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文化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数字文化产业按下“加速键”
江南时报· 2025-07-25 06:46
江苏省数字文化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核心内容 - 构建"4916"发展体系 包含四大产业方向、九条产业链和16个集聚区 [1][2] - 2027年目标为规上数字文化企业突破3000家 营收达8000亿元 占规上文化企业总营收超40% [1][3] - 计划包含六大方向、17个方面和90余项具体举措 [3] 产业体系架构 - 四大产业方向为数字视听(2024年营收3158亿元)、数字信息传媒(2033亿元)、数字出版(322亿元)和数字文娱(416亿元) [2] - 九条产业链包括网络视听、广播电视、电影、动漫、互联网信息、数字传媒、数字出版、网络游戏和数字文娱 [2] - 16个集聚区包含13个区域类和3个单体类集聚区 [5] 企业发展目标 - 2024年规上数字文化企业2270家 营收5929亿元 占规上文化企业总营收37% [4] - 2027年营收超十亿企业达120家 超百亿企业10家 [3] - 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 推动数智转型 包括"数智新华"行动和"荔枝智媒中心"建设 [4] 产业载体建设 - 重点培育无锡"国乐之城"、常州捷成视听AI科创园、南通东布洲动画基地等特色园区 [5] - 推动园区提档升级 建设国家级园区 [5] - 3个单体类集聚区分别由省广电集团、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导 [5] 科技创新方向 - 强化关键技术攻坚 聚焦生成式AI、大数据、元宇宙等重点方向 [6] - 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全国第二 研发投入强度达3.33%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50% [6] - 建设文化类重点实验室 目标为国家(部)级10个 省级30个 [3][6] 数据要素开发 - 实施"数字文物百宝箱"计划 建设"云上博物"数字博物馆 [7] - 探索数据产权分置机制 推动文化数据开发利用 [7] - 支持文化企业申报可信数据空间项目 [7] 产业生态优化 - 实施"四美江苏"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计划 [8] - 发展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 [8] - 强化金融服务 开发适合数字文化企业的金融产品 [10] 实施保障机制 - 建立统计监测体系 及时调整优化政策 [11] - 各设区市聚焦本地优势产业 实行"一区一策" [11]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建设人才培养基地 [10]
多地加码数字文化产业 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证券日报· 2025-07-07 00:20
政策支持 - 重庆市出台《重庆市支持科技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激励政策》,对委托在渝企业提供数字内容技术服务且费用达2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给予15%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1] - 多地出台新政策举措加速数字文化资源规模化和集成化进程,利好文化消费新场景解锁 [1] -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企业发展 [2] 产业发展现状 - 2023年我国数字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约为48684亿元,预计2024-20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1%,2029年将达到97464亿元 [3] - 数字文化产业涵盖网络视听、数字动漫、游戏电竞等多个细分赛道 [2] - 当前产业呈现微短剧强势"出海"、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等特征 [3] 地方发展举措 - 多地将培育数字文化产业发力点放在企业上,包括促成文化企事业单位项目合作、给予高额补贴、成立科技项目鼓励技术攻关等 [1] - 地方相关部门通过多元化举措支持数字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2] 行业挑战与建议 - 产业面临技术应用碎片化、产业集聚效应弱、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等短板 [3] - 建议建立"政策引导、平台赋能、龙头企业引领、协会服务"联合工作机制,推动文化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3] - 需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和数字版权保护力度 [3]
南通众多开发区竞开数字文化园
新华日报· 2025-07-01 08:19
数字文化产业在南通工业园区的发展 园区转型与特色 - 南通港闸经济开发区率先转型为数字文化产业园区,以动漫游戏和原创服务类公司为主,企业规模较小但产值高[2] - 园区一期面积3000平方米,入驻25家企业,其中7家达到规模以上,去年整体应税销售达3亿元,增幅近50%,平均每平方米产出10万元[3] - 园区二期规划载体已启动建设,面积为一期的5倍[3] 企业表现与成果 - 南通天泰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原创动画片《中医世界漫游记》在央视播出,收视率同档期全国第一,并入选国际展会[2] - 南通墨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参与《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2》等知名影视作品制作,成为业界新星[2] - 南通数字文化(视频)产业园试水微短剧《拜托了!老爸》,播放量一周内过亿次[4] 园区扩展与差异化竞争 - 南通崇川开发区数字文化产业园开园首日吸引14家企业入驻,其中1家当日决定入驻[3] - 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启用海门电竞中心,Hero久竞俱乐部首场比赛吸引数百万粉丝在线观战[3] -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微短剧赛道,签约华策微短剧基地等10多个项目,计划3年打造省级园区,5年建成国家级特色园区[4] 行业增长与经济效益 - 2024年南通全市数字文化产业营业收入123.3亿元,同比增长123.4%[4] - 崇川区近3年新增规上数字文化企业近百家,企业营收年均增长40%以上[4]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南通GDP比重达9.6%,去年新增数字技能人才1.06万人[5] 政策与未来展望 - 工业园区以高效工业思维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注重链主项目引入和产业构链集群[4] - 数字文化产业与工业经济空间集聚,将推动园区强化算力底座,实现数字赋能和数智融合[5]
@高考生 让你秒变未来影像 “魔法师”的新专业了解一下
央视网· 2025-06-26 00:54
中国传媒大学智能影像艺术专业 - 中国传媒大学新开设智能影像艺术专业 该专业以人工智能技术与影像艺术深度融合为核心 整合戏剧影视学 设计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知识 聚焦智能影像 沉浸式媒介 多模态交互等前沿领域 [1] - 专业培养目标为兼具艺术创意 智能技术应用及跨媒介叙事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学生可通过动作捕捉参与虚拟场景表演 使用AR眼镜欣赏数字戏剧 并深度参与沉浸式VR大空间等教学场景 [1][3] - 课程设置包含跨学院协作和头部企业实践项目 旨在前沿领域锤炼学生专业技能 推动"艺术+数字"融合的文娱产业转型 [5] 数字文化产业教育趋势 - 教育部2025年本科专业目录新增8个艺术类专业 其中6个与数字文化产业相关 包括音乐科技 数字戏剧等 这些专业融合人工智能 计算机 元宇宙等前沿技术 直指影视 游戏等千亿级产业需求 [6] - 数字戏剧专业核心课程涵盖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空间交互设计 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 培养学生打造"人在剧中游"沉浸体验及远程互动观演能力 [8] - 数字演艺设计专业将AI 虚拟现实融入戏剧教育 学生可设计虚拟舞台 生成数字演员 打造全息投影演唱会等新型演艺形式 [10] 行业应用案例 - 智能影像创作团队运用生成式AI技术制作国内首部AI文物活化微短剧《马家窑谜踪》 通过三个月时间复原4500年前马家窑彩陶文明 项目涉及历史考察 剧本创作 数字影像制作全流程 [15][17] - 敦煌智能交互影像作品利用AI技术大幅提升效率 过去需数天的三维建模现可短时间生成多版概念图 实现传统艺术数字化焕新 [19] - 视觉导演团队运用数字技术复刻真实冰面效果 完成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冰立方"动画及舞台设计 并通过3D打印与数字机械骨骼技术升级传统木偶动画制作流程 [25][27] 数字艺术产业生态 - 行业呈现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趋势 从业者需兼具美学创意与技术实施能力 如沉浸式空间搭建需掌握灯光设计 数字影像设备及施工图纸等跨领域知识 [31][33] - 典型工作模式为"创意+工程"双轨并行 从业者需在艺术创作与项目管理间灵活切换 覆盖动画 电影 展览 建筑等多业态 [33] - 技术赋能显著提升创作效率 如定格动画从手工逐帧调整升级为数字化自动场景切换 同时拓展了艺术表现的时空维度 [27][29]
大众报业集团培育壮大数字文化产业再发动员令
齐鲁晚报网· 2025-06-20 23:49
大众报业集团数字文化产业战略 - 大众报业集团召开数字文化产业推进会 深入探讨前沿趋势并明确发展思路 为集团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中央宣传部原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高书生作专题辅导报告 集团党委书记毕司东出席并讲话 [1]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成立与定位 - 大众报业集团对旗下齐鲁传媒集团实施战略重组 剥离传统业务并注入数字文化资产 改建为山东数字文化集团 于4月1日正式挂牌 [2] -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定位为省属大型文化企业 承担全省数字文化新基建使命 目标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文化产业集团 [2] - 集团以"传媒+文化"为主线 依托三大实验室 发力智慧媒体 数字文化 数字经济 数字科技 文化交易与投资五大业务板块 [2] 战略发展与目标规划 -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计划用3-5年成为大众报业集团重要增长极 实现"三个突破 两个升级 一个引领" [8] - "三个突破"指产业规模 技术创新 业务布局突破 "两个升级"指产业生态和公共服务升级 "一个引领"指成为全国数字文化产业标杆 [8] - 集团聘任高书生担任战略发展顾问 高书生长期参与文化体制改革和政策制定 在数字文化领域有深厚理论造诣和实践经验 [4][6] 业务发展方向与策略 - 集团重点在七个方向攻坚:产业布局 文化新基建 产品竞争力 盈利模式 深化合作 投融资 人才引育 [9] - 具体措施包括研发迭代科技硬核产品 探索平台型盈利模式 深化与央媒 科技企业 高校合作 实施"战略投资+产业整合"双轮驱动 [9] - 强调业态创新盯前沿 技术变现是重点 政府项目强底盘 市场开拓求发展的基本思路 [9] 组织保障与实施路径 - 要求建立适应数智化时代的领导班子 发挥"领"的效能 永葆"创"的精神 锤炼"专"的本领 [10] - 形成全集团支持数文集团发展的合力 强化资源配置 加强协同合作 数文集团需勇于担当 [10] - 强调数字文化产业是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要举措 需创新干 用力干 同心干 [7][10]
利好来袭!浙江,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6-11 12:10
游戏企业国际化发展 - 实施数字文化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储备、培育、提升一批游戏企业,支持游戏企业做大做强和国际化发展 [1] - 支持游戏出海企业参评国家级、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 [1] - 支持游戏企业与国际头部游戏发行平台深度合作,开辟海外游戏直播市场,培育游戏直播达人、媒体红人 [1] - 深耕亚太、力拓欧美、巩固港澳台,加强与金砖国家合作,开辟"一带一路"潜在市场 [1] - 构建"数字+文化+旅游+贸易"融合共生发展生态,加速游戏原创内容出海 [1] 游戏与文旅融合发展 - 结合游戏场景积极发展入境游,提升旅行服务国际竞争力 [2] - 实施文旅自主大模型生态培育工程,开发"入浙游"大模型,打造"人工智能+文旅"样本 [2] - 鼓励游戏开发商开发周边产品,支持参与"浙派好礼"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大赛 [2] - 鼓励游戏企业推出"跟着游戏去旅行"主题线路,打造沉浸式游戏场景 [2] 电竞赛事体系发展 - 加强引进和完善电竞赛事体系,支持企业和机构在杭州等地承办电竞赛事 [2] - 积极引进国内外顶级赛事活动落户浙江 [2] - 推动电竞产业走出去,鼓励电竞品牌在海外举办赛事,增强国产赛事影响力 [2] 资金扶持与金融服务 - 加大游戏出海资金扶持力度,发挥中央外经贸专项资金及省级专项资金撬动作用 [3] - 鼓励地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游戏国际化发展 [3] - 优化数字文化产业投融资和出口信保服务,加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省级产业基金引导 [3] - 鼓励游戏出海产业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培育耐心资本 [3] - 支持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多元化金融服务,优化出口信保、出口信贷服务 [3]
文化中国行|从“技术集群”到“场景生态” 数字文化产业进化论
央广网· 2025-05-28 08:45
数字文化产业现状 - 南京雨花台区文化企业超3700家,形成互联网信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数字创意设计、智能文化设备制造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并布局文化元宇宙领域,构建"4+1"数字文化产业格局 [1] - 2024年全区规上文化企业中,数字文化类企业占比超70%,营收占比达80%以上,数字文化产业成为主力军 [10] 技术底座创新 - 南京维赛客网络科技自主研发VS·work元宇宙引擎,实现多人联动操作及数据实时同步,应用于医疗元宇宙领域如"智联康复元诊疗平台" [2][3] - 南京睿悦信息科技将AI与XR引擎融合,推出无代码AI交互内容创作平台Nibiru Creator,降低三维数字内容创作门槛,应用于教育领域 [3][5] 场景应用与消费创新 - 南京功夫豆科技推出智能打印生态,覆盖文旅场景如定制冰箱贴服务,已落地全国百余家5A级景区 [6][7] - 南京汇智互娱网络科技推出"数字人平台",整合数字人、大模型等技术,应用于直播电商领域,如"苏货直播"新农人培育行动 [7][10] 企业案例与技术亮点 - 维赛客VS·work引擎实现虚拟空间"沉浸在场"协作,医疗应用支持远程诊疗与康复训练 [3] - 睿悦信息Nibiru Creator平台支持文字生成360度场景和3D模型,提升教育课件制作效率 [5] - 功夫豆"贴米PADA"自助终端将数字记忆转化为实体文创,推动景区衍生品收入 [7] - 汇智互娱Carrot AI大模型驱动数字人主播,增强直播趣味性与互动性 [7][10]
文都南京 数字金陵
南京日报· 2025-05-26 10:34
南京数字文化产业概况 - 南京数字文化产业已形成互联网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内容生产、先进文化装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2024年营收规模超1600亿元 [2] - 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对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贡献度超75% [2] - 南京拥有31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文化底蕴深厚,以"数"赋能展现城市文化新风采 [2] 政策支持与产业优势 - 南京出台《关于促进南京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巩固数字文化产业优势 [3] - 本土龙头企业原力数字参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影视动画项目,2024年获评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 [3] - 艾迪亚与全球100多家知名影视游戏公司合作打造爆款产品,达斯琪在全息3D显示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 [3] - 洛普信息成为全球LED显示技术领军企业,稻草熊影视等文化企业已上市,出门问问成为"AIGC第一股" [3] 产业载体与创新生态 - 南京打造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园、"秦淮有戏"微短剧基地、浦口区"短剧乡村"等产业载体,成为全国数字视听产业创新高地 [4] - 181家文化产业园区集聚文化企业和人才,成为项目建设"主阵地" [5] - 南京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为产业提供金融支撑 [5] 人才与科研资源 - 南京拥有50多所普通高校、12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1个8000亿级和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5] - 现有两院院士96人、创新创业中外院士超百人,在校大学生105.43万人 [5] 合作交流与项目推介 - 2025南京文化产业合作交流活动(深圳)展示27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主题为"文都南京 数字金陵" [1][2] - 30家南京数字文化企业通过AI交互、具身智能、全息显示等技术在深圳文博会展示创新成果 [3] - 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强调南京与深圳产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2] 文旅新场景与数字化转型 - "大梦红楼"沉浸式剧场、金陵小城元宇宙、德基博物馆数字艺术家Beeple全球首展等新场景推动文旅产业"流量"变"留量" [5]
“火出圈”的短剧,怎么拍出来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4-29 08:59
短剧行业发展趋势 - 短剧在短视频平台迅速风靡 吸引大量用户并拓展至东南亚市场 [1] - 用户反馈显示短剧具有剧情紧凑、演技在线等特点 形成高粘性观看习惯 [1] 陵水海风国际影视基地运营情况 - 基地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 配备90余种智能联动拍摄场景 实现高效"移步换景"拍摄 [2] - 自2023年8月开放以来已接待超60个影视项目 吸引40余家产业链企业入驻 [2][3] - 采用"基金+基地+运营"创新模式 提供从内容生产到发行的全链条服务 降低30%制作成本 [3] 陵水短剧产业生态建设 - 形成以"短剧出海"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已服务30余个剧组选角及协拍需求 [3] - 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 建立包含翻译、发行、版权保护的完整海外发行链路 [3] - 整合海归小镇与科技园片区 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园 实现产教联动发展模式 [4] 产业招商进展 - 2025年全球招商大会签约20家数据及文化传媒企业 聚焦短剧影视、游戏动漫等出海赛道 [6]
走过2024年低谷 丝路视觉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改善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21:14
文章核心观点 - 丝路视觉2024年经营业绩承压但2025年一季度好转,公司依托技术与创新捕捉文化产业机遇,以“文化+科技”为锚点谋求多元化发展,有望在行业新一轮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 [1][4][6]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受宏观经济和行业因素影响,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88亿元,经营业绩承压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经营趋势显著好转,实现营收1.09亿元,净利润较2024年同期大幅改善58.53% [1] 行业发展趋势 - 数字内容行业正处革命性变革关键节点,前沿数字技术从多维度对行业进行系统性重塑,文化创意细分赛道技术迭代驱动产业跃升,催生新产品与新场景 [2] - 数字创意产业以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为核心,围绕用户多元高阶需求创新,在数字化浪潮和政策扶持下前景广阔,市场需求将爆发式增长 [4] 公司业务创新 - 2024年公司持续在多种智能终端进行产品研发投入,在应用场景层面深入调研和创新,打磨多个线下VR大空间沉浸体验类项目,推进数字内容应用业务在C端落地 [2] - 公司参股子公司Renderbus瑞云渲染为《哪吒2》等现象级作品提供云渲染服务,为传统文化IP现代化表达注入新动能 [3]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锚定2025年发展目标,以稳健务实策略挖掘自身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确保业绩可持续增长 [4] - 公司聚焦数字内容创意制作主业,通过专业化运营和业务拓展构建完善业务生态体系,紧扣“文化+科技”主线升级产品与服务体系 [4] - 公司加深与智能穿戴硬件厂商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数字内容应用在C端市场落地,构建多元化业务生态体系 [5] - 公司强化数字资产开发与管理能力,推进设计、应用与技术三大维度创新实践,增强综合竞争力、盈利能力与风险抵御能力 [5] - 公司积极谋划海外市场布局,推动中华文化全球传播,为数字文化产业全球化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