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搜索文档
点题人才战略:经济大省如何出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08:15
南方财经记者郑玮 广州报道 9月15日上午,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七场专题会议即将在广州举行。这是今年以来广 东省人大常委会组织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系列专题会议的"收官之战",此次议题将聚焦高素质人才 引育。 这已经不是广东今年第一次将焦点投向人才。从2月部署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到7月中旬提 前实现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目标,再到9月继续启动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广东年 内已频频面向全球人才发出"招才令"。 经济第一大省为何如此关注人才? 可以看一组数据:2025年1-6月,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2%。同期,广东全省新能源汽车、储能 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4.7%、42.2%、34.0%、 23.0%、58.2%。当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新兴产业逐步成长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广东亟待为 自己找到更多人才"火种"。 但人才引育也是一个长周期、系统性工程。实现人才与产业真正的"双向奔赴",广东还需要回答很多问 题。 新兴产业发展具体需要什么人才?新一代科创人才偏好什么样的就业环境?如何持续激活人才创新活 力?围绕广东在人 ...
广东创新能力八连冠背后:产业提要求,研发破瓶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21:16
广东省产业科技创新进展 - 广东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位列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 [1][3] - 全省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超5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2.7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89家 [3] - 截至2025年2月底,全省9.02万家企业共拥有发明专利70.32万件,占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的86.98% [3] 战略性产业表现 - 截至2025年2月底,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6.12万件,居全国首位,占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的69.43% [3] - 2025年1-6月,全省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6.0%,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 [4] - 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增长14.7%、42.2%、34.0%、23.0%、58.2% [4] 行业面临挑战 - 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产业面临关键技术待突破、产业规模有限、应用场景不明确等问题 [5] -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资源不足,算力芯片、车载操作系统、计算平台等领域自主能力薄弱 [5] - 汽车行业对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人才需求激增,但关键核心人才储备不足 [5] 政策支持与改革 - 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55.13亿元,组织实施攻关项目797项,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4] - 加快推进"业主制""补改投""后补助"等组织方式,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模式 [2][8] - 计划对高层次人才在薪酬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方面给予更大自主权 [2] 半导体产业发展 - 半导体行业需要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的产业格局 [7] - 半导体制造领域仍有较大成长空间,需针对特色工艺和先进制造加大投资 [5]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对芯片的巨大需求推动了半导体行业最新一轮周期 [9] 科技成果转化 - 需要产业变革牵引实现"从1到100""从100到N"的创新 [9] - 推动职务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改革,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9] - 高质量建设技术经理人队伍,促进创新成果市场化 [9]
广东人气旺,“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故事仍在续写
南方都市报· 2025-08-06 13:44
经济表现 - 广东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68725.40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2%、3.4%、4.6%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增长3.6%,餐饮收入增长2.7% [8] - 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核销金额246.5亿元,直接拉动销售额1886.5亿元 [11] 人口与人才 - 2024年末广东常住人口增加74万,出生人口113.3万,外来人口净流入27万人 [4] - 2025年6月广东常住人员1.21亿,流动人员4273.2万,同比上升18.5万,增幅0.4% [6] - 2025年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预计吸引100万高校毕业生 [4] 产业与创新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6月份增长5.3%,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6.0% [12] - 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4.7%、42.2%、34.0% [12] - 茂名石化采用"云网+AI+低空"技术,巡检效率提升15倍,单次作业成本降低92% [13] 消费与市场 - 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1%、7.9%、36.0% [8]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4.9%、38.5%、65.5% [9] - 2025年1-6月广东月均入境规模498.6万人次,同比增幅29.4%,出境规模521.7万人次,同比增幅32.5% [11] 区域发展 - 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常驻人员规模前三 [6] - 东莞石排镇潮玩产业因专线网络服务,新品开发周期缩短30%,产品合格率提升20%以上 [14] - 外省籍常驻人员中,广西、湖南、江西排名前三 [6]
两省GDP合计约占全国1/5,粤苏这样挑大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6 07:32
此外,上半年江苏新产业(300832)、新业态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 业比重分别提高至51.8%和42.1%,工业结构、运行质量得到提升。 消费方面,"苏超"的火爆出圈,除了带来泼天的流量,还带动了相关城市餐饮、住宿、旅游等多维度的 消费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江苏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49亿元,同比增长5%。按消费类型 分,商品零售21487.4亿元,同比增长4.9%;餐饮收入2461.6亿元,同比增长5.7%。 近日,各地陆续公布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广东与江苏再次以合计约占全国GDP1/5的体量,展现经 济大省挑大梁的积极作为。 打开看,两省的增长内核各显特色:广东凭借开放前沿的魄力,以外贸和科技创新对冲下行压力;江苏 则依靠各地均衡的发展和制造业全产业链的厚度,进一步拉近与广东的差距(缩至1757.6亿元)。 如此均衡的江苏 今年,"苏超",作为一场省级足球赛事,全网刷屏。有媒体直言"其他省市难以复制",其中的一个理由 即是:江苏各地的经济是那么均衡。如果将经济发展比作"一场马拉松",放眼江苏赛场,13个地级市全 部跻身全国GDP百强,是全国唯一。 事实上,这种均 ...
宏观解读报告:经济运行平稳,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圳市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跟踪与解读
国信证券· 2025-08-04 22:50
宏观经济表现 - 深圳市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8322.26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广东省增速0.9个百分点[3] - 第三产业增长最快达6.1%,第二产业增长3.3%,第一产业增长2.8%[3] - 广东省整体生产总值68725.40亿元,同比增长4.2%[3] 对外贸易 - 进出口总额21675.45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出口下降7.0%,进口增长9.5%[8]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8.0%,比一季度提高3.4个百分点[8] - 深圳进出口占广东省比例从46.31%提升至47.65%,进口占比达51.79%[10] 工业生产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高于广东省0.3个百分点[15] - 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民用无人机增长59.0%,工业机器人增长38.0%,3D打印设备增长35.8%[15] - 广东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0%[16]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1%[18] -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7.1%,信息传输等行业投资增长47.7%[18] - 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下降9.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8%[19]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8.68亿元,同比增长3.5%[23]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家用电器零售额增长55.7%,文化办公用品增长32.9%[23] - 深圳消费占广东省比例从20.54%提升至21.58%[24] 金融与价格 -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1600.14亿元,同比增长5.7%[31] -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高于广东省0.5个百分点[37] - 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5%,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4%[37]
广东:隐性债务连续四年清零,腾出空间,轻装上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1:14
经济增速与边际改善 - 2025年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25.40亿元,同比增长4.2%,连续三个季度回升[5] - 从2024年四季度到2025年二季度,广东GDP增速从3.5%升至4.2%,三个季度累计回升0.8个百分点[10] - 二季度广东制造业PMI为50.4%,重返扩张区间并高于全国同期49.7%的水平[1] 结构调整与动能切换 -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压舱石: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家具/家电/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5.5%/44.9%/24.2%[13] - 外贸展现韧性:上半年进出口同比增长4%,AI相关产品进出口1.43万亿元增长22.1%,"新三样"出口增长28.89%[14] - 投资结构优化: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40.9%降至27%,2024年工业投资突破1.5万亿元占比37.2%创18年新高[15] 产业升级与创新突破 - 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9年21.6万辆激增至2024年361.78万辆,五年增长十倍[21] - 2025年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4.7%[24] - 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分别增长42.2%/34.0%/58.2%[24] - 2024年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是2015年2.8倍,研发强度达3.6%超过日德水平[29] 金融支持与债务管理 - 广东存量隐性债务自2021年起连续四年保持为零[2] - 科技金融突破:上半年科技保险提供风险保障3.11万亿元同比增长76%,并购重组金额780亿元居全国之首[32] - 专项债额度连续多年超5000亿元,2025年开展专项债券注资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试点[33] 区域协调与外贸转型 - 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32:1,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1.7个百分点[27] - 保税贸易占贸易总量增至20.1%超过加工贸易,跨境电商形成"产业集群+电商"新模式[26]
31省份半年报:粤苏鲁总量领跑,新兴产业成增长“新势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21:16
区域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广东GDP总量68725.4亿元领跑全国 江苏66967.8亿元和山东50046亿元紧随其后 [1][3] - 东部省份经济总量保持领先 浙江45004亿元 福建27996.57亿元 北京25029.2亿元 河北22965.9亿元 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53% [3] - 中部省份增速亮眼 湖北GDP29642.61亿元同比增长62% 西藏 甘肃增速排名全国前三 [1][6] 工业增长动能 - 全国27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跑赢GDP增速 装备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55% 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7] - 福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 装备制造业增长152% 湖南装备制造业增长122% 山东装备制造业增长130% [8] - 河南汽车制造业增长245% 电气机械增长212% 陕西汽车制造业增长279%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03% [9] 新兴产业表现 - 广东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增长147% 锂离子电池增长422% 工业机器人增长340% 无人机增长582% [9] - 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4% 贡献规上工业增长275% 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621% 电子元件增长530% [11] - 工业机器人行业进入重要发展周期 广东已成为国内最大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10] 重点省份驱动力 - 福建消费零售总额12560.88亿元增长60% 工业投资成为关键支撑 [4] - 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 设备购置投资增长990%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 [5] - 湖北出口总额增长385%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549% 工业增加值增长79% [6]
经济地理丨31省份经济半年报:20省份增速超全国 13省份总量超2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1 13:02
31省份经济半年报 向上积蓄拔节的力量 编者按行至年中,地区经济走势备受关注。经济大省稳挑大梁、产业升级向新向优、对外贸易多元共进、经营主体趋稳向好……31个省区市经济"半年 报"日前已全部出炉,其中谁在领跑、谁在猛追、谁在掉队?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半年各地如何聚焦重点、向新求质、顶压奋进?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彩娜 风浪越大,愈显地区经济强大韧性与旺盛活力。 经济大省稳挑大梁、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产业升级向新向优、对外贸易多元共进、经营主体趋稳向好……31个省区市经济"半年报"日前已全部出炉,各地 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定力、活力、动力、潜力,汇聚成地区经济向新向好的韧性曲线。 看经济增速,今年上半年,20个省份超过全国增速(5.3%),贵州、天津与全国增速持平,9个省份低于全国增速。其中,西藏以7.2%的增速领跑全国, 甘肃以6.3%的增速位居全国第2,湖北以6.2%的增速紧随其后,宁夏、四川、新疆、湖南等中西部省份经济增速居于前列。 看经济总量,今年上半年,广东、江苏稳居"6万亿俱乐部",山东突破5万亿元大关,浙江超过4.5万亿元,四川、河南两省跨越3万亿元门槛,共有13个省 ...
沃土育壮苗——广东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新华社· 2025-07-26 01:18
低空经济 - 广汽高域自主研发的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成功完成首飞,兼具固定翼巡航能力和多旋翼垂直起降灵活性 [2] - 广东省上半年民用无人机产量同比增长58.2%,深圳丰翼科技已投入168架无人机,日均飞行架次达六七百次 [2] - 广东省开通5G-A基站超1.1万个、无人机航线700多条,年物流配送飞行近80万架次 [2] - 广东省聚集低空经济相关企业1.5万余家,消费级无人机占全国95%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占全国54%份额 [3] - 亿航智能无人机在海外实现载人首飞,丰翼科技物流无人机为18个国家提供服务 [3] 机器人产业 - 广东省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5.41万套(同比+34%),服务机器人产量748.86万套(同比+23%) [7] - 深圳推动工业机器人面向3C产业,广州聚焦汽车/船舶/航空,佛山主攻家电/陶瓷/纺织,东莞侧重电子信息/电气机械 [6] - 深圳龙岗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街区",推动机器人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场景落地 [5] - 广东省计划到2027年每年促进首用首试新技术新产品不少于100项 [5] 新能源产业 - 汕头已建成3个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120万千瓦 [9] - 广东省新能源累计并网容量超8000万千瓦(占总装机33%),海上风电装机1251万千瓦(同比+15%) [9] - 广东省绿电交易量达82.9亿千瓦时(同比+60.2%) [9] - 广东省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14.7%,储能用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42.2% [10] - 广州试点车网互动技术(V2G),居民反向送电可获0.5-0.7元/度电价差收益 [10]
上半年广东GDP同比增长4.2% 实现68725.4亿元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21 15:35
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68725.4亿元 同比增长4.2% 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2258.86亿元增长4.2% 第二产业增加值25978.86亿元增长3.4% 第三产业增加值40487.69亿元增长4.6% [1] - 全省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2]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 其中6月份增长5.3% [3]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8% 汽车制造业增长7.2% [3]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9%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 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5.4%和33% [3]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4.7% 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增长42.2% 工业机器人增长34% 民用无人机增长58.2% [3] 投资结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7% 但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 [4]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1% 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3.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5.3% [4] - 工业投资占比达38.1% 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4.6%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投资增长57.9% [4] -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8% 占工业投资比重34.1% 较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 [4] 服务业发展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5] -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增长6.6% 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 [5]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7.5%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长9.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8.3% [5] -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7.3% 高速铁路客运量增长8.3% [5]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6] - 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8% 乡村市场增长1.4% [7] - 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2.1% 日用品类增长7.9% 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6% 金银珠宝类增长11.4% [7]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44.9% 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8.5% 家具类增长65.5% [8] 新兴产业与线上消费 - 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增长2.7% 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4.2% [8] - 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20.3% 拉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长7.8个百分点 [8] - 线上消费增速提高4个百分点 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8] 农业生产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7%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3.1% [8] - 园林水果产量增长5.7% 茶叶产量增长5.2% 猪肉产量增长3.4% [8] - 二季度末生猪存栏增长13.7% 生猪出栏增长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