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技术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A股成交额连续28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9-20 04:18
市场表现 - 9月19日A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 上证指数跌0.30% 深证成指跌0.04% 创业板指跌0.16% 科创50指数跌1.28% 北证50指数跌0.83% [1] - 本周市场表现分化 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30% 深证成指累计上涨1.14% 创业板指累计上涨2.34% [1][3] - 市场成交额2.35万亿元 较前日减少8172亿元 连续28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 [1][2] - 全市场超3400只股票下跌 逾1900只股票上涨 超50只涨停 超20只跌停 [1][2] 行业板块表现 - 9月19日煤炭行业领涨1.97% 有色金属涨1.19% 建筑材料涨1.05% [2] - 汽车行业跌1.94% 医药生物跌1.41% 计算机跌1.26% [2] - 本周煤炭行业累计上涨3.51% 电力设备涨3.07% 电子行业涨2.96% [3] - 银行行业本周累计下跌4.21% 有色金属跌4.02% 非银金融跌3.66% [3] 个股表现 - 煤炭板块中华阳股份涨逾7% 潞安环能 晋控煤业均涨逾5% 淮北矿业 中煤能源均涨逾4% [3] - 有色金属板块中赣锋锂业涨停 港股涨逾9% 深圳新星涨停 腾远钴业涨逾7% [3]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个股为欧菲光19.86亿元 赣锋锂业15.69亿元 立讯精密11.41亿元 中际旭创8.13亿元 天通股份7.32亿元 [4]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个股为卧龙电驱24.71亿元 山子高科16.94亿元 金发科技15.58亿元 东方财富14.56亿元 三花智控13.19亿元 [4] 资金流向 - 9月19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685.51亿元 沪深300净流出97.07亿元 [4] - 本周主力资金连续5日净流出 9月15日净流出646.53亿元 9月16日净流出449.25亿元 9月17日净流出453.94亿元 9月18日净流出1282.63亿元 [5] - 两融余额24024.65亿元 融资余额23857.60亿元 本周前4个交易日融资余额增加507.96亿元 [5] 市场特征 - 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行情 板块轮动显著 [1][2] - 小微盘股调整更明显 中证1000指数跌0.51% 中证2000指数跌0.84% 万得微盘股指数跌0.82% [1] - 人形机器人 PEEK材料 炒股软件等板块领跌 挖掘机 光刻机 雅江水电站 锂矿等板块走强 [2] 市场估值 - A股总市值112.32万亿元 沪深300滚动市盈率13.97倍 [5]
从5432份中报看中国经济:3万亿净利背后产业升级的N个逻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7:46
宏观经济背景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2][4] - 内需贡献率近七成 居民收入保持增长 [2][4] 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 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 大部分企业稳健运营 [2][4] - 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 同比增长0.16% [6][8] - 第二季度营收18.11万亿元 同比增长0.43% 环比增长7.15% [8] -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00万亿元 同比增长2.54% 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 [8] - 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 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 [6][8] - 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 1943家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 [6][8] - 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大幅修复 营收净利增速分别为4.80%和10.01% 分别比上年同期提升0.97和20个百分点 [6] 行业净利润表现 - 钢铁行业净利润118.37亿元 同比增长263.77% [7][8] - 软件服务行业净利润23.07亿元 同比增长176.19% [7] - 建材行业净利润108.84亿元 同比增长75.49% [7] - 传媒行业净利润208.30亿元 同比增长34.41% [7] - 半导体行业净利润250.99亿元 同比增长33.49% [7] - 有色金属行业净利润999.57亿元 同比增长31.03% [7] - 硬件设备行业净利润1010.76亿元 同比增长21.63% [7] - 机械行业净利润827.86亿元 同比增长21.18% [7] - 非银金融行业净利润2982.17亿元 同比增长18.54% [7] - 家电行业净利润693.00亿元 同比增长12.83% [7] 政策驱动行业增长 - 新能源汽车产业净利润1585.93亿元 同比增长32.07% [9][12] - 家电行业净利润723.60亿元 同比增长12.52% [9] - 消费电子产业净利润622.56亿元 同比增长12.60% [9] - 旅游出行行业净利润48.26亿元 同比增长54.52% [11][12] - 影视行业净利润29.73亿元 同比增长134.73% [11] - 游戏行业净利润80.52亿元 同比增长74.17% [11] - 宠物经济净利润15.87亿元 同比增长39.67% [10][12] - 谷子经济净利润79.44亿元 同比增长54.21% [10][12] 研发投入情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研发投入7456.87亿元 同比增长2.68% [13] - 整体研发投入强度2.13% [13] - 科创板研发投入强度11.78% 创业板4.89% 北交所4.63% [13] - 生物产业研发投入强度达13.21% [14][16]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研发投入强度6.70% [15]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5.54% [15] - 海洋装备产业研发投入强度10.62% [16] - 航空航天产业研发投入强度8.05% [16] - 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投入强度6.73% [16] - 新材料产业研发投入强度3.65% [16] - 新能源产业研发投入强度3.28% [16] - 节能环保产业研发投入强度2.88% [16] 新兴技术领域研发 - 脑机接口研发投入强度11.87% [17][18] - 智能体研发投入强度9.24% [18] - 服务器研发投入强度8.46% [18] - 卫星及应用产业研发投入强度8.38% [18] - 人形机器人研发投入强度5.93% [18] - 人工智能+研发投入强度5.63% [18] - 储能研发投入强度6.57% [18] - 固态电池研发投入强度6.16% [18] - 光模块(CPO)研发投入强度6.39% [18] - 低空经济研发投入强度4.23% [18]
从5432份中报看中国经济:3万亿净利背后产业升级的N个逻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20:52
宏观经济背景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内需贡献率近七成[4] - A股市场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 整体营收增速由负转正 归母净利润保持正增长[5][9] 整体经营表现 - 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 同比增长0.16%[6][9] - 第二季度营收18.11万亿元 同比增长0.43% 环比增长7.15%[9] - 实现净利润3.00万亿元 同比增长2.54% 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9] - 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 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 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 1943家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7][9] 行业净利润增长表现 - 钢铁行业净利润118.37亿元 同比增长263.77%[8][9] - 软件服务行业净利润23.07亿元 同比增长176.19%[8] - 建材行业净利润108.84亿元 同比增长75.49%[8] - 传媒行业净利润208.30亿元 同比增长34.41%[8] - 半导体行业净利润250.99亿元 同比增长33.49%[8] - 有色金属行业净利润999.57亿元 同比增长31.03%[8] - 硬件设备行业净利润1010.76亿元 同比增长21.63%[8] - 机械行业净利润827.86亿元 同比增长21.18%[8] - 家电行业净利润693.00亿元 同比增长12.83%[8] 消费领域表现 - 新能源汽车产业净利润同比增长32%[10][13] - 消费电子产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2.60%[10] - 家电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2.52%[10] - 文旅消费相关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11][13] - 宠物经济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9.67%[11][13] - 谷子经济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4.21%[11][13] 研发投入情况 - 全市场研发投入7456.87亿元 同比增长2.68% 研发投入强度2.13%[14][15][19] - 科创板研发投入强度11.78% 创业板4.89% 北交所4.63%[15] - 生物产业研发投入强度13.21% 海洋装备产业10.62% 航空航天产业8.05%[16][19] - 脑机接口研发投入强度11.87% 智能体9.24% 服务器8.46%[17][18]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5.54%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6.70% 新能源汽车产业6.73%[16]
2025年1—7月工业经济运行观察:政策效应显现,高技术产业引领增长
北京商报· 2025-08-27 19:36
营业收入与利润表现 - 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78.07万亿元同比增长2.3%延续增长态势[2] - 1-7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0203.5亿元同比下降1.7%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1个百分点[3] - 7月企业毛利润由6月下降1.3%转为增长0.1%显示盈利水平实质性改善[3] 分行业利润结构 - 采矿业利润总额4930.9亿元同比下降31.6%制造业利润总额30235.8亿元增长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供应业利润5036.8亿元增长3.9%[3]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7月由6月下降0.9%转为增长18.9%拉动整体利润增速较6月加快2.9个百分点[2][3] - 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行业利润增长40.9%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利润增长176.1%生物药品制造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分别增长36.3%和6.9%[3] 政策驱动效应 - "两新"政策推动电子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利润增长87.9%通用零部件制造增长15.3%[5] - 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计算机整机制造利润增长124.2%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增长100.0%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增长57.0%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增长51.9%[5] - 半导体领域自主创新推动集成电路制造利润增长176.1%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增长104.5%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增长27.1%[6] 企业案例与技术创新 - 海信视像上半年营业收入272.31亿元同比增长6.95%归母净利润10.56亿元同比增长26.63%[3] - 公司攻克RGB-Mini LED产业化中"两芯"难题实现液晶显示从单色背光到RGB三色背光的技术跨越相关产品上半年完成首发[4] - 受益于设备更新补贴政策订单量显著增长尤其高端产品需求提升政策激发产业链技术升级意愿[6] 成本与资产状况 - 1-7月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5.57元同比增加0.24元但费用支出同比减少0.08元至8.38元显示成本控制能力提升[6] - 7月末规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83.67万亿元同比增长4.9%负债合计106.26万亿元增长5.1%资产负债率57.9%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6]
苏州1至7月经济运行稳中提质
苏州日报· 2025-08-27 07:05
工业经济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7267.7亿元 同比增长4.5%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 [1] - 前六大主导行业产值17699.1亿元 同比增长5.0% 占工业总产值比重64.9% [1] - 电子信息业产值增长7.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增长5.3% [1]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417.3亿元 同比增长6.9% 占工业总产值比重56.5% [1]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70.9亿元 同比下降2.5% [1]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 [1] - 工业投资1338.9亿元 同比增长12.5% [1] - 电子信息业投资增长17.4% 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1.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增长33.3% [1] -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8% 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达34.4% [1] 对外贸易 - 进出口总额15258.0亿元 同比增长5.3% [2] - 出口总额9589.9亿元 增长7.0% 进口总额5668.1亿元 增长2.5% [2]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4187.1亿元 增长21.9% 占出口总额比重43.7% [2] - 机电产品出口7455亿元 增长6.2% 拉动出口增长4.9个百分点 [2] 资本市场 - 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0家 其中境内A股上市5家 [2] - 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275家 境内A股上市公司223家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5.3亿元 同比增长3.4% [2] -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8% [2] - 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呈现"六降二升"格局 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7% 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6.3% [2]
2025年1-7月全国吸收外资4673.4亿元人民币
商务部网站· 2025-08-22 17:12
外商投资总体情况 - 2025年1-7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6133家 同比增长14.1% [1] -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673.4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3.4% [1] 行业投资结构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210.4亿元人民币 [1] -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362.5亿元人民币 [1]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373.6亿元人民币 [1] 高技术产业细分领域表现 - 电子商务服务业外资增长146.8% [1]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外资增长42.2% [1] - 化学药品制造业外资增长37.4% [1] -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外资增长25.5% [1] 投资来源地分布 - 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1.1% [1] - 瑞士实际对华投资增长63.9% [1] - 日本实际对华投资增长53.7% [1] - 英国实际对华投资增长19.5%(含自由港投资数据) [1]
1-7月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新华财经· 2025-08-18 13:34
工业生产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1]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4.2% 汽车制造业增长11.5%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7% 医药制造业下降9.3% 五大装备制造业增长9.5% [1] - 工业出口交货值1195.9亿元 增长4.6% 其中汽车制造业出口增长33.0% 医药制造业出口增长11.3%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2%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 [1] - 锂电子电池产量增长2.6倍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5倍 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增长38.6% 集成电路产量增长17.8% [1]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8% [2] - 设备购置投资增长80.3% 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7.9% [2]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3% 制造业投资增长4.9%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9% [2] - 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8.3%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5%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7% [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倍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1倍 [2]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8.7% [2] - 房屋施工面积9987.8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7.7% 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946.7万平方米 下降8.6% [2] - 商品房销售面积601.0万平方米 增长2.5%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89.8万平方米 下降6.8% 纯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5.7% [2] 消费市场 - 市场总消费额增长0.7% [3] - 服务性消费额增长4.6%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74.3亿元 下降4.2% [3]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6.9% [3] - 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32.7% 粮油食品类增长12.1% 化妆品类增长8.2% 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6.1% [3] - 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下降19.0% [3] - 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3.6% 通讯器材类下降24.4% [3] - 商品零售6882.3亿元 下降4.3% 餐饮收入792.0亿元 下降3.6% [3] 价格指数 -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 [4] - 食品价格下降1.8% 非食品价格下降0.1% [4] - 消费品价格下降0.6% 服务价格持平 [4] - 衣着价格上涨0.2% 居住价格上涨0.2% 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2% 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0.0% [4] - 医疗保健价格下降0.6% 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1% 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下降1.3% 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6% [4] - 7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 环比上涨0.7% [4]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 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3% [4] - 7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9% 环比下降0.2% 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0% 环比下降0.4% [4]
5月份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向优向新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9
经济总体运行态势 - 5月份经济顶住国际输入性压力 运行总体平稳 部分指标继续改善 展现出较强韧劲和活力[1] - 生产需求指标增速总体保持稳定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服务业生产指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表现平稳[1] - 宏观政策作用下 就业继续改善 总体稳定 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1] - 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基础稳 优势多 韧性强 潜能大的特点明显[1] 生产端表现 - 1至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 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9% 与一季度相比保持总体平稳[3] -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8] - 三大门类增加值一平一升一降:采矿业同比增长5.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 制造业增长6.2%[8] 需求端表现 - 1至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比一季度有所加快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 保持基本稳定[3] -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 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5] - 1至5月份服务零售额增长5.2% 比1至4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5] 外贸进出口 - 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 其中出口增长6.3%[1] - 对美国进出口有所下滑 但对东盟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持续增长[4]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放缓 但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扩大[4] 新动能聚集 - 5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 对工业生产贡献率达到54.3%[1]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1] - 1至5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3] 高端制造业亮点 - 5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6%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2%[9] - 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3D打印设备增长40% 集成电路增长11.5%[9]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增加值增长85.9%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长29.5%[9] - 机器人减速器产量增长1倍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5.5%[9] 新能源产业 - 1至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0.8% 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18.3%[3] - 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1.7%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52.5%[9] 消费市场表现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 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3%[5] - 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33%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0.5% 家具类增长25.6%[6] - 上述四类商品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个百分点 比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6] 网络与假日消费 - 1至5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 较1至4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4.5%[6] -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6.4%[6] - 5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5.9% 较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6] 入境消费 - "五一"假期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人次同比增长超70%[6] - 入境旅游订单量成倍增长 银联网联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增长2.4倍 交易金额增长1.3倍[6] 就业状况 - 1至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 月度变化基本平稳[4] - 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 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4]
高技术产业“狂飙”,这三省凭什么领跑全国?
中国新闻网· 2025-08-02 20:51
高技术产业动能加速释放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1] - 安徽、湖北、江苏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速领跑全国,同比分别增长23.6%、14.4%和11.8% [1] 安徽汽车产业表现 - 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达149.95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3.09万辆,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 [1] - 安徽汽车产量超越广东,一季度以76.17万辆的产量高居全国榜首,比广东多近10万辆 [3] - 安徽吸引奇瑞集团、蔚来汽车、大众安徽、合肥比亚迪等多家整车企业入驻 [10] 湖北锂电池产业 - 上半年湖北锂电池出口增长高达1.1倍,成为外贸出口的突出亮点 [5] - 亿纬锂能、襄阳比亚迪、楚能新能源等龙头企业在湖北加速布局锂电池生产 [5] - 湖北襄阳海关推出"入区即退税"等优惠政策,助力企业资金周转和仓储成本降低 [10] 江苏前沿科技领域 - 上半年江苏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 [7] - 江苏机器人产业链营业收入约900亿元,同比增长11%,工业机器人产量居全国第二 [9] - 江苏组织实施250个攻关项目,取得全球首条8英寸硅基氮化镓量产线等标志性成果 [9] 政策与创新驱动 - 安徽出台全国首部省级新能源汽车法规,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10] - 江苏深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机制,2024年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科技类项目人数居全国第一 [10] - 湖北商务和海关部门紧密配合,推出优惠政策助力锂电池出口 [10]
上半年30个省份“半年报”出炉,西藏、甘肃和湖北增速排名前三
新京报· 2025-07-25 16:49
经济总量与增长 - 全国30个省份2025年上半年经济成绩单陆续揭晓 经济总量保持平稳增长、稳中向好 经济含新含绿含金量稳步提升 [1] - 广东省上半年GDP达6 87万亿元 同比增长4 2% 江苏省GDP达6 7万亿元 山东省GDP突破5万亿元 同比增速5 6% 浙江省GDP4 5万亿元 增速5 8%居东部沿海首位 [2] - 22个省份GDP增速超过或持平全国5 3%平均线 西藏增速7 2%居首 甘肃6 3% 湖北6 2%紧随其后 [6] 区域经济格局 - 东部地区继续领跑 中部地区集体发力提速 西部地区加速增长 东西部差距扩大速率趋缓 南北差距较大且呈固化态势 [2] - 区域经济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变革 区域间经济差距有望逐步缩小 新发展格局下区域经济格局正发生变革 [3] 新兴产业驱动 -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驱动GDP增速较好地区 高技术制造业高速增长 相关产业投资保持较高速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强 [2] - 湖北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 4% 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7 5% [7] 经济增长引擎 - 西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 8% 高于全国8 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 8% 高出全国22个百分点 [6] - 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 5% 高于全国3 7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 9% 高于全国1 9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额增长28 4% 大幅高于全国25 5个百分点 [7] 外贸表现 - 甘肃省外贸进出口总值352 1亿元 同比增长33 8% 增速全国第二 出口增长40 5% 进口增长31 7% 增速全国第一 [7] - 湖北省进出口总值4023 1亿元 同比增长28 4% 创历史同期新高 出口增长38 5% 进口增长7 4% 民营企业进出口2862 5亿元 增长逾三成 占同期湖北进出口总值超七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