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央企追投武汉,10亿元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基地
长江日报· 2025-08-28 15:36
项目概况 - 武汉经开区与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及试验研究基地 总投资10亿元 计划2024年四季度开工[1] - 基地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 将建设氢燃料技术中心 节能排放技术中心 新能源技术中心 智能网联先进技术中心等核心载体[4] - 基地定位为覆盖关键技术研发 标准创新与评价 试验研究及新兴产业孵化功能的综合性平台[4] 战略意义 - 项目服务于汽车产业研发创新 试验研究 中试转化全链条需求 为汽车强国建设提供支撑[1] - 夯实武汉市在新能源汽车 泛新能源汽车产业及"AI+智能网联"领域的技术基础[4] - 助力武汉建设全国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和中部地区崛起增长极[5] 企业背景 - 中汽中心为国务院国资委直属中央企业 业务覆盖汽车技术研发 标准制定 检测认证等关键领域[4] - 其全资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及中汽中心华中分中心自2006年起落户武汉经开区[4] - 中汽中心将持续加大在车谷布局力度 重点围绕新能源 智能网联 氢能等领域引导优质资源集聚[4] 区域发展 - 武汉经开区已引进达安科技 苏试试验等优质检验检测机构 成立检验检测联盟[5] - 正加速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 以检验检测推动汽车产业创新与转型[5] - 将支持中汽中心办好202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 推动产业链协同并促进相关零部件项目落地[5]
盛阅春会见中汽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
长江日报· 2025-08-27 15:00
武汉市政府与中汽中心战略合作 - 武汉市政府与中汽中心举行高层会谈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3] - 双方将深化多领域全方位战略合作 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优势产业 [1] - 合作重点包括关键技术攻关 研发检测应用平台落地 共同打造中国车谷 [1] 中汽中心业务布局 - 中汽中心将持续拓展在汉业务布局 加大智能网联信息安全智能装备等领域合作力度 [2] - 推动更多项目落地 为武汉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2] 武汉产业战略定位 - 武汉正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优势产业 加快打造全国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 [1] - 武汉是中部地区中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1] - 武汉科教资源富集 产业实力雄厚 交通区位优越 [2]
(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汇聚1121万名技能人才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14:56
科技创新投入与成果 - 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增至45家 汇聚82位院士及1121万名技能人才 [1]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10404家增至近30000家 增长近两倍 [2] -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从7439家增至46532家 增长超5倍 数量位列全国第四 [2]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1005.28亿元增至1408.17亿元 增长40.08% [2] - 基础研究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69.08% 省联合基金规模连续五年翻番式增长 [2]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7件 较"十三五"末增长167.4% [2] 新兴产业发展与就业 - 2024年上半年挖掘高质量岗位约115万个 [3] - 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招聘需求最高同比增幅超150% [3] 经济总体表现 - 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元新台阶 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经济增长总量指标 [3] - 科技创新被定位为区域发展最大优势 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3]
武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产业园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新浪财经· 2025-08-22 11:37
项目进展 - 武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产业园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计划2026年投入运营 [1] - 项目现场有500多名工人正加紧施工 [1] 战略定位 - 该项目是武汉经开区发展下一代汽车与产业升级的重点项目 [1]
汽车早餐 | 单笔5万元及以上家用汽车消费贷款可贴息;奇瑞旗下品牌进入伊拉克市场;福特加码电动汽车投资至50亿美元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3 09:18
中美贸易关系 - 中美双方同意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相互24%的从价关税90天 同时保留剩余10%的关税 [2] - 中国将同步暂停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以落实日内瓦联合声明承诺 [2] 消费刺激政策 - 财政部等三部门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实施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3] - 贴息范围涵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以上家用汽车消费 包括汽车购置 保险和维修 [3] 汽车产业动态 - 吉林省首批产业人才库征集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领域 [4]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已有三家企业实现60天内支付账期 主要央企和车企均积极响应 [5] - 问界M8累计交付突破6万台 8月新增订单交付周期缩短至5-7周 纯电版预计8月下旬发布 [8] - 德赛西威上半年净利润12.23亿元同比增长45.82% 智能驾驶业务收入41.47亿元同比增长55.49% [12] - 极氪与吉利控股公布防晕车专利 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横向和纵向控制策略 [13] 电动汽车发展 - 福特汽车追加20亿美元电动汽车投资 总投资达50亿美元 将推出3万美元中型电动皮卡 [5] - 越南胡志明市呼吁推出折扣 置换计划和低息分期等支持措施促进电动汽车普及 [6] - 特斯拉印度第二家展厅在新德里开业 配备4个超级充电桩 首家展厅于7月在孟买开业 [7] 企业市场拓展 - 奇瑞旗下Omoda和Jaecoo品牌进入伊拉克市场 将通过安利捷汽车分销多款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 [9] - 美光宣布终止移动NAND产品开发 但将继续支持汽车等终端市场的NAND解决方案 [11] 人事动态 - 前荣耀CEO赵明否认加盟智界汽车传闻 其于今年1月因身体原因辞任 [10]
车谷瞪羚企业获超亿元融资,成立仅5年已与多家头部车企深度合作
搜狐财经· 2025-08-08 15:26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B轮融资 融资金额超1亿元 [1] - 融资由奇瑞集团旗下瑞丞基金与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共同领投 东风资管旗下泉州海丝壹号新能源产投跟投 老股东方广资本继续追加投资 [3]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传感器、智能座舱等产品的芯片开发和硬件设计 [3] - 产品已批量应用于吉利、小鹏、岚图、赛力斯等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 国内品牌覆盖率超80% [3] - 已与奇瑞、东风等车企建立稳定供应关系 [5] - 布局电感编码器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及电驱系统成熟应用 未来计划向人形机器人领域拓展 [5] - 新成立智能舒适性系统部门 推进产品迭代 保持人机交互体验技术优势 [5] 资金用途与发展规划 - 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向核心技术研发与产能升级 [5] - 研发聚焦智能座舱控制器、三电传感器等关键产品迭代升级 加速高阶智能座椅控制系统等前沿技术预研突破 [5] - 产能升级将推进武汉总部研发与生产基地智能化改造 应对下游订单快速增长 [5] 行业地位与认可 - 公司获得省科创"新物种"、武汉市骨干瞪羚企业等称号 [3] - 小米集团产业投资部认可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核心电子部件领域的技术功底和产品化能力 看好其成为产业链关键环节领先供应商的潜力 [5] - 产业资本支持将强化公司在智能汽车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5]
斯泰兰蒂斯集团CEO到访武汉经开区 深化合作共推汽车产业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8-01 15:48
公司合作动态 - 斯泰兰蒂斯集团CEO安东尼奥·菲洛萨与武汉经开区主要负责人座谈 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1] - 斯泰兰蒂斯由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标致雪铁龙合并而成 全球布局超30个生产基地 业务覆盖130多国[1] - 公司与东风汽车合资组建神龙汽车 总部位于武汉经开区 在武汉/襄阳/成都设有生产基地[1] 电动化战略推进 - 公司加速推进旗下品牌电动化转型 中国区高管团队考察国网南太子湖超级充换电服务中心[2] - 该充电站配备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 构建光伏/储能/V2G/市电多电源智能微电网 实现"一杯咖啡时间满电出发"[2] 中国市场布局 - CEO菲洛萨点赞中国新能源产业实力与创新活力 表示将与东风汽车/武汉经开区共同推动产业向"新"提质[4] - 武汉经开区正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 将深化与斯泰兰蒂斯合作构建汽车产业新生态[4]
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开幕 39个项目签约总额近140亿
长江商报· 2025-07-07 06:35
活动概况 - 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于7月4日在武汉开幕,主题为"融合发展共建支点",1700余名两岸嘉宾参与 [1] - 活动持续至7月9日,在武汉设主会场,襄阳、宜昌、黄石设分会场,共举办14项活动 [4] 经贸合作 - 39个鄂台经贸合作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总金额139.75亿元人民币,其中投资超10亿元项目4个,5亿元以上项目6个 [1][2] - 签约项目涵盖半导体、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制造、文化旅游、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2] - 湖北省台办与中国银行、湖北银行、富邦华一银行签署合作协议,优化台胞台企投融资环境 [2] 产业合作 - 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和乡村振兴等产业展开合作 [1][2] - "两岸(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授牌,为全国第二家,首家在江苏常州 [2] - 宜昌分会场签约18个电子化学品产业项目,总投资62.57亿元人民币,累计批准台资企业229家,投资金额19.38亿美元 [4] - 襄阳分会场聚焦新一代光芯屏技术产业,利用台湾半导体材料、精密光学技术与襄阳终端应用市场互补 [4] - 黄石分会场聚焦电子信息产业,2024年台企工业总产值突破115亿元,同比增长25.6%,增幅高于全市规上工业11个百分点 [5] 企业数据 - 黄石市台资企业达114家,其中年产值超30亿元的1家,纳税过亿元的2家,吸纳就业1.5万人 [5] - 宜昌累计批准台资企业229家,累计投资金额19.38亿美元 [4]
共融共促 聚力共赢——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开幕
新华网· 2025-07-05 12:31
两岸经贸合作 - 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在武汉开幕,1700余名两岸嘉宾参与,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和乡村振兴等领域 [1] - 湖北省台办与3家银行签订金融服务合作框架协议,10个鄂台经贸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2] - 台湾周涵盖主体活动、鄂台经贸产业对接、青年交流交往三大板块共14项活动,在武汉设主会场,襄阳、宜昌、黄石设分会场 [2] 产业合作领域 - 两岸合作重点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1] - 大陆具备制度优势、市场需求优势、产业供给优势和人才优势,为两岸经济合作提供新动能 [1] 青年交流 - 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为年轻人提供学习机会,拓展视野,促进两岸关系稳健发展 [1] - 台湾周期间将举办第十九届两岸媒体荆楚行和2025鄂台职工交流活动 [2]
郭元强盛阅春到东风公司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全力支持东风汽车转型发展,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
长江日报· 2025-06-18 21:19
政府支持东风公司转型发展 - 武汉市委书记郭元强强调要全力支持东风汽车转型发展,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1] - 武汉市将加大支持力度,完善产业引导政策,支持东风公司推动产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与经营管理创新 [6] - 武汉市将搭建产业创新平台,支持东风公司、高校院所成立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围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方向加强创新突破 [6] - 武汉市将营造产业发展氛围,帮助东风公司提升品牌影响力、开拓海内外市场 [6] - 武汉市将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帮助协调解决东风公司发展中的难题 [6] 东风公司转型发展举措 - 东风公司推出豪华电动越野品牌猛士汽车科技公司,作为转型重要支撑 [3] - 东风公司将充分发挥科研实力强劲、产品布局完整等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5] - 东风公司将努力抢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赛道,提升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5] - 东风公司将加快合资品牌和零部件板块转型步伐,积极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7] 武汉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 汽车产业是武汉的支柱产业,东风公司是汽车行业龙头企业 [5] - 武汉正把握机遇,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5] - 武汉市将围绕"抓创新、拓市场、创品牌"全力落实支持东风公司加快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 [7] - 武汉市将强化全方位支持,围绕落实东风公司转型发展三年行动,强化目标引领和项目支撑 [7] - 武汉市将强化政策集成,围绕技术研发、供需对接等重点领域发挥产业基金、政策性资金等组合带动效应 [7] - 武汉市将强化服务保障,建立常态化沟通衔接机制,为东风公司转型升级创造一流环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