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国际化

搜索文档
中国车集体到欧洲“借腹生子”
经济观察报· 2025-10-03 13:39
中国汽车企业欧洲本土化战略加速 - 欧洲汽车业危机感达到峰值,中国车企入欧计划进入落地期,具体表现为地平线募资58亿元用于扩大海外市场,小鹏汽车进入欧洲五国市场,小米在慕尼黑设立研发中心,宁德时代计划输送2000人到欧洲造电池[2] - 在欧洲高关税倒逼下,中国车企欧洲本土化在2023年全面加速,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快速达成合作,包括与麦格纳、博世等全球一级零部件供应商联合开发,以及与欧洲头部经销商集团合作[2] - 合作模式旨在以轻资产方式减少进入欧洲的阻力,快速组建中国汽车品牌生态链条[2] 轻资产生产与合作模式 - 为规避高成本和合规性风险,本土化生产成为必然选择,零跑借助合作伙伴斯特兰蒂斯集团的西班牙工厂生产,计划2026年投产零跑电动车型[4] - 小鹏汽车与麦格纳合作,利用其奥地利工厂生产电动车,2023年将投产G6和G9车型,广汽也被传出寻求由麦格纳代工的可能性[4] - 小鹏汽车通过与Hedin集团、AutoWallis集团和Salvador Caetano集团等经销商合作,进入瑞士、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等市场[4] - 奇瑞汽车通过合资盘活日产在西班牙的工厂,成为最早在欧洲进行本土化生产的中国车企之一[5] 供应链企业的出海与合作策略 - 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在欧洲拥有三个生产基地,德国和匈牙利工厂为自建,西班牙工厂与斯特兰蒂斯集团合作投建,并正与ACC等欧洲电池制造商探讨合作[6] - 智驾公司地平线采取“搭船出海”战略,通过与博世、大陆、日本电装等一级供应商合资合作,共同研发适配跨国车企的智驾系统,并在慕尼黑设立欧洲总部[7] - 地平线组局邀请中国智能驾驶产业链企业与全球投资巨头、欧洲头部供应商共商合作,合资公司智驾大陆已在欧洲开启全场景路测[7] 欧洲市场挑战与产品策略 - 欧洲新能源车普及率仅为20%,政策红利不足、能源涨价、技术能力缺乏等因素拖慢行业转型节奏[9] - 中国车企推出欧洲版车型,比亚迪、奇瑞等针对欧洲市场进行新车开发,奇瑞甚至在欧洲设立全新品牌和标识,同时大量输出插电混动车型和精品小车以规避高关税并迎合用户喜好[9] - 宁德时代为欧洲客户量身定制动力电池,重点提高安全性、低温充电效率、残值以及使用寿命等指标,以应对用户对续航、抗低温能力和资产保值率的顾虑[10] - 小鹏汽车坚持“中国全球一致化”策略,在欧洲只销售4万至10万欧元的车型,90%配置与中国市场相同,旨在对欧洲用户进行技术普及和先期孵化[10] 中欧汽车产业互动与技术切磋 - 中国新能源汽车入欧不仅是单向输出,更注重与本地企业合作实现供应链和制造本地化,欧洲需要建立完备的供应链[11] - 与欧洲企业共建本土化供应链的过程,也是中国汽车业学习和吸收欧洲底层造车理念和技术的过程,被视为一场中德技术的深层“切磋”[11]
中国车集体到欧洲“借腹生子”
经济观察报· 2025-10-03 13:06
中国汽车企业欧洲本土化战略 - 欧洲高关税倒逼中国车企欧洲本土化在今年全面加速 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快速达成各种形式的合作 以轻资产模式打通入欧通道 [2] - 零跑借助合作伙伴斯特兰蒂斯集团的西班牙工厂进行生产 计划2026年投产零跑电动车型 [4] - 小鹏汽车与麦格纳合作 利用其奥地利工厂生产小鹏电动车 今年将投产G6和G9车型 [4] 市场进入与渠道合作 - 小鹏汽车宣布正式进入欧洲五国市场 包括通过与Hedin集团合作进入瑞士 以及通过与AutoWallis集团和Salvador Caetano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进入匈牙利 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 [4] - 合作经销商集团并非首次接触中国品牌 Hedin集团自2022年起就与比亚迪在瑞典 德国进行销售 AutoWallis已是蔚来 比亚迪 MG等品牌的欧洲代理商 [5] - 奇瑞汽车通过与西班牙车企埃布罗公司合资 盘活日产在西班牙的工厂 成为最早在欧洲进行本土化生产的中国车企 [5] 供应链与产业链出海 - 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在欧洲共有三个生产基地 德国和匈牙利工厂为自投 西班牙工厂是与斯特兰蒂斯集团合作投建 并与ACC等欧洲电池制造商探讨合作 [6] - 智驾公司地平线宣布募资58亿元 首要用途是扩大海外市场业务 并通过与博世 大陆 电装等一级供应商合资合作实现"搭船出海" [2][6] - 地平线在慕尼黑成立欧洲总部 与大陆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智驾大陆已开启在欧洲多地全场景路测 [6] 欧洲市场环境与用户策略 - 欧洲新能源车普及率只有20% 政策红利不足 能源涨价等因素拖慢欧洲汽车业转型节奏 [12] - 大部分车企选择推出欧洲版车型 比亚迪 奇瑞等针对欧洲市场做新车开发 奇瑞甚至在欧洲设立全新品牌和标识 为规避高关税及迎合用户喜好 开始大量输出插电混动车型和精品小车 [12] - 宁德时代为欧洲客户量身定制动力电池 重点提高安全性 低温充电效率 残值以及使用寿命等指标 以应对用户对续航 抗低温能力及资产保值率的顾虑 [13] 产品与技术输出策略 - 小鹏汽车坚持中国全球一致化策略 从今年开始开发的车都是全球化车型 不会另外开发欧洲版 在欧洲只销售4万至10万欧元的车 90%与中国市场相同 [13] - 地平线相关技术人员指出 中算力和低算力芯片最符合欧洲需要 初期合作开发的系统将聚焦智能辅助驾驶的基础功能 [12] - 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也被视为与欧洲企业共建本土化供应链的过程 是学习和吸收欧洲造车技术的机会 是一场中德技术的深层"切磋" [14]
“合作网”密集落地 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欧洲时刻
经济观察报· 2025-10-02 00:37
中国汽车企业欧洲本土化战略加速 - 欧洲高关税倒逼中国车企欧洲本土化在今年全面加速,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的各种形式合作快速达成 [2] - 中国车企正合作一切可以合作的力量,包括与麦格纳、博世等全球一级零部件供应商联合开发,以及与欧洲头部经销商集团合作,以快速在欧洲组建中国汽车品牌生态链条 [2] - 小鹏汽车宣布正式进入欧洲五国市场,地平线募资58亿元首要用途是扩大海外市场业务,小米官宣在慕尼黑设立研发中心 [2] 轻资产生产模式成为重要入欧路径 - 考虑到高成本和合规性风险,本土化生产成为必然选择,但并非每家车企都选择自建工厂,“借腹生子”的轻资产模式被采用 [3] - 零跑借助合作伙伴斯特兰蒂斯集团的西班牙工厂生产,计划2026年投产零跑电动车型 [3] - 小鹏与麦格纳合作利用其奥地利工厂生产电动车,今年就将投产G6和G9,广汽也正在寻求由麦格纳代工的可能性 [3] 借助成熟经销商网络快速打开市场 - 小鹏汽车通过与Hedin集团合作进入瑞士市场,并通过与AutoWallis集团和Salvador Caetano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进入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三国 [3] - 这些合作对象并非首次接触中国品牌,Hedin自2022年起就与比亚迪合作,AutoWallis已经是蔚来、比亚迪、MG等品牌的欧洲代理商 [4] - 奇瑞汽车通过与西班牙车企埃布罗公司合资,盘活日产在西班牙的工厂,成为最早在欧洲进行本土化生产的中国车企之一 [5] 供应链企业采取合作方式同步出海 - 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在欧洲共有三个生产基地,德国和匈牙利工厂为自投,西班牙工厂则是与斯特兰蒂斯集团合作投建 [5] - 智驾公司地平线采取“搭船出海”战略,通过与博世、大陆、电装等一级供应商合资合作,共同研发适配跨国车企的智驾系统 [5] - 地平线在慕尼黑车展期间组局邀请中国智能驾驶产业链企业与全球投资巨头、欧洲头部供应商共商合作 [6] 欧洲市场现状与用户挑战 - 欧洲新能源车普及率只有20%,政策红利不足、能源涨价、技术能力缺乏等因素拖慢了欧洲汽车业转型节奏 [10] - 欧洲用户对智能电动车观望情绪浓厚,部分用户因科技功能被吸引,但也有用户表示要支持欧洲本土汽车业而不会选购中国车 [9] - 欧洲用户对电动车存在较多顾虑,包括高速不限速下的续航能力、冬季抗低温能力,以及租赁模式流行下的残值和资产保值率 [11] 中国车企的产品与市场策略分化 - 大部分车企选择推出欧洲版车型,比亚迪、奇瑞等针对欧洲市场做了新车开发,奇瑞甚至在欧洲设立了全新品牌和标识 [10] - 为规避高关税及迎合用户喜好,中国车企开始大量输出插电混动车型和精品小车,同时用中高端智能化车型树立技术坐标 [10] - 小鹏汽车坚持“中国全球一致化”,从今年开始开发的车都是全球化的,不会另外开发“欧洲版”,在欧洲只卖4万至10万欧元的车 [11] 技术本地化定制与双向学习 - 宁德时代专为欧洲客户量身定制动力电池,重点提高安全性、低温充电效率、残值以及使用寿命等指标 [11] - 地平线认为中算力和低算力芯片最符合欧洲需要,因此初期合作开发的系统将聚焦智能辅助驾驶的基础功能 [10] - 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也是一场与欧洲企业的深层“切磋”,学习和吸收欧洲在底层造车理念和能力上的优势 [12]
资讯:8月德国纯电市场迎来黑马,零跑汽车登顶中国品牌第一
新浪财经· 2025-09-04 15:42
欧洲市场表现 - 8月德国纯电动汽车销量中零跑汽车超越比亚迪并成为中国品牌销量第一 [3] - 零跑T03车型凭借小巧灵活车身、宽敞内部空间、扎实续航和高性价比受德国消费者青睐 [5] - 1-8月累计出口超3万台覆盖欧洲中东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战略布局与行业影响 - 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核心市场销量排名靠前 [7] - 零跑B10将于德国慕尼黑车展全球上市推动海外出口量进一步攀升 [7] -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且份额有望扩大 [7]
吉利用比亚迪的方式打比亚迪
虎嗅· 2025-08-15 15:59
核心观点 - 吉利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销量达72.51万辆 同比增长47% 市占率攀升至11.44% 与比亚迪差距缩小至18个百分点以内 公司上调全年销量目标至300万辆 并计划通过性价比策略、高端化布局、海外市场拓展及智驾技术升级实现对比亚迪的潜在反超 [1][2][3][4][6] 销量与财务表现 - 上半年总销量140.9万辆 同比增长47% 营收1502.8亿元 同比增长27% 单车利润从3453元提升至4724元 [1] - 新能源车销量中银河品牌占比超七成 达54.84万辆 同比增长232% [2] - 年度销量目标从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 上半年完成率46.97% [4] 产品与市场策略 - 银河品牌通过L7、L6、E8等车型全面对标比亚迪 主打电混市场 采用"高配低价"策略 例如银河A7顶配版较比亚迪秦L DM-i低2.2万元 [3][4][5] - 新车型星愿定价6.98万-9.88万元 侵蚀比亚迪海鸥/海豚市场份额 下半年计划推出银河M9、星耀6等车型 [5][6] 高端化布局 - 极氪品牌上半年销量90,740辆 同比增长14.5% 但增速放缓 计划通过9月起X、007、001等车型改款 聚焦智驾与三电系统升级 [7] - 极氪与领克整合后研发及销管费用率双降 但需提升高端产品利润率以应对比亚迪汉等车型降价冲击 [7] 海外市场拓展 - 上半年出口量18.4万辆 同比下滑8% 主因组织架构调整及产品短缺 [9] - 对比比亚迪1-7月海外销量55.03万辆 同比增长130% 海外单车利润约3万元(国内5倍) [9] - 计划下半年进入巴西、英国等市场 极氪拓展至瑞士、丹麦等欧洲地区 [9] 智能化技术 - 整合极氪智驾团队(1300人)、吉利研究院智驾中心(1000人)及smart团队 成立千里智驾公司 以补足智驾短板 [10][11] - 智驾技术升级为下半年竞争关键 需在智能化赛道追赶头部企业 [10][11]
恒大汽车宣布获纽顿集团5亿美元战投 计划每年向中东出口3万辆至5万辆汽车
新华网· 2025-08-12 13:49
恒大汽车战略投资 - 恒大汽车获得纽顿集团首笔5亿美元战略投资 资金全部用于天津工厂生产 确保恒驰5正常生产和恒驰6、7陆续量产 [1] - 纽顿集团将持有恒大汽车扩大后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27.5% 交易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 需满足恒大集团债务重组生效等条件 [1] - 纽顿集团将协助恒大汽车开拓海外市场 计划每年向中东市场出口3万至5万辆恒驰汽车 [1] 纽顿集团背景 - 纽顿集团前身为中国天津企业艾康尼克 后获阿联酋皇室基金注资 2016年在迪拜成立 [1] - 公司由阿联酋皇家集团控股 2022年11月通过SPAC方式登陆纳斯达克 成为阿联酋新能源汽车赴美上市第一股 [1] 行业专家观点 - 纽顿集团在中东、北非、东南亚和欧洲市场的高效覆盖及生产供应链优势 与面临资金困境的造车企业业务契合度较高 [2] - 中东资本投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被视为"雪中送炭" 为造车新势力提供可借鉴的新出海模式 [2][3] 中东资本投资动态 - 近一年中东资本在中国已投资5家造车新势力 累计投资金额超过530亿元 [2] - 投资案例包括蔚来获阿布扎比机构CYVN Holdings11亿美元投资 长城华冠、华人运通与约旦、沙特达成数十亿美元合作 [2] - 投资范围覆盖整车企业、智能驾驶、出行服务和电池制造领域 包括创维、宏景智驾、滴滴、新石器等企业 [2] 投资动因分析 - 中东石油国家如沙特和阿联酋在能源转型领域战略意图明显 将新能源汽车视为重要发展环节 [3]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加速国际化 中东地区成为重要出海市场 双方需求高度吻合 [3] - 中东国家对中国车企的技术实力和发展前景给予充分信任 形成"既做生意 又交朋友"的合作背景 [3]
比亚迪,巨额融资落地
证券时报· 2025-03-12 12:22
比亚迪H股配售完成 - 公司成功配发及发行约1.3亿股新H股,配售价每股335.2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33.83亿港元 [1][5] - 此次配售是过去十年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股权再融资项目,也是全球汽车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闪电配售项目 [2][5] - 配售股份约占经配发及发行配售股份后扩大的已发行H股总数的10.57% [5] 配售资金用途与市场评价 - 配售资金将用于支持海外扩张、研发、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6] - 花旗研究报告指出公司有能力在人工智能及机械人发展早期阶段投入资金,同时开展大规模海外扩张 [6] - 里昂证券维持"高度确信跑赢大市"评级,上调目标价,认为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及强劲出口势头将推动短期盈利超出预期 [6] - 国海证券认为融资将加速公司在海外产能建设、渠道布局、品牌力强化等方面的步伐,推动出海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 [6] - 长江证券指出在智能化大战略下,2月开始智驾车型密集落地,有望开启新一轮强势新车周期 [7] 海外资金青睐 - 此次交易吸引了全球众多顶级长线、主权基金、中东战略投资人参与 [9] - 阿联酋顶级财团Al-Futtaim家族办公室参与配售,双方此前已在阿联酋联合发布新能源商用车 [9] - 2月以来港股比亚迪股份获净买入7124万美元,A股比亚迪获净买入1631万美元 [10] - 花旗集团在比亚迪股份的持股比例从5.93%升至6.40% [11] - 资本集团旗下美国基金-欧洲太平洋成长基金对比亚迪H股的加仓幅度接近一倍,A股加仓幅度接近2倍 [12] 行业竞争现状 - 2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138.2万辆,同比增长25.6%,环比下降26.4% [14] - 1-2月累计销量317.6万辆,同比增长1.1% [14] - 2月比亚迪批发销量31.82万台,同比增长161.4%,断崖式领先其他厂商 [14] - 1-2月共有28款车型降价,其中新能源车20款,平均降价幅度3万元 [14] - 港股新能源汽车股走势强劲,蔚来涨近9%,小鹏汽车涨超6%,零跑汽车涨近5% [15] - 今年以来小鹏汽车累计涨幅翻倍,小米集团涨超56%,零跑汽车涨超44%,比亚迪股份涨超30%,理想汽车涨超20% [15]
汽车行业史上最大!比亚迪,重磅来袭!
证券时报网· 2025-03-12 07:39
分组1:比亚迪H股配售情况 - 3月11日比亚迪成功按配售价配发及发行约1.3亿股新H股 所得款项净额约433.83亿港元 [1] - 此次配售是过去十年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股权再融资项目、有史以来最大闪电配售项目 [2] - 配售股份约占经配发及发行后扩大的已发行H股总数的10.57% [1] 分组2:配售资金用途及机构评价 - 花旗称配售资金用于支持海外扩张、研发、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2] - 里昂维持比亚迪“高度确信跑赢大市”评级 上调H股目标价 [2] - 国海证券称融资助力国际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 增强资本实力 [3] - 长江证券称智驾车型落地有望开启新车周期 提升盈利能力 [3] 分组3:海外资金青睐情况 - 配售吸引全球众多顶级长线、主权基金、中东战略投资人参与 [4] - 2月以来港股比亚迪股份获净买入7124万美元 A股获净买入1631万美元 [5] - 花旗集团持股比例从5.93%升至6.40% 资本集团旗下基金加仓比亚迪 [6] 分组4:新能源厂商竞争情况 - 2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同比增长25.6% 环比下降26.4% [7] - 2月比亚迪批发销量31.82万台 同比增长161.4% 排名第一 [7] - 2025年1 - 2月28款车型降价 新能源车20款 总体降价幅度12.6% [7] 分组5:汽车股表现情况 - 3月11日港股新能源汽车股走势强劲 蔚来、小鹏、零跑等涨幅明显 [8] - 今年以来港股小鹏汽车年内累计涨幅翻倍 部分车企上涨 A股部分车企亏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