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零售
搜索文档
博裕资本和腾讯入股,SKP能重夺“全球店王”吗?
经济观察报· 2025-10-29 20:23
2020年,北京SKP以177亿元的销售额取代英国伦敦哈罗德 百货成为"全球店王",2023年销售额更是达到创纪录的265 亿元,但2024年因销售额下滑失去"全球店王"桂冠。 作者: 田国宝 封图:图虫创意 新投资人加入后,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下称"SKP公司")部分外拓项目出现推进迹象。继广 州SKP和杭州SKP项目先后传出新进展消息后,9月中旬,SKP公司又在西安临潼新取得一宗商业用地。 工商注册资料显示,2025年8月,SKP公司股东结构发生变更。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 联集团")与RADIANCE INVESTMENT HOLDINGS PTE.LTD.(下称"RADIANCE公司")退出,瑞得时 尚(北京)商业贸易有限公司(下称"瑞得时尚")成为唯一股东。 瑞得时尚成立于2025年5月,其股东除RADIANCE公司外,还包括Enriching Wells Limited、Hinter Land Limited、博裕益广(天津)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天津博裕")、PLATINUM SALVIA B 2025 RSC LIMITED,以及上海灏裕信息科技有限公 ...
博裕资本和腾讯入股,SKP能重夺“全球店王”吗?
经济观察网· 2025-10-29 16:57
公司股权变更 - 2025年8月SKP公司股东结构变更 华联集团与RADIANCE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退出 瑞得时尚(北京)商业贸易有限公司成为唯一股东[1] - 新投资人通过与原股东RADIANCE公司共同成立瑞得时尚来控制SKP公司 瑞得时尚六名投资人包括RADIANCE公司 Enriching Wells Limited Hinter Land Limited 天津博裕 PLATINUM SALVIA B2025RSC LIMITED及上海灏裕[3] - 2025年4月北京市监局公示博裕五期基金收购SKP公司股权案 5月获批 交易前RADIANCE公司与华联集团分别持股60%和40% 交易后RADIANCE公司间接持股42%—45% 与博裕五期基金共同控制SKP公司[3] 新投资人背景 - 博裕五期基金为博裕资本旗下第五期美元私募股权基金 成立于2021年 募资目标60亿美元 主要投资科技 医疗和消费领域 除SKP公司外还参与金科服务股权投资[3] - RADIANCE公司注册于新加坡 注册资本10新元 唯一股东为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HATLEY HOLDINGS LIMITED 董事为HAN MIAN和CHANG DINGJIE[4] - RADIANCE公司与博裕资本合计持有瑞得时尚约84%—90%股权 其余由PLATINUM SALVIA B2025RSC LIMITED及上海灏裕持有 上海灏裕股东富溢科技为香港公司 其法定代表人与监事在腾讯旗下公司任职[4][5] 业务发展与战略调整 - SKP公司已开业项目包括北京 西安 成都 武汉SKP四家 计划开业项目有广州 杭州 合肥 昆明 呼和浩特SKP五家[2] - 2020年北京SKP以177亿元销售额成为全球店王 2023年销售额达265亿元创纪录 但2024年销售额降至220亿元失去全球店王头衔[2][8] - 2023年起公司进行战略重构 不再盲目扩张 集中精力做精SKP商场并剥离非主业 将华联美好生活 华联事农等业务及西安 成都SKP重资产出售给华联集团 仅保留SKP 精品奥莱和部分自营餐饮业务[8] 项目进展与资产处置 - 外拓项目出现推进迹象 广州SKP和杭州SKP有新进展 2025年9月SKP公司在西安临潼新取得一宗商业用地计划建设精品奥莱[1][8] - 杭州 昆明等项目曾出现停工 杭州SKP项目经历股东多次变更 2025年8月引入内蒙古伊泰投资与海南麦顺投资合计持股11% KEY3 PTE LTD持股89%[7][9] - 呼和浩特SKP和昆明SKP项目已拿地 但2023年9月SKP公司将昆明项目地块出售给华联集团 2024年6月将呼和浩特项目股权出售给华联集团和北京迎伽春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8] 数字化转型与协同效应 - 无界零售是SKP公司数字化转型核心战略 2024年9月华联集团与腾讯智慧零售战略合作落地 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 目前已在四家开业商场实施[5] - 引入新投资人为解决国际市场 供应链资源和数字化技术等短板 支持全国核心城市扩张并整合供应链强化无界零售模式[5] - 华联集团通过收购SKP公司剥离的物流 供应链与地产项目 形成业务支撑闭环与SKP公司协同 使SKP公司专注于高端购物中心核心业务[12]
谁在京东买服饰?
新浪财经· 2025-09-26 21:14
京东服饰市场定位与用户画像 - 京东服饰定位为品质电商,强调正品保障和物流服务,与淘宝的"万能"和拼多多的"性价比"形成差异化竞争 [7] - 平台主要吸引中高收入消费者,尤其是注重品牌、品质和售后服务的男性用户,在男士商务装、运动服饰和鞋靴等品类具有优势 [7] - 消费者分为三类:习惯性购买者(如95后科技公司员工因物流和正品保障选择京东)、潜在转化者(如80后因平台调性不符而较少购买)以及非目标用户(如00后三线城镇青年偏好线下购物)[2][4][6] 发展历程与市场表现 - 京东服饰部门成立于2009年,2011年实现全品类上线,2014年成为中国B2C服装服饰品类第二大占有者 [6][7] - 2016年新增用户中超过40%首次购买商品来自服饰品类,服饰成为增速最快核心品类之一 [7] - 2025年618大促第一阶段数据显示,京东服饰成交额仅占全平台3.5%,远低于淘宝天猫的50.4%和抖音的28.9% [14] 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 - 依托京东物流体系提供上门配送和售后保障,满足消费者对效率和可靠性的需求 [2][7] - 强化与国际品牌合作(如耐克、阿迪达斯)和奢侈品牌入驻(包括LOUIS VUITTON、GUCCI等独家合作)[13] - 通过"无界零售"解决方案解决行业痛点,推出数据工具、门店科技和线上线下一体化赋能 [13] 结构性挑战与竞争劣势 - 缺乏时尚基因和潮流调性,难以吸引女性和年轻消费者,与服饰行业的"灵感驱动"消费模式相悖 [8][9] - 潮流品牌和设计师品牌生态薄弱,平台形象偏"传统"和"商务",无法成为潮流文化发酵地 [10] - 直播电商内容生态不足,主播影响力和内容趣味性显著落后于淘宝直播和抖音电商 [10] 战略举措与生态建设 - 线下渠道拓展:与海澜集团合作开设奥莱门店,采用低价策略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13] - 商家扶持政策:推出0元入驻、最高3%佣金和累计60万返点等措施降低开店门槛 [13] - 女性用户心智塑造:通过时尚圈活动联动和内容平台穿搭解析强化女性用户触达 [13] 行业价值与战略意义 - 服饰品类属于高频消费,能有效提升平台购买频次,且非标品特性带来更高利润率 [14] - 业务增长关乎公司品牌形象突围,需从"购物工具"转型为"时尚生活空间"[16] - 未来可能形成内容场景+智能供应链+开放生态的三位一体格局,重构产业价值链 [16]
京东收购Argos迈出关键步?中英零售融合或开启全球零售生态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9-15 11:19
交易概况 - 京东与英国零售商Sainsbury旗下品牌Argos就收购事宜展开深度谈判 若达成将成为中英零售史上规模最大的跨国并购案之一 [1] - 交易估值可能在25-30亿英镑区间 远超亚马逊收购Whole Foods的137亿美元纪录 [7] 标的公司优势 - Argos在全英拥有超过800家实体门店 覆盖90%以上人口密集区域 [3] - 采用独特的"库存即展厅"O2O模式 在电商冲击下保持年均12%的复合增长率 [3] - 成熟的物流网络可将京东在欧洲配送时效从平均3天缩短至次日达 [3] 战略意义 - Argos在家居、3C等品类优势与京东形成业务互补 [3] - 通过Argos英国市场准入资质可绕过本地化合规壁垒 快速切入欧洲第二大电商市场 [3] - 收购符合京东"无界零售"战略 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模式高度契合 [3] 整合挑战 - 文化差异方面 Argos员工对工会组织依赖程度高于中国企业习惯 [5] - 运营层面 Argos沿用40年的中央仓储系统与京东分布式物流体系存在显著差异 [5] - 英国用户对会员体系付费意愿显著低于中国用户 需调整商业模式适应本地市场 [5] 协同效应 - Argos可借助京东技术升级门店数字化水平 引入AI导购和虚拟试衣间等创新服务 [5] - 京东将获得国际零售品牌运营经验 反哺其跨境业务发展 [5] - 交易将成为传统零售与数字零售融合标杆案例 推动行业从渠道竞争转向生态竞争 [5] 交易进展 - 谈判已进入尽职调查阶段 存在三大待解悬念 [7] - Sainsbury是否接受京东提出的"保留管理层三年"条款 [7] - 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可能以反垄断为由介入调查 [7] - 京东能否在12个月内完成系统对接实现业务无缝整合 [7]
京东拟跨界英国市场?收购Argos将如何改写中英零售业新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9-14 19:46
收购背景与战略价值 - 京东与英国零售商Sainsbury旗下品牌Argos展开多轮深度谈判 若交易达成将成为中英零售领域规模最大的跨国并购案之一[1] - Argos拥有800余家实体门店 覆盖全英90%以上人口密集区域 其独创的"库存即展厅"模式使公司在电商冲击下保持年均12%的复合增长率[3] - 收购将使京东在欧洲的配送时效从平均3天缩短至次日达 并通过Argos的英国市场准入资质快速切入欧洲第二大电商市场[3] - Argos的家居、3C等核心品类与京东优势领域形成互补 其O2O模式与京东"无界零售"战略高度契合[3] 运营挑战与整合方案 - 文化差异方面 Argos员工对工会组织的依赖度远高于中国企业习惯[5] - 运营层面 Argos沿用40年的中央仓储系统与京东的分布式物流存在整合难题[5] - 英国用户对会员体系的付费意愿显著低于中国用户 要求京东实施"双品牌、双体系"的过渡方案[5] 行业影响与协同效应 - 在英国市场 Argos可借助京东技术升级门店数字化水平 例如引入AI导购和虚拟试衣间[5] - 在中国市场 京东将获得国际零售品牌运营经验 反哺其跨境业务[5] - 全球范围内 这将推动传统零售与数字零售从"渠道竞争"转向"生态竞争"[5] 交易进展与估值细节 - 双方谈判已进入尽职调查阶段 交易估值可能在25-30亿英镑区间 远超亚马逊收购Whole Foods的137亿美元纪录[7] - 三大待解悬念包括:Sainsbury是否接受"保留管理层三年"条款 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是否会以反垄断为由介入 以及京东能否在12个月内完成系统对接[7]
美团守擂、阿里猛攻、京东拓疆:三巨头即时零售争霸战 | 深网
金十数据· 2025-07-09 19:30
外卖补贴大战 - 淘宝闪购推出"超级星期六"活动,未来100天每周六提供超低价或免费的奶茶咖啡和快消速食,日订单数超8000万,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日活跃用户超2亿 [2] - 美团跟进外卖补贴战,7月5日单日零售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 [2] - 京东保持常态化"外卖百亿补贴"策略,7月5日斩获约2000万单 [2] - 三家平台今年以来累计投入近千亿元,淘宝闪购宣布未来12个月提供500亿元补贴,京东预计一年内投入超百亿元 [3] - 美团CEO王兴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赢得外卖竞争" [4] 即时零售战略布局 - 淘宝和美团的流量结构正向即时履约演进,闪购成为核心入口 [5] - 美团4月15日宣布"美团闪购"成为独立品牌并设置一级入口,淘宝4月30日将"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并设置一级入口 [5] - 京东未单独设立"闪购"入口,仅在APP首页设置外卖业务入口 [5] - 京东通过外卖业务完善配送履约体系,目标是万亿规模的同城即时零售市场 [5] - 即时零售商业模式易形成壁垒,规模化后客户黏性强,盈利能力随订单量提升 [5] 组织架构调整 - 美团6月23日调整组织架构,美团优选转型升级并退出部分亏损区域,聚焦闪购品类、小象超市等 [7] - 阿里同日将饿了么和飞猪合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饿了么CEO向蒋凡汇报 [8] - 阿里通过"百日闪购"计划强化即时零售与本地生活协同,美团转向生鲜零售与外卖核心业务 [9] - 京东以外卖流量为入口,向酒旅等业务导流,推出"无捆绑"机票和酒店补贴活动 [10] 战略演进与竞争格局 - 阿里主攻电商,京东围绕供应链,美团深耕本地生活,但传统业务边界正在消融 [11] - 马云2016年提出"新零售",刘强东2017年提出"无界零售",美团同年开启"Food+Platform"模式 [13] - 阿里整合资源强攻高频即时消费入口,京东填补电商流量缺口并导向酒旅市场,美团扩展高价值品类 [14] - 三巨头通过不同路径重构即时零售生态,争夺未来零售终局 [14]