块链底座实现"统一账本,业务分域"[6] - 提供多种方式跨链接入服务和跨链交易信息转接[6] - 平台之间充分联动,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降低结算风险[6] 战略意义与发展规划 - 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话语权的关键布局[2] - 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多元化演进,构建"多边合作、多方共赢"的数字货币生态[7] - 下一步将推动与各参与机构合作,打造安全、高效、普惠的跨境支付和数字支付生态[7] - 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7]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正式运营
新华网· 2025-09-25 17:57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成立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于9月25日在上海正式投入运营 [4] - 该中心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导设立 [4] 三大业务平台 - 推出数字人民币跨境数字支付平台,旨在运用法定数字货币解决传统跨境支付痛点 [4] - 推出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服务平台,为各场景和行业类区块链提供标准化的跨链交易信息转接和链上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 [4] - 推出数字资产平台,可提供标准、即用的金融级数字资产服务,支持现有金融基础设施将业务拓展至链上 [4] 战略背景与目标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于2025年6月在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将在上海设立该中心 [4] - 设立目标是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服务数字金融创新 [4]
中央级大报《学习时报》:稳定币的技术原理与信任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9-12 23:4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发表稳定币技术原理与信任逻辑的深度文章 反映官方对数字金融领域的战略思维可能发生微妙而深刻转变 [1] - 文章以严谨学术态度系统性梳理稳定币定义 发展 技术基础及未来挑战 展现高度理解 [4] - 文章对稳定币未来给予乐观展望 预测市场有望扩张至数万亿美元规模并渗透实体经济领域 [6] - 文章释放政策探索 数字人民币发展 全球话语权争夺及公众教育等多层次战略信号 [9][10] 定义与市场角色 - 稳定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与美元等法定货币挂钩维持价格稳定的数字资产 结合区块链交易高效低成本优势与传统货币价值稳定特性 [4] - 稳定币在交易结算 跨境支付和资产代币化等领域广泛应用 全球市场规模已突破2800亿美元 [4] 发展历程与全球监管趋势 - 回顾稳定币从2014年USDT诞生到2020年DeFi热潮需求激增 再到2022年算法稳定币UST崩盘引发全球监管警觉的完整发展脉络 [4] - 明确提及美国《GENIUS法案》 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及香港《稳定币条例》 承认这些框架为合规化发展奠定基础 [4] 技术原理与信任构建 - 将稳定币划分为链下资产抵押型(如USDT USDC) 链上资产抵押型(如DAI)和算法稳定币三类 [5] - 价值稳定与安全运行依赖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性和智能合约自动化执行能力 [5] - 信任来源于锚定机制可靠性 技术透明可验证性及日益完善的监管保障 同时指出算法稳定币因缺乏实质资产支撑风险较高 [5] 未来展望与挑战 - 预测在成熟监管和技术突破下 稳定币市场有望扩张至数万亿美元规模 [6] - 可能渗透到供应链金融 房地产代币化等更广泛实体经济领域 成为主流金融基础设施之一 [6] 战略信号释放 - 文章对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详细梳理表明决策层密切关注深入研究 可能为未来制定监管政策或小范围试点做理论准备 [10] - 深入研究以美元为锚的稳定币技术优势可能是为优化数字人民币设计应用场景 或探索离岸人民币锚定的合规稳定币 [10] - 通过公开探讨表明对数字金融领域重视 香港稳定币监管进展暗示其继续扮演试验田角色为内地积累经验 [10] - 文章清晰指出稳定币风险 可视作面向金融机构 科技企业及公众的科普和风险教育 为数字金融生态健康发展夯实社会基础 [10]
央行八项政策举措增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21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运营 - 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 服务数字金融创新 [2] - 该举措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降低传统跨境支付成本 并可能在金融市场催生新的业务模式与产品 [2] - 数字人民币的可追溯性有助于监管机构更好地维护金融秩序 [2] - 为人民币在跨境支付、清算和流通方面提供便利 加速数字人民币的国际推广 为全球贸易和投资活动提供更高效、安全、低成本的支付解决方案 提升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占比和影响力 [2] 离岸金融业务发展 -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创新业务规则 支持上海发展离岸贸易 发展自贸离岸债 [3] - 遵循"两头在外"原则和国际通行的规则标准 拓宽"走出去"企业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优质企业的融资渠道 [3] - 该政策反映出中国对国际贸易和离岸金融业务的重视 旨在拓宽融资渠道 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3] - 为上海探索更多金融创新模式 带动全球人民币资产配置需求的增加 [3]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包括开展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试点 [4] - 积极推动上海首批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支持私募股权机构发行科创债券 [4] - 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试点可能是以信用方式发放再贷款 支持在沪商业银行向外贸企业提供融资 [4] - "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试点可能是以再贴现支持在沪商业银行向进出口企业提供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 [4] - 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试点可能是将其支持的范围扩大至部分转型金融领域和地方特色产业 [4] 外汇市场产品序列完善 - 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为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更好管理汇率风险创造有利条件 [5] - 该政策标志着中国外汇市场建设将进入全新阶段 填补境内市场外汇期货的空白 完善市场结构 拓展外汇市场的深度与广度 [5][6] - 丰富且多元化的外汇市场产品体系能够有效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外汇市场交易 提高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 [6] - 更为完善的境内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将增强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信心和意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